2021年第5批广西科技成果登记项目简介
- 一种实验用畜禽粪便样品风干装置
登记号:202125837 分类号: S14-33;[S19]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王瑾、张野、董文斌、胡钧铭、曾向阳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1月21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优势特色水果生态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柑橘两减一增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桂科AA17204097-8)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下达,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所牵头,实施时间2017年7至2020年12月。土壤改良和有机肥替代化肥研究常常需要使用畜禽的粪便,将畜禽的粪便风干后再进一步研究、回收利用。目前,实验用的畜禽粪便样品一般都采用露天自然风干。而收集回来的畜禽粪便一般都含有较多的水分,自然风干的时间较长,容易滋生细菌、霉菌或生蛆,且影响研究的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是露天风干,如遇阴雨天气,需要将摊开的粪便收集成堆,如收集不及时,很容易将粪便淋湿,既影响样品风干质量又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实用新型是将畜禽粪便放在晾晒板上并摊匀,粪便中水可通过漏水孔排出,并在底板上收集,缩短粪便晾晒时间。遇下雨天,可将卷轴帘沿弧形支撑杆拉开,可防止粪便被雨淋湿。遇暴晒天气,卷轴帘拉开,避免太阳暴晒引起粪便样品成分的变化。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本装置采用多层设计,有利于粪便中水分的过滤和收集,有利于空气的流通和样品的风干。防雨棚的设计,可根据天气情况做调整,防止粪便样品被雨淋或暴晒,既能保证粪便样品的质量又可提高粪便样品的风干效率。 2、太阳能板、风扇等结构的设计,有利于粪便两面气体的循环流动,进一步提高粪便风干效率,且充分利用自然能源,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3、匀料耙、滚筒等结构的设计,便于将粪便样品摊匀、敲碎,既有利于粪便样品的风干,可减少粪便样品后续的加工工序,进一步提高实验效率。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畜禽粪便晾晒难、晾晒工作量大问题,技术成熟度较高。适本装置安装使用方便,不存在安全隐患。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实用新型适用于科研、检测机构样品前处理工作。目前,仅在本课题组中得到来应用,未得到广泛推广。六、历年获奖情况无。七、成果简介本实用新型是将畜禽粪便放在晾晒板上摊晾,漏水孔设计利于缩短粪便的晾晒时间,且不污染环境。如遇下雨天或暴晒天气,拉开卷轴帘,能有效防雨防晒,避免粪便样品成分的变化,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 树兰栽培智能管理系统V1.0
登记号:202125864 分类号: S682.3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黄昌艳、张自斌、邓杰玲、崔学强、李秀玲、唐璇
任务来源: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1月21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该技术是在“观赏兰花种质资源的收集及离体培养关键技术研究”(20162324)项目的支持下完成的,支助经费25万元,项目实施期限:2016年01月至2020年04月。树兰(Epidendrum)原产美洲热带地区的厄瓜多尔,是一种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热带气生兰,易生长,可周年开花,花期长,花色丰富艳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可作为盆花、切花观赏,也可露地种植,应用于花坛、花镜等园林景观。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树兰栽培智能管理系统是一款用来进行树兰栽培养护管理的平台,系统具有规范性,系统软件的设计、开发、实施和维护管理都是遵循了中国国家标准有关系统通用的规范,能够保证系统的正常使用;具有开放性,系统的各种信息存储在遵循规范性原则的基础上,对项目的信息的开放性,让用户能够在实用的基础上实现对项目信任;系统具有先进性,在系统的更新上做到及时的更新,提高对待本系统控制准确度,进一步对待本系统做好更好的统计的效益,确保软件的先进性;系统具有扩展性,系统的容量、处理能力和业务范围具有良好的扩展能力,保护项目相关的信息的安全性和扩展性,还有信息和重复建设;系统具有安全可靠性,本系统能够保证软件在运营过程中管理的各种资料的信息安全。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树兰在广西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易栽培管理,恰逢春节前后开花,为市民提供一个新的选择,丰富广西花卉市场。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技术为观赏花卉智能栽培管理,技术安全可靠。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已在广西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得到了应用。六、历年获奖情况;无。
- 国兰‘香公主’(Cymbidium Sweet Princess)
登记号:202125872 分类号: S682.31;S603.3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卜朝阳、曾艳华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1月21日
一 课题来源与背景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叶片飘逸雅致,花朵秀丽、香气宜人。豆瓣兰又称线叶春兰,株形叶态与春兰相似,但花朵绿色、质地厚实,不具香味,开花时间较长。为了获得既有香气又是绿色花瓣的兰花新品种,用春兰和豆瓣兰作为亲本,人工授粉杂交,选育出具春兰清香和豆瓣兰花形的新品种“香公主”。二 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技术原理:兰花新品种‘香公主’是由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豆瓣兰(Cymbidium Serratum)杂交子代中筛选出来的,2010年2月用春兰为母本,豆瓣兰为父本,人工授粉杂交,在2012年12月收获蒴果,参照豆瓣兰无菌播种的方法(卜朝阳等,2010)将杂交种子在试管内播种,种子萌发后进行龙根诱导、芽的分化增殖、壮苗和生根培养获得一批完整植株,于2014年3月筛选200多株株形叶态较一致的健壮小苗出甁移栽到温室,3 ~5株为一丛进行种植,经过4年多的温室栽培,在2018年12月下旬获得18株性状一致的开花植株,2019年8月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进行了国际登录。性能指标:属地生植物,具有较小的假鳞茎,成卵形,长1.0 – 2.0 cm,宽1 cm;叶带状,5- 7枚,长20- 60 cm,宽5- 6 mm,着生于假鳞茎近顶端处,先端渐尖,近基部对摺,基部有关节;花葶生于假鳞茎基部,直立,长15- 20 cm,花序具一朵花着生;花娇小玲珑,花苞片长4- 5 cm,花梗和子房淡紫红色,长3- 4 cm,短于苞片;花朵质地较厚,有香味;萼片与花瓣淡绿色,具有深绿色中脉及数条细侧脉;萼片近椭圆形,3 -4 cm ×1.0- 1.5 cm,先端急尖;花瓣卵形,1.5- 2.5 cm × 0.8 -1.2 cm,环抱蕊柱;唇瓣白色或粉色,带紫红色斑点,轮廓为卵形,长1.5 -2.5 cm ;蕊柱黄绿色,花粉团4块,成2对。花期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下旬,单花从开放到凋谢可达近一个月。易栽培,抗性较强。三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该品种既有豆瓣兰绿色而厚实的花瓣及花期长的特征,又具有春兰的幽远芬芳的香味和秀丽雅致的株型,在英国皇家园艺协会获得了新品种国际登录。四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的成熟程度:目前处于小批量、小范围试种阶段;适用范围:主要用于盆栽观赏,适合于办公室、客厅、书房等点缀。五 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已在广西农科院花卉研究所观赏植物推广与研发中心得到了应用,获得了种苗。六 历年获奖情况 无。七 成果简介兰花新品种‘香公主’是由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豆瓣兰(Cymbidium Serratum)杂交子代中筛选出来的,继承了豆瓣兰的绿色而厚实的花瓣特征和春兰的幽香芬芳。花梗直立,长12 ~ 18 cm,花单生,有香味;花瓣质地较厚,卵形,1.5 ~2 .5 × 0.8 ~ 1.2 cm,主色浅绿色带深绿色中脉;唇瓣白或粉色具紫红色斑点,卵形、长1.5 ~ 2.5 cm;蕊柱黄绿色。花期长,12月下旬始花至次年1月中下旬凋谢,开花时间长达近一个月,易栽培,观赏价值高,应用前景广。
- 贵妃红(建兰)
登记号:202125878 分类号: S682.31;S603.3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卜朝阳、曾艳华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1月22日
一 课题来源与背景建兰(Cymbidium ensifolium)又名四季兰,多生于海拔600-1800米疏林中、灌木林下及沿山谷草地上,具2-6枚叶片,3-9朵花,花通常浅黄绿色,有褐色脉纹,花期一年可开2-3次,易栽培易开花,许多传统的优良建兰品种倍受推崇。为了获得开花品相好,花色艳丽的四季兰优良品种,课题组从2015年始对一批下山建兰进行目标鉴定和定向筛选,通过选择育种培育出株型花色与原种差异显著的新品种‘贵妃红’。二 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技术原理:该品种于2015年收集的一批下山四季兰,经移栽驯化,2018年春筛选株形叶态较稳定一致的10株进行了分株繁殖,2018年6月下旬获得开品,其中有部分开品为红花,从中筛选优株5苗跟踪鉴定,2019年8月下旬和2020年6月初两次复花,表型性状稳定、一致。2020年8月获中国兰花新品种登记注册。性能指标:属地生植物,假鳞茎卵形,长1.5- 2.5 cm,宽1-1.5 cm;叶带状,4- 6枚,长30- 60 cm,宽1.5-2.5cm,先端急尖,关节位于距基部2-4cm处。花葶生于假鳞茎基部,直立,出架,长28-30 cm,一茎开花5-8朵,清香;花梗和子房具花青苷显色;荷形水仙瓣,瓣基红色,瓣尾黄绿,外内瓣及苞片均具深红色中脉并密布桃红色竖纹,外瓣2.5-2.8cm×0.8-1.2cm,先端锐尖,内瓣蚌壳捧,2.3-2.5cm×1.0-1.5cm,初开时合抱蕊柱,盛花时微张开露出蕊柱;大卷舌,舌点鲜明,浅黄色,有紫红色斑块,波状边缘,1.5-1.8cm×0.9-1.2cm;蕊柱黄绿色,1.5-2.0cm。 花粉4室,2对。 花期10日左右。该兰花格佳而且稳定,叶色中绿,叶尾顺尖,株型半立,飘逸舒展,极具观赏性。三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该品种具有异于原生种的瓣形和花色、直立而高挺的花葶,具清香,在中国兰花新品种注册登记委员会获注册登录。四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的成熟程度:目前处于小批量、小范围试种阶段;适用范围:主要用于盆栽观赏,适合于办公室、客厅、书房等点缀。五 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已在广西农科院花卉研究所观赏植物推广与研发中心得到了应用,获得了种苗。六 历年获奖情况 获2020年第一届广西花卉苗木交易会特等奖。七 成果简介建兰新品种‘贵妃红’(Cymbidium ensifolium ‘Gui Fei Hong’)为下山四季兰定向选择驯化培育新品种,该品种花梗直立,出架,长28-30 cm,一茎开花5-8朵,清香;花梗和子房具花青苷显色;荷形水仙瓣,瓣基红色,瓣尾黄绿,外内瓣及苞片均具深红色中脉并密布桃红色竖纹,外瓣2.5-2.8cm×0.8-1.2cm,先端锐尖,内瓣蚌壳捧,2.3-2.5cm×1.0-1.5cm,初开时合抱蕊柱,盛花时微张开露出蕊柱;大卷舌,舌点鲜明,浅黄色,有紫红色斑块,波状边缘,1.5-1.8cm×0.9-1.2cm;蕊柱黄绿色,1.5-2.0cm。 花粉4室,2对。 花期10日左右,集中在6-10月,一年可一到两次复花。该兰花格佳而且稳定,叶色中绿,叶尾顺尖,株型半立,飘逸舒展,极具观赏性。
- 小王子(豆瓣兰×春兰)
登记号:202125879 分类号: S682.31;S603.3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卜朝阳、曾艳华、卢家仕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1月22日
一 课题来源与背景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叶片飘逸雅致,花朵秀丽、香气宜人,但其花葶高度不够,通常2-5厘米,影响观赏效果。豆瓣兰又称线叶春兰,株形叶态与春兰相似,花葶高20-30厘米,但花朵质地厚实,不具香味。为了获得集两者优良观赏性状于一体的兰花新品种,用春兰和豆瓣兰作为亲本,人工授粉杂交,选育出具春兰清香、形艺和豆瓣兰花形的新品种‘小王子’。二 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技术原理:兰花新品种‘小王子’是由豆瓣兰(Cymbidium Serratum)×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杂交子代中筛选出来的,2010年2月用豆瓣兰为母本,春兰为父本,人工授粉杂交,在2012年12月收获蒴果,参照豆瓣兰无菌播种的方法(卜朝阳等,2010)将杂交种子在试管内播种,种子萌发后进行龙根诱导、芽的分化增殖、壮苗和生根培养获得一批完整植株,于2014年3月筛选200多株株形叶态较一致的健壮小苗出甁移栽到温室,3 ~5株为一丛进行种植,经过5年多的温室栽培,在2020年1月获得20株性状一致的开花植株,2020年5月在中国兰花新品种登记注册委员会进行了登录注册。性能指标:属地生植物,具有较小的假鳞茎,成卵形,长1.0 – 1.5 cm,宽1 cm;叶带状,4- 7枚,长23- 60 cm,宽5- 7 mm,着生于假鳞茎近顶端处,先端渐尖,近基部对摺;花葶生于假鳞茎基部,淡紫红色,直立,长16- 20 cm,花序具1朵花着生,偶见2朵;花瓣卵形,2.5-2.8厘米×1.0-1.5厘米,质薄,主色黄绿色,边缘呈粉红色,具棕色中脉和竖纹,合抱蕊柱;唇瓣浅黄色,有紫红色斑纹,轮廓卵形,1.0-1.8厘米×0.9-1.2厘米;蕊柱黄绿色,1.5-2.0厘米。 花粉团4个,成2对。该品种在南宁9月下旬到10月初开始孕蕾,开花时间从12月中下旬到次年的1月中旬,花期长,观赏价值高,易栽培,易开花,抗性较强。三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该品种既有豆瓣兰黄绿色的花瓣、直立而高挺的花葶,及花期长的特征,又具有春兰的幽远芬芳的香味和秀丽雅致的株型,在中国兰花新品种注册登记委员会获注册登录。四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的成熟程度:目前处于小批量、小范围试种阶段;适用范围:主要用于盆栽观赏,适合于办公室、客厅、书房等点缀。五 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已在广西农科院花卉研究所观赏植物推广与研发中心得到了应用,获得了种苗。六 历年获奖情况 无。七 成果简介兰花新品种‘小王子’是由豆瓣兰(Cymbidium Serratum)×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杂交子代中筛选出来的,继承了豆瓣兰的黄绿色的花瓣特征和春兰的幽香芬芳。花梗直立,长16 ~ 20 cm,花单生,少量双生,有香味;花瓣质地较薄,卵形,2.5-2.8厘米×1.0-1.5厘米,黄绿色,边缘呈粉红色,具棕色中脉和竖纹,合抱蕊柱;唇瓣浅黄色,有紫红色斑纹,轮廓卵形,1.0-1.8厘米×0.9-1.2厘米;蕊柱黄绿色,1.5-2.0厘米。 花粉团4个,成2对。该品种在南宁开花时间从12月中下旬到次年的1月中旬,花期长,观赏价值高,易栽培,抗性较强。应用前景广。
- 玉公主(豆瓣兰×春兰)
登记号:202125880 分类号: S682.31;S603.3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曾艳华、卜朝阳、黄昌艳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1月22日
一 课题来源与背景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叶片飘逸雅致,花朵秀丽、香气宜人,但其花葶高度不够,通常2-5厘米,影响观赏效果。豆瓣兰(Cymbidium Serratum)又称线叶春兰,株形叶态与春兰相似,花葶高20-30厘米,但花朵质地厚实,不具香味。为了获得集两者优良观赏性状于一体的兰花新品种,用春兰和豆瓣兰作为亲本,人工授粉杂交,选育出花色翠绿、素心、幽香的新品种‘玉公主’。二 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技术原理:兰花新品种‘玉公主’是由豆瓣兰×春兰杂交子代中筛选出来的,2010年2月用豆瓣兰为母本,春兰为父本,人工授粉杂交,在2012年12月收获蒴果,参照豆瓣兰无菌播种的方法(卜朝阳等,2010)将杂交种子在试管内播种,种子萌发后进行龙根诱导、芽的分化增殖、壮苗和生根培养获得一批完整植株,于2014年3月筛选200多株株形叶态较一致的健壮小苗出甁移栽到温室,3 ~5株为一丛进行种植,经过5年多的温室栽培,在2020年3月获得6株性状一致的开花植株,2020年8月在中国兰花新品种登记注册委员会进行了登录注册。性能指标:属地生植物,假鳞茎小,成卵形,长1.0 – 1.5 cm,宽6-10 cm;叶3- 5枚,长20- 60 cm,宽5- 7 mm,着生于假鳞茎近顶端处,先端渐尖,近基部对摺;花梗直立,青色,长6-10cm,开花1朵,清香;苞片浅黄色具深棕色脉纹,长4.5-5cm,长过子房;水仙瓣,瓣色翠绿均具深绿色中脉和竖纹,外瓣4.0-4.5cm×0.8-1.2cm,有尖峰,内瓣蚌壳捧,3cm×1.5cm,合抱蕊柱;唇瓣素心,白苔素,初开时微卷,全开后呈反卷舌,边缘为白色,中部浅黄色,1.8cm×1.2cm;蕊柱黄绿色,1.5-2.0cm。 花粉4室,2对。 花期15日左右。该品种花色翠绿,玉洁冰清,幽香淡雅,叶片浓绿,飘逸舒展,观赏性佳。三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该品种最大的特色是唇瓣退去了亲本的色斑,成为珍贵的素心品种,花色较亲本更翠绿,整体清新淡雅,在中国兰花新品种注册登记委员会获注册登录。四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的成熟程度:目前处于小批量、小范围试种阶段;适用范围:主要用于盆栽观赏,适合于办公室、客厅、书房等点缀。五 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已在广西农科院花卉研究所观赏植物推广与研发中心得到了应用,获得了种苗。六 历年获奖情况 无。七 成果简介兰花新品种‘玉公主’(Cymbidium ‘Yu Gong Zhu’)(是由豆瓣兰(Cymbidium Serratum)×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杂交子代中筛选出来的,花梗直立,青色,长6-10cm,开花1朵,清香;苞片浅黄色具深棕色脉纹,长4.5-5cm,长过子房;水仙瓣,瓣色翠绿均具深绿色中脉和竖纹,外瓣4.0-4.5cm×0.8-1.2cm,有尖峰,内瓣蚌壳捧,3cm×1.5cm,合抱蕊柱;唇瓣素心,白苔素,初开时微卷,全开后呈反卷舌,边缘为白色,中部浅黄色,1.8cm×1.2cm;蕊柱黄绿色,1.5-2.0cm。 花粉4室,2对。 花期15日左右。该品种花色翠绿,玉洁冰清,幽香淡雅,叶片浓绿,飘逸舒展,观赏性佳。
- 俏佳人(豆瓣兰×春兰)
登记号:202125881 分类号: S682.31;S603.3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卜朝阳、曾艳华、黄昌艳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1月22日
一 课题来源与背景豆瓣兰(Cymbidium Serratum)又称线叶春兰,株形叶态与春兰相似,花葶高20-30厘米,但花朵质地厚实,不具香味。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叶片飘逸雅致,花朵秀丽、香气宜人,但其花葶高度不够,通常2-5厘米,影响观赏效果。为了获得集两者优良观赏性状于一体的国兰新品种,用春兰和豆瓣兰作为亲本,人工授粉杂交,选育出在花形、花径、花色和花的质地上都有明显的突破的新品种‘俏佳人’。二 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技术原理:兰花新品种‘俏佳人’是由豆瓣兰×春兰杂交子代中筛选出来的,2010年2月用豆瓣兰为母本,春兰为父本,人工授粉杂交,在2012年12月收获蒴果,参照豆瓣兰无菌播种的方法(卜朝阳等,2010)将杂交种子在试管内播种,种子萌发后进行龙根诱导、芽的分化增殖、壮苗和生根培养获得一批完整植株,于2014年3月筛选200多株株形叶态较一致的健壮小苗出甁移栽到温室,3 ~5株为一丛进行种植,经过5年多的温室栽培,在2020年3月获得10余株性状一致的开花植株,2020年8月在中国兰花新品种登记注册委员会进行了登录注册。性能指标:属地生植物,具有较小的假鳞茎,成卵形,长1.0 – 2.0 cm,宽1 cm;叶带状,5- 7枚,长20- 60 cm,宽5- 6 mm,着生于假鳞茎近顶端处,先端渐尖,近基部对摺,基部有关节;花葶生于假鳞茎基部,直立,长10-15cm,青色,开花1朵;苞片浅绿色具深绿色脉纹,长4.7-5.2cm,长过子房;水仙瓣,瓣色黄绿均具深绿色中脉和浅绿竖纹,外瓣3.8-4.0cm×1.0-1.2cm,尖头收根,一字肩;内瓣蚌壳捧,2.7cm×1.2cm,捧瓣合抱;唇瓣大而反卷,浅黄色,有鲜明深红色斑块,1.7cm×1.1cm;蕊柱黄绿色,1.1cm。 花粉4室,2对。 花期15日左右。该品种花朵灵巧俏丽,质糯平肩,亭亭玉立,曲线优美,叶色翠绿,观赏性佳。三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该品种较之亲本在花形、花径、花色和花的质地上都有明显的突破,比亲本豆瓣兰和春兰花形更灵动秀丽,花色更清新,整体雅致。获中国兰花品种登记注册委员会登记注册。四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的成熟程度:目前处于小批量、小范围试种阶段;适用范围:主要用于盆栽观赏,适合于办公室、客厅、书房等点缀。五 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已在广西农科院花卉研究所观赏植物推广与研发中心得到了应用,获得了种苗。六 历年获奖情况 无。七 成果简介兰花新品种‘俏佳人’是由豆瓣兰×春兰杂交子代中筛选出来的,其花葶直立,长10-15cm,青色,开花1朵;苞片浅绿色具深绿色脉纹,长4.7-5.2cm,长过子房;水仙瓣,瓣色黄绿均具深绿色中脉和浅绿竖纹,外瓣3.8-4.0cm×1.0-1.2cm,尖头收根,一字肩;内瓣蚌壳捧,2.7cm×1.2cm,捧瓣合抱;唇瓣大而反卷,浅黄色,有鲜明深红色斑块,1.7cm×1.1cm;蕊柱黄绿色,1.1cm。 花粉4室,2对。 花期15日左右。该品种花朵灵巧俏丽,质糯平肩,亭亭玉立,曲线优美,叶色翠绿,观赏性佳。
- 旋转推进法在重症胰腺炎患者留置鼻肠管中应用研究
登记号:202126231 分类号: R47;
主要完成单位: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黄彩云、林娴、蒋仲娟、刘俊、覃红梅、蒋林洪、庞武成、覃卡、张丽丽、王广珍、陈贵
任务来源:玉林市科学技术局
推荐部门:玉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2月8日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合理的、早期的营养支持治疗对维护机体器官结构和功能有着积极的作用,可有效改善SAP患者机体状况,是综合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对SAP患者施行营养支持治疗应首选肠内营养,实施肠内营养的关键是完成空肠置管。该课题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将重症医学科(ICU)符合纳入标准20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始阶段1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第二阶段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盲插技术插入鼻肠管;观察组应用旋转推进法盲插鼻肠管置管,观察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置管相并发症等。旋推进法盲插鼻肠管技术关键及创新点在于根据胃肠生理解剖功能,通过体位改变、应用旋转推进插管手法、配合听诊法留置鼻肠管,当鼻肠管置入55cm时,改变患者体位,操作者置管过程中对导管保持适当的推力,一边旋转一边缓慢推进导管,每推进10cm时,配合听诊胃体部、幽门部、右下腹部声音变化情况,判断导管到达部位。当导管置入75cm时,拔除导丝1.5cm,使导管前端轻度弯曲成雪橇状,再缓慢旋转推入导管至100-110cm到达十二指肠及空肠。研究结果表明两组置管成功率及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X2=4.440,P=0.000 ),观察组置管时间少于和对照组(t=10.327 ,P=0.000 )。两组呕吐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空肠插管相关的误吸、消化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对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旋转推进主动法留置鼻肠管,提高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所需时间,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便于重症胰腺炎患者尽早开展肠内营养。发表学术论文3篇,论著1篇,临床研究2篇。
- STAT5A/5B基因对水牛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调控作用及其机理初步研究
登记号:202126444 分类号: S81;S814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李湘萍、黄时海、李胜、黄凤玲、曹丽华、古景开、鲍正攀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4日
1.项目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牛奶是现代人类日常生活重要的营养食品,水牛奶更因其蛋白质、脂肪和乳糖含量比普通牛奶高而备受青睐,它即可满足人们对高端优质牛奶的需求,亦是制造高档奶酪和奶油的优质原料。国际粮农组织(FAO)认为水牛是最具开发潜力和价值的家畜。农业部《全国奶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认为:我国在改良水牛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适宜发展奶水牛,应大力发展水牛奶业。近年来,水牛奶业在我国南方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项新兴产业。与黑白花奶牛平均产奶达到6000~7000kg相比,普通水牛每个泌乳期的产奶量约为1000kg,水牛产奶性能低的问题极大地制约了水牛产业的发展。如何提高水牛产奶量、将现有役用水牛转化为乳用商品水牛,已成为我国水牛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与奶牛相比,水牛的繁殖及产奶性状均有其特性。因此,研究水牛泌乳生理与产奶性状的基因调控网络,阐明其泌乳生理机制,特别是克隆挖掘一批与水牛产奶性状密切相关的功能与候选基因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有关乳腺生长发育及泌乳机理研究多以奶牛和小鼠为对象。研究发现催乳素(PRL)对乳蛋白合成的调控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具有促进乳腺发育、启动并维持泌乳的功能。PRL的生理功能主要通过PRLR-JAK/Stat5信号通路介导,Stat5a和Stat5b均为PRL的胞内信号传导因子,是乳腺发育和乳蛋白合成的重要调控基因,但对其在水牛乳腺发育及泌乳生理上具体的功能、作用机制等尚不清楚。本课题选择水牛STAT5A/5B信号分子为研究对象,在水牛乳腺上皮细胞水平上,首先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STAT5A/5B基因的表达,分析它们在调控乳腺细胞增殖中的作用。通过构建STAT5A/5B基因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探讨PRL刺激条件下其对水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基因、泌乳信号通路关键功能基因、H3K4me3和H3K27ac表达的影响。通过分析H3K4me3相关的Smyd3基因表达抑制对STAT5A/5B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影响,解析组蛋白甲基化修饰调控转录因子STAT5A/5B转录活性机理。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阐明STAT5A/5B在调控水牛泌乳相关基因表达功能、了解水牛高乳蛋白泌乳生理机制,并为通过对水牛遗传性能的改善、促进我国奶水牛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1)克隆得到的水牛STAT5a和STAT5b基因属于STATs家族,具有转录激活结构域特征。两者在进化上十分保守,基因序列差异主要在于非编码区。水牛STAT5a基因5’调控区富含甲基化位点,其在水牛乳腺上皮细胞中受到PRL作用,STAT5b基因启动子活性高于STAT5a基因。 (2)STAT5a和STAT5b基因在水牛各组织中广泛表达,在乳腺组织中,其主要定位于乳腺上皮细胞,STAT5a和STAT5b表达模式不同。在体外培养的水牛乳腺上皮细胞中,STAT5a和STAT5b基因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和乳蛋白基因表达促进乳腺细胞增殖和乳蛋白合成。(3)与无PRL作用组相比较,共1101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上调基因925个,下调基因176个。SOCS2基因是STAT5a和STAT5b下游靶基因,PRL作用调节STAT5a和STAT5b靶向结合SOCS2基因,PRL作用能够促进水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4)泌乳期乳腺组织和非泌乳期的水牛乳腺组织相比,筛选差异表达蛋白共730种,其中上调蛋白309种,下调蛋白421种。差异表达蛋白涉及碳代谢、氧化磷酸化以及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在泌乳期线粒体能量代谢可能显著影响水牛乳腺泌乳期生理活动。(5)发表了高水平研究论文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篇;(6)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3名。 3.成果摘要本研究以水牛STAT5A/5B信号分子为对象,首先克隆了水牛STAT5A/5B基因编码及调控区序列,分析了其在水牛乳腺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在水牛乳腺上皮细胞水平上,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STAT5A/5B基因的表达,分析了它们在调控乳腺细胞增殖中的作用。通过构建STAT5A/5B基因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探讨PRL刺激条件下其对水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基因、泌乳信号通路关键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克隆了水牛STAT5A和STAT5B基因启动子序列并验证其活性,分析STAT5A和STAT5B启动子与β-酪蛋白结合序列。通过RNA-seq转录组学方法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采用ChIP-PCR分析STAT5a和STAT5b与靶基因的相互作用,探讨PRL调控STAT5基因表达促进乳腺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STAT5A/5B在调控水牛泌乳相关基因表达功能、了解水牛高乳蛋白泌乳生理机制,并为通过对水牛遗传性能的改善、促进我国奶水牛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阴离子型膨润土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登记号:202126471 分类号: TQ028;TB33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童张法、韦藤幼、张寒冰、吴炼、诸葛六英、黄克磊、何如民、林子珺、陈玲玉
任务来源: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4日
(1)课题来源与背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1576055)重金属废水处理是化工环保中的热点问题。膨润土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良好的去除潜力,但目前与膨润土结合的纳米Fe3O4大多是未经化学修饰的,容易发生腐蚀和氧化,同时对膨润土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提升作用有限,尚未有关于纳米Fe3O4含量对磁性复合材料影响的研究,更没有揭示有机修饰与磁性材料稳定性、吸附材料有效性相关的研究。(2)研究目的与意义本项目拟开展阴离子型膨润土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首次将阴离子型层状膨润土与改性纳米Fe3O4进行复合,获得最佳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条件,并考察制备过程中磁性纳米Fe3O4加入量对复合材料吸附性能及磁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阴离子型膨润土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机制,明确改性纳米Fe3O4与阴离子型膨润土结合带给吸附剂的性能变化;开展多种重金属离子竞争吸附研究;对含重金属离子的实际废水进行处理。本项目的实施将为阴离子型膨润土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开发及其工程化处理重金属废水奠定良好基础。(3)主要论点与论据 1、优化了复合材料的Fe3O4最佳负载量、有机修饰的工艺与方法,使得到的膨润土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良好的去处效果以及磁响应能力。 2、制备得到了不同的阴离子型膨润土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能力,同时研究了多种重金属离子在阴离子型膨润土磁性纳米复合材料上的竞争吸附研究。 3、明确了阴离子型膨润土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制。(4)创见与创新 1、揭示了单有机修饰与双有机修饰对复合材料的改性过程、机理和吸附性能影响的区别,创新了磁性膨润土材料的有机改性方法。 2、阐述了阴离子型膨润土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规律、关键机制及进一步探索了阴离子型膨润土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解吸机理。 3、揭示了膨润土独特结构与吸附质之间的构效关系。(5)社会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大量的印染、冶金工厂的废水排放进入自然水体中使得水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大幅度上升。本项目针对当前重金属废水的污染情况,结合广西储量最大的粘土资源膨润土开发出了一系列吸附性能高效、磁响应能力好且可进行多次循环重复利用的阴离子型膨润土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可明显降低重金属吸附剂的成本、有效治理当地的重金属污染,有利于构建青山绿水的美丽环境、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6)历年获奖情况无
- 梧州地区住院患者呼吸道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的抗体检测及临床研究
登记号:202126493 分类号: R563.1;R446.62
主要完成单位: 梧州市工人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梁世廉、黄晓、黄献欢、李迅维、龙何英、黄柳艳、赵献连、高兴华、白敏、陈妤、黄文俪
任务来源:梧州市科学技术局
推荐部门:梧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4日
1.课题来源与背景目前国内对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的研究多着重于细菌学。在我国绝大多数下呼吸道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尽管其临床益处证据有限,且滥用抗生素与抗生素耐药率升高相关。近年发现呼吸道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对人类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临床诊治提出挑战。随着对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和病毒的认识深入,它们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地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呼吸道病毒感染和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具有起病急特点,对高龄、患有多种并发症的患者,机体免疫能差,在流行季节较易感染各种病原体导致病急性加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功重的经济负担。通过研究,了解本地区呼吸道病毒和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特点,为呼吸道感染做好季节预防工作,并能指导抗生素的应用,减少抗生素滥用,降低抗生素耐药率。呼吸道病毒感染和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发病具体一定季节性,并与年龄、基础病有相关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和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在不同地区发病率存在差异。我区南宁市及柳州市均进行了相关研究。梧州地区目前缺少相关研究资料。本项目任务来源于梧州市科技局下达的梧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是梧州市科学技术局梧科字[2015]29号文件批准科技项目,合同编号:201502042。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研究选取研究对象: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梧州市工人医院住院的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临床上应用抗生素治疗的住院患者658例,疾病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症等,有咳嗽、咯痰症状,临床应用抗生素治疗患者,年龄15~93岁。入院当天或第二天抽取5ml静脉血,离心取血清检验。9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购西班牙VIRCELL公司。采用间接荧光法,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同时检测9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病原体包括: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1),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B),副流感病毒1、2、3型(PIVS)。荧光观察应用尼康荧光显微镜。应用SPSS19.0软件建议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8份血清进行了9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其中阳性率138份,阳性率为20.97%。阳性以肺炎支原体最高,其次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而甲型流感病毒、嗜肺军团菌、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衣原体少见。四季中,秋季检测血清阳性率最高(50.00%),其次冬季(20.13%),与春季、夏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和夏季无明显差别(p>0.05)。在青、中、老三个年龄段中,青年血清阳性率最高,老年组血清阳性率最低。混合感染以支原体血清为主。18例乙型病毒血清阳性中,合并支原体血清阳性9例(9/18=50.00%),12例副流感病毒中,合并支原体7例(7/12=58.33%)。103例支原体中合并其它感染为19例(19/103=18.44%。)。总之,呼吸道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并以肺炎支原体最高,其次B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发病季节以秋、冬季最高;不同年龄组以青年组血清阳性率最高;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血清阳性者合并支原体血清阳性的率较高。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研究的临床意义在于对梧州地区住院患者进行检测,具有区域性特点。社会发展的科技进步的意义:呼吸道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具有起病急、临床特征不典型、检测技术有限等特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年龄发病率有差异,感染病原体构成比有差异。通过研究呼吸道病毒和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特点,提示梧州地区与区内南宁市及南方多省相似,肺炎支原体是梧州地区呼吸道感染主要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本研究结果为梧州地区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积累客观数据,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病原体预防控制提供理念依据。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研究项目的技术的成熟,适用范围广,安全性好,适合在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应用情况。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项目在应用中,效果良好,无不良反应发生。 6.历年获奖情况无
- 一种具有调湿功能的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登记号:202126514 分类号: TQ328.4;
主要完成单位: 梧州渺渺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鄂玉萍、余丽萍、王家俊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梧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5日
发泡材料具有优异的缓冲性能和能量吸收性能,可以用作各种仪表、贵重物品、精密仪器、电子元器件等的缓冲包装材料,在包装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南方地区湿度大,多数仪表、精密仪器在运输过程中易受到湿度的影响,从而产生表面锈蚀、精度下降等问题,甚至可使仪器报废。现有的解决办法是在包装中放置防潮剂或气相防锈剂等,然而这些措施仅能实现单向的湿度调节。将应用于建筑、博物馆文物保护领域的呈颗粒状或凝胶状的调湿材料进行发泡处理,使其成为既具有发泡缓冲吸能特性,又能够双向主动调节包装内环境的湿度,使包装内环境湿度保持在50%±5%,从而使得内装物性能保持最佳状态,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方法。配置成浓度为 10%-35 %的 NaOH溶液,在常温和电磁搅拌下,将配好的10%-35 %NaOH 溶液滴加入10%-35 %丙烯酸中,然后,按照(丙烯酸+丙烯酸钠):丙烯酰胺= 4:1 的质量比的丙烯酰胺并加入(丙烯酸+丙烯酸钠)溶液中,不断搅拌至丙烯酰胺完全溶解。正是因为在发泡材料孔穴内壁上具有圆形坑状的结构,使得该发泡材料兼具缓冲和吸放湿功能,从而在缓和传递到产品上的冲击能量的同时可达到调节包装内空间湿度至适宜的平衡湿度。制备出来的调湿发泡材料能够主动调节内环境湿度,可以将内环境湿度保持在50%±5%左右,有效改善了多数精密仪器湿度影响的问题
- 一种具有调湿功能的发泡材料
登记号:202126515 分类号: TQ328.4;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沙沙岛实业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余丽萍、鄂玉萍、王家俊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梧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5日
发泡材料具有优异的缓冲性能和能量吸收性能,可以用作各种仪表、贵重物品、精密仪器、电子元器件等的缓冲包装材料,在包装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南方地区湿度大,多数仪表、精密仪器在运输过程中易受到湿度的影响,从而产生表面锈蚀、精度下降等问题,甚至可使仪器报废。现有的解决办法是在包装中放置防潮剂或气相防锈剂等,然而这些措施仅能实现单向的湿度调节。将应用于建筑、博物馆文物保护领域的呈颗粒状或凝胶状的调湿材料进行发泡处理,使其成为既具有发泡缓冲吸能特性,又能够双向主动调节包装内环境的湿度,使包装内环境湿度保持在50%±5%,从而使得内装物性能保持最佳状态,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方法。本发泡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成了3阶段:弹性阶段、屈服平台阶段和致密阶段。弹性阶段:在小应变时,该发泡材料处于线弹性区,发生弹性变形,主要反映了孔结构的强度特性;屈服平台阶段:随着压力的增加,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并进入屈服平台区,在相当长的变形过程中,随着应变的增加,应力基本上保持不变,表明该材料能够在近乎恒定的应力平台持续稳定的吸收能量正是因为在发泡材料孔穴内壁上具有圆形坑状的结构,使得该发泡材料兼具缓冲和吸放湿功能,从而在缓和传递到产品上的冲击能量的同时可达到调节包装内空间湿度至适宜的平衡湿度。制备出来的调湿发泡材料能够主动调节内环境湿度,可以将内环境湿度保持在50%±5%左右,有效改善了多数精密仪器对湿度影响的问题。
- 一种超疏水海绵的制备方法
登记号:202126516 分类号: TQ424.1+6;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沙沙岛实业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周璘、刘吉祥、徐枭然、王娇、王小慧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梧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5日
润湿性是固体表面的重要特征之一,它由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微观几何结构共同决定。通常用水滴在固体水平面上的静态接触角CA(contact angle)衡量固体表面的润湿性。CA<90°的材料为亲水材料,CA<5°时的材料称为超亲水材料。与之对应的,CA>90°的材料为疏水材料,CA>150°的材料为超疏水材料。由于超疏水材料通常具有超亲油特性,因此近年来超疏水材料在水油分离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伴随着油泄漏以及工业排放的有机试剂造成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制备性能优异的油吸附材料显得尤为重要。迄今制备得到的油吸附材料主要有粘土、活性炭、沸石、碳纳米管、聚合物、橡胶材料、羊毛纤维和稻草等。然而,这些材料具有各自的局限性,如复杂的制备过程、低的吸附量和差的可重复利用。因此,通过简单方法制备一种价格低廉、吸附量高且可重复利用的新型超疏水材料具有重要意义。聚多巴胺能在不破坏基体材料自身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对固体材料的改性,赋予材料亲水性、生物相容性等,从而实现对材料表面性能的优化。同时,聚多巴胺层还能与含有氨基(-NH2)和巯基(-SH)等基团的有机聚合物或生物分子发生二次反应,形成有机聚合物涂层或生物分子涂层,从而使物体表面进一步功能化,进而可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的表面,进一步拓宽了材料的应用范围。因此,对适当的材料进行聚多巴胺修饰后,再进一步共价固定化含有巯基、可降低材料低表面能的小分子(通过麦克尔加成反应),可以构筑超疏水材料。
- 一种防滑防倾倒的医用推车
登记号:202126540 分类号: R4;
主要完成单位: 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吴雪、覃晓波、罗毅、黄瀛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柳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5日
专利成果的名称:一种防滑防倾倒的医用推车本科技成果的背景技术医用推车是指病房防护转运医用设备,适用于各大型医院、卫生诊所、药房、精神病院以及各大日常使用的转动推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轻护理者的操作负担,从产品的分类来说,医用推车有豪华的,中等的和普通的,从产品的材质来分,医用推车有ABS的,不锈钢的,喷塑的,从产品的种类来分,医用推车有抢救车,急救车,治疗车,病历车,器械车,仪器车,送药车,麻醉车,污物车,输液车,捡药车,下收车,上送车以及病人输送车等几十种。但是目前使用的医用推车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受到碰撞或者地面较为平滑摩擦较小而发生倾斜侧翻,导致医疗器械设备容易掉落受到磕碰损坏,从而影响医疗救护工作的正常进行。本科技成果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滑防倾倒的医用推车,包括放置框、限位杆和立板,所述放置框的顶部两侧设置有两立板,两立板之间的两端通过限位杆连接;所述放置框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紫外线灯管,所述放置框的底部四个边角处皆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靠近底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储物板,所述储物板的顶部设置有套筒和转动电机,所述套筒位于紫外线灯管的正下方,其为伸缩结构,伸缩方向为竖直方向,并通过伸缩方式接触放置框的底部或者远离放置框的底部;所述转动电机位于套筒外侧,其输出轴穿设放置框并延伸至放置框的正下方,所述储物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内侧滑动安装有螺纹套,滑动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螺纹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套杆的外侧,其底部设置有吸附槽,所述吸附槽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吸盘,所述螺纹套的顶部螺纹套接螺纹杆的一端,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连接转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螺纹杆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均位于套杆内。 所述放置框的一侧活动插接有抽屉,且抽屉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支撑腿的底部皆固定安装有万向轮,且万向轮上皆固定安装有制动器。一立板背离限位杆的一侧两端皆固定安 装有握把,且握把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另一立板背离限位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工具箱。所述放置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且蓄电池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紫外线灯管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立板的一侧表面的固定安装有控制按钮,且控制按钮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紫外线灯管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加强板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从加强板延伸至吸盘上,且使得吸盘背离加强板的一侧与加强板的顶部连通,所述加强板的顶部活动设置有塞合通孔的孔塞。 本科技成果的有益效果本科技成果的方案通过转动电机的转动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促使螺纹套相对套杆上下滑动,从而使吸盘能够与地面进行吸附固定,增加了推车使用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避免推车因受到碰撞或者地面较为光滑摩擦较小发生倾倒侧翻,导致放置的医疗器械设备掉落损坏,提高了推车使用的稳定性。本科技成果的方案通过安装了储物板、凹槽和紫外线灯管,可方便对产生的医疗垃圾进行实时收集储存,并通过紫外线灯管进行照射对垃圾中的细菌进行杀灭消毒,使推车的功能更加多样化,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舒适。
- 竹屑栽培香菇技术创新示范
登记号:202126561 分类号: S6;
主要完成单位: 灵川县恩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主要完成人员:石志辉、覃培升、石成荣、石甲旺
任务来源:其他县、区科学技术局
推荐部门:桂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8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灵科字[2019]17号文件下达的灵川县本级财政科技计划2019年项目资金立项,合同编号:2019-01-07,立项金额人民币3万元。项目实施期限为自2019年9月起至 2020 年12月终止。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香菇袋料栽培目前主要以阔叶树木粉碎加工木屑作为香菇主要栽培原材料。随着产业的规模扩张,原材料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产业的发展。桂林市灵川县是全国毛竹生产基地,现有毛竹面积28万亩,年产优质竹370万根,毛竹蓄积量、砍伐量均居广西首位,毛竹加工厂每年产生上百万吨的竹屑资源。本项目通过香菇种植优良配方进行筛选栽培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的竹屑香菇种植配方、品种,可以有效的解决香菇种植原材来源,充分利用当地原材料,实现变废为宝。可推广带动周边种植业的发展,形成香菇生产的产业化,为脱贫帮困精准扶贫产业服务。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本项目设计了四个竹屑配方开展配方筛选实验,选定适合桂林地区当家品种配方1个,产量达到1.2斤以上; 2、建立竹屑栽培香菇基地1个,创新竹屑栽培香菇推广模式,解决香菇种植原材料来源紧张,农林加工下脚料料充分利用的有效途径。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国内期刊《广西农学报》发表论文一篇;在项目研究开发的过程中,带动贫困户5户, 培养乡土人才5名。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产量,菇朵型都好,企业可以与加工市场签订供需合同,进一步开发完善项目产品方向。本项目的技术创新研究,为产业发发展解决了原材料来源困难问题,提供了技术保障,可作为带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项目推广。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建设一个示范基地,示范年栽培7万袋,产值37.3万元; 2.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在各级科技部门和科协组织指导下,通过网络传播、展板展示、现场培训等形式,使本项目的科技成果得到广泛宣传,作为带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项目推广。 3. 扩大示范规模:由各级科技部门和扶贫部门组织、指导,由各食用菌栽培企业、合作社、个体栽培户实施,政府给与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使本项目技术成果的示范规模扩大。
- 一种骨科临床手术钢板预弯装置
登记号:202126573 分类号: R6;
主要完成单位: 无
主要完成人员:卢庆弘、夏良娥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崇左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9日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临床手术钢板预弯装置。二、背景技术在骨科临床上,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是较为常用的治疗手段,多用于无法手法复位、外固定失败的病例,尤其适用于四肢长管骨骨折病症。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中,应使医用钢板的形状与骨折部位的生理弯曲匹配,由此确保医用钢板与断骨吻合性佳,提高断骨的固定效果及医用钢板经螺钉固定后的牢固性。传统的医用钢板预弯大都采用扳手、钳子等简易工具对医用钢板进行折弯处理,一方面难以保证折弯位置、折弯角度的精确性,影响医用钢板固定后的临床效果,另一方面采用上述工具对医用钢板进行折弯时,容易对医用钢板表面造成破坏,如产生碎屑或毛刺等,直接导致医用钢板报废。随着社会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式钢板预弯装置,传统的扳手、钳子等简易工具逐渐内摒弃。然而,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为了使医用钢板的形状与骨折部位更贴合,钢板不仅需要在长度方向上进行预弯,还需要在宽度方向上进行预弯,而现有的钢板预弯装置一般仅仅能够在长度方向上对钢板进行预弯,而无法在宽度方向上对钢板进行预弯。三、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科临床手术钢板预弯装置,其不仅能够在长度方向上对钢板进行预弯,而且能够在宽度方向上对钢板进行预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科临床手术钢板预弯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块的前端设有水平挤压板,所述水平挤压板的前部呈外凸的弧形,水平挤压板前部的上下边缘倒圆角;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折弯辊,所述折弯辊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折弯辊左右对侧设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两侧,折弯辊的外周面设有环状弧形槽,所述水平挤压板和两个折弯辊处于同一平面;以及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于第一滑槽的前端,固定块的后部设置有折弯槽,所述折弯槽与水平挤压板相对。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丝杆,所述第一滑槽的后端设置有第一丝杆座,所述第一丝杆穿过第一丝杆座并与其螺纹连接,第一丝杆的前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的折弯槽内可拆卸地设置有若干块依次叠加的弧形板。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的上部和下部设置有向所述折弯槽的中间延伸的挡板,各所述弧形板的上端抵在固定块上部的挡板上,各所述弧形板的下端抵在固定块下部的挡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槽两侧的工作台上对称设置有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两侧的第二滑槽内均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折弯辊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工作台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块沿第二滑槽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丝杆,所述第二滑槽的深度大于第一滑槽的深度,所述第二丝杆穿过两个第二滑槽,第二丝杆的中部从第一滑槽下部的工作台穿过,第二丝杆的两端部分别与工作台转动连接,第二丝杆位于两第二滑槽内的两段的螺纹的旋向相反,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螺纹套接于所述第二丝杆的两段。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的下部设置有多个支腿,每个所述支腿的下端均设置有吸盘。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弧形钢板的预弯,其不仅能够在长度方向上对钢板进行预弯,而且能够在宽度方向上对钢板进行预弯。当在长度方向上对钢板进行预弯时,钢板前部的两侧分别抵在两个折弯辊上,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水平挤压板向前挤压钢板的中间,从而实现钢板在长度方向上的预弯,由于水平挤压板的前部呈外凸的弧形,折弯辊的外周面设有环状弧形槽,挤压时,水平挤压板的前部抵在钢板的内凹弧形面内,钢板的外凸弧形面抵在折弯辊的环状弧形槽内,可减少钢板产生折弯外的额外变形,大大降低对弧形钢板的折弯难度;在宽度方向上对钢板进行预弯时,钢板插入固定块后部的折弯槽内,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水平挤压板向前挤压钢板,即对钢板的断面的弧形进行折弯,从而实现钢板的在宽度方向上的预弯。
- 一种中药材饮片炮制用烘干装置
登记号:202126574 分类号: R9;
主要完成单位: 无
主要完成人员:夏良娥、黄志宁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崇左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9日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材饮片炮制用烘干装置。二、背景技术为保证中药材性味及其有效成分,在炮制中药材饮片时,需要对中药材进行干燥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在常压或减压环境中以传导、对流、辐射方式或在高频电场内加热使之干燥,以促使水分蒸发,达到要求含水率,保持较好的产品品质,便于包装、贮藏、运输。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5209177U公开了一种新型中药材烘干装置,该装置可在螺旋叶片传送药材的过程中对药材进行烘干,实现不间断连续对药材烘干。然而,该装置通过烘干筒壁内的电加热管对药材进行烘干,加热不均匀,导致烘干不均匀,并且,烘干筒内产生的蒸汽无法及时排除,导致烘干的效率低,烘干后的药材达不到要求。三、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药材饮片炮制用烘干装置,该装置不仅能够不间断连续对中药饮片烘干,而且还能保证中药饮片烘干的均匀性,确保中药饮片的烘干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药材饮片炮制用烘干装置,包括:外筒体、沿轴向设于所述外筒体内的内筒体、同轴设于所述内筒体内的滚筒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滚筒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内筒体的两端通过环形封堵块支撑固定于所述外筒体内,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形成抽气腔,外筒体的筒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抽气腔连通的抽气口,抽气口连接负压源;所述滚筒的两端封堵,滚筒具有进风段和出风段,滚筒进风段的筒壁上分布有进风孔,滚筒出风段的筒壁上分布有出风孔,所述滚筒的两端以及进风段和出风段之间分别通过密封轴承连接于所述内筒体的内壁,使得滚筒与内筒体之间形成与所述进风段对应的进风腔、以及与所述出风段对应的物料腔,所述物料腔外的内筒体筒壁上设有排气孔,所述滚筒出风段的外周面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置于所述物料腔内,所述内筒体的筒壁上连接有与所述进风腔连通的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外端穿过所述抽气腔并穿出外筒体外,进风管连接热空气源;所述内筒体靠近进风腔侧的上部筒壁连接有与所述物料腔连通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有向上穿过所述抽气腔并穿出外筒体的进料斗,所述内筒体远离进风腔侧的下部筒壁连接有与所述物料腔连通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有向下穿过所述抽气腔并穿出外筒体的出料筒。进一步地,所述外筒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堵头,外筒体的下部设置有支撑于所述堵头外的支脚。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电机固定于外筒体内,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安装有所述主动齿轮,所述滚筒的一端穿出所述堵头并同轴安装有所述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啮合。进一步地,所述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沿轴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将抽气腔分隔成若干个独立腔室,每个所述独立腔室都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抽气口,每个所述抽气口分别连接负压源。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独立腔室的底部均连接有疏水阀。进一步地,所述内筒体的内径不大于滚筒的外径的2倍。进一步地,所述负压源为抽气泵,所述热空气源为热风机。进一步地,还包括冷凝水罐,所述抽气泵的进气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抽气口相连,抽气泵的出气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凝水罐的进气端相连,所述热风机的进气端通过管道与冷凝水罐的出气端相连,热风机的出气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进风管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工作时,向进料斗添加需要烘干的中药饮片,中药饮片从进料口进入物料腔,驱动机构驱动滚筒转动,滚筒通过螺旋叶片带动中药饮片向出料口传送,中药饮片在传送的过程中,热空气源通过进风管向进风腔供热空气,热空气通过滚筒进风段上的进风孔进入滚筒内部,再分别从各出风孔排入物料腔,热空气对在物料腔传送的中药饮片进行加热烘干,烘干后的中药饮片持续从出料口排出,从而实现不间断连续对中药饮片烘干,加热中药饮片后的空气携带药材烘干产生的蒸汽从内筒体的排气孔排入抽气腔,最后通过抽气口抽出,这样能够将药材烘干产生的蒸汽与中药饮片及时分离排出,并且,热空气在加热时从内向外排出,穿透物料腔内的中药饮片,使得热空气与中药饮片充分接触,保证了中药饮片烘干的均匀性,提高了中药饮片的烘干效率和烘干效果。
- 婴儿喂药器
登记号:202126575 分类号: R9;
主要完成单位: 无
主要完成人员:夏良娥、黄志宁、农冠荣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崇左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9日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育婴产品,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逐渐增加药液,避免婴儿反感的婴儿喂药器。二、背景技术小宝宝呱呱坠地,给年轻的父母们带来了无穷的喜悦和欢欣。看着粉嘟嘟的小生命一天天健康成长,再多的付出与亲苦也心甘情愿。可是小宝宝身体娇弱,避免不了生病,有时宝宝感冒了、发热了、腹泻了……妈妈们心急火燎地赶紧给宝宝喂药。目前,给婴儿喂药的方式主要有直接用勺子喂药和将药液倒入奶瓶喂药,可是小宝宝一闻到药味闭紧小嘴,又哭又闹,完全不配合,让人心疼让人急。讲道理吧,听不懂,强制执行又怕呛着,给宝宝喂药真让父母头疼。因此,亟待一种能够方便给婴儿喂药的装置。三、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逐渐增加药液,避免婴儿反感的婴儿喂药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婴儿喂药器,包括药筒,所述的药筒下端开口,且可拆卸连接有柔性罩,在该柔性罩的底部设置有奶嘴;所述的药筒的上端设置有药液注入口,该药液注入口配合有相应的堵头。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药筒的顶部设置有凸台,在该凸台的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的药液注入口从该凹槽的底部连通药筒。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凸台设置有外螺纹,该外螺纹配合有将整个药筒的顶部密封的密封盖。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封盖内侧设置有与凸台配合的密封胶圈。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药筒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连接头,在所述的柔性罩的上端设置有与该外螺纹连接头螺纹配合的内螺纹连接头。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奶嘴上设置有多个方便嘬药的针孔。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罩和奶嘴一体化成型。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罩和奶嘴均采用硅胶材料制作而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的婴儿喂药器,通过药筒、柔性罩、奶嘴以及药液注入口等的配合,可以预先在药筒中装入婴儿平常习惯食用的奶粉调和液、奶水等,让婴儿先习惯性地嘬,然后逐渐地从药液注入口注入药液并观察婴儿的反应,根据婴儿的反应适配一个适合的药液注入量,能够逐渐增加药液,避免婴儿反感,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另外,设置凸台和凹槽,药液注入口从凹槽的底部连通药筒,在注入药液的时候药液漏撒的部分会落入凹槽当中,避免了漏撒到其他地方。通过密封盖螺纹配合凸台,一方面可以将整个药筒的顶部密封,另一方面倒置过来放置时,能够平整稳定,当不喂药的时候整个装置可以作为奶瓶使用。
- 一种药学用配药装置
登记号:202126576 分类号: R9;
主要完成单位: 无
主要完成人员:夏良娥、梁玉梅、陈燕萍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崇左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9日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学用配药装置。二、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进行药学试验时,包括以下几种配药方式:固体药剂与固体药剂的混合、液体药剂与液体药剂的混合以及固体药剂和液体药剂和混合,液体药剂与液体药剂的混合较为方便,只需要取好固定的量放于药剂瓶内混合均匀即可,而固体药剂与固体药剂的混合和固体药剂与液体药剂的混合则较为麻烦,一般的,固体药剂与固体药剂采用研磨混合的方式,固体药剂与液体药剂采用将固体药剂和液体药剂倒入锥形瓶内,手持锥形瓶,摇摆震荡溶解,固体药剂与固体药剂混合和固体药剂与液体药剂混合的方式,对于操作频繁的药学实验来说非常不便,效率低下,费时费力,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也降低了药学实验效率。三、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药学用配药装置,以简化医务人员的工作流程,提高药学实验效率。一种药学用配药装置,包括底座、混合箱、气缸、电机、活塞板和多个进料罐,所述混合箱放置于底座上,混合箱上端开放,所述活塞板滑动设置于进料罐内,活塞板的顶壁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气缸通过连接杆固定于底座上,气缸带动活塞板上下运动,所述电机通过连接柱固定于底座上,电机位于混合箱上方,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棒,所述搅拌棒底端位于混合箱的内底部,搅拌棒活动贯穿活塞板,多个所述的进料罐沿混合箱的四周分布,进料罐通过承载柱固定于底座上,进料罐上具有出料口,出料口与出料管的一端连接,出料管的另一端位于混合箱内,进料罐内的药剂能够通过出料管进入混合箱内,所述活塞板上开有供出料管进入的通孔,在活塞板底壁上连接有能够将通孔封闭的封闭板,所述封闭板通过扭簧固定于活塞板的底壁上,所述进料罐上还开有排料孔,所述排料孔处设有阀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设计了本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中在底座上固定混合箱,混合箱内滑动设有活塞板,活塞板顶壁连接有带动其上下运动的气缸,电机连接搅拌棒,搅拌棒进入混合箱内,出料管将进料罐和混合箱连通,并且在活塞板上开有供出料管进出的通孔,封闭板通过扭簧固定于活塞板底壁上,初始状态时,活塞板位于混合箱顶部,出料管底端顶开封闭板位于活塞板和混合箱底壁之间,此时将固体药剂通过进料罐和出料管放入混合箱内,然后启动气缸,带动活塞板向下运动,当活塞板位于出料管底端下方时,扭簧利用回复力使封闭板将通孔封闭,防止药剂从通孔漏出,活塞板继续向下移动,直至与混合箱的内底壁接触将固体药剂压碎,然后气缸带动活塞板回到初始位置,通过进料罐向混合箱内注入液体药剂,再启动电机,带动搅拌棒转动将固体药剂粉末和液体药剂混合均匀,固体药剂和固体药剂也可以直接压碎后搅拌,如此,可以简化医务人员的工作流程,提高药学实验效率。优选地,所述排料孔设置于混合箱的底壁上,混合箱的内底壁从排料孔的四周指向排料孔的方向上整体向下倾斜,所述活塞板的底壁与混合箱内底壁的形状匹配,活塞板的底壁能够和混合箱的内底壁全面接触,所述底座的侧壁开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内放置有承料杯,排料孔处连接有排料管,排料管穿过放置孔的顶壁进入承料杯内。本技术方案中将承料杯放置于放置孔内,排料孔设置于混合箱的底壁上,再将排料孔和承料杯连通,便于将混合箱内混合均匀的药剂取出。优选地,所述排料管为软管。本技术方案中将排料管设置为软管,可以便于承料杯的放置和取出。优选地,所述混合箱呈中空圆柱状,多个进料罐沿混合箱的周向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电机设置为多个,每个电机的输出端上均连接有搅拌棒,多根搅拌棒沿混合箱轴线的周向均匀分布。本技术方案中电机设置为多个,对应的搅拌棒也就为多根,可以使混合箱内搅拌更加充分均匀。优选地,所述阀门为电磁阀门。优选地,所述进料罐和承载柱均为圆柱状,且进料罐和承载柱同轴设置。优选地,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出料阀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方案中在底座上固定混合箱,混合箱内滑动设有活塞板,活塞板顶壁连接有带动其上下运动的气缸,电机连接搅拌棒,搅拌棒进入混合箱内,出料管将进料罐和混合箱连通,并且在活塞板上开有供出料管进出的通孔,封闭板通过扭簧固定于活塞板底壁上,初始状态时,活塞板位于混合箱顶部,出料管底端顶开封闭板位于活塞板和混合箱底壁之间,此时将固体药剂通过进料罐和出料管放入混合箱内,然后启动气缸,带动活塞板向下运动,当活塞板位于出料管底端下方时,扭簧利用回复力使封闭板将通孔封闭,防止药剂从通孔漏出,活塞板继续向下移动,直至与混合箱的内底壁接触将固体药剂压碎,然后气缸带动活塞板回到初始位置,通过进料罐向混合箱内注入液体药剂,再启动电机,带动搅拌棒转动将固体药剂粉末和液体药剂混合均匀,如此,可以简化医务人员的工作流程,提高药学实验效率。
- 一种妇产科护理用阴道及外阴冲器
登记号:202126577 分类号: R71;
主要完成单位: 无
主要完成人员:张慧、覃文办、江金玲、崔亚华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崇左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9日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妇产科护理用阴道及外阴冲器。背景技术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现代分子生物学、肿瘤学、遗传学、生殖内分泌学及免疫学等医学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医学诊疗检测技术的进步,拓宽和深化了妇产科学的发展,为保障妇女身体和生殖健康及防治各种妇产科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孕妇在清洗阴道时会以弯腰姿势清洗,这样很容易挤压到胎儿,导致孕妇进行阴部清洗时及其不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妇产科护理用阴道及外阴冲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架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妇产科护理用阴道及外阴冲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妇产科护理用阴道及外阴冲器包括: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尾端固定连接有同轴心的手持杆,且手持杆为中空结构;擦洗机构,所述擦洗机构安装在圆柱体上,所述擦洗机构包括雾化器、加热丝和纱布片,所述雾化器固定安装在圆柱体内,且圆柱体的外圈固定嵌合有设有一段开口的中空套管,所述加热丝固定安装在中空套管开设的内墙腔中,且中空套管的外侧壁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纱布片通过魔术贴固定嵌合在环形凹槽内;冲洗机构,所述冲洗机构安装在圆柱体上。优选的,所述冲洗机构包括冲洗储液腔和喷嘴,所述冲洗储液腔固定安装在圆柱体内,且圆柱体对应中空套管开口处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喷嘴,每一个所述喷嘴均通过导管与洗储液腔相互连通。优选的,所述冲洗机构还包括盛液斗,所述盛液斗固定安装中空套管开口处,且喷嘴处于盛液斗内底部。优选的,所述雾化器连接有中药液管,且中药液管穿过手持杆尾端而出。优选的,所述冲洗储液腔连接有冲洗液管,且冲洗液管穿过手持杆尾端而出。优选的,所述圆柱体的头端固定安装有硅胶头。优选的,所述手持杆上固定套接有海绵套。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妇产科护理用阴道及外阴冲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妇产科护理用阴道及外阴冲器,医护人员通过手持手持杆,将冲洗机构上的喷嘴对准患者外阴部位进行冲洗,而清洗液对患者的外阴处进行冲洗后,还可回流至盛液斗内,从而不会导致清洗液到处飞溅,在盛液斗内的废液达到一定量后医护人员将其处理,再一次进行冲洗,完毕后,利用中空套管上粘合有消毒后的纱布片进行转动因而对患者的外阴进行摩擦清洁,而雾化器对中药护理液箱输送的中药液进行雾化,同时加热丝对雾化液预热后,使得纱布片具有一定温度以及湿度,进而增强了患者清洁时的舒适度以及外阴部位清洁的力度;同时本设备架构简单,医护人员使用方便。
- 一种医用妇产科护理栓剂给药器
登记号:202126578 分类号: R71;
主要完成单位: 无
主要完成人员:张慧、李婉文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崇左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9日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妇产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妇产科护理栓剂给药器。背景技术栓剂是由药物和基质组成的,专供用于人体腔道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固体剂型,常用的有肛门栓和阴道栓两种。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塞入腔道后,在体温下能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逐渐释放药物而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其中妇科治疗用的栓剂为阴道栓。但市场上普通的栓剂,患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多数是需要带指套用手进行上药,这种方法不仅不卫生,同时还有可能引起感染,同时上药的精准度也不高,会有些许偏差而影响疗效,使用起来也很不方便,因此需要一种医用妇产科护理栓剂给药器来适应医疗市场上的需求。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妇产科护理栓剂给药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是需要带指套用手进行上药,这种方法不仅不卫生,同时还有可能引起感染,同时上药的精准度也不高,会有些许偏差而影响疗效,使用起来也很不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妇产科护理栓剂给药器,包括管体、移动块、固定板、气囊和出药口,所述管体内部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底部连接有推杆,所述移动块连接于活塞杆顶部,所述固定板安装于移动块上方,且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管体内侧,所述固定板一侧与所述管体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固定板中间设置有栓剂;靠近固定板的所述管体上方两侧侧壁上设置所述气囊,所述管体内部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气囊连通的进气口,所述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气阀,所述气阀一侧连接有开关,所述气阀的一端连接有充气捏球,所述出药口设置于靠近固定板的管体一端。优选的,所述管体长度与活塞杆长度相同,且活塞杆在管体内部构成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为弧形结构,两个所述固定板关于栓剂对称安置。优选的,所述弹簧与固定板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弹簧与固定板之间为一体结构。优选的,所述气囊与气管之间构成一体结构,且气囊与气管之间构成密封结构。优选的,所述气管与进气口之间为固定结构,且进气口边缘形状为“L”形;所述气阀和充气捏球设置于靠近推杆的所述管体的外侧,所述气管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进气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医用妇产科护理栓剂给药器: 1.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可夹持住栓剂,在使用的过程中,将栓剂固定在固定板中间,通过弹簧的作用,使固定板在出药口内部进行伸缩,方便夹持住不同大小的栓剂,使栓剂在出药口中更加牢固,同时也便于出药; 2.设置有移动块,推动推杆,带动活塞杆在管体内部进行移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移动块向上滑动,经过固定板边缘,使固定块通过弹簧的作用向内收缩,移动块推动栓剂向上移动,即可使栓剂推至患者患处,该装置提高了上药的精准度,其次也增加了安全性,使用起来更加卫生,避免了感染; 3.设置有气囊,打开气阀,捏动充气捏球,在冲气捏球的作用下,气体经过气管,再从进气口排入气囊内,使气囊慢慢增大,当该装置放入患者下体时,通过气囊增大,将患者下体慢慢张开,便于栓剂从出药口中推出。
- 三红蜜柚优质高产配套技术试验示范
登记号:202126686 分类号: S666.3;
主要完成单位: 玉林市农业科学院、广西容县好柚缘农业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古彪、蔡军、林林、黄金勇、谭智、谭统孟、管庆容、张晓宇、潘家燕、申垚阳
任务来源:玉林市科学技术局
推荐部门:玉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12日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 该项目是玉林市科技局下达给我院的玉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三红蜜柚优质高产配套技术试验示范”。合同编号:玉市科能201833043,项目起止时间为2018年4月-2019年12月。玉林市容县是沙田柚的原产地,发展柚类品种具有得天独厚地理、气候的优势条件。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品牌农业战略中,容县沙田柚和蜜柚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柚类产业已成为该县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和特色品牌农业,是农民种养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但容县柚类产业存在着品种单一、产期集中、劳力成本大、栽培管理水平不均等问题,通过推广种植三红蜜柚,可以适度控制本地柚类产业发展规模,优化产业品种结构调整,在容县可在中秋节成熟上市,抢占中秋、国庆消费高峰市场,价格高、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广阔。因此,在容县实施“三红蜜柚优质高产配套技术试验示范”项目,项目技术辐射带动周边种植,提高本地柚类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价值,有效促进该县农业结构和柚类特色品牌产业可持续发展,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都具有很大的意义和极强的推广应用及广阔的产品市场前景。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利用容县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开展极具特色和市场潜力的蜜柚新品种“三红蜜柚”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探索适合本地可操作性强的三红蜜柚优质高产配套技术,并通过技术培训和指导,推广三红蜜柚种植,优化柚类品种结构,提高果农经济效益,为玉林市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技术路线是:针对三红蜜柚优质高产栽培生产技术问题,开展三红蜜柚本地种植的物候期调查→重施生物有机肥,合理配备化肥用量和比例,改良土壤→应用肥水一体化管理技术,安装微喷灌溉系统,缩短灌溉周期,节约肥料、农药和生产用水→科学管护,运用促花保果技术,提高座果率→病虫害综合绿色防控保护等生态农业技术→优质高产栽培生产技术示范推广。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通过项目的实施,摸清三红蜜柚在本地种植的物候期特性,摸索推广应用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科学护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生态农业技术;低龄果树间套种豆类或西瓜等经济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土力,减少杂草,增加果农收入,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总结形成一套适合当地可操作性强的三红蜜柚优质高产配套技术方案。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采用三红蜜柚优质高产配套技术,示范果园比种植沙田柚省工,据估算,平均可节省 350-500 元/亩;正常管理情况下,果园第3年开始部分投产,第4年正式结果,第 5 年进入丰产期,经济寿命 15 年,丰产期年平均亩产 (25-28 株/亩 )商品果2350kg, 按目前商品果9元/kg计算,则平均年产值 21150 元 / 亩,扣除亩成本 6000元,则年平均亩利润15150 元,济效益显著。生产过程中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制剂和化学制剂为主,肥料以生物有机肥为主,减少化肥的利用,同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通过病虫害绿色防控除害保护等生态农业措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利于农村环境的改善。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和农业环境的污染,有效地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技术培训及示范园的辐射带动,使农民掌握了三红蜜柚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了三红蜜柚的产量和产值,增加了种植户的收入,带动了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引导更多种植户应用该技术,促进本地柚类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 口腔专科医院客户服务模式的研究
登记号:202126695 分类号: R78;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廖莹、文学锦、郑玉萍、林燕、黎雪兰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登记日期:2021年3月12日
本课题来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课题合同编号为2014095. 通过把客户关系管理导入日常的口腔专科医院护理管理中尝试构建口腔专科医院客户服务模式,医院成立医院客户服务中心系统,建立患者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完善患者(客户)基础数据、服务电话、服务流程、服务标准、服务内容,新年形成和完善口腔护理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开设以下服务功能:①客户信息管理:通过储存在HIS系统中病人惟一标识号,建立客户基本信息数据库②医患关系绑定③患者服务管理④其他定制服务。护理人员为患者营造温馨家庭氛围,改善患者良好的情绪体验,实施预约分诊一接诊评估-诊治配合(四手/六手操作)一健康教育一电话回访的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落实各项护理职责,开展延伸服务,将常规随访、专科随访和专病随访有机结合,整合医院电话、网络、信息服务数据库等技术,跟踪患者口腔健康状况,提供适合的保健和治疗方案,还将医疗护理服务延伸到院外,对患者的“诊前、诊中和诊后”的进行全程跟踪,建立医院统服务品牌。模式建立后2015年患者个人电子健康档案2 2. 5 8万人次,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保持在较高水平,患者满意保持在96 %以上,门诊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均较前有较大的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医院医疗收入较2 0 1 4年提升13.57%,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人性化的就医环境和畅通的医护患沟通平台,使患者得到高质量的口腔特色诊疗服务,成功地实现护理模式的改革,提高口腔专科医院客户服务水平,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一种林业工程用育苗培养实验装置
登记号:202126720 分类号: S723.1;S776.0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博白林场
主要完成人员:罗敦、王乃魁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16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育苗培养实验装置具有易于控制种子及幼苗生长的培养条件、移栽时不损伤根系及成活率高等优点,使用育苗培养实验装置不但可以有效节省种子用量,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能够保证出苗整齐,管理起来也比较方便,育苗培养实验装置对于温度的要求比较高。目前市场上林业工程用育苗培养实验装置大多只是一个简单的培养箱,不能够进行控温操作。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成果构建了一种林业工程用育苗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腔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热箱,加热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加热丝,底部开设有通孔,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水箱,顶部一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和水箱通过管道相连通,水泵底部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延伸至箱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集水管。本成果通过加热箱、加热丝、水箱、水泵、出水管和集水管的配合使用,具备控温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市场上林业育苗培养装置不能进行控温而导致育苗失败的风险问题。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成果通过加热箱、加热丝、水箱、水泵、出水管和集水管的配合使用,具备控温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市场上林业工程育苗培养装置不能够进行有效控温从而造成育苗失败的问题。本成果通过设置电机和扇叶,能够便于对箱体的内腔进行通风,从而方便培养育苗,通过设置螺栓,能够便于拆卸放置板,方便对放置板进行清洗,通过设置收集管,能够便于收集废水,通过设置控制器,能够便于使用实验装置。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成果技术比较成熟,可在广西等南方林业苗圃推广应用。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应用情况:目前在桉树育苗上进行小批量应用。存在问题:无。
- 基于任督二脉热态学特征的中医体质客观化研究及健康管理模式探讨
登记号:202126779 分类号: R2;TP3
主要完成单位: 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广西科技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陈峭、周坚和、周晓玲、李灿、许双、张丹璇、税典奎、刘莹、张悦、韦宛华、罗诗雨、吴春媛
任务来源:柳州市科学技术局
推荐部门:柳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18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我国中医“治未病”工作广泛开展,关于体质辨识的研究也取得一定的进展,以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为组长的国家973计划项目“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编制了《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制定了《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并广泛应用于中医健康管理中。但现有的中医体质辨识方法均是在采用量表统计或凭借中医专家四诊辩证后给予评定,由于被检测者对量表条目的个人主观理解及认识的不统一和医者主观因素经常造成体质辨识结果不统一,进而导致体质测评结果产生较大偏差,且结果可重复性差,直接影响了评判的标准和质量。体质测评方法单一而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导致不同体质人群分组不够准确。这个问题长久困扰着体质学说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给中医学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二、研究目的与意义阐明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人群的任督二脉经络热态学特征之所在,揭示任督二脉经络热态学特征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相关性,为体质辨识的客观化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利用计算机智能识别技术和图像信息处理技术对受检人体的热态学特征进行快速定位和定量测量,自动分析其体质类型,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健康指导,建立“经络热态学检测-计算机智能体质辨识-健康养生指导”为一体化的新智能健康管理模式,进一步落实和贯彻“治未病”理念在临床诊疗活动中的应用,丰富中医学“治未病”的理论内涵。三、主要论点与论据(一)论点通过研究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人群的人体经络热态学特征之所在,揭示人体经络热态学特征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相关性,为体质辨识的客观化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利用计算机智能识别技术和图像信息处理技术对受检人体的热态学特征进行快速定位和定量测量,自动分析其体质类型,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健康指导,最终形成“经络热态学检测-计算机智能体质辨识-健康养生指导”为一体化的新智能健康管理模式。(二)论据 1.研究资料 2015年12 月—2018年12月在广西柳州市中医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门诊自然人群,共计500例。 2.研究工具 2.1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NEC)?生产的TH9100WR型号红外热像仪采集受检人体的任督二脉经络热态学特征; 2.2根据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受检人体质进行评定。 3.研究步骤: 3.1 对申请体检的普通人群告之检查注意事项,要求受检者填写体质调查表,收表时检查人员对其进行必要的访谈,并补充四诊资料。 3.2所有受试者均按照采图要求接受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红外皮温热成像采图检测。 4.数据整理 4.1 对所有体质调查表进行测算,并在Excel表中录入体质数据, 根据中医体质判分标准进行体质归类。 4.2 用热态自动分析检测系统对主要经络(任脉、督脉、手足三阴经、三阳经等)、部位(上焦、中焦、下焦、命门、面头部、腋温、左掌心/右掌心、左足背/右足背等)及特定穴位(命门、三阴交、太溪等)的温度进行测定,并对所有热成像图数据按照体质类别进行整理和统计。 5.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四、创见与创新通过本研究,我们证实了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人群的人体热态学特征具有显著差异性,揭示了人体经络热态学特征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相关性,为体质辨识的客观化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利用计算机智能识别技术和图像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了对受检人体的热态学特征进行快速定位和定量测量,自动分析其体质类型,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健康指导,最终形成“经络热态学检测-计算机智能体质辨识-健康养生指导”为一体化的新智能健康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健鱼健康管理APP及对应的微信应用小程序。五、社会经济效益本课题实现了能够规范化指导中医诊治的人体中医体质智能辨识系统,且容易大面积应用推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中医行业长期以来过度依赖专家主观经验的模式。同时也会促进和带动传统中医特色理念和疗法的应用普及,传承并创新我国中医文化技术,并有望将该技术推向国际,有助于推动我国中医文化传播与技术应用。通过本项目研究,我们在柳州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建立了“经络热态学检测-计算机智能体质辨识-健康养生指导”为一体化的新智能健康管理模式应用示范点,并先后多次举办培训班进行了适宜技术应用推广。同时,我们还在医联体鹿寨县中医医院、三江县中医医院进行了推广应用。通过本项目研究,我们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1项(用于改善阳虚体质的中药足浴包),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医学继续教育与健康科普学习平台[简称:健康教育平台]V1.0)。六、存在的问题本课题属多学科联合研究,学科知识衔接环节可能不够顺畅,加上今年突发疫情,导致工作进度进展受延。七、历年获奖情况无。
- 督脉穴位埋线改善痉挛性脑瘫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登记号:202126780 分类号: R2;
主要完成单位: 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石云、张艳、雷燕波、黄礼华、唐芝娟、陈小艳、蓝金丹、熊振福、梁卓
任务来源:柳州市科学技术局
推荐部门:柳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18日
一、任务来源和背景 1.1任务来源 于柳科计字[2016]第22号文下达的柳州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课题(任务书编号2016G020212)。项目由柳州市中医医院承担,实施年限为2016年1月~2019年12月。 1.2 任务背景 脑性瘫痪是指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受到非进行性损伤而导致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是儿童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中痉挛型在脑瘫患儿中最为多见,约为60%—70%,其病变部位在椎体束,导致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运动障碍、姿势异常和关节挛缩畸形,是直接或间接致残的因素之一。虽然康复训练能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平衡能力、降低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有效手段,但耗时长,费用昂贵,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迅速有效地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肉痉挛,降低肌张力是当前儿童神经科和康复科工作的难点。本研究基于脑-肾-督脉轴中医新理论,研究督脉穴位埋线配合常规康复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影响。二、技术原理 1.脑-肾-督脉轴理论基础 痉挛型脑瘫属于中医“五迟”“五硬”等范畴。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致使脑髓失养,后天调摄失宜,致使机体失濡,其病位在脑,与肾有关。督脉为阳脉之海,充养髓海,下及元气之根,补益肾气,上达清阳之窍,疏通脑络。故本研究以“脑-肾-督脉轴”理论为指导选取督脉进行穴位埋线。 2.督脉穴位埋线选穴依据 本研究以“脑-肾-督脉轴”理论为指导进行督脉穴位埋线。处方:百会、大椎、神道、至阳、命门、腰阳关等。百会穴是督脉与足太阳经交会穴,有升阳益气、醒脑开窍之效;大椎为诸阳之会,能振奋全身阳气;命门穴具有固本培元、温肾益精之效;神道、至阳、腰阳关共同辅助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诸穴合用共奏醒脑开窍、补肾助阳、填精生髓之效 3.穴位埋线治疗机理穴位埋线是现代针灸技术的发展,具有柔和的长效针感效应,产生持久的刺激作用。研究表明穴位埋线一部分刺激传入相应节段的脊髓后角,再内传脏腑起调节作用;另一部分经脊髓后角上传大脑皮质,加强中枢神经的双向调控作用,能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一定程度上对痉挛有抑制作用。三、研究内容 基于“脑-肾-督脉轴”理论研究督脉穴位埋线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影响。选取90例确诊为痉挛型脑瘫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组、埋线组,每组30例。三组均采用Bobath疗法与Vojta疗法相结合为主的运动疗法进行康复训练,针刺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督脉针刺,埋线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督脉穴位埋线(针刺组和埋线组均选取百会、大椎、神道、至阳、命门、腰阳关等穴)。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估粗大运动功能、改良Tardieu量表(MTS)评估下肢肌肉痉挛程度。观察疗效,为临床寻找更为有效、便捷实惠、副作用小的改善痉挛性脑瘫肌张力的方法。四、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1.课题结合该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和病位,以“脑-肾-督脉轴”理论为指导,选取督脉穴位埋线适用于不同辩证分型的脑瘫患儿,具有成可操作性、可重复性。 2.目前国内已报道的穴位埋线治疗脑瘫的文献中,均以局部综合取穴为主,选穴依据涉及多条经络,定位操作繁琐,未从单一经络理论出发进行研究,本研究以“脑-肾-督脉轴”理论为指导,只选取督脉上的穴位进行穴位埋线观察其对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疗效,以腰背部为主的穴位定位简单、操作简便。 3.目前国内已报道的穴位埋线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文献中,均为穴位埋线结合针刺、中药等综合治疗,穴位埋线治疗痉挛型脑瘫的确切疗效有待证实。本研究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选择督脉穴位埋线作为唯一干预手段,观察其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确切疗效,且较综合治疗患儿承受的痛苦更少,依从性更高。五、作用意义 1.直接经济效益 该课题证实督脉穴位埋线有效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肉痉挛,改善关节活动度,降低肌张力。临床中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督脉穴位埋线,二者相辅相成,既能提高疗效,又能缩短治疗疗程,减少医疗开销,从而减低脑瘫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2.社会效益 课题研究证实了督脉穴位埋线能有效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肉痉挛,改善关节活动度,降低肌张力,对粗大运动也有促进作用,治疗的安全性及依从性更高,且疗效持久,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六、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 通过本研究制定出一套安全有效的“督脉穴位埋线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痉挛型脑瘫提高新的方法和思路。该治疗方案操作简便、副作用小、成本低廉、痛苦小,患儿易于接受,疗效确切与可重复性高,对于提高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适合在各级医疗机构推广,不易被其他中西医治疗方法取代。七、存在的问题 1.课题研究周期较短,后期临床验证及随访工作由于课题组人力、时间关系,无法对治疗方法的持续性进行有效验证。 2.临床研究过程中,发现对不同患儿进行穴位埋线的选择的长度以及深度存在个体性差异,其差异可能受主观因素的影响,造成研究结果的误差。 3.该研究样本量较小。八、历年获奖情况无
- 一种食用菌灭菌柜
登记号:202126916 分类号: S6;S646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南宁盈高农牧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黄卓忠、黄炳珠、蓝桃菊、陈丽新、邵健美、叶建强
任务来源:其他县、区科学技术局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3月19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本发明为邕扶科发〔2019〕1号文件下达的南宁市邕宁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农村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与科技扶贫服务”课题–“吴茱萸修剪枝条栽培毛木耳的技术研究与示范”的研究内容,合同编号:20180101A。灭菌指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食用菌菌包一般采用蒸汽灭菌,即将菌包放到推车上,再将推车推到灭菌柜中,然后往灭菌柜通入蒸汽,使菌包所处的温度达100℃,保持10个小时左右,从而抑制杂菌的生长。现有的灭菌柜的蒸汽管一般沿地面铺设,长时间使用后,会因菌包杂质掉落而堵塞蒸汽管,影响灭菌柜内部温度的平衡,影响灭菌时间和灭菌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用菌灭菌柜,克服了现有灭菌柜容易堵塞、温度不均衡等问题。二、技术原理和性能指标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菌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灭菌柜,包括带进门和出门的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蒸汽管、顶部设有排气管,所述蒸汽管与设于柜体外的蒸汽机相连,所述蒸汽管包括第一蒸汽管、第二蒸汽管和第三蒸汽管,所述第一蒸汽管和第二蒸汽管分别由出门端沿两侧的侧壁延伸到进门端,所述第三蒸汽管位于第二蒸汽管下方、沿柜体侧壁设置,第三蒸汽管还间隔设置有向地面延伸的支管,三组蒸汽管距离地面的高度为20-50cm,且三组蒸汽管及支管上均间隔设置有出气孔,第一蒸汽管和第二蒸汽管上的出气孔倾斜向上设置,第三蒸汽管和支管上的出气孔向柜体内侧横向设置;所述柜体内还设置有插杆式温度检测仪,所述插杆式温度检测仪有两组以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组单独控制的蒸汽管,且蒸汽管均距离地面一定高度设置并设置不同方向的出气孔,不仅可以解决蒸汽管容易堵塞问题,还有利于气体在柜体中的循环流动,有利于柜体内温度的均衡,缩短灭菌时间。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为克服现有灭菌柜容易堵塞、温度不均衡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发明了一种食用菌灭菌柜,解决了现有灭菌柜容易堵塞、温度不均衡等问题,缩短了灭菌时间,提高了灭菌效率和灭菌质量。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先进性在于: 1.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组插杆式温度检测仪,可检测不同位置的食用菌菌包的实际温度,与检测柜体内部的温度相比,检测数据更准确,更有利于杀菌温度的控制。 2.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组单独控制的蒸汽管,且蒸汽管均距离地面一定高度设置并设有不同方向的出气孔,不仅可以解决蒸汽管容易堵塞问题,还有利于气体在柜体中的循环流动,有利于柜体内温度的均衡,缩短灭菌时间。 3. 本实用新型柜体顶部采用中间高两侧低的设计,有利液化蒸馏水的收集,配套一端高一端低排水槽的设置,有利于液化蒸馏水的排出。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1.技术成熟程度:本实用新型已在合作完成单位–南宁盈高农牧有限公司食用菌基地进行近一年半的产业化应用示范,并取得了成功,技术较为成熟。 2.适用范围:食用菌菌包灭菌。 3.安全性:只要对生产操作人员进行系统上岗前培训,相关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可保证使用安全。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该实用新型专利已在南宁盈高农牧有限公司食用菌规模生产上进行应用,累计开展榆黄蘑等食用菌菌包灭菌50万包以上,目前尚未发现什么大问题。
- 高蛋白玉米饮品杀菌管理系统V1.0
登记号:202126939 分类号: G20;S-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张雅媛、卫萍、游向荣、李明娟、王颖
任务来源:横向委托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3月19日
1.课题来源与背景玉米植物蛋白饮料是以玉米为主料,经过原料预处理、浸泡、磨浆、过滤、均质、杀菌等工序,调配制成的植物蛋白饮品。玉米饮品口味鲜香独特,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植物高蛋白饮料是多种成分组成的一种复杂的分散体系,其分散质为蛋白质和脂肪,分散剂为水,外观呈乳状液态,属热力学不稳定体系。针对植物蛋白饮料中存在的脂肪上浮及蛋白质聚集、絮凝、分层、沉淀等质量问题,在确定实验配方的条件下设计合理的高蛋白玉米饮品杀菌管理系统,对高蛋白饮料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一种高蛋白玉米饮品杀菌管理系统,作为一种信息管理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对饮料企业杀菌设备进行管理,利用计算机软件、硬件、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并利用数据库对设备管理中产生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保存。该高蛋白玉米饮品杀菌管理系统具体包括可设置生产饮料能力:1-5吨/h,温度控制:121-150℃,时间设置:0-30min。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杀菌管理系统能够通过对设备的监控,实现饮料杀菌自动控制,避免人为操作出现的失误和误差,让生产更为安全可靠,使生产设备生产出符合卫生规范的安全饮品。(2)经该杀菌系统控制杀菌获得的高蛋白玉米饮品保质期可达6个月以上。(3)该管理系统易直接应用于企业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解决企业对饮料杀菌过程中设置杀菌温度、时间等参数的稳定性和精确性问题。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发明属于蛋白饮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蛋白玉米饮品杀菌管理系统。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1)应用情况无。(2)存在问题无。
- 秸秆类青贮物料与玉米粉混合制粒设备精准实施控制系统V1.0
登记号:202126940 分类号: TS;TS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李志春、李昌宝、辛明、孙健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3月19日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秸秆中含有禽畜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秸秆的饲料化利用,即可最大限度的利用秸秆中富含的营养成分,缓解人畜争粮矛盾,又能消除再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是秸秆资源化、无害化利用中最为有效的途径。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秸秆类青贮物料与玉米粉混合制粒设备精准实施控制系统主要用于挤压式颗粒机,挤压式颗粒机主要靠输送器强制将物料向模孔输送,由于物料在输送器内受高温高压的作用时间较长,易被糊化,物料进料速度与生产速度不协调也会产生堵塞、出料不顺畅等问题,精准实施控制系统将由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数据传至数据处理分析系统,数据处理分析系统利用所述光谱数据对加工物料品质等级进行评价,然后经由用户交互系统将所述数据处理分析系统的处理结果输出。根据物料特性调控制粒设备温度、进料速度等,保证设备具有生产率高、能耗低、生产颗粒品质好的特点,在颗粒饲料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利用本秸秆类青贮物料与玉米粉混合制粒设备精准实施控制系统能够在物料加工过程中持续实时地在线监控设备情况,从而能够保证物料加工品质并且避免浪费。加工成颗粒饲料后,饲料颗粒硬度高、表面光滑、内部熟化,可提高饲料营养的消化吸收率。硬质饲料颗粒更适应了禽畜善于咀嚼的特性,增加了禽畜的适口性,使禽畜采食量大增,生长加快。颗粒饲料成型过程中高温高压的环境能够杀灭各种寄生虫卵和其它病原微生物,减少各种寄生虫及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利于维护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软件技术成熟,适合果蔬加工及饲料生产产业,安全性好。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广西南宁等果蔬加工企业及养殖企业开展应用。进一步加强在全区范围的应用。 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 香蕉果轴智能化粉碎设备管理软件V1.0
登记号:202126941 分类号: TS;TS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李志春、孙健、何雪梅、郑凤锦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3月19日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香蕉产业已被列为广西10大农业产业之一,成为广西农业新支柱。但随着香蕉产业的发展,其田间废弃物如茎叶杆、果轴等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作为香蕉生产的主要副产品,长期以来这些茎叶、果轴等产物往往被作为废弃物处理,土壤腐殖、病原菌滋生扩散等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对香蕉种植区可持续和生态化发展不利。研究发现,香蕉田间废弃物堆积造成的土壤腐殖和病原性污染很可能是导致香蕉枯萎病隔年大爆发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香蕉茎叶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营养物质,与其他农作物秸秆相比,其无氮浸出物含量丰富,粗纤维含量低,营养价值和能量高,可作为优质的饲料资源。因此本项目以香蕉茎叶等副产物为研究对象,开发出优质的香蕉茎叶青贮饲料。不仅能降低香蕉产业田间废弃物对生态环境污染的风险,还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带动产业发展。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管理软件用于一种青贮饲料加工设备,可通软管理加工设备机架、传送带和依次相连的切削装置、打散装置和碾压装置,由电机带动的主动辊,分别位于主动辊左、右两旁及下方的第一从动压辊、第二从动压辊和第三从动压辊,有传送带分别沿第一压辊轮组的上、下压辊间隙及第二、第三轮组的主动辊与从动压辊间隙中穿过。本管理软件通过合理设计碾压装置,控制物料的含水率,避免物料因天气不好而发霉变质,同时不用使用烘干设备,降低能耗、节省开支。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利用本香蕉果轴智能化粉碎设备管理软件能够在物料加工过程中持续实时地在线监控设备情况,从而能够保证物料加工品质并且避免浪费。通过管理软件可控制物料的含水率,避免物料因天气不好而发霉变质,同时不需使用烘干设备,降低能耗、节省开支;双棍与四辊组合压榨,便于控制含水率,进一步提高碾压效率;另一方面,物料经碾压后更细小、光滑,提高口感,避免棱边、倒刺割伤动物。通过将打散齿设于栅栏状滚筒的内壁上,使物料在离心力、打散棍、滚筒齿的协同作用下,打散更均匀、充分,提高打散效率;打散过的物料细小均匀,有利于水分压干。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软件技术成熟,适合香蕉种植业副产物的资源化、饲料化深加工和产业化开发领域,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此项技术在青贮饲料生产方面的推广应用,青贮饲料生产原料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生产技术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香蕉茎叶青贮饲料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均高于同类产品,市场容量大,具有极好的应用转化前景和市场需求量,对促进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 香蕉叶粉碎设备状态监控软件V1.0
登记号:202126942 分类号: TS;TS255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李志春、孙健、何雪梅、辛明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3月19日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香蕉产业已被列为广西10大农业产业之一,成为广西农业新支柱。但随着香蕉产业的发展,其田间废弃物如茎叶杆、果轴等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作为香蕉生产的主要副产品,长期以来这些茎叶、果轴等产物往往被作为废弃物处理,土壤腐殖、病原菌滋生扩散等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对香蕉种植区可持续和生态化发展不利。研究发现,香蕉田间废弃物堆积造成的土壤腐殖和病原性污染很可能是导致香蕉枯萎病隔年大爆发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香蕉茎叶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营养物质,与其他农作物秸秆相比,其无氮浸出物含量丰富,粗纤维含量低,营养价值和能量高,可作为优质的饲料资源。因此本项目以香蕉茎叶等副产物为研究对象,开发出优质的香蕉茎叶青贮饲料。不仅能降低香蕉产业田间废弃物对生态环境污染的风险,还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带动产业发展。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管理软件用于一种青贮饲料加工设备,可通软管理加工设备机架、传送带和依次相连的切削装置、打散装置和碾压装置,由电机带动的主动辊,分别位于主动辊左、右两旁及下方的第一从动压辊、第二从动压辊和第三从动压辊,有传送带分别沿第一压辊轮组的上、下压辊间隙及第二、第三轮组的主动辊与从动压辊间隙中穿过。本管理软件通过合理设计碾压装置,控制物料的含水率,避免物料因天气不好而发霉变质,同时不用使用烘干设备,降低能耗、节省开支。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利用本管理软件能够在物料加工过程中持续实时地在线监控设备情况,从而能够保证物料加工品质并且避免浪费。通过管理软件可控制物料的含水率,避免物料因天气不好而发霉变质,同时不需使用烘干设备,降低能耗、节省开支;双棍与四辊组合压榨,便于控制含水率,进一步提高碾压效率;另一方面,物料经碾压后更细小、光滑,提高口感,避免棱边、倒刺割伤动物。通过将打散齿设于栅栏状滚筒的内壁上,使物料在离心力、打散棍、滚筒齿的协同作用下,打散更均匀、充分,提高打散效率;打散过的物料细小均匀,有利于水分压干。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软件技术成熟,适合香蕉种植业副产物的资源化、饲料化深加工和产业化开发领域,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此项技术在青贮饲料生产方面的推广应用,青贮饲料生产原料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生产技术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香蕉茎叶青贮饲料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均高于同类产品,市场容量大,具有极好的应用转化前景和市场需求量,对促进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 香蕉茎秆智能化粉碎系统管理软件V1.0
登记号:202126943 分类号: TS;TS255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李志春、孙健、何雪梅、李丽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3月19日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香蕉产业已被列为广西10大农业产业之一,成为广西农业新支柱。但随着香蕉产业的发展,其田间废弃物如茎叶杆、果轴等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作为香蕉生产的主要副产品,长期以来这些茎叶、果轴等产物往往被作为废弃物处理,土壤腐殖、病原菌滋生扩散等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对香蕉种植区可持续和生态化发展不利。研究发现,香蕉田间废弃物堆积造成的土壤腐殖和病原性污染很可能是导致香蕉枯萎病隔年大爆发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香蕉茎叶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营养物质,与其他农作物秸秆相比,其无氮浸出物含量丰富,粗纤维含量低,营养价值和能量高,可作为优质的饲料资源。因此本项目以香蕉茎叶等副产物为研究对象,开发出优质的香蕉茎叶青贮饲料。不仅能降低香蕉产业田间废弃物对生态环境污染的风险,还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带动产业发展。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管理软件用于一种青贮饲料加工设备,可通软管理加工设备机架、传送带和依次相连的切削装置、打散装置和碾压装置,由电机带动的主动辊,分别位于主动辊左、右两旁及下方的第一从动压辊、第二从动压辊和第三从动压辊,有传送带分别沿第一压辊轮组的上、下压辊间隙及第二、第三轮组的主动辊与从动压辊间隙中穿过。本管理软件通过合理设计碾压装置,控制物料的含水率,避免物料因天气不好而发霉变质,同时不用使用烘干设备,降低能耗、节省开支。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利用本管理软件能够在物料加工过程中持续实时地在线监控设备情况,从而能够保证物料加工品质并且避免浪费。通过管理软件可控制物料的含水率,避免物料因天气不好而发霉变质,同时不需使用烘干设备,降低能耗、节省开支;双棍与四辊组合压榨,便于控制含水率,进一步提高碾压效率;另一方面,物料经碾压后更细小、光滑,提高口感,避免棱边、倒刺割伤动物。通过将打散齿设于栅栏状滚筒的内壁上,使物料在离心力、打散棍、滚筒齿的协同作用下,打散更均匀、充分,提高打散效率;打散过的物料细小均匀,有利于水分压干。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软件技术成熟,适合香蕉种植业副产物的资源化、饲料化深加工和产业化开发领域,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此项技术在青贮饲料生产方面的推广应用,青贮饲料生产原料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生产技术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香蕉茎叶青贮饲料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均高于同类产品,市场容量大,具有极好的应用转化前景和市场需求量,对促进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 果蔬皮渣类青贮物料与玉米粉混合制粒设备温度控制系统V1.0
登记号:202126944 分类号: TS;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李志春、李昌宝、辛明、孙健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3月19日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果蔬皮渣中含有禽畜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通过果蔬皮渣的饲料化利用,即可最大限度的利用皮渣中富含的营养成分,缓解人畜争粮矛盾,又能消除再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是果蔬皮渣资源化、无害化利用中最为有效的途径。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果蔬皮渣类青贮物料与玉米粉混合制粒设备温控系统主要用于挤压式颗粒机,挤压式颗粒机主要靠输送器强制将物料向模孔输送,由于物料在输送器内受高温高压的作用时间较长,易被糊化,温控系统将由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数据传至数据处理分析系统,数据处理分析系统利用所述光谱数据对加工物料品质等级进行评价,然后经由用户交互系统将所述数据处理分析系统的处理结果输出。根据物料特性调控制粒设备温度,保证设备具有生产率高、能耗低、生产颗粒品质好的特点,在颗粒饲料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利用本果蔬皮渣类青贮物料与玉米粉混合制粒设备温控系统能够在物料加工过程中持续实时地在线监控设备温度情况,从而能够保证物料加工品质并且避免浪费。加工成颗粒饲料后,饲料颗粒硬度高、表面光滑、内部熟化,可提高饲料营养的消化吸收率。硬质饲料颗粒更适应了禽畜善于咀嚼的特性,增加了禽畜的适口性,使禽畜采食量大增,生长加快。颗粒饲料成型过程中高温高压的环境能够杀灭各种寄生虫卵和其它病原微生物,减少各种寄生虫及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利于维护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软件技术成熟,适合果蔬加工及饲料生产产业,安全性好。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广西南宁等果蔬加工企业及养殖企业开展应用。进一步加强在全区范围的应用。 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 一种龙眼核蛋白多肽的制备方法
登记号:202126946 分类号: S38;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李丽、孙健、李昌宝、何雪梅、辛明、零东宁、盛金凤、郑凤锦、李杰民、刘国明、李志春、周主贵、唐雅园、易萍
任务来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3月19日
1.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现代营养学的发展,人们愈加意识到摄入过多富含动物蛋白的食品可能会带来诸如高血脂、高胆固醇等健康问题。相比之下,植物蛋白具有低胆固醇和高蛋白等优点,更有益于身体健康。植物蛋白饮料营养丰富,能提供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还往往由于原料所特有的功能性成分而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分析显示,未来五年,中国将调整饮料行业结构,在继续提高生产总量的同时,重点发展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茶饮料等产品,降低可乐等碳酸类饮料的比例,发展并规范功能性饮料的生产。 龙眼核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蛋白,它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对维护人体健康和幼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而龙眼核蛋白经酶解制得的龙眼核多肽可由肠道不经降解直接吸收,吸收速度和吸收率比蛋白质和氨基酸都高,还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抗氧化、提高免疫力、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群的生长代谢等保健作用。 因此,利用龙眼核制备出一种龙眼核蛋白多肽饮料将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粉碎:将龙眼核烘干,超微粉碎,制得龙眼核超微粉:提取:将步骤S1所得龙眼核超微粉和水按照质量体积比为1:8-12溶解,调节pH至9-11,采用超声波-微波联合提取,过滤,得到提取液,提取液采用等电点-乙醇协同沉淀法沉淀,真空干燥,得到龙眼核蛋白.活性炭脱色:S4.酶解:将得到的龙眼核蛋白溶液调节pH值为7.2-7.6,酶解,灭酶,过滤,浓缩,干燥即制得龙眼核蛋白多肽。提取率高,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本发明采用超声波-微波联合提取,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龙眼核蛋白,而且可以提高龙眼核蛋白的提取率,同时缩短提取时间。 (2)本发明提取液采用等电点-乙醇协同沉淀法沉淀,沉淀率更高,沉淀所需时间更短。 (3)本发明在超声波和酶激活剂协同作用下,采用两种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复合风味蛋白酶)双酶解的方法,蛋白水解度和多肽得率高。 (4)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省时且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完全成熟;适用于农业领域;技术安全。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处于小试阶段根据不同作物种类适当调整工艺的参数。 6.历年获奖情况尚未参与评奖。
- 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及在市政和房建工程中的应用示范
登记号:202126950 分类号: U414;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西长长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周胜波、邢俊平、焦晓东、魏华、陈杰、李军、关敬文、黄业圣、吴雄华、禤炜安、李胜、刘卫东、王建军、青志刚、黄建斌、李彩霞、梁德兴、陆艺、朱剑宏、翁贻令、范森勇、胡延志、磨立武、钱海洋、谭楷模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19日
(1)课题来源与背景 课题来源:本项目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2018年下达给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原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广西长长路桥建设有限公司的课题。项目名称: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及在市政和房建工程中的应用示范。立项通知编号:桂建科〔2018〕02号。背景:广西是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的重要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地区,在市政建设中必将增加关系人民公共利益和安全的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同时也对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引领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和发展机遇。随着我区城市化建设进程的继续深入,混凝土广泛应用在市政交通和房建领域,随着需求量的增加,用量占比较大的河砂已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同时随着国家对于环保要求的力度加大,开发优质、因地制宜的砂资源成为土建工程水泥混凝土材料研究的重要方向,级配合理、品质优良机制砂制备技术的开发和示范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也是非常有必要的。(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通过研究机制砂石粉含量和细度模数与破碎工艺参数的关系,基于颗粒表面改性和调控技术,建构颗粒特性与浆体流变性能的相关模型,提出有效控制机制砂混凝土浆体工作性波动大的关键技术,实现对机制砂混凝土施工变异性的可控;基于复合协同效应,以体积稳定性为控制指标,开发抗收缩的机制砂混凝土体积稳定性控制技术,提升机制砂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以及体积稳定性能,为机制砂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科学指导。性能指标:1)提出机制砂混凝土浆体工作敏感性控制方法,在机制砂混凝土中加入0.2%含量的内养护剂SAP和9%含量的石粉可改善复合体系的分散性,使其流动性提高8.6%;2)在机制砂混凝土中加入SAP可大大降低混凝土收缩开裂,SAP掺量为1%时,其水泥砂浆的自收缩率比不掺SAP的水泥砂浆降低了2倍;3)通过在机制砂混凝土中加入9%石粉,1.7%减水剂,0.1~0..3%的SAP,使得混凝土自流动,塌落度达到280mm,扩展度达到585mm。(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 1)项目中通过石粉-水泥复合体系的净浆流变性结果分析机制砂混凝土中石粉最佳掺量范围,很大程度减少室内机制砂混凝土浆体调节工作量,通过添加内养生剂及纤维改善C60机制砂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性能,降低了高标号机制砂混凝土的长期变形和开裂,提出一种C40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 2)通过两种不同的涂层材料复掺涂在机制砂混凝土表面,并在碳化、地下水及氯离子耦合作用下进行相关性能检测,通过氯离子扩散系数建立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衰减模型,提高了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有效性。(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的成熟程度:项目涉及的技术目前已经进入中试阶段;运用范围:不同市政设施(桥梁梁体,收费站路面,小区及公园步道、人行道)混凝土生产及使用;安全性:产品在实际施工运用中安全。(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应用情况:在罗城县融合二分部桥梁项目中进行了1个机制砂混凝土示范点,通过销售机制砂混凝土相关材料(内养生剂、快速胶凝材料)及推广相关技术,实现产值高达50余万元。存在的问题:1)本项目实施周期短,虽获得了一批有价值、可供工程直接应用的研究成果和相关建议,为在广西推广应用积累了一定的工程经验,但相关的技术或产品需要不断的材料培养试验、工程应用实践、技术产品的深化升级等过程;2)机制砂混凝土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和收缩控制效果差,现阶段课题组在实验室研究了这些性能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有效改进,但缺乏多种类别母岩机制砂的研究应用数据;3)机制砂的生产工艺对于机制砂混凝土的制备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该项目仅仅围绕广西所使用的技术,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考察。(6)历年获奖情况无(7)成果简介本项目通过优选机制砂制备工艺和在机制砂混凝土中加入石粉、内养护剂SAP、聚羧酸减水剂以及外表涂抹抗腐蚀涂层材料,提出一种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成功制备得到了高性能自流动的机制砂混凝土并得以应用;通过在机制砂混凝土中加入9%石粉,1.7%减水剂,0.1~0..3%的SAP,使得混凝土的塌落度达到280mm,扩展度达到585mm,收缩率降低1.2倍以上,抗渗性提高2倍以上,大大提高了了施工效率,保障了机制砂混凝土的寿命长效性。
- 系统性膀胱功能锻炼教育路径对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尿储留患者的效果研究
登记号:202126962 分类号: R71;R71
主要完成单位: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张萍、罗琳雪、陆秋、李秀霞、罗丽民、李雯馨、许颖、韦东丽、罗丽霞、黄子晏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登记日期:2021年3月19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项目下达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项目合同编号:Z20180223 ;项目实施时间:2018年1月-2021年01月;项目投资总额1.5万元;项目经费来源:承担单位自筹。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探讨了系统性膀胱功能锻炼教育路径对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尿储留患者的健康教育模式对膀胱功能的恢复,尿潴留的发生率的影响,通过采取系统性膀胱功能锻炼教育路径对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尿储留患者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尿储留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能有效促进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促进身心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还能减少临床护士实施心理护理的盲目性,能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合理的分配护理时数,降低护理资源成本,对提高心理护理的临床疗效和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能提高护士的科研能力。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三、主要的论点、论据 1.实施系统性膀胱功能锻炼教育路径可预防术后尿潴留,并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有利于改善预后。 2.实施系统性膀胱功能锻炼教育路径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资源成本,能提高护士的科研能力。四、创见与创新国内、广西区内已报道膀胱功能锻炼教育对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的应用结果,本课题在技术上与国内研究同步,其创新性和亮点为系统性膀胱功能锻炼教育路径给予干预后,观察患者术前、术后膀胱排尿功能(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量、残余尿量)和储尿功能(膀胱最大容量、平均逼尿肌压、膀胱顺应性),观察拔尿管后并发症(尿潴留、尿管重置、尿失禁)发生率,术前、术后用舒适状况、自我感受负担量表测量患者的舒适状态和自我感受负担,也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相关研究结论鲜见报道。为探讨系统性膀胱功能锻炼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尿储留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创新性及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五、社会经济效益,存在问题经济指标通过课题的研究, ①对患者而言:能有效的满足各患者的康复需求,帮助患者尽快调整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康复;能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的疾病认知,从而达到减轻临床症状、走向康复、减少复发的目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天数,从而减轻患者费用。②对护士而言:减少临床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盲目性,能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合理的分配护理时数,降低护理资源成本,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心理护理的临床疗效和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士的科研能力。③对医院而言: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提高医院声誉,促进医院和谐快速发展。通过课题的研究,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临床治疗、护理及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并制定系统性膀胱功能锻炼教育路径对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尿储留患者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尿储留患者改善达到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同时为医院妇科业务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建立特色专科,树立品牌效应,为医院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存在问题由于人力物力等条件的制约,本课题的调查范围太小,得出的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说服力不强,再加上护理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分级心理护理及全程护理干预模式的开展也比较被动,干预效果不明显,数据处理能力,特别是统计学的运用相对薄弱,需加强学习。这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我们将拟在本研究的基础上筹集足经费做进一步深入研究。六、获奖情况以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根治手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主题的改善项目获得“百色市首届护理质量改善项目比赛”二等奖和“第六届广西护理质量改善成果展示会”展示奖。
- 肉桂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在卷烟中的应用研究
登记号:202126997 分类号: TS4;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陆冰琳、陈志燕、李小兰、周芸、吴晶晶、孟冬玲、邓宾玲、朱静、许霭飞、范忠、潘玉灵、周晓、严俊、唐桂芳、林莉、黄世杰、农李政、王维刚、宋凌勇、陈瑶、韦入丹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推荐部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23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卷烟产品的物理保润性能是其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体现的是卷烟在不同环境下开包放置过程中烟丝的水分维持能力,对卷烟品质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卷烟工业中主要采用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等多羟基物质为保润剂,这些化合物都具有多个羟基,羟基和水分子能形成化学键,因而具有一定的吸湿性,但从实际情况看,卷烟保润效果并不理想,尚存在烟丝水分散失快、主流烟气水分偏低、刺激性偏大、干燥感明显及口腔痰多等共性问题。多糖分子从结构上分析大多呈无定形结构,多糖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致密的三维网状结构,正是致密的网状结构使得多糖膜具有极好的防潮与保水性能。多糖和糖醇类(单糖)也常被用作卷烟保润剂,目前,对肉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引种、栽培、化学成分、药理学、 桂油加工等方面, 对肉桂多糖的研究比较少,广西是肉桂的主产区,面积、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的65% 以上,肉桂作为日常食用的调味香料,具有降压、镇咳和利尿等作用,肉桂多糖作为保润剂是安全可靠的。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技术创新项目(桂工信科技[2017]271号)的支持下,项目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肉桂多糖。粗多糖经过脱蛋白、柱层析、凝胶柱色谱进一步纯化,得到精制的多糖,利用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法对肉桂多糖进行结构鉴定分析,最后用动态水分吸附仪对肉桂多糖同常规保润剂进行物理保润性能对比测试研究。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1、项目以干燥的肉桂树皮作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肉桂多糖。粗多糖经过脱蛋白、柱层析、凝胶柱色谱进一步纯化,得到精制的多糖,最后利用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法对肉桂多糖进行结构鉴定分析。 2、项目通过分析比较了肉桂多糖和传统保润剂物理保润效果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肉桂多糖保润性能优于常规保润剂。 3、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件。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对肉桂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明确提取纯多糖的具体工艺参数和技术指标,鉴定其多糖的结构特征。 2、首次将肉桂多糖作为卷烟保润剂, 运用到卷烟烟丝中,其保润性能优于常规保润剂。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课题技术已十分成熟,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卷烟产品的物理保润性能,提高卷烟产品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持水及防潮能力,稳定真龙卷烟产品质量,为广西中烟的卷烟产品开发及维护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人类和环境等安全无害。
- 一种钢爪头全截面焊接辅助装置
登记号:202127015 分类号: TF;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梁军、吕霞、黄煜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百色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24日
1、 课题来源与背景电解铝生产过程须使用到阳极钢爪,阳极钢爪的结构为作为支撑的横梁和伸入碳块的4~8个钢爪头组成。随着生产过程开展,阳极钢爪上的钢爪头会发生损坏需要周期性地更换。目前国内采用的更换钢爪头技术主要有人工焊接钢爪头、全截面窄缝焊接及钢爪头融化型焊接等技术。人工焊接钢爪头效率低、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且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影响较大;窄缝焊接、融化型焊接等技术设备成本高、操作繁琐、技术要求高、对场地及设备维护要求较高。 2、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爪头全截面焊接辅助装置,采用湿砂造型解决焊接面不规则、难定型等技术问题,同时利用湿砂的特性,解决了专用焊接面需要开模制作专用模型的弊端,实现即时、灵活定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的钢爪头全截面焊接辅助装置,包括湿砂壳、木片模,所述的湿砂壳的上端面的左侧设有设有钢爪架槽;所述的钢爪架槽的左端侧壁的中部设有开口槽Ⅰ,钢爪架槽的右端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开口槽Ⅱ,所述的湿砂壳上端面的右侧上沿湿砂壳的前后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钢爪头槽,所述的钢爪头槽对应开口槽Ⅱ设置,钢爪头槽与开口槽Ⅱ之间通过木片槽连通;所述的木片模对应木片槽结构,插入木片槽备用。进一步,所述的湿砂壳为矩形块状结构。进一步,还包括备用的湿砂,用于整体覆盖放置了钢爪架、钢爪头、插入木片模后的湿砂壳上表面形成湿砂上盖,湿砂上盖同时包裹住钢爪架、钢爪头,露出木片模。进一步,所述的木片槽的内壁表面涂抹有一层醇基快干涂料。进一步,所述的醇基快干涂料为市售铸造用醇基快干涂料。比如由以下成分组成的现有技术涂料:聚乙烯醇缩丁醛、凹凸棒土、膨润土、酚醛树脂、棕刚玉、铝矾土、石英粉、乙醇。比如盐城舜天铸件辅材有限公司生产的ZST-CY-100铸钢锆英粉醇基涂料。进一步,所述的湿砂壳由石英砂、桂林一号砂、水制成。 3、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业内自动焊接钢爪头技术中采用型砖支模、金属模具支模等带来的模具组合设备庞大、工序繁琐、及定位困难且开模成本高昂等难题,创新性采用湿砂壳造型支模方式解决焊接钢爪头过程最困难的支模难题;采用湿砂壳造型解决了焊接面不规则、难定型等技术问题;同时利用湿砂的特性,解决了专用焊接面需要开模制作专用模型的弊端,实现即时、灵活定型。 4、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针对的是钢爪头的全截面焊接,采用石英砂、桂林一号砂、水制成湿砂壳,湿砂壳上设置了对应钢爪架和钢爪头的槽口,能够合理安置钢爪架和钢爪头;还设置了用于焊接的木片模槽,配合使用木片模,能够形成焊接部位,实现焊接操作;木片槽的内壁表面涂抹有一层醇基快干涂料,解决了在焊接过程因融化铁水的高温,易发生垮塌、粘沙等工艺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湿砂壳取材、制作方便,在焊接领域具有良好的环境兼容性。
- 一种氧化铝种分过程中种子滤饼的洗涤装置
登记号:202127016 分类号: TF;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廖智勇、王斌、刘峰旸、吴振国、陆仲强、沈武林、何玉王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百色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24日
1、 课题来源与背景氧化铝生产种分分解过程中,种子(立盘过滤机滤饼)附液的存在,提高了分解原液(精液和种子滤饼附液组成)的Na2Ok浓度,降低了分解原液的RP值,缩短了分解时间,因而不利于种分分解率的提高。 2、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实用新型的氧化铝种分过程中种子滤饼的洗涤装置,包括立盘强滤液总管、滤液支管Ⅰ、滤液支管Ⅱ、立盘过滤机,所述的立盘强滤液总管设于立盘过滤机的上方,沿立盘过滤机上的盘面的轴向水平设置;所述的立盘强滤液总管上间隔设有多根竖直向下的滤液支管Ⅰ,使得立盘过滤机的每个盘面的两侧均对应设有一根滤液支管Ⅰ;所述的滤液支管Ⅱ垂直于立盘过滤机上的盘面的轴向水平设置,所述的滤液支管Ⅰ的下端与滤液支管Ⅱ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滤液支管Ⅱ的两端为封闭结构,滤液支管Ⅱ上对应立盘过滤机盘面的一侧间隔均匀设置多个小孔,滤液支管Ⅱ的另一端延伸至立盘过滤机上的盘面的干燥侧的边沿。进一步,还包括母液槽、平盘强滤液总管、强滤液总管,所述的母液槽设于立盘过滤机的上游,母液槽上方的平盘强滤液总管水平设置,所述的强滤液总管的一端与平盘强滤液总管连通,另一端与立盘强滤液总管连接。进一步,所述的滤液支管Ⅱ的一端设有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通过金属软管与滤液支管Ⅰ的下端连接。进一步,还包括固定杆、挂钩,所述的固定杆设于立盘过滤机的上方,沿立盘过滤机上的盘面的轴向水平设置;所述的固定杆上设有多个挂钩,所述的挂钩与滤液支管Ⅱ一一对应,每个挂钩上挂接有钢丝绳,所述的钢丝绳向下延伸与对应的滤液支管Ⅱ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的小孔的直径为4~5mm,小孔的间距为28~44mm,小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50°,单根滤液支管Ⅱ上的小孔的个数为40~65个。 进一步,所述的平盘强滤液总管上沿强滤液流动方向依次设有支管Ⅰ、调节阀Ⅰ、分级机;所述的支管Ⅰ的下端与母液槽的上端连通,所述的分级机的下端通过管路与母液槽的上端连通。进一步,所述的分级机的下端的管路上设有调节阀Ⅱ;所述的支管Ⅰ上设有调节阀Ⅲ。进一步,所述的强滤液总管上沿强滤液流动方向依次设有过滤器、支管Ⅱ、支管Ⅲ,所述的支管Ⅱ上设有调节阀Ⅳ,所述的支管Ⅲ上设有调节阀Ⅴ。进一步,所述的支管Ⅱ为化清液管,所述的支管Ⅲ为热水管。进一步,所述的强滤液总管上设有调节阀Ⅵ,所述的调节阀Ⅵ位于支管Ⅲ和立盘强滤液总管之间。 3、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平盘强滤液引流至立盘过滤机,通过设置竖直的滤液支管Ⅱ和水平的滤液支管Ⅲ进行引流,并且在滤液支管Ⅲ上开设小孔,强滤液总管上还设置了多个调节阀进行配合,能够合理控制强滤液的流速,实现小孔呈抛物线流向种子滤饼,既不使滤饼表面呈现沟槽,也能使强滤液流到滤饼上;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够利用平盘强滤液对分解种子滤饼进行洗涤,置换掉部分种子滤饼的附液,能降低分解原液Na2Ok浓度,提高分解原液RP值,还能溶解和带走部分晶种表面草酸盐等杂质,有助于达到提高种分分解率的目的。同时,由于晶种表面草酸盐的减少,有助于晶种粒度稳定控制,以及减少立盘过滤机滤布草酸盐结疤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用于铝土矿洗矿尾矿的物理除硅装置及脱硅回收工艺
登记号:202127017 分类号: TD;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黄卫平、王太海、连新强、熊林、王更生、吴海文、陈占钢、冯恒强、吴刚、张正林、陆强山、余十伟、连斌、黄彩霖、陈敬军、石林、谢家仪、谢家仪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百色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24日
1、 课题来源与背景广西分公司多年来利用板框压滤开展的铝土矿尾矿脱水试验研究情况,综合考虑当前排泥库库容在不断消耗、新建排泥库获批难度大、排泥库存在泄漏风险等因素,进行了铝土矿尾矿干法处理工艺试验研究的申报,获得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费支持及立项,项目名称为:平果铝土矿尾矿干法处理工艺试验研究。含泥铝土矿由铝土矿团块、碎屑(颗粒大于1mm)和粘土(粒径小于1mm)组成,原矿含泥率高达60% ,矿泥平均塑性指数22.8,且含有少量胶泥团,属于难洗矿石。原矿中矿石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嵌附有泥土、粘土,必须通过强力冲洗、擦洗才能脱除。为此设置了洗矿工序,以脱离除大部分的矿泥,获得干净的铝矿石。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申请人发现洗矿尾矿(即洗矿泥浆水)中含有不少细颗粒铝土矿(<1mm),将其视为尾矿不是明智之举。为了进一步提高选矿回收率,有必要优化洗矿工艺流程,利用技术手段回收洗矿尾矿中的细颗粒铝土矿,以避免洗矿尾矿中的细粒矿砂进入浓密机、随底流送到尾矿库,造成无法回收而导致矿产资源的无谓损失。 2、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用于铝土矿洗矿尾矿的物理除硅装置,包括料箱、用于将料箱内的物料送入除硅箱内的送料机构、若干除硅箱、用于驱使除硅箱做偏心摆动的偏心驱动机构,所述除硅箱内设有上下分布的矿石床层、筛板层,除硅箱的底部设有出料口;还包括用于向除硅箱内供水的进水管。如此,料箱内的铝土矿尾矿被送入除硅箱内后,受重力作用,质量较大的颗粒向下沉降,依次经过矿石床层、筛板层,同时,在偏心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及向上的水流的作用下,除硅箱反复做偏心摆动,密度较小的硅泥、硅石就会自动脱出,并随水流往上飘浮,溢流进入溢流槽,而脱除了硅泥的铝土矿颗粒汇集于除硅箱底部,并可通过出料口排出。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从除硅箱的侧面伸入除硅箱内,进水管的伸入部分开设有若干朝上的孔,如此水进入各个除硅箱,形成向上水流。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进水管设置于筛板层下方,以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所述除硅箱的数量至少为2个,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与料箱连通的下料管,下料管的底端连通有用于将物料分入各个除硅箱内的分料槽。所述偏心驱动机构包括与除硅箱转动连接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固定于偏心轮上。优选地,还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偏心轮传动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与出料口连通的收集槽,汇集脱除硅泥和硅石后的铝土矿颗粒。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铝土矿洗矿尾矿的脱硅回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铝土矿洗矿尾矿送入第一旋流器组,旋流分离,获得第一溢流和第一粗砂; S2、对S1中获得的第一粗砂进行振动筛分,获得粒径不大于200目的第一筛下物和粒径大于200目的第一筛上物;将第一筛下物和S1中获得的第一溢流送入第二旋流器组,旋流分离,获得第二溢流(一般为粒径不大于500目、11wt%左右泥浆水,汇集后进入浓密机)和第二粗砂(一般为粒径大于500目、含硅泥细颗粒铝土矿); S3、将S2中获得的第二粗砂和第一筛上物送入上述物理除硅装置进行除硅处理,获得第三溢流(一般为粒径不大于500目、9wt%左右泥浆水,汇集后进入浓密机)和第三粗砂(一般为粒径大于500目,硅泥含量少、含水高的细颗粒铝土矿);对第三粗砂进行振动筛分,获得粒径不大于500目的第二筛下物(一般为粒径不大于500目、5wt%左右泥浆水,汇集后进入浓密机)和粒径大于500目的第二筛上物(一般为粒径大于500目,硅泥含量≤5wt%、含水率≤15wt%的干净细颗粒铝土矿)。所述第一旋流器组为MS-400旋流器组,MS-400旋流器组处理能力≥800m3/h;所述第二旋流器组为MS-800旋流器组,MS-800旋流器组处理能力≥800m3/h。本发明中,洗矿尾砂先通过第一旋流器组分离处理,粒径不小于200目的粗砂回收率可达90%以上;随后对获得的第一粗砂进行筛分处理,将获得的第一筛下物和第一溢流送入第二旋流器组,旋流分离处理,该过程中可有效回收粒径不小于500目的粗砂(回收率可达75%以上)。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该工艺巧妙地利用旋流器和振动筛组合,回收洗矿尾矿中500目以上的细颗粒铝土矿,铝土矿回收率可达到78.43%(粒径大于500目铝土矿),使铝土矿回收粒度从0.30mm降低到0.03mm,相应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2) 该工艺利用不同物料的密度和重量差异,独创物理除硅装置,有效脱除回收矿砂中的微细矿泥、硅石,除硅后硅泥含量≤5wt%、SiO2含量从18wt%左右降到12wt%以内,可有效提高回收矿砂的品质。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发明的工艺巧妙地利用旋流器和振动筛组合,回收洗矿尾矿中500目以上的细颗粒铝土矿,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利用不同物料的密度和重量差异,有效脱除回收矿砂中的微细矿泥、硅石,提高了回收矿砂的品质。采用铝土矿尾矿脱硅回收工艺回收洗矿尾矿中的细颗粒铝土矿后,用于输送料浆的管道、底流泵和排泥泵叶轮磨损明显减缓,以前管道频繁磨穿漏浆、叶轮磨损导致输送效率低的现象少了,日常检修和抢修工作量大幅减少,料浆输送效率明显提高,社会效益显著。
- 瑞康跌打酒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登记号:202127021 分类号: R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韦瑀龙、蓝晓庆、谢广源、黄敏、覃翔、柴玲、吴小芳、潘建青、韦秋莉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24日
- 课题来源与背景:跌打酒是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中西医结合医院)院内制剂优势品种,因其原有制备工艺存在生产周期长、溶剂挥发较多、药液损耗大等缺点制约了扩大使用。?2.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2.1技术原理:本项目利用现代制剂与分析技术对传统药酒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建立多组分的快速、准确检测方法。?2.2 性能指标: (1)制备工艺:通过预试验比较了冷浸、回流、渗漉三种不同提取方式,结果渗漉法不仅具有较高的提取效率同时能保证药液具有较好的澄明度,由此确定以渗漉法作为提取方式,并对渗漉法进行优化。以马钱子碱、士的宁、总皂苷和含固量为综合评价指标,乙醇体积分数、用量、渗漉速度、浸渍时长为考察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 L9 (34) 正交试验优选跌打酒的渗漉提取工艺。结果筛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7倍量 75% 乙醇浸渍12 h后以1.5 mL·min-1·kg-1流速渗漉。最佳工艺经三批样品试制,结果表明该工艺重复性良好。(2)质量控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红花、马钱子、秦艽、苏木、泽兰、当归进行考察,并建立了前四种药材的TLC鉴别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以kinetex C18为色谱柱,0.1%甲酸的2 mmol·L-1乙酸铵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5 mL·min-1,ESI正负离子同时采集,多反应监测建立了跌打酒中9种成分(马钱子碱、士的宁、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方法,同时测定了11批(冷渍法)跌打酒此9种成分的含量,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所建立的LC-MS/MS法快速、稳定,结合主成分分析可为跌打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同时,依据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05、1106和1107,通过方法适用性试验,建立了该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3.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科学合理的制剂工艺是保持药物安全性、有效性的关键之一。项目组以渗漉法取代传统的冷浸法,采用多指标监测结合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进行优化,在传承基础上创新,确保了跌打酒的疗效。薄层色谱、液质联用色谱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能实现对跌打酒质量较全面的监控,研究中所使用分析方法达到了中药制剂工艺与质量控制技术的国内先进水平。 4.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以研究出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三批样品试制,结果表明工艺与质量分析方法稳定性良好,可进一步进行大生产的试制。5. 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本项目为医院制剂的工艺变更与质量标准提升研制阶段,尚未完成产品中试,需要试生产并做稳定性研究后,再向主管部门提出变更申请才可正式投入生产产生效益。6. 历年获奖情况: 无。 7. 成果简介:共发表学术论文3篇:(1)韦瑀龙,蓝晓庆. 中药钴60辐照灭菌的应用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2019, 31(08): 4-7. (2)蓝晓庆,陆兰娟,黄敏,韦瑀龙. 基于层次分析的正交试验优选跌打酒的渗漉提取工艺艺[J].中医药导报,2020, 26(12): 32-35. (3)蓝晓庆,韦瑀龙,陆兰娟. LC-MSMS法测定跌打酒中9种成分及主成分分析[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21, 24(01): 67-71。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婴幼儿严重脓毒血症中应用
登记号:202127050 分类号: R72;
主要完成单位: 钦州市妇幼保健院
主要完成人员:黄小泰、唐上英、黄琦、苏任、孙明慧、黄创萍、郑宪才、董海燕、何潇潇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登记日期:2021年3月25日
一、项目来源及背景脓毒症是感染、休克、创伤等临床急危重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是由感染因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也是诱发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重要原因。脓毒症发病率和病死率高, 是急诊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目前己成为人类十大死因之一,死亡率与急性心梗相近。所以在指南推荐的常规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液体复苏等)的基础上,需要治疗技术上的另外突破。自1998年第一台CRRT机器进入国内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技术在中国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不限于肾脏替代治疗,还可维持内环境及免疫内稳态。因此非肾脏疾病的CRRT治疗也逐渐增多。此项技术为多种危重症的救治创造了条件,它在支持重要脏器功能的同时,为原发病的救治及恢复争取了时间,从而显著提高了危重症的救治成功率。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成人脓毒症治疗方面取得很好效果,若是能在婴幼儿也能顺利开展该技术,那么婴幼儿的严重脓毒症救治成功率也将得到提高。但是婴幼儿体重低,循环血容量少等因素都可能在使用该技术时出现严重并发症。因而连续性血液净化是否适用于婴幼儿严重脓毒症,值得研究。项目负责人在儿童重症病房采用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救治危重症病人,尤其是严重脓毒血症的病人已有数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有独到的见解。现将近几年来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总结临床成功,以进一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本课题于2015年1月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立项,合同号Z2015719。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项目主要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婴幼儿严重脓毒血症的临床应用情况。本项目研究内容是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婴幼儿严重脓毒症的应用。通过治疗时机的选择,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治疗前后生命征以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来评估治疗的效果,以及与常规方法治疗脓毒血症的疗效区别。是否能通过新的治疗方法,提高婴幼儿严重脓毒症的治愈率,改善患儿的预后。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19年期间46例入住我院PICU并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的婴幼儿病例资料,并对其适应症、治疗效果、并发症等进行疗效分析。入组的患儿年龄段在1月至5岁,体重2.4kg至20kg。主要的入组标准是符合脓毒血症诊断的患儿,部分患儿合并有ARDS、急性肝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合并症,也纳入治疗组当中。全部患儿均完成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主要采用CVVHDF模式开展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治疗时间6-50h(平均治疗时间为30h)。治疗前后监测患儿CRP、PCT、白细胞、凝血功能、氧和指数、肝肾功能的变化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全部入组的患儿均完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未见严重并发症。严重脓毒症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BP治疗后,CRP、PCT、白细胞等指标在2-3天可降至正常,感染症状得以控制。脓毒血症合并ARDS的患儿CBP治疗前给氧浓度较高,达到70%以上,氧和指数小于200,经2-3天的CBP治疗后给氧浓度下降至50%以下,氧和指数大于300,血气情况好转。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肝衰竭的患儿CBP治疗48h后肝功能指标较前明显下降。脓毒血症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患儿在CBP治疗24h后尿量开始恢复,肾功能指标降至正常。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让危重症病人的原发疾病得到了较好的救治效果,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及不良事件,提高了临床治愈率,改善病人愈后。对于危重症婴幼儿的救治,技术上突破了年龄和体重的制约,为疾病的救治带来了更大的治疗希望。三、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 1、研究对象为PICU病房的符合脓毒血症诊断的危重症婴幼儿。 2、年龄最小为1个月,开展治疗的患儿,体重最低的仅为2.4kg。 3、全部患儿均能完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4、收集和记录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CRP、PCT、白细胞、凝血功能、氧和指数、肝肾功能等数值,来评估治疗效果。 5、对脓毒血症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儿,也纳入治疗,评估治疗效果。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通过项目的实施,回顾分析46例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的危重症婴幼儿的病例数据,提高疗效,能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为本地区脓毒血症以及有其他合并症的危重症婴幼儿提高更好的救治办法。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症婴幼儿脓毒血症以及其相关的合并症,能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疗效确切。本课题开展以来,已在本地区的部分医院(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钦州市中医医院、灵山县人民医院、灵山县中医院、灵山县妇幼保健院、浦北县人民医院)推广应用。但本课题仅是回顾性研究,收集的病例数仍较少,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后仍需扩大样本量,设计更合理的前瞻性研究。为危重症患儿的救治提供更好更科学的治疗方法。
- 闽楠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应用研究
登记号:202127051 分类号: S7;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大桂山林场、融水苗族自治县国营贝江河林场
主要完成人员:梁瑞龙、李娟、林建勇、蒋燚、文晨光、黄康庭、韦正成、董利军、刘雄盛、姜英、何应会、韦连尤、莫绍峰、刘艺玮、陈林、陈晓龙、黄镇、黄荣林、刘菲、王勇、韦铄星、潘小丽、戴菱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26日
1.任务来源 “闽楠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研究”(合同编号:桂科AB16380092)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下达的2016年度第二批自治区本级财政补助科技计划项目(桂科计字[2016]380号)。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围绕闽楠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需要解决的技术和问题,利用植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树木生理学、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培育学等理论开展了系统研究。 性能指标: (1)收集了闽楠地理种源29个,285个家系,在融水县贝江河林场、广西大桂山林场及全州县咸水林场建立了闽楠种质资源基因库40.2公顷。选出富川县、资源县2个优良种源,苗高生长量平均提高17.88%以上;选出20个优良家系,苗高生长量平均提高34.44%,地径生长量平均提高17.33%。 (2)在融水县贝江河林场、广西大桂山林场、广西林科院建立了3个试验示范基地, 4年共培育闽楠苗木128万株。 (3)项目组分3期培训人员246人次。 (4)发表科技论文5篇;申请专利2件,其中获授权专利1件。 3.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1)全分布区收集了闽楠种质资源,营建种质资源基因库、种源/家系试验示范林,为闽楠长期研究打下基础。 (2)选择生长表现最好的富川县、资源县2个种源的4个优良林分52个家系,建立了全国首个闽楠实生种子园,2017年获批国家级楠木良种基地。 (3)通过全区域、多点种源/家系试验,国内首个发现闽楠苗期生长与经度、纬度呈负相关及产地气候因子与子代生长关系,种源选择结果更准确;通过苗期评价结合DNA遗传分析,研究了种源、群落、家系遗传规律,国内首次提出闽楠遗传变异以群体为主要,研究结果为闽楠良种改良和生产调种提出了指导建议。 (4)从分子水平厘清了闽楠和桢楠亲缘关系,从分子水平确认二者差异极小,建议合并为同一种。 (5)提出了缩短闽楠种子萌发时间,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技术措施。 (6)提出了提高嫁接苗成活率的闽楠嫁接方法,为闽楠嫁接种子园的建立和良种改良,提供了方法。
- Access数据库在护士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登记号:202127055 分类号: TP;
主要完成单位: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宋仕芬、梁洁清、李冬梅、陈颖琳、李敏、陈晓丹、杜瑶瑶、陈梓恒、余妙玲
任务来源:玉林市科学技术局
推荐部门:玉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26日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护长是临床本科室护理的负责人,带头者,管理的内容的多,优质护理检查要求要上报每位护士和每月的班次和每个岗位的工分,护士工时统计。护理绩效从平衡记录卡的四个构面进行考核,现在使用电子表格进行护四查录入、各层级和各班次工作量分统计、计算平衡记分卡的加分和扣分等,涉及的表格和项目多,有错误修改后多表要改;护士长每月要对每位护士的绩效分进行统计,如:各人各班各工分、护士长四查加扣分、满意度调查加扣分等等。用函数计算或公式计算,函数计算部分人不熟悉使用。护士的绩效考核涉及内容多,优护检查要上报的绩效要有班次和班次分等,现在使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绩效统计,每月统计绩效分花费的时间多,且容易出错。必要性:大大减少护士长工作量,减少统计错误,提高护士长的工作效率和护士的满意度。本课题《Access数据库在护士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是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提出的,经查阅该领域的相关资料,证实了该项目可行性,实用性很强,提高护士长工作效益,节约人力成本,提高护士的积极性。实现所需数据自动计算。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仪器:需要一台电脑,使用的电脑需安装数据库软件。技术方案、方法、:?使用向管理者介绍使用Access数据库在护士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在电脑上下载数据库软件,管理者进去的界面,护士进入的界面,怎样使用等。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项目的创新点主要在于操作简单、实现护士长日常所需数据自动计算,修改方便,避免反复录入或计算错误。系数等无改变的时候无需再录入,节约了护士长的大量工作。避免人为的错误。护士长从繁琐的数字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其优势在于:自动统计全月工时,汇总各所需分值且无错误。每月录入总金额后即自动分发绩效工资导出上交即可。可以方便护士进去查看,了解自己的不足,扬长补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工作能力。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适用范围护士统计绩效。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仍然存在技术风险:电脑硬盘坏,数据丢失。部分操作系统不兼容。未能实现效果全优。目前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北流市人民医院等护理团队应用,使用Access数据库计算绩效,结果表明,在计算绩效中,实现所需数据自动化,减少报表差错,节约了人力成本。
- 一种同时测定曲咪新乳膏中多种透皮吸收促进剂的检测方法
登记号:202127101 分类号: R9;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
主要完成人员:赵庄、卢日刚、朱健萍、邓鸣、刘庄蔚、谭菊英、孙煜、曾庆花、杨娜、陈瀚、奉艳花
任务来源:部门基金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29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曲咪新乳膏为皮肤外用复方制剂,具有很强的抗真菌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皮肤湿疹、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体癣、股癣以及手足癣等,曾用名有脚癣净霜剂、皮康霜。曲咪新乳膏为我国自主研发产品,属于非基本药物,最早由广东华润顺峰药业有限公司研发生产,1985年获得批文上市销售。由于其治疗效果显著,目前在临床上已被广泛使用。其主成分为:硝酸咪康唑、醋酸曲安奈德和硫酸新霉素。本品为外用制剂,其治疗效果与其透皮吸收能力有密切关系。透皮吸收促进剂可以提高或增加药物透皮吸收速率或透皮量,但不适当的加入量会造成皮肤损伤或刺激,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因此有必要对产品中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含量进行控制。目前,各个厂家生产的曲咪新乳膏中,添加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种类与剂量存在差异,这对药品成分筛查、制备工艺、科学研究、监督检验等工作造成一定困难。曲咪新乳膏的治疗效果与其透皮吸收能力有密切关系,但对于曲咪新乳膏中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种类与使用量的测定,目前国内现有的生产企业均未在此方面有相关研究。随着我国药品质量控制要求的日渐提高,需要一种更为快捷、方便、准确、全面的曲咪新乳膏中透皮吸收促进剂测定方法,以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二)技术原理和性能指标技术原理:采用直接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对曲咪新乳膏中二甲亚砜、月桂氮酮、丙二醇、薄荷脑、肉豆蔻酸异丙酯等五种透皮吸收促进剂进行测定和研究,科学评价曲咪新乳膏的质量;性能指标:建立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分离度好、耐用性好的气色谱方法。(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首次建立同时测定曲咪新乳膏中二甲亚砜、月桂氮酮、丙二醇、薄荷脑、肉豆蔻酸异丙酯等五种透皮吸收促进剂方法,为建立科学、完整的曲咪新乳膏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四)技术的成熟程度和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成果提供的一种同时测定曲咪新乳膏中多种透皮吸收促进剂的检测方法,仅需一次实验即可完成曲咪新乳膏中常见的5种透皮吸收促进剂(二甲亚砜、月桂氮酮、丙二醇、薄荷脑、肉豆蔻酸异丙酯)的种类鉴定及其含量测定,具有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分析准确的特点,可以适用于不同厂家生产的曲咪新乳膏的透皮吸收促进剂检查,适用范围广,效果稳定可靠。(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2017年国家抽验性评价中,已将该方法应用于全国范围内抽样355批样品的检验,并利用检验数据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了评价,评价报告已提交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六)历年获奖情况无(七)成果简介 2020年12月4日获得专利发明证书,专利证书号第4134023号。
- 壮药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化研究
登记号:202127103 分类号: G2;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主要完成人员:张涛、朱华、钟鸣、黄瑞松、缪剑华、黄捷、陆敏仪、陈小刚、韦松基、马双成、蔡少青、赖茂祥、陆峥琳、蔡毅、刘布鸣、谢培德、黄琳芸、赵以民、罗轶、施晓光、覃洁萍、姜平川、雷沛霖、韦坤华、滕建北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29日
一、 课题来源与背景本课题为2014年广西科技厅下达的广西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壮药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化研究”课题,课题编号为桂科重1598005-10。课题承担单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项目合同的实施期限为2015年1月-2017年12月,经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本课题已完成。各项研究工作均在5个承担单位内完成。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实践证明,壮药质量标准是控制壮药材的质量,指导壮药生产、检验及临床用药的准则,可作为壮药生产、流通、临床使用、检验和科研的法定技术依据。壮药等民族药质量标准的滞后,制约了我区壮医药发展的“瓶颈”技术问题,它致使我区大多数壮药材的质量无法控制,严重影响了壮药材生产、使用的安全有效,使壮药缺乏市场竞争力,且增加了壮药成药新药研究的成本和难度,使我区的壮药新药的创新研究开发工作多年来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因此,开展壮药质量标准研究制订工作,是发展我区民族医药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本项攻关研究,加强了对原药材、鲜药材及其饮片质量控制研究,详实论述了在壮药材质量标准研究过程中,通过运用现代化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理化手段,系统地提高瑶药材质量控制水平。为广西实现壮药材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管理奠定了行政、技术监督和法律的基础。本项目的成果大大充实及提高壮药的法定质量标准,在壮药的生产与经营、使用与管理、科研与教学、技术检验与行政监督方面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三、 主要论点与论据 1.已对白草果等60 种壮药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化研究,对每种壮药材进行基原调查、样品收集鉴定,开展性状、鉴别、检查(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性味、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贮藏等的研究。 2.对部分药材含量测定和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 3.已经制备了49种药材标志性成分的标准对照品。 4.制订白草果等49 种壮药材质量标准及注释。四、 创见与创新 (1)壮药资源丰富,但品种也比较混乱,“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的现象非常普遍。本项目通过深入民间调研,采集植物标本,植物分类鉴定,摸清了60种壮药材的植物基原,确定了植物拉丁学名。(2)本项目中有49个品种过去均为无标准状态,该标准首次研究并制订了其质量标准,并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颁布执行,为这些药材的生产、使用、检验提供了法定技术依据。五、 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一) 社会效益本项目为社会公益类项目,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自从该标准建立并颁布以来,已将该标准作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标准作为生产过程的监控,确保民族药材以及其成药产品的质量相对稳定,使广西辖区内中药民族药企业的产品获得更多患者的认可,从而带动产值、销售收入的增长。(二) 存在的问题部分品种基础方面缺乏深入研究,如不同季节药材的质量方面缺乏进一步的评价。另有部分药材化学成分研究有待深入。六、历年获奖情况无七、成果简介 1.已制定白草果、金线莲、大金丝草等50个药材质量标准,已正式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材质量标准(第三卷)》电子版,已印刷发行。 2.已在期刊上核心期刊18篇,具体情况见证明材料。 3.已建立一支20 人以上的壮药质量控制技术创新团队。 4.已培养研究生16人。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入会申请 5.已申请国家专利14件,其中已获得授权1项,获得受理13项。
- 铱停车软件V1.0
登记号:202127104 分类号: TP;
主要完成单位: 桂林金铱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韦国柱、黄琼彪、谢宁宁、李珏东、胡恺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桂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29日
课题来源与背景停车是城市生活的刚需,停车难已成为城市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据称,到2020年,将有20亿的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交通系统将会更加繁忙。因此,为缓解停车难的问题,城市的路边都设有很多临时停车位,但停车位的管理和收费都存在很多问题: 1.纯人工收费:会出现收费不及时、逃费、收费员私自收费不上交的问题,而且收费员容易与车主产生纠纷不好处理,人力成本也很高; 2.地磁感应:由地磁感应到车辆后,通知收费人员进行收费,同时也存在逃费、纠纷等问题,人力成本也很高。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技术特点铱停车,为铱停车智能路边停车系统量身打造的车主多功能客户端。集用户信息管理、车辆管理、查询消费记录、优惠卡购买、车位查询、车位导航、泊车缴费、车单查询、发票、投诉及建议等功能于一体。操作简单便捷,为广大车主的出行提供优质的服务。系统的主要内容系统主要有十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注册模块,您可以通过此模块进行登录、注册、忘记密码操作;第二部分为个人中心模块,您可以通过此模块进行设置用户姓名,退出登录操作;第三部分为我的爱车模块,您可以通过此模块您进行管理车辆、查看车单及车辆定位等,其中查看车单时可以进行车单付款和异常申报;第四部分为便捷缴费模块,该功能在您没有绑定车辆时也可进行缴费;第五部分为地图功能模块,该模块可进行查找车位与导航;第六部分为我的优惠卡模块,您可以通过购买优惠卡享受泊车优惠;第七部分为泊车预付模块,您可以通过购买预付卡享受泊车预付服务;第八部分为发票功能模块,您可以通过此模块申请和查看发票;第九部分为联系我们模块,您可以通过此模块联系我们,对我们进行投诉与建议和车辆解绑操作;第十部分为我的优惠券模块,您可以查看和领取优惠券。系统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系统稳定、可靠,软件系统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系统平台,使用过程中通过简单的培训即可,易操作,设计过程中采用模块化设计,维护性能好。
- 铱停车路边停车巡视系统V1.0
登记号:202127105 分类号: TP;
主要完成单位: 桂林金铱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韦国柱、黄琼彪、谢宁宁、李珏东、胡恺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桂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29日
课题来源与背景停车是城市生活的刚需,停车难已成为城市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据称,到2020年,将有20亿的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交通系统将会更加繁忙。因此,为缓解停车难的问题,城市的路边都设有很多临时停车位,但停车位的管理和收费都存在很多问题: 1.纯人工收费:会出现收费不及时、逃费、收费员私自收费不上交的问题,而且收费员容易与车主产生纠纷不好处理,人力成本也很高; 2.地磁感应:由地磁感应到车辆后,通知收费人员进行收费,同时也存在逃费、纠纷等问题,人力成本也很高。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技术特点铱停车道路巡视系统,为铱停车智能路边停车系统量身打造的路巡多功能客户端。支持查看路段停车状态、车辆补录、查询未完成车单等功能。操作简单便捷,为广大运营商提供了便捷有效的管理软件。系统的主要内容系统主要有七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登录模块,您可以通过此模块进行登录操作;第二部分为主界面模块,该模块显示路巡app所拥有的主要功能;第三部分为个人中心模块,您可以通过此模块进行查看账号与名称,以及进行退出登录操作;第四部分为修改密码模块,您可以通过此模块对您的密码进行修改;第五部分为查看路段停车状态模块,该功能可以显示指定路段当前的停车车辆列表;第六部分为车辆补录模块,该模块可对现场车辆进行补录;第七部分为查询未完成车单模块,您可以通过此模块根据车牌号查询未完成车单。系统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系统稳定、可靠,软件系统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系统平台,使用过程中通过简单的培训即可,易操作,设计过程中采用模块化设计,维护性能好。
- 铱停车后台管理系统V1.0
登记号:202127106 分类号: TP;
主要完成单位: 桂林金铱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韦国柱、黄琼彪、谢宁宁、李珏东、胡恺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桂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29日
课题来源与背景停车是城市生活的刚需,停车难已成为城市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据称,到2020年,将有20亿的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交通系统将会更加繁忙。因此,为缓解停车难的问题,城市的路边都设有很多临时停车位,但停车位的管理和收费都存在很多问题: 1.纯人工收费:会出现收费不及时、逃费、收费员私自收费不上交的问题,而且收费员容易与车主产生纠纷不好处理,人力成本也很高; 2.地磁感应:由地磁感应到车辆后,通知收费人员进行收费,同时也存在逃费、纠纷等问题,人力成本也很高。系统的主要功能铱停车后台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权限管理、用户、路巡、路段管理、计费规则、泊车管理、财务管理、实时监控以及系统日志九大部分。通过对铱停车后台管理系统的这八个功能模块的管理与操作,您可以轻松地完成铱停车系统的用户管理、运营计划、设备查询、计费方式等各项功能的管理工作,以及财务数据分析查询等多项操作。系统的主要内容系统主要有九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权限管理模块,您可以通过此模块管理系统用户、角色组、系统菜单、运营商;第二部分为用户模块,您可以通过此模块管理泊车用户、车主认证和消息推送;第三部分为路巡模块,您可以通过此模块管理路巡人员、查看路巡人员上班打卡情况以及审核路巡照片;第四部分为路段管理模块,您可以通过此模块管理路段配置和查询摄像机;第五四部分为计费规则模块,模块包含了计费方式(类型1)、计费方式(类型2)两个个子功能模块,您可以通过操作这些功能,完成系统计费方式的管理工作;第六部分为泊车管理模块,您可以通过该模块完成车单管理、退款、月卡配置、预付管理、特殊车辆收费以及泊车审核;第七部分为财务管理模块,您可以通过总收入查询查看现阶段停车收费的总收入情况,通过详细收入报表了解具体停车收费收入情况,通过发票管理查看具体发票信息,通过发票查询查看各路段发票情况;第八部分为实时监控模块,本模块包含了停车场监控、相机状态以及大屏监控三个功能,您可以通过操作这些功能完成摄像头设备的相关操作以及通过大屏所展示的各个信息,实时了解各路段停车情况;第九部分为系统日志模块,本模块包含系统日志和异常日志两个功能,您可以通过这些功能查看系统用户的操作和异常车单。系统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系统稳定、可靠,软件系统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系统平台,使用过程中通过简单的培训即可,易操作,设计过程中采用模块化设计,维护性能好。
- 一种基于多相机联动的路边泊车检测系统
登记号:202127107 分类号: TP;
主要完成单位: 桂林金铱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李珏东、韦国柱、黄琼彪、胡恺、谢宁宁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桂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29日
课题来源与背景停车是城市生活的刚需,停车难已成为城市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据称,到2020年,将有20亿的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交通系统将会更加繁忙。因此,为缓解停车难的问题,城市的路边都设有很多临时停车位,但停车位的管理和收费都存在很多问题: 1.纯人工收费:会出现收费不及时、逃费、收费员私自收费不上交的问题,而且收费员容易与车主产生纠纷不好处理,人力成本也很高; 2.地磁感应:由地磁感应到车辆后,通知收费人员进行收费,同时也存在逃费、纠纷等问题,人力成本也很高。技术原理及方案一种基于多相机联动的路边泊车检测系统,包括摄像机、工控机、中央控制器和电源模块,摄像机为数个,分别设置在道路L杆上,并分别与独立设置的工控机连接,工控机内置路边泊车处理模块,通过路边泊车处理模块与中央控制器连接,将车辆泊入/泊出信息传送到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通过交换机与各工控机连接,通过工控机控制摄像机进行抓拍。所述路边泊车处理模块由移动检测部分、车牌检测部分、车牌识别部分和视频流跟踪部分相互连接组成,其中:所述移动检测部分,用于检测视频流中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物体,并将移动物体的位置信息传送至车牌检测部分中;所述车牌检测部分,用于检测移动物体的车牌位置,并利用adaboost算法训练车牌检测模型,通过该模型检测车牌位置,将车牌位置信息传送至车牌识别部分中;所述车牌识别部分,用于识别检测到的车牌,使用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CNN识别车牌字符,将识别到的车牌信息传送至视频流跟踪部分中;所述视频流跟踪部分,用于跟踪车辆位置,并根据车辆位置分析车辆的行为和轨迹,判断该车辆的泊入/泊出。技术的创新性本系统中央控制器会采集所有连接的工控机识别到的泊入/泊出信息和道路车辆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对道路上的车辆进行多次识别和多次抓拍,从而提高车辆泊出的识别率,实现多相机联动抓拍检测。路边泊车处理模块由移动检测部分、车牌检测部分、车牌识别部分和视频流跟踪部分相互连接组成,其中:所述移动检测部分,用于检测视频流中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物体,并将移动物体的位置信息传送至车牌检测部分中;所述车牌检测部分,用于检测移动物体的车牌位置,并利用adaboost算法训练车牌检测模型,通过该模型检测车牌位置,将车牌位置信息传送至车牌识别部分中;所述车牌识别部分,用于识别检测到的车牌,使用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CNN识别车牌字符,将识别到的车牌信息传送至视频流跟踪部分中;所述视频流跟踪部分,用于跟踪车辆位置,并根据车辆位置分析车辆的行为和轨迹,判断该车辆的泊入/泊出。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稳定、可靠、准确、能极大的提高应用效率,此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的成果使公司掌握了车牌识别系统领域的核心技术。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在广州番禺区、桂林七星区建立应用示范点,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随着业务的扩展,产品数量不断增加,销售模式应多标准化,平台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细化。
- 一种用于检测车辆夜间是否开启远光灯的识别装置
登记号:202127108 分类号: TP;
主要完成单位: 桂林金铱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胡恺、韦国柱、黄琼彪、李珏东、谢宁宁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桂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29日
课题来源与背景长期以来,滥用远光灯一直是人们最深恶痛绝的交通违法行为之一,夜间行车不按规定使用远光灯会使对向驾驶员或骑车人、行人造成在视觉上障碍甚至瞬间致盲,极易引发恶性交通事故。因无法及时对“不按规定使用远光灯”的违法行为进行取证,公安交警在查处这种交通违法行为时存在较大的难度。目前,大多数远光灯检测系统都是采用摄像机、补光灯、雷达和光强度检测模块等装置配合完成。例如:使用光强检测模块对道路车辆进行车灯检测,当检测到射入光强达到某阈值时,联动摄像机进行道路图像抓拍,之后再由人工对抓拍图像进行分析,确认违法车辆。这种检测系统存在着安装复杂、抓拍同步延迟、易被前车遮挡、检测率低、需人工后期判断处理等缺点。技术原理及方案一种检测车辆夜间是否开启远光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道路L杆上安装监控摄像机和道路补光灯,摄像机的安装方向面朝对向来车50-100米处位置,并以每秒15帧的速度进行拍摄;(2)分析获取到的摄像机视频图像,得到拍摄到的车辆车牌信息;(3)以步骤(2)获取到的车牌位置为基点,向上方查找高亮区域;(4)分析判断步骤(3)中的高亮区域是否为该车辆远光灯;(5)将步骤(2)获取到的车牌信息和步骤(3)中的灯光特性绑定,提交至后台系统。步骤(1)所述监控摄像机,内置嵌入式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由车牌检测模块和车牌识别模块相连组成。步骤(2)所述分析获取到的摄像机视频图像,得到拍摄到的车辆车牌信息,步骤如下: 1)对步骤(1)中获取到的每一帧图像进行分析; 2)在图像中设定一移动侦测检测区域,利用H264图像编码特性,检测设定区域内的移动物体,并将移动物体的位置信息传送至车牌检测模块中; 3)车牌检测模块检测移动物体中的车牌位置,用adaboost算法训练车牌检测模型,通过该模型检测车牌位置,并将车牌位置信息传送至车牌识别模块中; 4)通过车牌识别模块识别检测到的车牌,利用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CNN识别车牌字符; 5)将车牌字符组合成一个完整车牌信息,所述信息包括车牌号、车牌像素大小、车牌颜色和车牌所在图像的位置坐标等。步骤(3)所述查找车牌位置高亮区域,步骤如下: 1)根据步骤(2)中获取到的车牌信息,以车牌位置为中心,选取左上方右上方区域作为车灯检测区; 2)提取车灯检测区的图像亮度信息,得到灰度图A; 3)对灰度图A 进行图像开运算,清除干扰噪点,得到灰度图B; 4)对灰度图B进行阈值化,将高于X亮度值的点设为白色,低于X亮度值的点设为黑色,得到二值图C; 5)对二值图C做连通域查找,得到高亮区域团块,此区域即为车灯区域; 6)记录车灯区域信息,所述信息包括区域大小、区域在图像中的位置等。步骤(4)所述判断车灯是否为远光灯,步骤如下: 1)将步骤(3)中得到的车灯区域信息与步骤(2)中得到的车牌信息进行比较; 2)当车灯区域为车牌大小的X倍时,判断此车灯区域为远光灯。步骤(5)所述绑定灯光特性,步骤如下: 1)当步骤(4)中判断车牌车辆开启了远光灯,则将车牌信息、灯光区域信息和帧图像信息一起保存,合并为远光灯违法数据; 2)当同一车牌车辆在经过视频拍摄画面期间,出现N帧被判断为使用了远光灯,则确认该车辆违法使用了远光灯。技术的创新性利用本发明方法,只需要设置一个摄像机设备和一个补光灯设备,安装简单,成本低廉,检测过程仅利用同一张视频帧图片检测与抓拍,无信息延迟与错位,车辆车牌、灯光特性、违法图片、违法视频自动取证均为通过监控摄像机内置的嵌入式处理系统处理,无需人工参与,准确性高。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稳定、可靠,只需要设置一个摄像机设备和一个补光灯设备,安装简单,成本低廉,无需人工参与,准确性高。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在上海市松江区建立应用示范点,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随着业务的扩展,产品数量不断增加,销售模式应多标准化,平台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细化。
- 一种新型公网与公安内网隔离装置
登记号:202127109 分类号: TP;
主要完成单位: 桂林金铱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谢宁宁、韦国柱、黄琼彪、李珏东、胡恺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桂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29日
课题来源与背景为了工作的需要,公安机关专门设立的包括公安视频专网、稽查布控系统等公安内网,这些网络都是相对独立的,不与社会上的互联网相连,公安机关所收集的信息都保存在这些网络上,极大地方便了公安干警办案,已成为提升公安工作水平、促进公安警务化改革、提高预防打击犯罪和控制犯罪能力的重要手段。随着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日益深入,为公安部门的日常工作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计算机安全问题。尤其是病毒破坏、黑客入侵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国家保密局2000年1月1日颁布《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第2章保密制度第六条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相连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日前物理隔离技术已成为网络安全保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各部门、各单位的高度重视。目前公安内网与视频专网的隔离技术主要采用网闸设备进行隔离,但是由于视频数据的带宽很高,尤其是访问大量视频路数时,需要很高的实时带宽,使网闸设备需要很高的性能才能实时处理大量的视频数据,造成网闸设备成本很高,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同时,即便采用网闸,由于核心软硬件都依赖进口,技术手段还存在许多漏洞,也不能保证自身不被黑客攻破。另外,公安内网由于接入点多且分散,特别是现在公安机关逐渐启用一些移动抓拍装置,而这些移动抓拍装置为保数据的实时性,均采用3G/4G/5G、微波等通信方式进行传输,并采用APN、VPDN等虚拟专网技术。但由于部分地区的运营商因缺乏APN、VPDN方面的技术支持,导致APN、VPDN的部署困难,影响移动抓拍装置的使用。如何既经济快捷,又安全可靠,而且还能保证断开公网与公安信息专网的网络连接,让黑客无机可乘,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技术原理及方案一种新型公网与公安内网隔离装置,包括内网处理模块、隔离式LVDS传输模块、公网服务模块、DC/DC隔离电源模块和AC-DC开关电源模块、外壳组成,公网服务模块通过隔离式LVDS传输模块与内网处理模块连接,DC/DC隔离电源模块分别与隔离式LVDS传输模块、内网处理模块、AC-DC开关电源模块连接,AC-DC开关电源模块与公网服务模块连接。所述隔离式LVDS传输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单向多通道隔离式LVDS模块和光电隔离式反向状态接口模块,其中所述光电隔离式反向状态接口模块包括信号检测器和光耦隔离接口。进一步的,所述单向多通道隔离式LVDS模块包括TI公司的串行器芯片DS92LV3241、解串器芯片DS92LV3242、LVDS隔离器芯片IS07820LL,所述串行器芯片DS92LV3241,将数据和时钟转化成4路LVDS,送入LVDS隔离器芯片IS07820LL进行电气隔离后,再经4路LVDS送入解串器芯片DS92LV3242还原成32bit数据和时钟。所述公网服务模块、内网处理模块均与单向多通道隔离式LVDS模块相连。所述内网处理模块、隔离式LVDS传输模块、公网服务模块、DC/DC隔离电源模块和AC-DC开关电源模块水平布置在同一线路板上通过PCB走线相连。技术的创新性创造性地选择了带隔离和根据电平反馈状态的高速单向传输的数据总线进行连接,这种方法使用高强度高安全性加密算法和自定义数据包格式进行单向传输数据,并根据电平反馈状态确保数据的可靠性,由于攻击者无法获取数据包格式且无法获取密钥,无法解密,所以即使在极端的环境下,内网处理模块被攻击者操纵,并通过传输状态电平的信息线采用实现软串口往外发送数据,这些信号线上的信号会被信号检测器检查并过滤,如信号检测器无法处理而其产生的数据也会被公网服务模块拦截,无法传输到内网,从而完全断开内网到公网的数据返回路径,有效地保护了内网安全。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整个装置的维护简单、高效。此外,既经济快捷,又安全可靠,而且还能保证断开公网与公安信息专网的网络连接,让黑客无机可乘。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在广州番禺区交警大队建立应用示范点,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随着业务的扩展,产品数量不断增加,销售模式应多标准化,平台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细化。
- 一种移动式车辆违停抓拍装置
登记号:202127110 分类号: TP;
主要完成单位: 桂林金铱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谢宁宁、韦国柱、黄琼彪、李珏东、胡恺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桂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29日
课题来源与背景近年来,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官方微博和公安部网站相继发布的统计数据来看,2018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172万辆,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27亿辆,其中汽车2.4亿辆,小型载客汽车首次突破2亿辆。然而道路和停车场的建设速度无法满足汽车增长的需求,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比例约为1∶0.7,中小城市约为1∶0.5,而发送国家约为1∶1.3。保守估计我国停车位缺口超过5000万个。故违章停车行为日益增加,违章停车行为不仅严重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而且也对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保证道路顺畅,交警通常使用专用的抓拍装置对违停车辆进行抓拍。现有的移动抓拍装置,主要是在小型汽车车顶上安装抓拍装置进行抓折,这种装置不够灵活,进入一些狭小的巷子不方便;成本高,单台抓拍装置效率低,多台的话负担重,对一些主要采用摩托车、电动车等车辆执法等地区的交警部门来说,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另外这种装置进入辅道时还会导致交通拥堵。技术原理及方案一种移动式车辆违停抓拍装置,包括前置显示模块和通过通信总线与显示模块交互的抓拍主机,抓拍主机与安装在抓拍主机两侧的两组摄像机连接,其中:所述前置显示模块由防水外壳、触摸显示屏、控制电路板、固定支架和防水接头组成,触摸显示屏安装在控制电路板上,控制电路板固定在防水外壳上;所述抓拍主机由箱体和设置在该箱体内的抓拍模块和摄像机组成,抓拍模块由导航模块、4G路由、嵌入式车牌识别模块、供电模块和录像模块组成,摄像机与抓拍模块连接。所述摄像机分别通过摄像头固定架安装在抓拍主机两侧,分别拍摄车辆左前、左后、右前、右后4个方位。还设有锂电池,锂电池安装在箱体底部,为抓拍模块、摄像头和显示模块供电。所述导航模块、4G路由、嵌入式车牌识别模块、供电模块和录像模块水平安装在箱体上。所述抓拍主机安装在摩托车、电动车的后衣架上。所述前置显示模块安装在摩托车,电动车车把上。技术的创新性创造性地将车牌抓拍系统高度集成化,并将其安装在摩托车、电动车后衣架上,实现对违法车辆的抓拍灵巧方便。内置4G传输系统确保了违法车辆数据的实时性,采用模块化设计,使整个装置的维护简单、高效。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整个装置的维护简单、高效。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备操作简单快捷,安全可靠,抓拍效率高等特点。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在广州番禺区交警大队建立应用示范点,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随着业务的扩展,产品数量不断增加,销售模式应多标准化,平台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细化。
-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登记号:202127111 分类号: R725.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赵善和、姚臻、莫炜明、张红英、杨波、李桂荣
任务来源:桂林市科学技术局
推荐部门:桂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29日
近几年我区手足口病发病率高、进展快,可引起神经源性肺水肿,脑干损伤,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患者死亡率有增高趋势。因此,寻找一项快速准确评估手足口病病情的有效指标对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减少后遗症、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感染性疾病中普遍存在血清铁蛋白增高,但该蛋白在手足口病中的变化尚缺乏研究,本课题通过动态检测手足口病患儿血液中血清铁蛋白的含量,及早发现危重症手足口病,调整治疗方案、达到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目的。监测患儿血液中血清铁蛋白的含量与手足口病各个分期的关系;血清铁蛋白水平与病情转归及疗效的关系。为科学调整治疗方案,为更好地评估病情及预后提供依据。主要技术成果和创新1.早期检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铁蛋白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特别是有利于辅助识别重症患儿。2.血清心肌酶水平上升与较低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可反映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课题研究实际完成情况1.手足口病患儿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检测及比较手足口病患儿106 例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果表明对照组及轻症组、重症组治疗前血清铁蛋白水平分别为(70.1±15.3)μg /L、( 85.4±18.3)μg /L、( 212.3±71.4) μg /L,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 ; 治疗前、治疗后轻症组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重症组; 治疗后轻症组、重症组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手足口病患儿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尤其是重症患儿升高更明显。早期检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铁蛋白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及鉴别重症患儿。2.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手足口病患儿10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0倒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 。 结果表明:观察组2期患儿的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显著高于l期组,IgA、IgG、IgM水平均显著低于1期组,2期、l期组患儿的血清CK、CK-MB、α-HBDH及LD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gA、IgG、Ig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完成论文两篇:(1、赵善和.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1):155.(2、赵善和,姚 臻,张红英.手足口病患儿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广西医学 ,2017,39(1):125-126. 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1.手足口病患儿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尤其是重症患儿升高更明显。早期检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铁蛋白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及鉴别重症患儿。 2.对手足口病惠儿血清心肌酶与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能够为手足口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有效依据。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观察结果初步提示手足口病患儿血清铁蛋白及心肌酶水平明显升高,尤其是重症患儿升高更明显,但免疫球蛋白水平较低。早期检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铁蛋白及心肌酶水平,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及鉴别重症患儿。对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与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能够为手足口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有益参考。 然而,在对患者随访方面由于存在一些评估手段的困难及时间节点的不一致,尚需要规范及完善,否则难以明确上述研究指标对手足口病患儿预后判断的实际价值。
- 一种林业伐木收割头
登记号:202127112 分类号: S776.31+2;
主要完成单位: 灌阳县林业工作总站
主要完成人员:翟爱军、刘祖胜、范进顺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桂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29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我国南方地区人工林的轮伐期较短,而林木采伐的机械化程度较低,主要采用的工具是斧、手工锯、油锯等,这种林木收获方式不但体力劳动繁重,而且效率低、成本高,尤其是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现有技术中由于锯盘组合要切割木材,其磨损严重,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更换,而锯盘组合与锯盘固定装置之间不便于更换,更换效率低下,操作复杂。本发明可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通过设置固定孔、固定柱、固定槽、弹簧、固定杆、传动孔、传动杆和限位杆组成一个固定机构,当需要拆装更换锯盘组合时,对固定杆施加一个朝向固定槽槽底方向的压力,固定杆受力后压缩弹簧,同时通过铰接的传动杆带动限位杆向固定杆方向运动,将限位杆收入到传动孔中,再根据实际需要将锯盘组合从锯盘固定装置的两个固定柱上取下,将新的锯盘组合上的两个固定孔套在两个固定柱上,先对固定杆施加推力,使得限位杆收入到传动孔中,待锯盘组合套装完毕后,松开固定杆,被压缩的弹簧推动固定杆归位,进而通过传动杆带动限位杆回到原位,将锯盘组合夹在限位杆和锯盘固定装置之间,轻松方便的根据需要对锯盘组合进行更换,提高了操作效率,且操作简单。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锯盘组合与锯盘固定装置之间不便于更换,更换效率低下,操作复杂的问题。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从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看出,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均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技术是成熟和安全的。该技术可以在任何地区林木采伐时推广应用。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成果已经在广西的桉树采伐中得到部分应用,应用的效果较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成果的转化存在困难。
- 一种林业伐木辅助夹抱装置
登记号:202127113 分类号: S776.31+2;S782.12
主要完成单位: 灌阳县林业工作总站
主要完成人员:刘祖胜、翟爱军、范进顺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桂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29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采用机械伐木时,机械锯头需要夹抱和抓住树干,对于不同树种和不同的树龄的树木而言,其树干直径也大不相同,所以需要辅助夹抱装置能有很大的夹抱范围,以稳定夹抱起不同的树木,达到减少人力的目的。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1.通过设置壳体、L型板、夹持机构、弧形夹持爪和伺服驱动电机,启动壳体内的伺服驱动电机,通过控制电流方向,从而控制伺服驱动电机的转动方便,方便带动夹持机构上的两个弧形夹持爪相向或相背运动,从而方便对不同直径的树干进行辅助夹抱,有效提高其适用性。 2.通过设置移动块、L型杆、连接块和螺栓,拧松螺栓,即可使移动块上的连接块与L型杆上的连接块分离,从而方便根据伐木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弧形夹持爪。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实用新型方便对不同直径的树干进行辅助夹抱,有效提高其适用性。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从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看出,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均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技术是成熟和安全的。该技术可以在任何地区林木采伐时推广应用。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成果已经在广西的桉树和杉木采伐中得到部分应用,应用的效果较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成果的转化存在困难。
- 食用型仙人掌优质品种引选及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登记号:202127119 分类号: TP31;TP317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海岛生态投资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黄祖达、黄文权、劳传忠、李杰民、辛明、韩宇伟
任务来源:北海市科学技术局
推荐部门:北海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29日
一、为顺利完成北科字〔2018〕84号文件下达的北海市科技计划项目“食用型仙人掌优质品种引选及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合同编号:北科合-201884017)。二、应用领域及技术原理:广泛收集和保存仙人掌优良食用型种质资源,开展不同生态区加工品种引进栽培,针对加工产品需求,筛选菜用型、果用型等适宜加工型的新品系,研究配套规模化繁育技术体系。开展仙人掌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土壤改良、高效新型肥料施用、水肥一体化栽培等技术,建立仙人掌高效栽培示范基地。基于加工产品品质需求,开展仙人掌品种加工适宜性评价,研究仙人掌精深加工新技术及新产品,开发仙人掌果茶、果汁、果酒、休闲食品等新产品。三、考核指标 ①引选出菜用型新品种1个,果用型新品种2个: ②确定一套食用型仙人掌高效栽培技术。 ③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科技论文一篇。 ④建立400亩食用仙人掌高效种植基地1个。 ⑤合作建立食用型仙人掌产品加工生产线1条。 ⑥组织食用型仙人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培训班2-5次,培训农民、技术人员等100人次以上。 ⑦培养食用型仙人掌栽培技术及深加工研究团队1个。四、项目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①引进食用型仙人掌品种“米邦塔”。 ②引进梨果系列红果类型仙人掌和黄果型仙人掌品种。 ③确定一套食用型仙人掌高效栽培技术。 ④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一种可食用仙人掌生态高效栽培方法,申请号:2020114557618; ⑤在《轻工科技》发表《仙人掌果精酿啤酒发酵工艺及其品质分析》论文一篇。 ⑥目前共已种植各种仙人掌334.08亩,基地面积400亩。 ⑦与合浦果香园公司合作建立食用型仙人掌产品加工生产线1条。 ⑧组织食用型仙人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培训班4次,培训农民、技术人员等152人次。 ⑨已培养食用型仙人掌栽培技术及深加工研究团队1个。
- 用于剖宫产中阻断子宫血管的手术器械
登记号:202127146 分类号: R197.39;TH77
主要完成单位: 无
主要完成人员:龙禹、李慕军、蒋永华、李灵香、林进琼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妊娠分娩方式包括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剖宫产是最广泛开展的外科手术之一,通常在无法进行阴道分娩,有剖宫产手术指征时选择手术,或者是在一些特殊危机的情况下,必须通过剖宫产挽救胎儿或母亲的生命。剖宫产最常见的问题是术中出血,平均失血量约为1000毫升,是阴道分娩的两倍。在一些有大出血风险的疾病,例如胎盘植入,前置胎盘,胎盘早搏等,因为术中的严重出血可导致子宫切除,甚至孕妇死亡。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穿透性胎盘植入的时候,通常在子宫下段与膀胱之间异生丰富的粗状血管,子宫肌层缺如或菲薄无法正常收缩,胎盘娩出后的子宫创面迅速汹涌出血,直接危及孕妇生命。在缺少血源的机构和地区减少剖宫产术中失血十分重要,有效迅速减少剖宫产手术的血液丢失,以及优化手术流程,可以让每个孕妇在剖宫产手术中减少失血中受益。尽管如此,目前还没有在剖宫产中用于阻断孕期子宫血管的专用手术器械。现在手术中使用皮钳只能减少切口边缘的出血,对子宫宫腔的出血无效;如果是生长在子宫下段和宫颈部位的植入胎盘,使用弹力胶管完全阻断子宫下段血管和肌层,无法暴露子宫下段的下方,不能进行减少出血的操作,例如清除子宫下段和宫颈的胎盘组织,加强缝合下段肌层等。盆腔血管结扎手术技巧要求高,未经过培训的基层医院或年资低的医生无法完成,并且阻断血管花费时间,患者期间可能已经因为出血过多发生休克;放射介入球囊阻断盆腔血管技术通常只在大的医疗机构开展,费用昂贵,有接受放射线、并发血栓和血管破裂的风险,发生大出血后使盆腔血管栓塞或阻断,在操作过程中,同样可能出现病情加重。因此,需要一种用于剖宫产中阻断子宫血管的手术器械,该手术器械可以在剖宫产手术中使用,可以显著减少失血。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获得以下有益效果:针对子宫血管上下行支分布行走的解剖特点,用于剖宫产中阻断子宫血管的手术器械的关节转动带动两个前臂转动,两个前臂转动同时带动两个夹头闭合以迅速的阻断血流;同时防滑孔可以对穿设于其内的血管进行阻断,止血效果好,操作简单。
- 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和两优1号”中试
登记号:202127147 分类号: S3;S33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刘伟定、周玉明、蒙将昆、汪海、莫之坤、唐华容、陆其才、谭建林、喻愿传、程雄涛、袁文栋、龚明海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29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和两优1号”中试”是 2016 年广西科技术计划“桂科计字[2016]380 号”文件下达的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合同编号为“桂科 AA16380005”,实施时间为 2016 年 9 月至 2019 年 12 月。项目通过熟化国审和桂审的两系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和两优 1 号”的亲本繁殖技术、杂交制种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在广西多地开展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属农业领域。技术原理:通过熟化国审和桂审的两系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和两优 1 号”的亲本繁殖技术、杂交制种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在广西多地开展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1.技术指标 ①规模化制种单产达190公斤/亩,种子质量达国家用种标准。②高产栽培示范基地平均亩产达650公斤。 2.经济指标 ①“和两优1号”杂交制种面积达6500亩以上,单产达190公斤/亩,生产销售种子125万公斤以上。 ②建立高产栽培示范基地6个,累计示范面积1000亩,平均亩产650公斤。 ③项目实施期间累计推广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 3其他指标 ①开展技术培训1200人次以上。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项目成果“和两优1号”该品种高产稳产、米质达国际三级优质米标准、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广,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和两优1号”熟化后,制种产量和质量有保障,买点多,非常有利于产业化,市场潜力巨大。四、技术的成熟度项目成果“和两优1号”于2014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18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在广西区内可在高寒山区稻作区海拔800米以下地区、桂北稻作区做中稻,桂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广西区外可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福建、河南等省一季中稻区种植。推广技术前景广阔。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本项目成果“和两优1号”适宜种植范围较广,在推广过程中,要继续完善“和两优1号”高产制种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促进种子生产精细化和规模化发展,确保制种安全、高产、优质,保障种子的市场供应;加强和完善市场销售的网络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为品种营造良好的推广氛围。六、历年获奖情况无
- 特色水稻(紫、黑色)两系不育系及新组合选育
登记号:202127148 分类号: S3;S33
主要完成单位: 南宁市恒茂种业科学研究院、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黄春毓、李伟荣、农生、李永青、汪海、何国松、万兴、张志英、左科生、钟森文、蒙将昆、周玉明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29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特种水稻(紫、黑色)两系不育系及新组合选育”是根据“桂科计字[2016]380 号”文件下达的广西科技计划,由南宁市恒茂种业科学研究院、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研究期限是2016 年09 月至2019 年12 月。项目利用国内优良水稻两系不育系为不育基因供体,与广西传统紫(黑)色常规稻为父本杂交,把理想株叶形态、优质、抗病、抗逆、高配合力、种皮紫色等目标性状聚合于一体,选育出种皮紫黑色特种两系中低温敏不育系“坤S”,并利用“坤S”配组选育出“坤两优1 号”“坤两优3 号”“坤两优22”等紫黑色稻米品种通过了广西农作物新品种审定。项目成果对于丰富广西地区的种质资源、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人民饮食健康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属农业领域。技术原理:利用国内优良水稻两系不育系为不育基因供体,与广西传统紫(黑)色常规稻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种皮紫(黑)色特种稻中低温敏两系不育系,配组选育适宜广西作早、晚双季稻种植的特种稻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参加广西区试,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开展技术推广与应用。 1.技术指标 ①育成1 个性状稳定的水稻低温敏两系不育系(品系)提供技术鉴定。②提供2~3 个理想株叶形态、优质、抗性好感温迟熟紫(黑)色两系杂交稻组合参加广西区试,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1 个。 2.经济指标 ①建立新组合高产示范片1 个,示范面积100 亩,平均亩产550 公斤。 3其他指标 ①发表论文一篇。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项目育成的两系不育系“坤S”,为国内首个育成的两系特种稻不育系。“坤两优系列”品种较好的解决了一般紫色特种稻的产量不高的缺陷,极大提高了紫色特种稻的产量,该类型品种的育成在国内尚属首创。四、技术的成熟度选育出种皮紫黑色特种两系中低温敏不育系“坤S”通过2017年广西农作物品种鉴定证书,“坤两优1 号”“坤两优3 号”“坤两优22”等紫黑色稻米品种通过了2018年广西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其中“坤两优1 号”和“坤两优22”通过2018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坤两优1 号”可在广西、江西、湖南、安徽等省区推广种植,“坤两优22”可在广西、江西等省推广种植,“坤两优3 号”可在广西推广种植,种植推广前景较为广阔。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本项目成果“坤两优1 号”“坤两优3 号”“坤两优22”尚未大面积推广应用,项目下一步要加强恢复系选育技术攻关,利用“坤S”与纯糯恢复系配组组合选育出纯糯紫色两系杂交稻;加强已审定品种制种的安全高产技术研究,确保制种产量高产稳产。加强已审定定品种的推广和示范,扩大品种推广应用面积。六、历年获奖情况无
- 一种用于包衣设备的新型片剂上料机
登记号:202127150 分类号: TS218;
主要完成单位: 南宁富莱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刘华、杨恺豪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29日
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一种用于包衣设备的新型片剂上料机,本实用新型属于制药工程、保健食品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包衣设备的新型片剂上料机,底座韦柜型架构且前端中间开设有开口,底座侧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动力箱;底座上端两侧均焊接有形成导轨,两侧行程导轨中间活动安装有上料装置,行程导轨后端设置有固定在底座上的活塞液压缸,活塞液压缸的活塞杆整体 呈T型,活塞杆的上端设有横向连杆,横向连杆两端设有轴承,轴承外设有滑轮或链轮,活塞液压缸通过传动装置与上料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液压提升单元与翻转支架相结合,以及与特定的片剂容器固定架相结合,形成一种用于包衣设备的新型片剂上料机。本实用新型具有架构简单、方便控制的特点,适合推广应用。目前,业内最近现有技术是:片剂包衣设备由于其结构、设计等原因,所有的片剂包衣设备进料口离里面均有一定距离,一般均大于1米,且每次包衣片剂重量不低,这将导致片剂在投入过程困难,增加人力损耗,重则带来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包衣片剂设备的进料口离地高,不方便进行人工投料,影响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新型在使用时间,将片剂容器放置在片剂容器固定架中,液压动力单元提供动力,提升活塞液压杆,活塞液压杆通过钢丝绳或滚子链条作用于上料装置的下支架,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意义:通过此结构简单的新型片剂上料机,可以减少人力损耗,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因人工投料导致的扭伤、拉伤、砸伤等安全隐患;且设备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护成本低,性能好,适于推广应用。
- 一种抗氧化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登记号:202127151 分类号: TS218;
主要完成单位: 南宁富莱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刘华、施婷婷、蒙汉富、冯玉美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29日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氧化还原能力与防护系统功能减退,自由基的产生与消除会逐渐失去平衡,长期的自由基损伤积累,加速了人体的衰老。最近的研究表明,正常人体的免疫系统一直均衡地维持在抵抗自由基的水平。然而,人上了年纪,绝经,男女更年期,还有在某些情况下紧张、劳累、用力过度,或者长期久坐不动,烟酒过度,肥胖,摄取食物不足(节食),疾病,人体组织就会缺乏抗氧化物,给那些可怕的自由基以可乘之机,免疫系统下降,疾病和过速衰老就自然而至。研究发现,天然的抗氧化剂可中和、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如葡萄籽、蜂胶等,此外,他们还可以防止身体细胞遭到破坏,并且保护细胞,进而提升免疫力、防止慢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的发生机率。目前市场上的抗氧化产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葡萄籽提取物在抗氧化产品的制备和贮存过程中会导致部分成分的丢失,抗氧化活性降低。因此单一的抗氧化成分未能使葡萄籽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达到最大化,产品的效果不佳。 2、抗氧化成分在产品中国自身或见光后容易降解、损失,导致产品有效期大大缩短,产品效果逐步降低。 3、 软胶囊在生产过程中易出现囊壳表面不光洁的问题,软胶囊囊壳表面所粘附的内容物不能清除干净,容易造成细菌污染、不可食用等问题,极大影响产品的质量,可导致整批产品报废。 4、 目前多采用石油醚或95%的乙醇进行洗丸,易导致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残留、生产成本较高、溶剂发生爆炸的风险性较高。 5、 一般洗丸方法易对软胶囊的崩解产生影响,并且影响软胶囊的硬度、洁净度和光泽度。本发明综合了葡萄籽提取物、维生素E、蜂胶的功效,可以起到抗氧化、抗发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通过本发明制备方法的实施,可以使软胶囊内制剂稳定、均匀地分散在软胶囊里,活性不被破坏,到达人体后可以快速吸收,持续时间长,软胶囊的装量稳定、差异小且囊壳洁净。
- 一种片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登记号:202127152 分类号: TS218;
主要完成单位: 南宁富莱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刘华、雷冬晓、蒙汉富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29日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已”的生理反应。现代医学科学发现,免疫是一个与衰老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免疫功能减退是衰老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机体免疫系统的一些特殊细胞能将入侵体内的细菌、病毒和体内巳衰老死亡的细胞、已突变的细胞以及引起变态反应的物质,统统地加以吞噬和消灭,从体内环境的稳定,保持机体健康。但机体免疫功能在30岁左右就开始减退,这种变化是悄然、缓慢、持续地进行。免疫系统不能正常发挥保护作用极易招致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因此免疫力低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容易生病。因经常患病,加重了机体的消耗,所以一般有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精神萎靡、疲乏无力、食欲降低、睡眠障碍等表现,且每次生病都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而且常常反复发作。长此以往会导致身体和智力发育不良,还易诱发重大疾病。因此,提供一种增强免疫力的组合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增强免疫力的保健食品主要存在着以下缺点: 1、服用后易上火; 2、过度服用会产生依赖性; 3、与实务有冲突,服用时需忌食; 4、含有激素,女性服用易患乳腺癌。本发明涉及医药保健技术领域,项目产品具有安神、提神补气、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是一种高效、安全、天然的中草药配方。
- 大剂量乙肝疫苗接种在常规乙肝疫苗接种无(低)应答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登记号:202127154 分类号: R1;
主要完成单位: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防城港市妇幼保健院
主要完成人员:庞家武、苏亚芳、李达周、林春光、黄志强、胡国萍、韦京桂、邓言冰、林世锋、黄翠芬、任青泉
任务来源:防城港市科学技术局
推荐部门:防城港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乙肝病毒感染,呈世界性流行,全球每年约有16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乙肝病毒感染是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的一个严重问题,我国是中高发流行区,在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严重阻碍健康中国及小康社会的建设。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 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但按标准程序接种乙肝疫苗仍有约5~15%的健康人群无(低)应答。对经过两次及以上常规乙肝疫苗接种仍然无(低)应答人群给予60μg/次大剂量乙肝疫苗接种的临床研究,临床报道不多。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申报本课题《大剂量乙肝疫苗接种在常规乙肝疫苗接种无应答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并经防城港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审批通过,课题探讨:对经过两次及以上常规乙肝疫苗接种仍然无(低)应答人群给予60μg/次大剂量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的免疫效果。课题将经过两次及以上常规乙肝疫苗接种仍然无(低)应答人群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一次性接种60μg/支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方案接种,B组给予常规全程(0、1、6)接种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20μg/支共3针方案接种,比较A、B组两方案的免疫效果。课题完成了A组78人,B组77人的乙肝疫苗的加强免疫接种。研究结果显示:60μg组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为93.6%,明显高于20μg×3次组,为提高常规乙肝疫苗接种后无(低)应答人群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提供了新的方法。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率先在我市引进60μg /1支的大剂量剂型的乙肝疫苗新产品,开发了一次接种一针60μg /支的大剂量乙肝疫苗加强乙肝免疫接种的新技术,为提高常规乙肝疫苗接种后无(低)应答人群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提供新的方法,该技术已经很成熟,安全简便,省时省力,适用于常规乙肝疫苗接种无(低)应答人群需要加强免疫的接种者,已经在我市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规开展应用,应用过程时有存在60μg /1支的乙肝疫苗短缺问题。
- 一种抗梢腐病甘蔗杂交品系选育方法
登记号:202127165 分类号: S566.1;S332.2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郭强、秦昌鲜、马文清、唐利球、陈海生、刘连军、施泽升、彭崇、黄珍玲、闭德金、莫周美、何洪良、廖韦卫、韦海球、罗晟昇、江清梅、蒋亚琴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甘蔗梢腐病(Pokkah Boeng Disease)是由镰刀菌(Gibberella fujikuroi Saw.)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该病最早发现于爪哇,随后迅速传播,目前几乎遍及所有甘蔗生产国和地区,已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真菌病害。甘蔗梢腐病病原菌主要通过气流传播到甘蔗心叶侵染为害,造成叶片死亡,植株生长受阻,严重可造成植株死亡,导致甘蔗减产5%-20%,甘蔗糖分降低3%,对感病甘蔗品种造成的影响更加显著。我国各甘蔗生产区均有发生梢腐病危害,近几年,甘蔗梢腐病在我国广大蔗区呈现出了逐渐加重的趋势,经调查发现,近几个榨季南宁、柳州、河池、来宾和崇左等庶区均出现大面积梢腐病危害现象,严重影响了当季甘庶产量和庶糖分,阻碍了甘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防治甘蔗梢腐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种植抗病品种,但由于长期大面积种植ROC22,品种单一,种性退化严重,受梢腐病危害趋于严重化,急需选育出抗梢腐病甘蔗新品种替代ROC22。在我国,甘蔗抗病育种基础研究还非常薄弱,主要是采用传统的“五圃”制育种方法,通过田间自然侵染法淘汰感梢腐病的植株,其育种周期长,选育出一个抗梢腐病品种至少需要8年以上,淘汰率高,大部分材料最终被鉴定为感梢腐病品系,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选育效率非常低。因此,提高抗梢腐病选育效率,缩短选育年限是当前甘蔗抗梢腐病育种面临的主要问题。二、技术原理一种抗梢腐病甘蔗杂交品系选育方法是在甘蔗实生苗假植于穴盘后,待其生长到7~8片真叶,将配制好的甘蔗梢腐病病原菌孢悬液喷雾到甘蔗实生苗心叶上,搭建小拱棚,保持棚内湿度和温度,3天后掀开小拱棚上的薄膜,15天后调查发病情况,筛选出抗甘蔗梢腐病新品种。本发明通过接种梢腐病病原菌,达到胁迫甘蔗实生苗的效果,淘汰感病的实生苗单株及大量感病的杂交组合,从而初步筛选出抗梢腐病的杂交组合及单株;该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甘蔗实生苗抗梢腐病选育方法,发病显著、可操作性强、缩短选育抗甘蔗梢腐病新品种的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三、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五圃”制通过自然侵染的方式筛选抗梢腐病甘蔗新品种方式。本发明提前了抗梢腐病筛选关口,减少了大量感梢腐病材料的重复种植,同时也可准确的筛选出抗梢腐病甘蔗品系,提高了选育效率,缩短育种周期,节约了人力物力的大量消耗。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15~20天抗梢腐病甘蔗杂交品质的初步筛选,大大提高了选育效率,确保了后续育种的成功率。四、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一种抗梢腐病甘蔗杂交品系选育方法,应用于甘蔗杂交品系选育领域,通过接种梢腐病病原菌,达到胁迫甘蔗实生苗的效果,淘汰感病的实生苗单株及大量感病的杂交组合,从而初步筛选出抗梢腐病的杂交组合及单株;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的“五圃”制育种方法的选育周期长、效率低,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等缺点,使得发病症状显著、可操作性强、缩短选育抗甘蔗梢腐病新品种的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安全性能高。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方法还处于小范围应用阶段,小范围的应用得到较好的结果,随着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将会进行进一步推广使用。
- 灵丰891
登记号:202127182 分类号: S333;S334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桂穗种业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陆晓媚、李宇、韦冬梅、杨超坤、吕桂权、庞小淇、吕品鑫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玉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品种名称:灵丰891 品种来源:灵丰A(灵红A//灵红B/五丰B异株)×屯恢891(R801//广恢998/测463异株)特征特性:属感温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桂中北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0.3天,比天优华占(CK) 长1.4天;桂南早稻种植124.5天,比天优华占长0.5天。株型适中,叶片直立,抽穗整齐,穗形较大,着粒密,柱头、颖尖紫色,颖壳杆黄色,高产、稳产。每亩有效穗数17.0万,株高106.8厘米,穗长20.7厘米,每穗总粒数174.5粒,结实率78.8%,千粒重24.0克。抗性两年综合表现: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年度分别是5.3、4.5,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平均级7级,最高级9级。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2.3%,整精米率36.4%,垩白度1.6%,长宽比2.7,透明度1级,碱消值6.1级,胶稠度7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8%,达到农业部《食用稻品种品质》3级。产量表现:2016年参加晚稻桂中北中迟熟组初试,平均亩产557.8公斤,比天优华占(CK)增产5.35%;2017年续试,平均亩产498.4公斤,比天优华占(CK)增产5.70%;两年试验平均亩产528.1公斤,比天优华占(CK)增产5.53%。2017年生产试验,晚稻桂中北平均亩产474.6公斤,比天优华占(CK)增产4.48%;早稻桂南平均亩产556.5公斤,比天优华占(CK)增产1.75%。栽培技术要点:1、该组合生育期比天优华占长1-1.5天,桂中北晚稻播种宜在6月25日前,预防晚稻寒露风等低温天气影响,确保稳产。2、合理密植,种子千粒重25-26g,粒形短大,株型适中,直立,建议亩用种量1.8-2.0kg,秧盘55-60个/亩,插(抛)足基本苗2.0万蔸。3、早施重施分蘖肥,看苗补施壮尾肥,每亩施纯N 18kg、P2O5 14kg、K2O 18kg。前期肥占90%。4、浅水分蘖,前期施肥后,自然落干露晒田,干湿交替至成熟。5注意矮缩病、稻瘟病等病虫害。
- 可香优籴丝
登记号:202127183 分类号: S333;S334
主要完成单位: 陆川县穗园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广西桂穗种业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吕桂权、黄秋要、林勋勇、杨超坤、吕品鑫、庞小淇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玉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可香优籴丝 是广西桂穗种业有限公司利用不育系可香A/恢复系屯恢籴丝配组而成的感温型中熟杂交水稻组合。2020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桂审稻2020068号)。品种来源:可香A×屯恢籴丝;不育系可香A源自凯A ///百B异株//百香139/凯B;恢复系屯恢籴丝(代号:屯恢808)源自永~8/测258变异株。?? 可香优籴丝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桂南种植,全生育期早稻119.7天,比对照特优7118短1.2天,晚稻116.5天,比对照深两优5814短6.0天;桂中、桂北及高寒山区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1.6天,比对照深两优5814短5.8天。叶鞘绿色,叶片深绿色,倒二叶姿态半直立、叶舌长度长、叶舌形状二裂;柱头、颖尖均为白色,颖壳浅黄色,穗姿态强烈下弯,穗二次枝梗多,穗分枝姿态半直立,穗谷粒无芒,粒长6.6毫米,长宽比3.3。每亩有效穗数17.7万,株高120.3厘米,穗长22.8厘米,每穗总粒数195.5粒,结实率84.4%,千粒重21.4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5.8、6.8,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白叶枯病两年分别为5级~7级、7级;感稻瘟病、中感~感白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5%,整精米率70.8 %,垩白度0.2%,透明度1级,碱消值6.6级,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8%,粒长6.6毫米,长宽比3.3,符合NY/T 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优质一等食用长粒形籼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产量表现:根据广西“桂穗”联合体试验资料,2018年参加广西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7.28千克,比对照特优7118增产4.71%;2019年续试,平均亩产549.09千克,比对照特优7118增产2.2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8.19千克,比对照特优7118增产3.46%。2019年生产试验:桂南早稻平均亩产528.30千克,比对照特优7118增产4.61%,晚稻平均亩产497.95千克,比对照深两优5814增产0.71%;桂中、桂北及高寒山区中稻平均亩产528.92千克,比对照深两优5814增产2.39%。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广西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和晚稻、桂中和桂北稻作区作早稻或中稻、高寒山区作中稻种植。桂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应在7月15日前播种。注意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 穗香优9168
登记号:202127184 分类号: S813.2;S503.51
主要完成单位: 陆川县穗园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广西桂穗种业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吕桂权、庞小淇、林勋勇、杨超坤、吕品鑫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玉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穗香优9168是广西桂穗种业有限公司利用不育系穗香A/恢复系屯恢9168配组而成的感温型迟熟杂交水稻组合。2020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桂审稻2020066号)。品种来源:穗香A×屯恢9168;不育系穗香A源自凯A / / /百B异株∥百香139 /凯B;恢复系屯恢963源自玉R266×中间材料TR-2。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桂南种植,全生育期早稻117.9天,比对照特优7118短3.0天,晚稻115.8天,比对照深两优5814短6.7天。叶鞘绿色,叶片深绿色,倒二叶姿态半直立、叶舌长度长、叶舌形状二裂;柱头、颖尖均为白色,颖壳浅黄色,穗姿态强烈下弯,穗二次枝梗多,穗分枝姿态半直立,无芒,粒长6.6毫米,长宽比3.3。每亩有效穗数18.9万,株高119.9厘米,穗长23.0厘米,每穗总粒数174.5粒,结实率84.3%,千粒重21.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6.8、5.8,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白叶枯病两年分别为5级~9级、7级;感稻瘟病、中感~高感白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6%,整精米率69.7%,垩白度0.3%,透明度1级,碱消值4.7级,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0%,粒长6.8毫米,长宽比3.4;香味分75分,符合NY/T 596-2002《香稻米》香味标准。产量表现:根据广西“桂穗”联合体试验资料,2018年参加广西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3.78千克,比对照特优7118增产5.87%;2019年续试,平均亩产556.53千克,比对照特优7118增产3.6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5.16千克,比对照特优7118增产4.74 %。2019年生产试验:桂南早稻平均亩产517.48千克,比对照特优7118增产2.64%,晚稻平均亩产501.29千克,比对照深两优5814增产1.38%;桂中、桂北及高寒山区中稻平均亩产534.76千克,比对照深两优5814增产3.52%。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广西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和晚稻、桂中和桂北稻作区作早稻或中稻、高寒山区作中稻种植。桂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应在7月15日前播种。注意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 一种水稻简易去雄装置
登记号:202127185 分类号: S221;
主要完成单位: 玉林市农业科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韦家书、刘册、陈日红、莫振茂、李丹丹、黄坚、黎冬梅、王彩先、陈丽丽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玉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① 题来源与背景水稻杂交是新品种选育及创造变异来源最重要途径之一,而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且雌雄同花,去雄是实现有性杂交最基本的环节,水稻杂交技术是水稻育种工作者必备技术,通常包括花期调节、选株(穗)、整穗、去雄、授粉和收获等几个主要步骤,其中最关键的技术环节是去雄和授粉。目前有CN201821394760.5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关于一种新型便携式水稻杂交去雄装置,主要采用无油真空泵,去雄器设置为笔管式,笔管前端装有吸头,所述吸头为移液枪的枪头,更换简便,操作舒适,经济高效。但,现有的水稻去雄装置体积太笨重,造成搬运不便,并且吸头的尺寸较大,容易将花药和雌蕊吸附,导致花药和雌蕊的自交,增大了自交污染率问题,因此,需要在水稻去雄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种水稻简易去雄装置。 ②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一种水稻简易去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盖板、连接腔、弧形板、加热板和密封板,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去雄部件,且去雄部件的上方设置有密封部件,装置主体整体呈圆锥状设置,通过加热板的设置,便于将弧形板上的水进行加热,便于将水稻放入加热后的水中浸泡,使得花粉丧失萌发能力,并利用密封板与盖板的设置,能够避免水温快速降低,使得该装置具有一定的密封性,通过吸头的孔径小于2mm的设置,便于将水稻中的花药进行吸附,并利用圆状的滑轨,便于使吸头沿着滑轨在连接盘上位移,便于充分的将水稻的花药进行吸附,避免吸头的尺寸较大容易将花药和雌蕊吸附,导致花药和雌蕊的自交增大了自交污染率。 ③ 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通过加热板的设置,便于将弧形板上的水进行加热,便于将水稻放入加热后的水中浸泡,使得花粉丧失萌发能力,并利用密封板与盖板的设置,能够避免水温快速降低,使得该装置具有一定的密封性;通过吸头的孔径小于2mm的设置,便于将水稻中的花药进行吸附,避免吸头的尺寸较大容易将花药和雌蕊吸附,导致花药和雌蕊的自交增大了自交污染率;通过防滑层的设置,避免在拿取该装置时手滑,对该装置造成损坏,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以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④ 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研究发明了一种水稻简易去雄装置,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安全性佳,可在水稻杂交育种中推广应用。 ⑤ 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未能大规模生产应用。
- 落果分批收纳袋
登记号:202127186 分类号: S221;
主要完成单位: 玉林市农业科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莫振勇、马志航、古彪、胡永杏、刘钰、薛进军、陈日红、龚弘娟、黄金勇、党裔育、廖莉莉、陈家慧、高一宁、孙熹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玉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① 题来源与背景荔枝和龙眼在生长成熟过程中,会出现分批落果的现象。而对荔枝和龙眼落果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荔枝、龙眼等果树的栽培管理技术,提高果实的品质及产量。现有技术中,对落果收纳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有效的将不同时期、不同批次的落果有效分离,或者分离过程人工干预过多,需在每个时期清点落果的过程中将收纳袋取下来,并在统计落果后重新套上或者套上一个新的收纳袋;而取收纳袋、套收纳袋的过程会增多人为因素对落果数量、落果周期造成影响,进一步影响整体数据统计的准确性,不能达到很好的研究效果。 ②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落果分批收纳袋为两端开口的透光袋体,靠近其两端开口处设有收紧闭合装置;以其两端开口为起点,每隔10-100cm处设有点断式接口,接口两侧设有收紧闭合装置。发明的落果分批收纳袋,能够对多颗粒状果实植物的自然落果进行分批次收集,并且能够避免碰落果实,影响试验结果。 ③ 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落果分批收纳袋能够对多颗粒状果实植物的自然落果进行分批次收集;易于分离,能够根据植物枝干的实际长度以及果束大小选择收纳袋的个数,并预留一定数量收纳袋,应变果树在生长周期始末的生长余量,随用随取;采用可透光材质制成,并且袋体上设有多个孔洞,尽可能地减少了对其生长环境的干扰;收纳袋上设有横向固定条,当收纳袋的顶部或者底部收紧固定时,避免袋体本身变形过大,碰落果实,影响试验结果。 ④ 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研究发明了落果分批收纳袋,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安全性佳,可在荔枝、龙眼等果树收集落果中推广应用。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未能大面积生产应用。
- 多角度环剥刀
登记号:202127187 分类号: S221;
主要完成单位: 玉林市农业科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马志航、莫振勇、刘钰、古彪、胡永杏、黄金勇、党裔育、孙熹、高一宁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玉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① 题来源与背景果树环剥是在果树生长期内将其主干或主枝干的韧皮部剥去一环,轻轻去皮而不伤木质部,目的是能够切断叶片制造出来的碳水化合物通过表皮向根系输送,从而积累在枝芽上,促进新梢老熟,抑制冬梢的萌芽,有效地促进花芽分化、成花和坐果。现有专利如专利号为CN202210998 U公开了一种环剥刀,该环剥刀包括弧形刀片,设置于刀片的内圈的刀刃,刀片两端分别接有手柄,使用时将果树枝干置于弧形刀片内,握紧手柄绕枝干转动即可进行环剥,但是这种环剥刀只适用于对直径小于弧形刀片直径的果树枝干进行环剥,当果树枝干直径大于弧形刀片直径无法进行环剥,因此,急需一种可对不同直径的果树枝干进行环剥的环剥刀。 ②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一种多角度环剥刀,包括:刀柄,其一侧设有一弧形孔;刀头,其一端设有螺纹孔,一螺栓穿过弧形孔、螺纹孔与孔螺接;其中,弧形孔使得刀头与刀柄的角度在90-180°之间变化设置;刀头朝向刀柄的侧面垂直长度方向设有刀刃。本多角度环剥刀通过弧形孔使得刀头与刀柄的角度在90-180°之间变化设置,刀头与刀柄间的夹角不同,以对不同直径的果树枝杆的进行环剥。 ③ 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多角度环剥刀,其通过在刀柄上开设弧形孔,通过弧形孔使得所述刀头与刀柄的角度在90-180°之间变化设置,刀头与刀柄间的夹角不同,以适应对不同直径的果树枝干进行环剥;在刀头上开设刀口,且刀口呈梯形设置,这样可使环剥割下的树皮流出,不容易造成刀口堵塞,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④ 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研究发明了多角度环剥刀,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安全性佳,可在荔枝、龙眼等果树高接换种中推广应用。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未能大面积生产应用。
- 环剥环割一体刀
登记号:202127188 分类号: S221;
主要完成单位: 玉林市农业科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马志航、莫振勇、古彪、胡永杏、刘钰、黄金勇、党裔育、钟伟华、邓开萍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玉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① 题来源与背景环剥即环状剥皮,即将枝干韧皮部剥去一圈,具有抑制树木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和提高坐果率的作用。环割是促进花芽分化和提高果实品质的一种植措施。环割和环剥是修剪树木的方法之一,在果树种植和木本皮类药用植物的种植过程中,种植户常常会用到环剥和环割工具来促进植物朝有利的方向生长。市场上现有的环剥刀和环割刀大多是独立的两个刀体,使用时,种植户需携带两种工具,既容易遗失,也不利于种植户工作,总之是费时费力,另外,现有的环剥刀具的环剥刀口是平面的,大多呈梯形或者矩形,使用时环剥刀口的刀刃部不容易受力,并且由于环剥刀口的进出口大小相等,经常存在堵塞的问题。 ②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环剥环割一体刀,包括:刀体,环剥刀和环割刀一体成型构成的直线形或V形结构,环剥刀与环割刀相连的部位设有一第一贯通孔,远离第一贯通孔的一端分别设有环剥刀头和环割刀头;刀柄,一端设有呈长条形的连接部,连接部的一端设有贯通槽以使连接部呈一端开口的U形结构,连接部远离刀柄的一端设有关于贯通槽对称的一对第二贯通孔;限位件,穿过第一贯通孔和一对第二贯通孔,以使环剥刀或环割刀绕限位件在贯通槽内外可转动;紧固件,选择性连接连接部与环剥刀或环割刀以使相应的环剥刀或环割刀固设于贯通槽内。 ③ 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环剥环割一体刀结构简单、刀体刀刃一体成型,环剥刀或环割刀择一使用时,另一个则固定收纳于刀柄连接部的贯通槽内,使用方便且安全;采用圆环结构的紧固件将连接体、环割刀或环剥刀同螺纹的方式固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也不会存在个别零部件的丢失问题;环剥刀与环割刀呈120°夹角时,当其中一个位于贯通槽内时,另一个与刀柄呈120°,使用更方便;环剥刀头利用构成环剥刀口的环剥刀刃进行环剥,位于环剥刀内侧的刀口小于外侧的出口,不容易造成环剥下的树皮堵塞环剥刀口,环剥效率更高。 ④ 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研究发明了环剥环割一体刀,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安全性佳,可在荔枝、龙眼等果树高接换种中推广应用。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未能大面积生产应用。
- 泵闷瑶医诊疗技术规范
登记号:202127191 分类号: R4;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尤剑鹏、张曼、李彤、戴建业、肖健、徐明江、李耀燕、闫国跃、白燕远、杜俊芳、覃倩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课题来源与背景: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立项项目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泵闷(manc xinx bienh qiang yenh),即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该病具有常复发,难治愈,疼痛以及导致不育,增加宫外孕危险,严重时可引起败血症、脓毒血症,甚至休克和精神障碍,因此,盆腔炎的治疗和预防显得极为重要。瑶医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有盈有亏,盈证主要在于血热、寒凝、肝郁;亏证在于气虚、血虚、阳虚。盈证多为感受外邪所致,当机体阳盛或阴虚,或过食辛辣之品,或感受热邪,则导致热邪盈盛于机体,热迫血脉,伤及冲任及包络;目前,瑶医药在泵闷的基础理论、临床诊断、特色疗法及瑶药方药等方面的系统整理和规范化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有必要对其诊断技术、依据和判断标准进行规范。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课题对泵闷的瑶医临床诊疗规范进行研究,以促进瑶医优势病种诊疗规范化发展,提高瑶医药创新发展技术,最终推动瑶医药在临床中的应用,从而促进瑶医药事业的发展。项目的实施,可弘扬民族传统医药文化,加快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和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和谐和共同发展。由于瑶族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本项目的实施,在推动中国-盟传统医药合作及一带一路中将发挥一定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我校在广西地方标准的起草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如 2016年由我校瑶医药学院起草并颁布实施的瑶医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B45/T 1409)、瑶医常用病名名称及书写规范(DB 45/T 1410)、瑶医疾病四态分型规范(DB 45/T 1411),已获得基层瑶医医院、中医医院瑶医科较好反响,其中瑶医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B45/T 1409)获得2017年广西区办公厅重要技术标准项目,且瑶医药学院是国内唯一一所瑶医药科研研究平台,近年来调研广西区6个瑶族自治县及聚居地区,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可为标准的起草提供坚实的保障。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无历年获奖情况:无
- 浆朋比瑶医诊疗技术规范
登记号:202127192 分类号: R4;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尤剑鹏、杜俊芳、李彤、张曼、戴建业、肖健、李耀燕、闫国跃、白燕远、徐明江、张国鹏、王文博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课题来源与背景: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立项项目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浆朋比(manc xinx buerngh gorm zenv),即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临床表现多样,病程迁延,经常持续数月甚至数十年不愈,长期反复发作的风团及瘙痒,对患者的工作学习、日常活动、社交娱乐等多方面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临床上西医治疗慢性荨麻疹虽然起效快、作用强,但是停药后病情易反复,且服用西药常伴有很大的毒副作用。该病属瑶医“痧症”范畴,主要由于久病虚劳、元气亏虚、内生毒邪,或体虚复感风、湿、热(火)毒,毒邪浸入脉络,三元失谐,气血盈亏失衡,气血不能万化,加之邪气入脉,筋脉不通,气行郁滞,毒邪向内达脏腑,向外透皮窍,而诱发为本病。但由于瑶医药发展起步晚,在浆朋比的临床诊断、特色疗法及瑶药方药等方面的系统整理和规范化研究还比较欠缺,因此,有必要对其诊断技术、依据和判断标准进行规范。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课题对浆朋比的瑶医临床诊疗规范进行研究,以促进瑶医优势病种诊疗规范化发展,提高瑶医药创新发展技术,最终推动瑶医药在临床中的应用,从而促进瑶医药事业的发展。项目的实施,可弘扬民族传统医药文化,加快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和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和谐和共同发展。由于瑶族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本项目的实施,在推动中国-盟传统医药合作及一带一路中也将发挥一定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我校在广西地方标准的起草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如 2016年由我校瑶医药学院起草并颁布实施的瑶医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B45/T 1409)、瑶医常用病名名称及书写规范(DB 45/T 1410)、瑶医疾病四态分型规范(DB 45/T 1411),已获得基层瑶医医院、中医医院瑶医科较好反响,其中瑶医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B45/T 1409)获得2017年广西区办公厅重要技术标准项目,且瑶医药学院是国内唯一一所瑶医药科研研究平台,近年来调研广西区6个瑶族自治县及聚居地区,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可为标准的起草提供坚实的保障。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无历年获奖情况:无
- 一种认知障碍老年人识字教具
登记号:202127193 分类号: R49;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杨旭、马秋平、贾卫、饶艳芳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目前,认知障碍老年人在进行语言功能康复时多使用儿童的识字卡片,仅单一的视觉感知刺激记忆,语言功能恢复效果不佳。蒙台梭利语言教育法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老年人语言康复方法,可以调动老年人的多种感觉,但遗憾的是,蒙氏教育起源于国外,语言教具多以字母为主,国内在引进时,虽做了改进,但多局限于笔划砂子板和偏旁部首板,不适用于认知障碍老年人的语言识字和书写教学。同时教具在收纳、快速搬运转移等情况下,对认知障碍的老年人仍存在很大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认知障碍老年人识字教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可以有效的解决现有设备中对语言功能恢复效果差、收纳和转移困难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认知障碍老年人识字教具,包括盒体和用于老年教学的汉字模型;盒体为内部通过隔板隔断成两部分的翻盖盒体,两部分分别为沙池和汉字模型收纳盒;沙池内部还设用于拨开沙子的挡板,挡板整体为“凸”型,并且在顶部通过绳子与盒体进行连接;汉字模型包括汉字形状和字体砂板,其中汉字形状通过嵌入的形式设在字体砂板内,并且可以取出,取出收在字体砂板上形成镂空的字形凹槽;汉字形状的高度比字形凹槽的深度大,并且在汉字形状的沿边设有用于方便取出的弧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可以有效的解决现有设备中对语言功能恢复效果差、收纳和转移困难等问题。
- 失智老人语言学习三段卡
登记号:202127194 分类号: R49;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杨旭、马秋平、于嘉翔、贾卫、饶艳芳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目前,失智老人多存在语言表达障碍,在语言康复学习过程中仅使用单一汉字的认知卡片或幼儿识字卡片,老人往往注意力不能集中,兴趣不高,导致语言康复效果不理想。蒙台梭利教育法,简称蒙氏教育法,是近年来新型的用于失智老人的照护方法。强调关注老人依然保留的能力,刺激多种感觉,进行认知能力、言语能力的康复训练。但遗憾的是,蒙氏教育法起源于儿童,语言教具多以儿童为主,应用在失智老人时,会出现不符合老年人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失智老人语言学习三段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可以有效的解决现有的学习器械中存在学习效果差、学习器具零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失智老人语言学习三段卡,包括,滚动桶、转轴、滚动腔和盖体;滚动桶,整体为圆柱状,并且在侧面设有开口;开口的角度为120°;转轴两端固定在滚动桶的顶部和底部;滚动腔为三块隔离板组成的腔体结构,其中三块隔离板之间夹角为120°形成等分结构;滚动腔中三块隔离板的中心连接处为转轴,并且进行固定连接,即转轴可以带动滚动腔进行转动;上下隔离板的上下两端还设有用于滚动发力的转动面;转动面表面还设有用于增强摩擦力的条纹状橡胶垫。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通过滚动式的展示,能够减少老人对学习卡分辨难度,也减少动作,让其注意力集中在思考上。进一步,滚动腔的三个部分分别是描述腔、实物腔和实例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整体上讲,三段卡使用过后避免收纳繁琐,摆放时整洁美观,尺寸大小合适。 2、转动式的展示,实物与描述相互配对,刺激感知觉,也可以调动老人参与性。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可以有效的解决现有的学习器械中存在学习效果差、学习器具零散的问题。
- 认知症老人数字教具
登记号:202127195 分类号: R49;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杨旭、马秋平、聂莎、饶艳芳、贾卫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当前,人口老龄化加剧,约有1000多万的认知症老人,认知症老人普遍对数字的概念模糊,计算能力减弱。蒙台梭利数学教具是针对学龄前儿童的数学学习教具,并不完全适合认知症老人,当基于蒙台梭利的活动应用在认知症老人的照护时,如何改进和有效利用蒙台梭利教具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认知症老人数字教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对具有认知症的老人而言,具有非常大的教育意义,不仅能够有效地调动老人的动手能力,还能训练老人的空间感和时间感,能够方便老人快速整理教具,减少心理负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认知症老人数字教具,包括,教具本体,整体为圆柱型结构,表面设有钟表的数字标识,并且在每个数字标识处设为空槽;数字棋子,能够置入空槽内,为磁铁结构,其中磁铁两极为正反两面;每个空槽内还设有用于调整棋面的底磁;数字棋子的背面为负极、正面为正极,而底磁的顶部为正极、底部为负极设置;、底磁为倾斜放置;空槽内在底磁的倾斜空隙内还设有用于固定数字棋子的卡台;每个空槽向外还设有用于取出数字棋子的开口。进一步,数字棋子还包括配备有运算符号以及运算板。进一步,运算板表面设有方便运算的分隔横线,即数学本样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传统数学教具多以卡片、木质数字块为主,教具小,老人看着吃力,且只调动老人单一的视觉,而本研究调动了多种感知觉。 2、教具学习的内容全面,不仅学习数学运算,还可以学习时间知识,可以帮助老人全面了解时间概念,运算概念。 3、在活动过程中,请认知症老人将数字摆放到表盘的相应位置上,锻炼了老人的视空间能力。
- 认知症好朋友名片
登记号:202127196 分类号: R49;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杨旭、马秋平、聂莎、贾卫、饶艳芳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目前,我国认知症患者人数已超过1000万,认知症老人通常会有心理和行为的改变,易激惹、记忆力减退等临床表现,有走失、抑郁的危险。蒙台梭利认知症好朋友是指每一位认知症老人的照护者,和老人共同完成蒙台梭利活动,使老人继续过有意义的生活。本研究是在给每一位认知症好朋友佩戴的现有名片基础上做出改进,改进后的名片可以作为老人的活动教具,调动老人共同参与,老人佩戴后也可起到防走失的作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认知症好友名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可以调动老人自己制作名片的积极性,也间接起到认知能力的康复作用,名片上增加二维码,扫描后可看到老人信息和相关健康情况,有利于发生危险时的救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认知症好朋友名片,包括,名片框、背胶层、胶层保护贴和翻面;背胶层设置在名片框的背胶,为有黏性的层体;胶层保护贴设置在背胶层的表面,共包括左、右两部分,其中左、右两部分相邻的边缘上还设有方便撕开的凸条;名片框的表面包括左、右两部分,其中左侧为翻面;翻面的内表面设为识别标识区,外表面为照片夹;名片框的右侧部分为信息标识区;翻面是以名片框顶端为旋转轴,由下向上翻开的结构。进一步,翻面内表面的识别标识区为二维码标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传统名片字小,老人视力下降,辨认困难,本研究背景简单,字号大,容易看清。 2、传统名片只有联系电话和住址,本研究增加二维码功能,可以扫码了解老人的相关信息和疾病史,用药史,过敏史,在有突发情况时第一时间救治。 3、以往的名片直接给老人印在衣服上或直接佩戴在胸前,本研究调动老人自己参与,增加了老人参与活动的自主性。 4、适用于认知症老人和照护者,每人佩戴名片,在活动过程中,当老人忘记某些姓名时,名片可起到提示作用,使老人增加自信心,更利于活动的完成。
- 一种偏瘫患者自主进行上下肢功能锻炼器
登记号:202127197 分类号: R5;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覃勤、马秋平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存活患者中有70%~80%遗留部分功能障碍,尤以肢体运动障碍——偏瘫占比例最大。而患者早期在床上主动进行肢体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肢体功能恢复。而现有的肢体功能锻炼器较少针对患者的髋部进行锻炼,以及上肢和下肢的锻炼器需要分开使用的情况,因此需要一种专门让偏瘫患者自主进行上肢bobath握手和下肢桥式运动的功能锻炼器。 使用时可将功能锻炼器的纵向支撑杆插入病床四周放置输液架的孔内,高度可自行调节。纵向支撑杆与横向支撑杆组合成病床顶部的支架,支架中间有一固定的滑轮。滑轮上的绳索一端设计为供健侧手指与患侧手指进行bobath握手的掌部分指板、腕部固定带。滑轮上的绳索一端设计为供协助抬起髋部或下肢的托带。患者患侧手指放于掌部分指板中,健侧手指一并握住掌部分指板及患侧手指进行bobath握手,必要时使用腕部固定带。健侧上肢可带动患侧上肢进行屈伸、上举的训练,同时借助滑轮还可协助患者进行髋部外展,上抬的桥式运动,以及下肢的屈曲和上抬训练。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可以有效的解决偏瘫病人自主进行上肢bobath握手和下肢桥式运动的问题,使用更方便、更灵活。上肢bobath握手的康复动作在三叉套和管套的设计下,能够有效的进行翻转。弧杆的设计增加了稳定性。偏瘫患者利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进行屈伸、上举,同时借助滑轮还可协助患者进行髋部外展,上抬的桥式运动,以及下肢的屈曲和上抬训练,能有效防止肩关节、髋关节僵硬和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 一种结合测距仪扫描的同身寸穴位定位仪
登记号:202127198 分类号: R2;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覃勤、马秋平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人体的穴位除了“以痛为腧”的是穴无固定的部位之外,十四经输穴和经外奇穴都有固定的位置。针灸临床中,治疗效果与取穴是否准确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定准穴位,必须掌握好定位方法。常用腧穴的定位方法有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同身寸法和简易取穴法等4种。定位法的不精确性和不规范性,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而现有的智能手机中,通过摄像头对扫描的平面进行AR成像,就能快速、准确测出距离值。 本专利将双目视觉技术与医书中给出的同身寸穴位定位法相结合,通过将计算器与测距设备进行精妙的结合,形成一体化的专业穴位定位仪。在仪器壳体上,设有夹持架,长方体的设备形状,类似于现有的DV录像设备,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持设备的平稳扫描,提高精度,在侧边设有换算的输入面板,并且进行分类和实时计算,输入相应的数值并且按下确认键后,即可完成操作,简单快捷,其中换算芯片为现有的计算器的集成芯片,算法极为简单却能提供高价值的数值,为现有技术,不难实现,易于推广。在得到需要的相对人体数值之后,即可再次使用AR测距仪,进行测量相关需要定点的穴位的长度,最后完成定穴。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具有精确定位的功能,精确度高,实用性强。仪器操作简单,利用智能手机的现有功能进行运用,能够最大程度得到精准的穴位位置。设备灵巧,便于携带,后续定点只需要找到射灯照射的点即可,避免带尺来测量的冗杂步骤,能有效地解决了医生的穴位定位不准确和操作繁琐等问题,方便了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 一种新型服药提醒笔
登记号:202127199 分类号: R49;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陈玲、梁梦雅、顾迎旦、穆小平、王成龙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当今我国慢性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慢性病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患者常常需要终身服药来防止原有疾病的继续恶化。而服药的时间和服药的剂量主要由服药人的记忆力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中老年人群,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记忆力减退,导致用药过程中会出现漏服,重服的现象。不按时正确服用药物,轻者会影响药物疗效,达不到与其治疗效果,重者有可能引发更大的疾患,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服药提醒笔,该装置增加了红外线后台监控,一大两小储药瓶满足不同种类和大小的药物服用要求,可通过一次性提醒起到多种类型服药的目的,对于长期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需要长期不间断服药却不方便携带,或容易遗忘服药的患者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听觉丧失或者减弱的患者通过振动装置也能达到提醒服药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外型似笔状,储药瓶包括一个大规格和两个小规格,满足了存放不同种类和大小药物的要求,可提高服药效率。该装置储药盒主要分成四个圆柱形凹槽,其中有3个凹槽容纳储药瓶,右侧单侧凹槽上面安装红外距离传感器;储药盒呈密封设置,可以减少药物受潮和受尘的可能性,延长药物寿命;透明储药盒方便监测,取药简单。红外线测距后台监控可以跟进患者是否按时服药,并且可以通过该装置与闹钟提醒相结合,避免重复提醒;声光触同时进行,从视觉听觉触觉上,共同提醒使用者吃药,兼顾了老人视听触觉,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综合了体型小巧、便携性强、随时随地取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上手、多方位提醒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中老年人群。
- 一种便于取药和吃药的水杯
登记号:202127200 分类号: R47;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陈玲、高慧、杨永、杨连招、陆柳营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本成果来源于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居家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高血压患病率呈剧增趋势,居慢性疾病之首,而老年高血压控制率欠佳,这与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差密切相关,我国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差。国内外学者就忘记服药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已基本达成共识,忘记服药导致服药依从性差这在美国2005 年的人群调查占32.4%,在印度高达62.17%。研究表明服药提醒可以有效的改善忘记服药状况。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便于取药和吃药的水杯,主要便于老年患者服药。本实用新型包括杯体、第二筒体、齿轮和杯套,所述杯体一端固定有杯盖,所述杯盖一表面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周侧面开有第一槽孔,所述固定板一表面开有若干第二槽孔和第三槽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第二筒体,使得第二筒体内部的内齿轮与齿轮啮合,从而可以缓慢的转动,使得第二筒体上的第四槽孔与对应固定板上的第一筒体相互连通,从而使得第一筒体内部的药物可以沿着第四槽孔取出,且可以直接倒入患者口中,使得患者吃药更加卫生,且利用多个第一筒体对药物进行存储,使得药物分类更加有序,不需要进行二次配药,从而使得患者使用更加的便捷。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可以有效缓解老年患者服药的不方便,促进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
- 壮医点穴配合药物热熨疗法治疗旁巴尹技术规范
登记号:202127201 分类号: R247;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港市人民医院、南宁市中医医院、防城港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防城港市中医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庞宇舟、黄格朗、方刚、戴序荣、郭礼、徐奎、周德文、卢燕、黄永光、周凯、黄安、邢沙沙、张青槐、潘鑫、梁护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为建立壮医点穴配合药物热熨疗法治疗旁巴尹和开展疗效评价研究,并进行临床示范推广应用,结合目前治疗指南中未涉及壮医技法内容的情况,有必要制定壮医点穴配合药物热熨疗法治疗旁巴尹技术规范的地方标准。本标准是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自治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推荐、广西中医药大学、贵港市人民医院联合起草的《旁巴尹(肩周炎)壮医点穴配合壮医药物热熨疗法治疗规范》(编号:2018-0283)已列入2018年第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旁巴尹(肩周炎)发病率在现代的生活中逐年升高,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身心。壮医认为本病是寒湿等邪毒入侵肩关节及其周围的龙路火路,阻滞局部龙路火路网结点,使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导致肩关节的疼痛及活动障碍。壮医毒理论认为壮族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多雨,易酿成湿毒,湿毒滞留于肩周,导致龙路火路不通,气血运行不畅,筋结形成,而产生疼痛形成肩周炎,壮医称为“旁巴尹”。其病位在经筋,病理是“筋结”形成。目前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式多是以缓解疼痛等对症治疗为主。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壮医治疗的关键是如何准确找到“筋结”点并松筋解结,同时湿毒留滞,当以除湿解毒,通达道路,调畅气机,使受阻之龙路火路恢复通畅,气血运行正常,三气达到同步。壮医点穴疗法是医者用手指在患者体表的穴位和刺激线上施行点、压、掐、拍和扣等手法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该法通过医者手指准确的点按,能够直接有效作用于肩关节及周围的龙路、火路网络阻滞点,达到疏通龙路、火路阻滞点的作用;壮医药物热熨法是运用壮医特定药方经过蒸煮后,直接烫熨在肩关节及其周围,利用热力将药物有效成分通过透皮吸收作用于肩关节及周围龙路、火路,以疏通网络阻滞点。先以壮医点穴手法揉散筋结,疏通网络阻滞点,继以壮医药物热熨,行气活血,疏利筋骨,则肩关节疼痛自消,活动自如。壮医透骨海桐方是贵港市人民医院治疗肩痛并在临床运用多年的外洗经验方,以透骨草、海桐皮、飞龙掌血三者为主药;牛大力、海风藤、石南藤、大风艾、大驳骨、两面针为帮药;走马胎为公药;九节木、络石藤为母药,全方主帮公母合用,诸药研磨成粉,加热后外敷作用于皮肤表面,使药物直达病灶,则龙路火路畅通,寒散湿除,筋骨关节通利而疼痛自除,肩周炎得愈。旁巴尹是壮医优势病种。旁巴尹是壮医“湿毒病”的一种,壮医外治积累丰富了的经验,“简、便、廉、验”的壮医特色技法显示出较大的治疗优势,在此基础上壮医点穴配合壮医药物热熨疗法,与中频治疗仪治疗相比,能够显著减轻患者肩关节疼痛、明显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临床疗效显著,疗法技术操作简易、安全可靠,易在基层推广普及,将对壮医药的发展及壮医药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模式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三、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标准列出了壮医点穴配合药物热熨疗法治疗旁巴尹技术规范术语和定义、适应症及禁忌症,提出壮医点穴配合药物热熨疗法治疗旁巴尹的理论依据,规范了壮医点穴配合药物热熨疗法治疗旁巴尹的操作的步骤,注意事项。本标准适用于壮医点穴配合药物热熨疗法治疗旁巴尹。
- 壮医皮肤针配合药物外洗疗法治疗能嫩能唅技术规范
登记号:202127202 分类号: R247;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市中医医院、防城港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防城港市中医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庞宇舟、蒋祖玲、韦日铺、方刚、邢沙沙、黄安、赵权、黄波贞、徐晶、张青槐、邓桂艳、韦斌、梁丽忠、唐静、陈秋霞、梁凤珍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能嫩能唅发病率高,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能嫩能唅是一种病程长、缠绵难愈、易于复发的常见变态反应性炎性皮肤病,可由多种因素引起,我国一般人群患病率为7.5%,发作时患者常感瘙痒剧烈,患处皮肤浸润肥厚,不易根治,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医药民族医药治疗能嫩能唅具有较大优势。课题组前期开展相关研究,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皮肤科2015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皮损严重程度评分、皮损面积评分、瘙痒评分及EA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试验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应用壮医皮肤针和壮医药物外洗治疗慢性湿疹较糠酸莫米松乳膏更能改善患者的皮损面积和瘙痒程度。另外,试验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81.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11%,且不良反应轻微,表明联合应用壮医皮肤针和壮医药物外洗较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更能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安全性方面,试验组仅有3例在皮肤针叩刺时出现皮损增厚,长期使用并未表现出不良反应,显示安全性高。尽管对照组治疗期间未出现不适,但是长期使用激素副作用较大,而壮医皮肤针配合壮医药物外洗则可以避免此类不良反应,具有更大优越性。 建立壮医皮肤针治疗能嫩能唅的操作规范将推动广西标准化事业发展。尽管壮医药起源很早,但由于壮族历史上没有形成本民族规范通行的统一文字,长期以来无法形成完整的壮医药理论体系,也未能形成完整规范的壮医技法操作规范。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自治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推荐、广西中医药大学负责起草的《能唅能累(慢性湿疹)壮医皮肤针配合壮医药物外洗疗法治疗规范》(编号:2018-0284)已列入2018年第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因此,通过本标准的制定,建立壮医皮肤针治疗能嫩能唅的技术规范,并将其应用到能嫩能唅的临床治疗中,不仅促进壮医药临床规范化、疗效评价标准化,还将推动广西标准化事业创新和发展。 本标准规定了壮医皮肤针配合药物外洗疗法治疗能嫩能唅的术语和定义、诊断、治疗、皮肤针疗法、药物外洗疗法。 本标准适用于壮医皮肤针配合药物外洗疗法治疗能嫩能唅。
- 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操作规范
登记号:202127203 分类号: R247;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市中医医院、防城港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防城港市中医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庞宇舟、邢沙沙、方刚、曾振东、黄安、赵权、徐晶、张青槐、黄波贞、汤倩倩、罗志洪、梁丽忠、陈秋霞、韦露秋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壮医虽未提出腧穴热敏化之说,但壮医针法和灸法历史悠久,方法众多。壮医认为,人体内部存在“谷道”“气道”“水道”三条开放通道和“龙路”“火路”两条内封闭通路,其中,“谷道”“气道”“水道”与脏腑相连,通过脏腑的化生调节,实现食物、气体和水液的正常消化、交换和代谢; 而 “龙路”“火路”分别是人体血液的通路和信息通道,有干线、网络,遍布全身,维持人体的血液循环和信息传递处理。正常情况下,三道两路畅通,调节有度,人体之气就能与天地之气保持同步协调平衡,处于健康状态。若某种原因导致三道两路阻塞或调节失度,就会造成三气不能同步而致病。病理状态下,三道两路阻塞,必然导致“龙路”“火路”循行的体表部位气聚不通,形成类似于腧穴敏化态的状态,此时,运用腧穴热敏化技术可探查“龙路”“火路”瘀滞之热敏点,为疏通 “龙路”“火路”,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针刺选穴。通过借鉴腧穴热敏化技术研究的成果,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壮医腧穴热敏化探穴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壮医腧穴热敏化探穴的技术和方法,运用于“发旺”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5年-2017年收集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风湿科就诊患者168例,按照简单随机、平行对照、非盲的方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药物治疗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硫酸羟氯喹、美洛昔康,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通过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尼莫地平法进行疗效评价,本研究显示,运用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迅速而明显地缩短患者晨僵时间、提高双手握力,减少关节疼痛数目和肿胀数目,能明显降低患者 VAS 评分、DAS 28 评分,缓解疾病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能明显降低 CRP、ESR 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起到良好的消炎镇痛作用。而且本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绝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度,对症治疗后即可缓解。 该疗法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疗效肯定,但是在术语和定义、适用病种、禁忌症、操作方法、治疗疗程、注意事项、意外处理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严重影响其的临床推广和发展。为规范操作方法,促进其临床推广应用,有必要制定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操作规范地方标准。本标准是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自治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推荐、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市中医医院、防城港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防城港市中医院。联合起草的《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技术规范》(编号:2018-0281)已列入2018年第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 本标准规定了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的术语和定义、适用病种、禁忌症、操作方法、治疗疗程、注意事项、意外处理。本标准适用于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的操作。
- 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发旺技术规范
登记号:202127204 分类号: R247;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市中医医院、防城港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防城港市中医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庞宇舟、方刚、邢沙沙、徐晶、黄安、张青槐、徐奎、黄永光、汤倩倩、罗志洪、梁丽忠、陈秋霞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发旺是壮医优势病种。发旺是壮医“湿毒病”的一种,病机实质是“龙路、火路网络阻滞致痹”。壮医外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简、便、廉、验”的壮医特色技法显示出较大的治疗优势。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是借鉴陈日新腧穴热敏化的理念[2],以壮医“三道”“两路”作为理论基础,在遵循壮医对穴位的认识和疾病治疗选穴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壮医药艾(成份为壮药大风艾、山苍子、姜黄、艾叶等)施行温和灸探穴确定疾病的热敏点,再运用针刺施以调气治疗,直接作用于“三道两路”在体表的网结,疏通瘀滞,调整调节和畅通人体气血,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加速邪毒化解或排出体外,使三气复归同步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采用壮医药艾结合壮医对穴位的认识以及先人总结的取穴经验进行针对性的探穴,以确定疾病治疗的选穴,提高了选穴的针对性,同时针与灸结合,疗效上产生了叠加效应的效果。近年来,以庞宇舟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通过挖掘整理壮医对发旺的防治理论、诊疗技术和有效方药,在壮医理论指导下,采用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发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关节肿胀、疼痛、酸楚、麻木、晨僵、屈伸不利等症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国际上通用的2015版美国风湿病协会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制定的《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5],指出激素和生物制剂为目前主要治疗药物,未提及任何外治疗法。我国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诊疗指南》,指出中医针刺、梅花针、穴位注射、灸法和推拿外治法,但均未提及具体操作规范。为规范操作方法,促进其临床推广应用,有必要制定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发旺的技术规范。本标准是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自治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推荐、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市中医医院、防城港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防城港市中医院。联合起草的《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技术规范》(编号:2018-0281)已列入2018年第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 本标准规定了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发旺的术语和定义、诊断、治疗、操作方法、疗效评价标准、注意事项、意外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发旺。
- 丹参治疗肺炎的体外药效物质基础及其机制研究
登记号:202127205 分类号: R9;R96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黄莉婷、高红伟、唐梅文、丁昉、常亮、刘振杰、韩珊、梁雪琼、黎韦菁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炎症是机体的重要防御机制之一也是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病理过程,在临床治疗中,抗炎药物是仅次于抗感染药物的第二大类药物,抗炎药物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此外,由于对炎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导致人们目前在药物选择上仍停留于改善病情及抑制免疫应答的水平,长期的药物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也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寻求新的有效的抗炎药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丹参被认为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但是其药效作用物质基础尚不明确,且分子机制研究不够深入,限制了其在炎症治疗中的应用。基于此,课题组开展《丹参治疗肺炎的体外药效物质基础及其机制研究》,于2019年获得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资助。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支原体和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肺炎发病率有增长的趋势。呼吸系统疾病是导致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死亡原因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炎。肺炎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因此加强治疗肺炎的相关研究,探索治疗肺炎的新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丹参在肺炎的临床治疗上效果显著,但其作用物质基础及其分子机制不清楚,限制了其在肺炎治疗中的应用。项目采用体外药效学评价模型,明确丹参新化合物 4( Diethyl Blechnic, DB)是丹参治疗肺炎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之一,阐明其治疗肺炎的作用特点和分子机制,为丹参在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三.主要论点与论据主要论点:对丹参新化合物 4( Diethyl Blechnic, DB) 抗炎效果进行评价, 明确其具有良好抗炎作用, 且其作用机制通过 TLR4/MyD88- PI3K/AKT NF-κB 信号通路和氧化应激途径进行。论据: 1) MTT 法检测结果如下, DB 在浓度为 5、 10、 20 μM 浓度下均无细胞毒性。 2)在 LPS 作用下, RAW264.7 细胞中 NO 的产生及释放均明显升高, DB 可显著抑制 LPS 诱导的 NO 的产生。 3)在 LPS 作用下, RAW264.7 细胞中 iNOS 和 COX-2 蛋白的表达明显上升, DB 则显著降低 LPS 诱导的 iNOS 和 COX-2 蛋白表达。 4) LPS 诱导 RAW264.7 细胞产生并释放炎症因子,在 DB 作用下,炎症因子 PGE2 的释放及 TNF-α、 IL-6、 IL-1β mRNA 水平均受到显著抑制。 5)在 LPS 作用下, RAW264.7 细胞内 MMP 下降,诱导 ROS 生成,使细胞产生炎性损伤, DB 处理后能有效恢复 MMP 并抑制 ROS 的产生,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 6)LPS 促进 NFκB 入核, DB 则明显减少 NF-κB/p65 进入细胞核从而影响 NF-κB 通路。 7) LPS 激活 TLR4 信号通路,促进该信号通路中各蛋白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 DB 能明显降低 TLR4/Myd88 蛋白表达,并有效抑制 TAK1、 PI3K、 AKT 蛋白的磷酸化水平。 8)在 RAW264.7 细胞中, LPS 诱导 Keap1 蛋白表达升高,产生氧化应激损伤,而 DB 作用下 Keap1 表达降低, HO-1、 NQO1 表达上升, NRF2表达升高且促进入核,则 DB 能抑制 LPS 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四.创见与创新(1)研究特色:基于丹参治疗肺炎的中医药理论指导,以及丹参在临床上的应用,结合本项目的前期研究基础,对丹参体外抗肺炎作用及TLR4/MyD88- PI3K/AKT NF-κB 信号通路和氧化应激途径进行探索,从分子水平揭示总丹参酮治疗肺炎的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的特色及新颖性。(2)创新成果:通过对本项目的系统研究,阐明丹参治疗肺炎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为扩大其在治疗肺炎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扎实实验基础。 五.社会经济效益自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以及医疗卫生支出的逐年提高,我国肺炎用药行业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特别是最近五年,肺炎用药行业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截止 2019 年,我国肺炎用药行业生产企业约 500 多家。 肺炎用药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从2015 年的 38 亿元增至 2019 年的 48 亿元。特别是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极大促进了肺炎用药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中医药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越来越被重视。在现代环保观念影响下,人们越来越追求少污 染、少副作用的纯天然药物,严格的生产要求及质量给天然民族药物带来了商机。 自“十三五”以来,国家主管部门以及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支持中药肺炎用药发展的政策和规划。本课题研究对象丹参是一味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的药物,用途广,疗效卓,性平无毒,药源广而价廉易得,是一味值得认真研究和推广的药物,对其天然成分的研究与开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六.历年获奖情况无。 七.成果简介要向社会公开丹参新化合物 4( Diethyl Blechnic, DB)具有良好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通过 TLR4/MyD88- PI3K/AKT NF-κB 信号通路和氧化应激途径进行。
- 一种壳二孢氯素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或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抑制剂药物中的应用
登记号:202127206 分类号: R9;O6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罗小卫、刘永宏、王军舰、高程海、蔡国弟
任务来源: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本项目主要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要研究一种新颖的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ihydroorotate dehydrogenase,DHODH)抑制剂壳二孢氯素acremochlorin A,其具有良好的抗乳腺癌活性。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是存在于线粒体内膜的一种含铁的黄素依赖酶,催化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第4步关键反应,对于细胞代谢和细胞增殖至关重要。细胞内的嘧啶核苷酸主要来自于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途径,其中人源二氢乳清酸脱氢酶 (hDHODH) 抑制剂通过阻断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过程来阻止DNA复制的S期,进而抑制恶性增殖的肿瘤细胞的生长,逆转肿瘤的异质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DHODH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抑制或下调DHODH可以降低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或者增加其他靶点药物的抗肿瘤效果,是潜在的肿瘤治疗靶点。壳二孢氯素类(ascochlorins)化合物是真菌来源的抗生素,目前已发现不到50个ascochlorin类天然产物。壳二孢氯素类报道有抗氧化、抗菌等活性,对部分肿瘤细胞也有抑制活性,但是作用机制研究非常薄弱,抗肿瘤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本发明提供壳二孢氯素类化合物acremochlorin A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或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抑制剂药物中的应用,涉及海洋天然产物领域。公开一种壳二孢氯素类化合物acremochlorin A,该化合物的环己醇片段上具有罕见的偕二甲基及环外双键,且具有广谱显著的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和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抑制活性,因此是开发成为结构新颖、活性高效的抗肿瘤药物或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抑制剂药物的理想侯选化合物。
- 基于“肝肺同治”理论的加味过敏煎调控哮喘小鼠Th细胞分化及其信号通路的研究
登记号:202127207 分类号: R2;R28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覃骊兰、蓝毓营、郝二伟、周蓓、黄富军、韦乃球、曹云、范丽丽、杨丽琴、孙健
任务来源: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旨为过敏哮喘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实验理论。过敏性哮喘是目前的医学难题,给人类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中医治疗过敏性哮喘有显著优势。本项目提出从“肝肺同治”角度治疗哮喘的新理论,将风邪引入过敏性疾病的病机当中,认为风邪是引发哮喘的先导,肝肺功能失常是引发哮喘的关键病机。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对哮喘的不同认识与理解,将中医的“肝肺同治”哮喘理论与现代医学关于哮喘发生的免疫学机制结合起来,对有临床实践基础的加味过敏煎进行系统的药效和药理学研究,在验证中医治疗学理论的同时,又可以开发中药复方新药,其成果可指导临床过敏性疾病(特别是过敏性哮喘)的预防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1)药效方面:加味过敏煎通过多途径减少哮喘小鼠体内炎症细胞浸润,改变血液中细胞因子含量,减轻气道炎症,改善哮喘小鼠呼吸功能,发挥平喘、抗过敏的作用;(2)机制方面:加味过敏煎可能是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中STAT6的活化及蛋白表达、增强STAT4的活化及蛋白表达,下调Th2、Th17型细胞因子及其相关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上调Th1、Treg型细胞因子及其相关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调节Th细胞向Th1、Th2、Th17和Treg细胞分化过程,扭转哮喘小鼠Th1/Th2细胞失衡,平衡Th17/Treg细胞。同时加味过敏煎还能下调哮喘小鼠肺组织凋亡抑制因子Bcl-2含量,上调促凋亡因子Bax含量;促进哮喘小鼠肺组织EOS凋亡,抑制EOS的浸润,减轻气道炎症反应。
- 一种广山楂炭及其炮制方法与质量检测方法
登记号:202127208 分类号: R28;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杨海玲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广山楂为蔷薇科苹果属植物台湾林檎Malusdoumeri(Bois.) Chev.或光萼林檎Malusleiocalyca S.Z.Hunag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性味酸、甘、涩,微温,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的功效,可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等。广山楂作山楂使用已有90多年历史,作为其中炮制品之一的广山楂炭也一直沿用至今。目前各地广山楂的炮制工艺并不统一,而药材中的活性成分极易受炮制方法和温度的影响,因而造成药用广山楂炭的品质参差不齐。另外,由于该炮制品尚未建立其饮片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与标准,不利于其饮片质量控制。据报道,广山楂中含有黄酮、有机酸、萜类、甾醇类等多种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儿茶素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柚皮苷则具有促进骨细胞增殖和分化、抑制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作用等作用。根皮苷具有抗癌、抗病毒、抗氧化等多方面生物活性。5-羟甲基糠醛具有抗氧化性、抑制肝细胞凋亡等活性。上述四种活性成分极易受炮制方法和温度的影响,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学者比较了不同产地的广山楂中的芦丁与金丝桃苷含量,但对于广山楂炒炭前后上述四种活性成分的变化,却未见有文献报道。 因此,本发明在2020年度广西壮瑶药重点实验室运行补助项目“基于指纹图谱技术的广山楂及广山楂炭质量控制研究”(NO. GXZYKF2020A-10)和2020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山楂炭乙酸乙酯部位对HMWD所致大鼠化瘀止血作用机理研究”(NO.2020KY07034)项目的资助下,拟建立广山楂炭的质量测定方法,同时测定广山楂炭中5-HMF、儿茶素、柚皮苷、根皮苷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以期能更全面、准确的评价广山楂炭的品质,从而确保其临床疗效。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广山楂炭及其炮制方法与质量检测方法。所述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取广山楂净药材,置于蒸笼内清蒸20分钟,取出,然后放入40℃的烘箱中烘干至含水量≤10%,再置于预热的电炒锅内,2100w连续加热,炒至13分钟,取出,晾凉,即得广山楂炭。本发明所述炮制方法工艺简单可控,重复性良好,采用HPLC方法对广山楂中的四种成分进行了研究,具有一定的技术与手段先进性,方法操作重现性良好,保证了广山楂炭中5-HMF含量在4.45mg/g以上,儿茶素含量在7.23mg/g以上;所述广山楂炭止血效果显著; 本成果所述炮制方法简单可控安全性良好,质量检测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因此在进行广山楂炒炭炮制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前景,可为全面评价和控制广山楂药材质量提供依据。
- 田七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登记号:202127209 分类号: S567.23+6;S339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百色市农业农村局、广西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黄荣韶、欧丽萍、李良波、黎颖菁、韦继光、张平刚
任务来源:横向委托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1、 课题来源与背景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文件《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5年第三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由广西农业农村厅提出,广西大学和百色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起草的《田七种苗质量要求》广西地方标准获得立项。随着田七种植技术的发展,以及百色市田七生长环境具有低海拔高湿度等特点,原有的生产技术以及文山等地比较成熟的技术均无法满足田七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本课题组近年先后完成了广西科技厅、百色市科技局下达的广西田七种植相关科研课题,在此基础上,针对广西的独特气候特点,开展田七种苗生产相关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这对规范田七种苗生产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2、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2.1 技术原理广西田七产区具有海拔较低、温度湿度较高等环境气候特点,同时,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田七种苗生产区域的海拔高低、温度、光照、降雨量、土壤等环境条件以及种子质量、遮阴棚的透光率以及苗期管理等因素对田七种苗生长速度、生长质量、病虫害发生等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标准在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基础上,在各田七产区开展田七种苗生产技术规程相关调查,取得较为系统的数据,经归纳总结后得出本技术规程。 2.2 性能指标研究表明,影响田七种苗生产的主要指标有:(1)环境条件:选面东向阳,海拔高于800m,坡度小于 15°,排水方便的旱地,8-10年内未种过田七,土壤、灌灌水等环境要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二级标准规定;(2)遮阴棚:要求做到透光一致,生产期间透光度30%-40%;(3)子条质量,要求百条重125g以上;(4)做好播种前土壤消毒工作,每平方米施用 75g ~ 100g生石灰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g~ 1.5g。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目前尚没有与广西田七生产环境相适应的田七种苗生产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广西地方标准。因此,本标准的制定,可以规范广西田七种苗生产技术,对促进广西田七产业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标准必须是在遵循法律法规及国家相关标准的前提下,在总结广西田七产区田七种苗生产的技术经验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制定的,具有法律依据、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技术成熟度高,安全性大,可作为广西境内田七种苗生产的技术规范。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标准为推荐行地方标准,本标准发布之后,加强宣传及培训工作,以达到按标准技术进行田七药材生产,保证种植符合规范要求。该标准仍需要在实施过程田七生产的实际情况、技术发展情况,及时修订更新,以更快、更准地服务实际生产需要。
- 田七生产技术规程
登记号:202127210 分类号: S567.23+6;S316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百色市农业农村局、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食品发展站(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
主要完成人员:黄荣韶、黎颖菁、欧丽萍、刘淑梅、李良波、韦继光、张平刚
任务来源:横向委托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1、 课题来源与背景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文件《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5年第三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由广西农业农村厅提出,广西大学和百色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起草的《田七种苗质量要求》广西地方标准获得立项。随着田七种植技术的发展,以及百色市田七生长环境具有低海拔高湿度等特点,原有的生产技术以及文山等地比较成熟的技术均无法满足田七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本课题组近年先后完成了广西科技厅、百色市科技局下达的广西田七种植相关科研课题,在此基础上,针对广西的独特气候特点,开展田七种苗生产相关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这对规范田七种苗生产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2、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2.1 技术原理广西田七产区具有海拔较低、温度湿度较高等环境气候特点,同时,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田七生产区域的海拔高低、温度、光照、降雨量、土壤等环境条件以及种苗质量、遮阴棚的透光率以及生长期田间管理等因素对田七生长质量、病虫害发生和药材质量等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标准在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基础上,在各田七产区开展田七生产技术规程相关调查,取得较为系统的数据,经归纳总结后得出本技术规程。 2.2 性能指标研究表明,影响田七生产的主要指标有:(1)环境条件:选面东向阳,海拔高于700m-1200m,坡度小于 15°,排水方便的旱地,8-10年内未种过田七,年降雨量1100毫米以上,土壤、灌灌水等环境要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二级标准规定;(2)遮阴棚:要求做到透光一致,育苗期间透光度15%-20%;(3)种子质量,要求千粒重95g以上;(4)做好播种前土壤消毒工作,每平方米施用 75克 ~ 100克生石灰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克~ 1.5克。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目前尚没有与广西田七生产环境相适应的田七种苗生产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广西地方标准。因此,本标准的制定,可以规范广西田七种苗生产技术,对促进广西田七产业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标准必须是在遵循法律法规及国家相关标准的前提下,在总结广西田七产区种苗生产的技术经验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制定的,具有法律依据、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技术成熟度高,安全性大,可作为广西境内田七生产的技术规范。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标准为推荐行地方标准,本标准发布之后,加强宣传及培训工作,以达到按标准技术进行田七种苗生产,保证种植符合规范要求。该标准仍需要在实施过程田七种苗生产的实际情况、技术发展情况,及时修订更新,以更快、更准地服务实际生产需要。
- 田七种苗质量要求
登记号:202127211 分类号: S567.23+6;S339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百色市农业农村局、广西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李良波、欧丽萍、刘淑梅、黄荣韶、韦继光、张平刚
任务来源:横向委托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1、 课题来源与背景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文件《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5年第三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由广西农业农村厅提出,广西大学和百色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起草的《田七种苗质量要求》广西地方标准获得立项。随着田七种植技术的发展,以及百色市田七生长环境具有低海拔高湿度等特点,原有的生产技术以及文山等地比较成熟的技术均无法满足田七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本课题组近年先后完成了广西科技厅、百色市科技局下达的广西田七种植相关科研课题,在此基础上,针对广西的独特气候特点,开展田七种苗相关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这对规范田七种苗生产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2、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2.1 技术原理广西百色的田七产区具有海拔较低、温度湿度较高等环境气候特点,同时,观察表明,田七种苗的单条重量(不含地上部分的茎叶)、和根系条数对移栽后的田七田间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确定采用田七种苗的单条根重、支根条数作为衡量田七种苗质量的主要指标。 2.2 性能指标研究表明,在百色市栽培的田七种苗,不同海拔、不同种植方式的植株高度变幅为10.0 cm~14.8 cm,茎粗1.57 mm~1.94 mm,子条鲜重1.42~2.23 g,支根条数2条~6条。由于百色田七产区气温偏热,干物质累积较文山产区少,单个子条重量达到2 g以上的占比较少。因此,为了做到苗全苗壮,有必要进行田七种苗分级。根据百色产区的实际情况,将田七种苗质量分为3级,分别为一级种苗、二级种苗和三级种苗。种苗等级越高,要求的单子条鲜重、支根条数越大,同时要求休眠芽饱满、根系完整程度越高。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目前尚没有与广西田七种苗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广西地方标准。因此,本标准的制定,可以规范广西田七种苗市场,对促进广西田七产业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标准必须是在遵循法律法规及国家相关标准的前提下,综合田七栽培对种苗的实际要求制定,标准具有法律依据、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田七种苗出圃的质量要求。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标准为推荐性地方标准,本标准发布之后,加强宣传及培训工作,以达到按标准技术进行田七的栽培,保证种植符合规范要求。该标准仍需要在实施过程田七种苗生产的实际情况、技术发展情况,及时修订更新,以更快、更准地服务实际生产需要。
- 复方金花茶漱口水及其制备方法
登记号:202127212 分类号: R28;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邓家刚、侯小涛、郝二伟、杜正彩、李聪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本发明来源于广西科技厅项目2017年广西中药药效研究重点实验室。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其花和叶为广西壮族民间的传统用药,据《广西中药材标准》、《现代本草纲目》等记载,可用于防治咽喉炎、肾炎、痢疾、肿瘤、便血、高血压和月经不调等病症。金花茶具黄酮、多糖、植物多酚、皂苷等多种化学成分,药理研究中具有抑菌、降血脂、抗氧化、降血糖等作用。肿节风Sarcandra glabra(Thunb. )Makai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的全株或根,含有黄酮类、倍半菇类、香豆素类等化学成分,用于口腔炎、跌打损伤等疾病。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取金花茶叶子50g及肿节风20g净制后,加10倍水煎煮两次,煎煮后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后浓缩至密度为1.02-1.03;加300ml食用酒精使总含醇量为70%-75%,密封后冷藏24h;回收酒精至无酒精味,加甘油50ml、山梨酸钾10g、糖精钠lg充分搅拌,再将4g薄荷脑用100ml食用酒精溶解后加入搅拌,加水至12000ml,之后将成品静置24h,取上清即得复方金花茶漱口水。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具有原始创造性与国际先进性。 [1] 复方金花茶漱口水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810628338.X)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发明表明,复方金花茶漱口水具有选择性抑菌作用,对龋齿致病菌血链球菌、变异链球菌、嗜酸乳杆菌起抑制作用,但对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及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无抑制作用。本发明采用水煎及食用酒精提取的方法,最终挥干酒精。此为漱口水常规制备方法,技术成熟,安全可靠。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为深度开发金花茶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功能型漱口水增添了新品种。但本发明尚未进行成果转化,无法大规模应用。
- 瑶药白钻在制备抗肝癌药物方面的应用
登记号:202127213 分类号: R28;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侯小涛、郝二伟、邓家刚、杜正彩、郑鑫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本发明来源于广西科技厅项目“瑶药白钻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初步研究”。瑶药白钻为五味子科植物绿叶五味子(Schisandra viridis A.C.Smith)的藤茎,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瑶族地区少数民族常用药,具有祛风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骨痛、胃痛、疝气痛、月经不调、荨麻疹、带状疱疹等。未见瑶药白钻用于肿瘤或者肝病治疗。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发明公开了瑶药白钻在制备抗肝癌药物方面的应用。本发明对瑶药白钻进行了深入研究﹐试验表明,瑶药白钻水提液具有显著的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效果。本发明采用MTT法检测瑶药白钻水提液抗肝癌指标,通过检测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与外源性MTT反应生成蓝紫色结晶甲臜的光吸收值,反映活细胞数量。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具有原始创造性与国际先进性。 [1] 瑶药白钻在制备抗肝癌药物方面的应用(专利号:ZL201611145310.8)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发明表明瑶药白钻水提物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取瑶药白钻根茎,加水浸泡后煎煮两次,合并煎煮滤液,即得白钻水提液。提取方式与中药煎煮方法类似,安全性高,无需担心化学溶剂残留。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表明瑶药白钻可用于制备抗肝癌药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瑶药白钻用于肿瘤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前期研究基础,为深度开发利用瑶药白钻提供了新的探索途径。但本发明尚未进行成果转化,无法大规模应用。
- 平性活血药调节寒、热不同血瘀证的物质基础及分子机制研究
登记号:202127214 分类号: R28;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郝二伟、杜正彩、覃骊兰、周改莲、兰太进、陈炜、谢滟、罗雪菲、陈仪新、庞国凤
任务来源: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0日
1、课题来源与背景 “平性活血药调节寒、热不同血瘀证的物质基础及分子机制研究”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项目编号:81560658。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要解决中医药的理论问题必须解决中药药性的理论问题,也就是要解决中药药性科学内涵的问题。中药药性理论作为认识和使用中药的主要依据,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用药。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传统概念表达的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难以被现代社会普遍理解和接受,成为制约实现中药现代化的瓶颈。用现代科学语言诠释中药药性理论已成为中医药学术发展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中医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必然选择。 2、目的与意义平性是中药重要的药性之一,平性药的数量在历代本草著作记载的中药中占有很大比例。尽管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已获得了广大中医药科研人员的青睐和重视,但针对平性药药性的研究却很少,以致出现重寒、热性而轻平性的不平衡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局面,这与平性药文献记载众多和临床应用广泛的客观实际相违背。因此,平性药药性理论研究,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开展平性药药性研究对于中药药性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创见与创新本项目首次对平性活血药调节寒、热不同机体状态的物质基础进行研究;首次应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技术,从基因水平对平性药“双向适用”的分子机制进行系统研究。 4、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主要针对具有活血作用的平性药进行研究,所建立的研究模式,对于其他功效的平性药药性研究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可进一步推广应用于其他平性药及寒、热药药性科学内涵研究。 5、成果简介本项目的成果贡献在于阐明了3味平性活血化瘀药调节寒、热不同血瘀证的物质基础,并明确了3味平性活血化瘀药调节寒、热不同血瘀证的分子机制,属于基础研究,还未转化。后期可推广应用于平性药及寒热药的药性研究。
- 复杂网络传播源定位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登记号:202127215 分类号: TP3;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科技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杨凡、李春贵、彭勇、刘景贤、阳树洪
任务来源: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1日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现实世界中的大多数传播现象,例如人类疾病传播、计算机病毒传播、谣言传播以及电力网上的级联故障等等,均可抽象为复杂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进行研究。其目的是揭示网络拓扑结构与动力学行为之间如何相互影响,进而促进理解发生在网络上的传播现象,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传播源定位是控制网络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已经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从理论意义来看,传播源是网络传播的源头,准确地定位传播源不但能够直接对网络传播进行控制,还有助于还原整个传播过程,进而促进我们更好地认识网络传播现象。从现实意义来看,人类面临着众多需要溯源的问题,例如当人类传染病(例如SARS、H1N1、埃博拉等)、计算机病毒或网络谣言漫延时,需要及时准确地找出传播源并进行控制。我国《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已将网络传播控制列为网络空间安全的战略任务之一,亟需有效的解决方案。本课题围绕如何提高传播源定位方法的准确性、效率及实际应用能力,开展了两个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1)在传播源定位方面:利用网络快照的观测特性和网络中设定的观测节点所记录的传染方向信息,定义了一种基于方向诱导的遍历方法(direction- induced search,DIS),并结合DIS和高斯估计函数(Gaussian estimate or, GE),提出了基于方向诱导的高斯估计函数(direction-induced based Gaussian estimator, DISGE),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2)在面向传播源定位的关键节点识别方面:利用网络快照的观测特性,定义了局部感染方向(local infection direction, LID)和全局感染方向(global infection direction, GID)用于描述有助于定位传播源的信息,并提出观测中心性(observer centrality, OC)同时从LID和GID两个角度评估节点的重要程度,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协助传播源定位方法准确定位传播源。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网络传播过程控制的决策提供支持,有助于还原整个传播过程,促进更好地理解网络传播现象。能够为现实中众多需要溯源的问题提供决策支持,例如人类传染病(如新型冠状病毒、SARS病毒、H1N1病毒、埃博拉病毒等)、计算机病毒以及网络谣言漫延时,需要及时准确地找出传播源。同时也为我国《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中与网络传播控制相关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随机因素影响下的分布参数系统迭代学习控制
登记号:202127217 分类号: TP;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科技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戴喜生、李克讷、余玲、吴文军、周星宇、梅三各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1日
本项目主要对离散抛物和双曲分布参数系统两类学习区间随机变化、连续时间线性系统含有状态噪声的线性迭代学习控制问题、基于数据驱动的分布参数系统迭代学习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设计了针对随机概率特性的分布式学习控制算法、P型学习控制算法、神经网络优化分布式学习算法,利用概率论、随机微分方程等随机分析工具,证明了设计算法的在概率意义和均方意义下的收敛性,并且给出了数值仿真。建立了离散分布参数系统批次长度随机变化的学习控制理论方法;研究了连续时间集中参数和分布参数随机微分方程的迭代学习控制问题。 具体包括(1)对学习过程中学习的时间区间长度随机变化情形,研究分布参数系统迭代学习控制输出误差的收敛性问题:a.对单输入单输出一阶离散双曲系统,研究了其批次长度随机变化下的迭代学习控制问题。对有/无直输通道的系统分别应用分布式P型、D型迭代学习控制算法。证明了数学期望下的系统误差的收敛性。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这两种分布式迭代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b.研究了具有批次长度随机变化离散抛物型分布参数系统的迭代学习控制问题。设计了含有迭代平均算子的分布式学习律。证明了数学期望下的系统误差沿迭代轴收敛。所提出的分布式迭代学习控制算法的有效性通过所给出的数值仿真被验证。 c.对批次长度线性离散抛物型系统,提出了一类具有筛选机制的分布式学习算法,使得关于有用学习信息的利用效率得到提升,学习速度得到加快,数值仿真也验证了其有效性。(2)研究由于数据(实际输入或输出信号数据)传送或存储造成的随机丢包情形下,分布参数系统的学习控制算法设计,输出误差收敛性条件及收敛性分析: d.对抛物型和双曲型分布参数系统建立了数据驱动控制模型,用神经网络形成从期望输出到期望输入的映射。并设计了带辅助误差函数的权值迭代学习更新律以更新系统的输入。用李雅普诺夫性能指标函数和压缩映射原理进行跟踪误差的收敛性分析,对热传导系统和交通流实例进行了数值仿真。 e. 研究了双曲型分布参数系统的点到点数据驱动的迭代学习控制问题,并将其扩展到整个参考轨迹完全追踪的情况,引入径向基神经网络,形成期望输出与期望输入之间的映射来对系统的输入进行训练学习,并设计类似的未知参数估计迭代学习控制律。(3)研究当分布参数系统的状态或输出含有随机噪声的迭代学习控制问题: f.对系统状态还有含有白噪声的集中参数线性系统,分析了P型迭代学习控制算法的收敛性;对状态含有布朗运动驱动的分布参数随机系统进行了研究,也分析了相应的分布式学习控制算法的收敛性。(4)研究各种情况下设计的迭代学控制算法的数值实例以及计算机程序代码编写、仿真;分布参数系统迭代学习控制的应用(多智能体控制): g.分别对单输入单输出一阶离散双曲系统、批次长度随机变化离散抛物型分布参数系统等的分布式P型、D型迭代学习控制算法和筛选机制的分布式学习算法进行程序编写和数值仿真。 h. 对分布式多智能体系统的迭代学习控制进行计算机程序代码编写和数值仿真。 i. 对抛物型和双曲型分布参数系统建立了数据驱动控制模型、双曲型分布参数系统的点到点数据驱动的迭代学习控制问题进行计算机程序代码编写和数值仿真。 j.对学习时间区间长度随机变化和有噪声的系统设计了相应的算法,进行计算机编程和数值仿真。依托本项目,已发表研究论文15篇,其中SCI/EI刊物收录6篇。主持人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SCI/EI期刊论文5篇,EI会议论文6篇。核心期刊2篇,省级期刊1篇。共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毕业),其中2名毕业研究生课题直接于本课题相关,另外3名间接相关;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6名。
- 液面感应装置、生化分析仪和液面感应方法
登记号:202127218 分类号: O65;
主要完成单位: 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曾维强、吴斌
任务来源:桂林市科学技术局
推荐部门:桂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1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1、来源 本发明专利于2016年1月22日申请,2019年3月15日获得授权。 2、背景 生化分析仪用于进行各种体液,如血清、尿液、脑脊髓等体外定量检测,分析体液前需要取样,取样探针通过取样机构在垂直运动电机的带动下在样本容器中下行。当针尖接触到样本的液面时,垂直运动电机必须减速并停止,以防止取样探针撞击到样本容器底部造成损坏或插入样本容器太深吸取到血清下方的血浆造成堵针。取样探针吸取体液后在垂直运动电机的带动下向上运动返回,并且通过取样机构在水平运动电机的带动下水平运动到反应杯上方,将吸取的样本加入反应杯。在取样探针取样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液面位置判定,在针尖接触到液面时输出感应到液面的电平信号给电机控制单元,以便控制垂直运动电机减速停止。 该技术中,取样探针实质是一个电容,由内、外层不锈钢针管组成,中间隔一层绝缘套管,两个针管相当于电容的两个电极,当针尖接触液面时,介质由空气变为样本或试剂等液体,电容量就发生突变,以此来达到液面判定的目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液面感应输出信号的可靠性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主要包括模拟链路冗长,探针电容需经过电容电压转换器,模拟数字转换器,最后才由信号处理装置运算、处理,整个过程经过多次转换,容易受到外界干扰,造成灵敏度下降甚至产生误判液面;信号处理装置往往通过阈值判断、斜率计算等方式对探针电容数据进行运算,而探针的温漂、时漂和探针挂液等异常情况会使探针电容值异常,从而导致阈值判断单元失效,产生误判液面。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为了解决现有的液面感应技术上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面感应装置、生化分析仪和液面感应方法,旨在简化电路、减少外界干扰、提高液面感应信号的可靠性。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液面感应装置,包括:取样探针,用于从样本容器内取样;电容数字转换器,所述电容数字转换器与所述取样探针结合,用于检测所述取样探针的电容值并将所判定的电容值转换为数字量输出;信号处理装置,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分别与所述电容数字转换器和控制所述取样探针运动的电机控制单元结合,用于接收所述数字量、根据所述数字量确定所述取样探针是否与液面接触以及在确定所述取样探针与液面接触时向所述电机控制单元输出液面感应信号。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生化分析仪,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液面感应装置。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液面感应方法,包括:通过电容数字转换器检测取样探针的电容值并将所述电容值转换为数字量输出;根据所述数字量确定所述取样探针是否与液面接触以及在确定所述取样探针与液面接触时向控制所述取样探针运动的电机控制单元输出液面感应信号。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基于本发明提供的液面感应装置、生化分析仪和液面感应方法,液面感应装置包括取样探针、电容数字转换器和信号处理装置,电容数字转换器用于检测取样探针的电容值并将电容值转换为数字量输出,信号处理装置用于接收数字量并根据数字量确定取样探针是否与液面接触,在确定取样探针与液面接触时向电机控制单元输出液面感应信号。由于采用电容数字转换器一个元件代替现有技术的转换电路,可以有效解决模拟链路冗长、抗干扰度差的问题,简化电路、减少外界干扰、提高液面感应信号的可靠性。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发明涉及生化分析仪设备技术领域,已经获得了专利授权,专利应用的产品已经实现了产业化生产上市,市场反馈良好。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应用情况 本发明专利应用于“2017年桂林市科技计划项目(1020创新驱动)-高速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研制及产业化”项目,项目合同编号为:20140210,验收证书编号为:市科验〔2019〕16号。产品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的检测。 2、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应用产品存在以下问题 1.在临床应用方面:虽然本发明的液面感应技术能够简化电路,提高整体抗干扰能力有较为突出优势。但当临床应用过程中采用超微量样本时也存在识别不准确或误判输出液面感应信号问题。此问题的发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比如装机环境以及电网的干扰等客观因素,需要后续持续完善和解决液面感应在微量样本识别的可靠性。 2.电路设计方面:通过对市面上现有的IC芯片分析和调查,可采用性能和抗干扰能力更强的芯片替换,进一步提高液面检测数据的运算能力和判定的可靠性; 3.软件方面:优化现有软件实现算法。在实际生化仪应用中结合加样针所处的位置,进一步提高此液面感应发明专利技术在生化仪应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六、历年获奖情况 “光栅后分光式生化分析仪的研制”2016年获桂林市科学技术局组织的桂林市科学技术奖进步奖三等奖。
- 肘下高位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登记号:202127219 分类号: R4;
主要完成单位: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陆猛桂、蔡新明、黄斌、邓兆燕、杨雪群、梁业梅、邓斯茜、陈梅、廖小珍、全莉莉
任务来源:玉林市科学技术局
推荐部门:玉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1日
随着血液透析患者的寿命延长,前臂内瘘出现堵塞失功的现象越来越见,此外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患者增多,尤其老年患者中,相当多原发疾病为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普遍存在前臂血管条件不佳、无可供使用血管情况,行前臂动静脉内瘘建立相当困难。针对此类患者,近年逐渐采用高位动静脉内瘘术。高位动静脉内瘘多数选择肘上肱动脉与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吻合,但术后获得血液透析径路相对短,且因血流量过大、压力高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肢体肿胀等并发症。另外的解决方法包括人造血管内瘘成型术、移植血管内瘘等,但费用不菲、感染率较高、血栓形成率高等缺点却无法克服。科研小组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改善方案:肘下高位动静脉内瘘术采用肘下桡动脉与正中静脉或其交通静脉吻合,通过术式的改变,旨在延长血液透析可穿剌血管的长度,减少常规高位动静脉内瘘并发症。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我科收治尿毒症患者45例,其中男26例,女19例。纳入标准:前臂血管条件差或前臂内瘘堵塞无法在前臂部位行动静脉内瘘术。其中实验组25例,对照组20例。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内瘘血管血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均通畅。肘下内瘘组血透径路长于肘上内瘘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肘上内瘘组(P<0.05)。肘下内瘘组血流量稍低于于肘上内瘘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2: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后均无假性动脉瘤发生。肘上内瘘组术后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3例(15.0%)、肢体肿胀3例(15.0%)、窃血综合征1例(5.0%)。肘下内瘘组术后无充血性心力衰竭、肢体肿胀、窃血综合征等并发症。经fish确切概率法分析,肘上内瘘组充血性心力衰竭、肢体肿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肘下内瘘组(P均=0.045),两组窃血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8),通过比较,证实肘下高位动静脉内瘘的优势、更高安全性及更低的并发症,为解决患者透析通路提供一个更好的办法。该研究的价值在于:①证明肘下内瘘组血透径路长于肘上内瘘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肘上内瘘组,而肘下内瘘组血流量稍低于于肘上内瘘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并发症比较:肘上内瘘组充血性心力衰竭、肢体肿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肘下内瘘组,两组术后均无假性动脉瘤发生。③肘下高位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开展,减少了因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需要行长期管或人工血管的人数,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带管给患者带来的感染及血栓风险,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比肘上高位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更具优势,更少并发症。该项目的实施及推广,同时能给透析护士带来便捷的操作,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前期研究论文“肘下与肘上高位动静脉内瘘应用于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效果” 发表在《广西医学》36卷5期 ;综述《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进展》等待发表。研究成果经广西医科科学情报研究所查新证实,居国内领先水平。但也存在以下问题:1.应用病例数尚少,继续按纳入标准筛选病例,扩大应用。2.项目推广面不足。今后计划通过学术交流、论文发表、讲学向全区各家医院、基层医院推广应用,使该项研究成果造福于广大患者。
- 六堡茶斗茶规范
登记号:202127220 分类号: S571.1;TS272.7
主要完成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梧州海关、梧州市茶业商会、广西黑茶(六堡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梧州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无、梧州市六堡茶研究会、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梧州学院、梧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梧州市商务局、梧州市六堡茶协会、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发展中心、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梧州茶厂有限公司、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吴平、苏淑梅、杨柳、郭弢、武卫国、李贤武、马士成、卢本沛、邱瑞瑾、陈金辉、曹中环、周志强、罗妙玲、温志杰、梁斯雅、覃小敏、龙志荣、韦宇宁、刘桂宁、黄康青、刘泽森、张均伟、蒋文峰、骆刚、石荣强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推荐部门:梧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1日
一、制订本标准的任务来源广西地方标准《六堡茶斗茶规范》,是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一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2018〕162号)要求,《六堡茶斗茶规范》广西地方标准由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18年4月机构改革后为梧州海关)、梧州市茶业商会、梧州市六堡茶文化研究会、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梧州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广西黑茶(六堡茶)产品监督检验中心、梧州市六堡茶研究会、梧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梧州市商务局、中国建设银行梧州分行、梧州市六堡茶协会、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发展局、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起草,项目序号为2018-0119。二、制订本标准的意义和必要性(一)六堡茶产业概述六堡茶为中国历史名茶,地理标志产品,在清代嘉庆年间就以其独具的槟榔香味和独特的“红、浓、陈、醇”品质特征而享誉全国,向以侨销茶著称,在粤、港、澳以及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享有盛誉,现已成为梧州名特优农产品,是梧州市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之一,也是与乡村振兴、产业扶贫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之一。梧州建成史有2201年,而六堡茶产制有1500多年历史,于1801年以独特的槟榔香味成中国24个名茶之一,向以侨销茶著称,在粤、港、澳以及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极享有盛誉。近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六堡茶生产企业数、总产量、总产值、平均价格均增长迅速,至2017年底共有46家生产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QS/SC)证,产量13500吨、产值超14亿元,综合产值达40亿元,产品除出口销往传统国家或地区外,还销往国内20多个省区、直辖市,已发展成为梧州市重要支柱产业。六堡茶品质特征向以“红、浓、陈、醇”著称,特色鲜明。2006年以来,六堡茶获得的各类茶博会金奖达100多次。近年,六堡茶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经权威机构评估,2018年六堡茶区域品牌价值达20.17亿元,居全国茶叶区域品牌排行榜第29位、黑茶类第4位、广西第2位。 是广西品牌价值最高和最具特色的茶叶品类,作为一张亮丽的名片,对展示广西形象,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二) 斗茶起源及演变 据考证,历史上斗茶活动源于唐代,白居易《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宴》诗有精彩描绘。宋代的斗茶,从茶民、制茶者到茶商,从民间到皇宫,从百姓到文人雅士,几乎是各个阶层都爱玩斗茶。茶民、制茶者玩斗茶,是为了自己的茶得个好名次;商家玩斗茶,是为了更好地推销自己的茶饼;百姓与文人雅士及皇宫玩斗茶,则是闲情之趣。 近几十年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现代斗茶活动蓬勃发展,全国的斗茶活动层出不穷。在当代,斗茶的形式和内容都有了巨大变化,并与现代茶叶品质和审评方法标准相适应,如在评比方法上采用或参考《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23776),在对茶叶感官质量的描述上采用《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T 14487)的规范用语,在评比人员的构成与评分权重方面采取专家评分与群众评分相结合、以专家为主的方法,在评比内容方面以感官质量为主兼顾安全指标的方法。近年,随着六堡茶产业的发展和消费者群体的扩大,六堡茶斗茶活动逐步兴起,先后有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文化研究会、生产企业、茶庄等,其评比的内容也是以感官质量为主,评比方法上同样是参考相应的国家标准,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如产品质量的评判主要按当时有效的六堡茶产品标准,先后有DB45/ T 581-2009《六堡茶》DB45/ T 1114-2014《地理标志产品 六堡茶》GB/T32719.4-2016《黑茶 第4部分:六堡茶》等,在对感官质量的描述方面则按DB45/T 1291-2016《六堡茶加工与感官审评术语》,斗茶作用也随着现代媒体的发展而日益扩大,具有宣传茶知识、推广茶产品、引领时尚的巨大作用而受到自上而下的重视和欢迎。(三)世界上尚无斗茶标准 在我国,虽然斗茶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影响广泛,但从公开渠道搜索,至今没有斗茶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在国际上,也没有斗茶标准。三 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近几十年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现代斗茶活动蓬勃发展,全国的斗茶活动层出不穷。在当代,斗茶的形式和内容都有了巨大变化,并与现代评茶标准相适应,其作用也随着现代媒体的发展而日益扩大,具有宣传茶知识、推广茶产品、引领时尚的巨大作用而受到自上而下的重视和欢迎。但由于没有斗茶标准,导致其作用没能充分体现。因此,为规范和推广六堡茶知识、文化,提升六堡茶品牌知名度、影响力,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制定《六堡茶斗茶规范》标准,完善六堡茶标准化体系,是非常必要的、紧迫的。
- 一种自动计数恒温槽
登记号:202127221 分类号: TB9;TB9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员:龚会茹、刘福、陈星宇、杨航、莫柠瑜、刘清、罗远芳、陈美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1日
○1题来源与背景目前国内外计量机构中,数字温度计的检定装置主要还是使用手动检定。按照现有检定规程,一根常规的数字温度计要检定3~5个点,每个检定点要手动设定恒温槽的温度、待恒温槽的温度稳定10分钟以上之后才可读取温度计的温度。读数时需要检定人员监守在检定装置旁边,等待恒温槽的温度稳定在默认温度,待温度稳定之后按照相关规程直接或者手动抄取数据。可以说,数字温度计的检定是一个即费时又费力的工作,检定效率非常低。现有的恒温槽未能实现自动读数,并且被测量物理量(温度、压力等)需要较长的变化时间,检定人员不仅需要及时读取读数、记录读数,为了缩短检定时间还必须守候在检定装置旁边,以便于在被测物理量稳定之后及时读数。这些工作不仅枯燥乏味,更重要的是严重降低了检定的准确度和效率,而且人工读数受检定人员的影响较大,对检定人员的个人素质要求较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检定人员的工作效率,很有必要设计一套自动识别数字温度计读数的恒温槽,使其具有自动读数及检定功能。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计数恒温槽,包括有槽体结构、图像采集结构、旋转结构、温控系统及检定单元;槽体结构包括封闭槽体、插盘及若干放置结构;封闭槽体内填充有液体介质。每一放置结构包括有放置杆、底板、两夹持条、两滑块及插孔;插孔设置于插盘上并且与封闭槽体连通;底板上设置有滑槽,两滑块活动收容于滑槽内,两夹持条分别与两滑块固定连接;两夹持条上均设置有夹持槽;优选的,若干放置结构环形阵列分布在插盘上;图像采集结构包括有摄像头、摄像头杆;摄像头杆一端与封闭槽体上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摄像头固定连接;放置杆一端与插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摄像头杆与放置杆相互平行,摄像头杆与放置杆均与封闭槽体上部垂直。旋转结构包括有固定板、若干固定杆、旋转电机;若干固定杆一端均与封闭槽体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均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旋转电机固定设置与固定板上,并且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插盘固定连接;温控系统包括有加热器、制冷压缩机、若干搅拌器、冷却盘管及温度检测器,加热器与冷却盘管位于封闭槽体内,制冷压缩机位于封闭槽体外部;若干搅拌器与封闭槽体固定连接,并且搅拌器的搅拌桨设置于封闭槽体内;温度检测器设置于封闭槽体内。优选的,搅拌器数量为三,其中一搅拌器设置于封闭槽体底部中心处,另外两搅拌器对称设置于封闭槽体顶部两侧;三搅拌器有助于封闭槽体内的液体介质的循环,保证封闭槽体内温场温度均匀。优选的,若干固定杆的数量为二。优选的,放置杆及摄像头杆均为电动伸缩杆,可根据待测电子温度计探针长度调节底板与插盘之间的距离,同时调节摄像头的高度使摄像头与测电子温度计处于同一高度,以满足摄像头的拍摄。电动伸缩杆的型号为XTL100。在本实施例中,插盘呈圆形板状结构,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插盘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检定单元包括:上位机、单片机及图像识别单元,单片机与加热器、制冷压缩机、摄像头、温度检测器及旋转电机、图像识别单元连接;上位机与单片机连接;优选的,图像识别单元由DSP芯片构成。优选的,上位机与单片机的连接方式为USB线连接或串口连接。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自动计数恒温槽方便了检定人员同时对多个需要监守的检定装置进行检测,实现了检定过程的自动化,提高了检定的准确度和效率,降低了检定人员的工作强度。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④成果简介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度计量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计数恒温槽,包括有槽体结构、图像采集结构、旋转结构、温控系统及检定单元;实现对多个电子温度计的拍照、读数及检定;方便了检定人员同时对多个需要监守的检定装置进行检测,实现了检定过程的自动化,提高了检定的准确度和效率,降低了检定人员的工作强度。
- 一种具有照明装置的工具显微镜
登记号:202127222 分类号: TB9;TB9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员:陆蕊、郭众奇、许诚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1日
○1题来源与背景经检索,公开号为CN2833635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万能工具显微镜用LED照明装置,该万能工具显微镜用LED照明装置,由尾盖、灯头座、压圈、高强度发光二极管、灯座、聚光镜座、非球面聚光镜、接管、塑料护套线、二线电源插头、顶丝座、电接头弹簧、顶套和拉杆组成,将塑料护套线和高强度发光二极管焊接后,用压圈固定于尾盖内,在尾盖上套装灯头座,其上安装灯座,在灯座上安装聚光镜座,非球面聚光镜固定在灯座和聚光镜座上,调节组件安装在灯座上,在聚光镜座上安装接管,在塑料护套线的端部安装二线电源插头,本实用新型LED光源属于半导体触级跃迁发光,发热小、寿命长、能耗低、无溅射;发光面规范,极易保证像质;安装简单,应用广、普及快,不愁货源,适用万能工具显微镜用。该照明装置虽然能够一定程度的对万能工具显微镜起到一定的照明作用,但是该照明装置的角度难以进行调节,使得其在对测量工件照射时,导致照明光线发生散射的情况,从而影响测量结果,因此该装置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照明装置的万能工具显微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照明装置的万能工具显微镜,包括底座、显微镜检测机构和照明结构,所述显微镜检测机构连接在底座顶壁上,所述底座顶壁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照明结构通过支撑架连接在底座顶壁上,所述支撑架包括连接板和曲柄连杆机构,所述连接板连接在底座顶壁上,所述连接板顶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顶壁上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曲柄连杆机构转动连接在支撑板外壁上,所述曲柄连杆机构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架,所述照明结构通过连接架与固定座相连。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照明装置的万能工具显微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具有照明装置的万能工具显微镜,通过设置有照明结构,从而可以有效的对其测量的工件进行照明,且照明结构能够转动,进而可以避免其在照明时发生光线散射的情况,而影响测量结果。2、该具有照明装置的万能工具显微镜,通过照明结构由第一锁紧螺栓、第二锁紧螺栓和第三锁紧螺栓活动相连,从而便于对照明结构的角度进行调节。3、该具有照明装置的万能工具显微镜,通过照明结构由第一锁紧螺栓、第二锁紧螺栓和第三锁紧螺栓活动相连,进而便于对照明结构进行拆卸、安装以及清理更换。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对其测量的工件进行照明,可以避免其在照明时发生光线散射的情况,而影响测量结果。 ④成果简介本实用新型专利能精确测量各种工件尺寸、角度、形状和位置,以及螺纹制件的各种参数。适用于机器制造业,精密工、模具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军事工业、航空航天及汽车制造业、电子行业、塑料与橡胶行业的计量室、检查站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机械零件、量具、刀具、夹具、模具、电子元器件、电路板、冲压板、塑料及橡胶制品进行质量检验和控制。
- 一种温度检定恒温箱
登记号:202127223 分类号: TB9;TB9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员:龚会茹、陈星宇、刘福、杨航、莫柠瑜、罗远芳、刘清、张罗石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1日
○1题来源与背景恒温箱又名鼓风干燥箱是航空、汽车、家电、科研等领域必备的测试设备,用于测试和确定电工、电子及其他产品及材料进行高温试验的温度环境变化后的参数及性能,是否仍然能够符合预定要求,以便供产品设计、鉴定及出厂检验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温度是需要测量和控制的重要参数之一。作为温度测量用的温度计量器件,必须通过检定系统进行定期检定,温度计量器件检定系统结构一般可分为有线温度计量器件及无线温度计量器件,有线温度计量器件其温度参数一般在远离恒温源的电测仪器部分端显示,布线麻烦而且传感器的引线被延长,较长的引线容易引入各种干扰并增加量值传递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分量,同时检定传感器一般为细长形,并且带有的连接线并不能适应温度检定恒温箱内的温度,现有的温度检定恒温箱并不能满足需求。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度检定恒温箱,包括箱体、箱门、恒温元件,箱体与箱门旋转连接;恒温元件设置于箱体内部;箱体上设置有放置孔;放置孔内可拆卸设置有放置结构;放置结构包括有软质保温层、硬质保温层及密封层;放置孔呈圆台状,软质保温层呈圆台状结构,硬质保温层呈圆形板状结构;软质保温层、硬质保温层均设置有用于收容温度计量器件的收容孔;密封层为圆形板状结构,并且密封层设置有用于收容温度计量器件的连接线的线槽。 放置结构的排列顺序自下而上分别为软质保温层、硬质保温层、密封层。箱体对称设置有两滑槽及若干放置板;若干放置板与两滑槽可拆卸连接。两滑槽上对称设置有若干固定孔;每一放置板对称设置有两滑块,每一滑块设置有滑块孔;两滑槽上对称设置有拆卸槽;滑块活动设置于滑槽内。优选的,若干放置板与两滑槽通过螺钉连接,螺钉同时拧入滑块孔及对应的固定孔将放置板固定在滑槽上,需要拆卸时只需将螺钉拧出即可。箱门包括有门框及玻璃结构,玻璃结构设置于门框内并与门框固定连接。优选的,门框朝向箱体一侧设置有橡胶磁条,箱体上对应门框上橡胶磁条的位置设置有橡胶磁条。恒温元件包括有控制器、温度探头、制冷压缩机及热风机。箱门上还设置有显示屏幕,显示屏幕固定设置在玻璃结构上。控制器分别与温度探头、制冷压缩机、显示屏幕及热风机连接。温度探头用于检测恒温箱内的温度,显示屏幕用于显示恒温箱内的温度数值。温度探头的测量端伸在箱体内部的空气中,实时箱体内的温度,通过控制器可以设置恒温箱温度,当温度探头检测到到恒温箱内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开启热风机加热,温度开始回升,当温度探头检测到恒温箱内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器开启制冷压缩机制冷,温度下降,如此来回控制,达到维持设定温度的效果。温度检定恒温箱需要对有线温度计量器件进行温度检定时,先将有线温度计量器件的测温传感器插入软质保温层及硬质保温层的收容孔中,将软质保温层及硬质保温层放入放置孔中,使有线温度计量器件的连接线从硬质保温层收容孔中穿出,同时有线温度计量器件的测温传感器伸入箱体内,将有线温度计量器件尾端的连接线穿过密封层的线槽,再将密封层放入放置孔中,对硬质保温层进行覆盖、密封。将箱门关闭,箱体与箱门进行密封,门框上的橡胶磁条与箱体上对应设置的橡胶磁条相互吸引进而将箱体与箱门进行密封。使用控制器设定需要检定的温度,温度探头对箱体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并把检测到的数据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将检测到的温度数字显示在显示屏幕上。通过对比温度探头检测到的温度和有线温度计量器件自身检测到的温度做对比,进而完成对有线温度计量器件的检定。将滑块在滑槽上移动进而调节放置板之间的距离,调节结束之后将螺钉同时穿过滑块孔及对应的固定孔将放置板固定在滑槽上。同时放置板的两滑块可以从滑槽的拆卸槽中取出或放入,从而实现增加或减少箱体内放置板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放置板之间的距离及放置板的数量。在箱体内进行对有线温度计量器件进行温度检定的同时,也可以将无线温度计量器件放置在放置板上进行温度检定,满足了有线温度计量器件及无线温度计量器件的同时检定。并且门框上的玻璃结构可以观察到箱体内无线温度计量器件显示的温度,将无线温度计量器件显示的温度及显示屏幕进行对比完成对无线温度计量器件的检定。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温度检定恒温箱能对带有的连接线的有线温度计量器件进行温度检定,设置的放置结构保证了温度检定恒温箱的密封性及保温性,实现了在对温度计量器件的检定箱体内部的温度不受箱体外界温度的影响,线槽也能更好地有线温度计量器件的固定连接线,不必将有线温度计量器件的连接线放入恒温箱内进行检定;并且温度检定恒温箱能同时进行有线温度计量器件及无线温度计量器件的同时检定。 ④成果简介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度计量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检定恒温箱。
- 一种落锤式冲击试验机校准装置支架
登记号:202127224 分类号: TB9;TB9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员:冯少波、梁艳雯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1日
○1题来源与背景冲击碰撞是日常生活和工程应用中一种常见的力学现象,对其进行实验模拟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而落锤式冲击实验机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实验设备,落锤式冲击实验机是由机架、导轨、锤头与配重、提升装置以及控制装置等组成,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自由落体的速度对试件实现撞击加载,从而研究材料和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响应。实验时,试件位于导轨最下部,锤头与配重位于试件上方,通过控制装置及提升装置对锤头与配重进行提升,当达到指定高度后释放,之后锤头与配重将沿着导轨做自由落体运动,最后撞击到试件上实现加载。但是,在落锤式冲击机长时间使用过后,锤头的落点可能发生偏移,从而影响到实验的精确性,为此,提出一种落锤式冲击试验机校准装置支架。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落锤式冲击试验机校准装置支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落锤式冲击试验机校准装置支架,包括落锤式冲击试验机上的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靠近第一凹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贯穿转动孔,且第一螺杆远离圆槽的一端和第一凹槽远离转动孔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螺纹套设在第一螺杆上,所述第一螺杆靠近圆槽的一端焊接固定有蜗轮,所述圆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转动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和蜗轮相啮合,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圆孔,两个圆孔内转动安装有同一个第二螺杆,所述第二滑块滑动套设在第二螺杆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远离转动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螺杆远离蜗轮的一端和限位槽的内壁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部焊接固定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第一导向轮,四个第一导向轮均和第一凹槽的底部内壁滚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圆孔外并焊接固定有第一手轮,所述蜗杆的顶端延伸至圆槽外并焊接固定有第二手轮。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部焊接固定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第二导向轮,四个第二导向轮均和第二凹槽的底部内壁滚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圆槽内设有环形密封盖,所述蜗杆和环形密封盖的内壁转动连接。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对冲击试验机校准的时候,先使用试验机吊装冲击锤缓慢的下降并使冲击锤和第二滑块相接触,并且使冲击锤在第二滑块上留下痕迹,如果冲击锤所留下的痕迹和第二滑块的中心处如果不一致的话,便可通过第一手轮转动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便可以带动第二滑块在Y轴上进行移动,还可以通过第二手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再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则可以带动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则可以带动第一滑块进行X轴上的移动,从而第一滑块则可以带动第二滑块进行X轴上移动,于是便可以使第二滑块的中心点和冲击锤的撞击点相重合。本实用新型实用性高,可以及时调整冲击锤撞击在检测件上的落点,提高了实验精确性。 ④成果简介本实用新型实用性高,可以及时调整冲击锤撞击在检测件上的落点,提高了实验精确性。
- 一种用于标准测力仪的计量校准装置
登记号:202127225 分类号: TB9;TB9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员:冯少波、梁艳雯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1日
○1题来源与背景测力仪用于测量各种力值或载荷的便携式计量仪器。又称测力计。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根据使用对象分为工作测力仪和标准测力仪。评价测力仪准确度等级的主要指标是重复性R,稳定度Sb。R反映一次完整检定过程中,多次加(卸)载所得数据的变化;Sb反映相隔一段时间后检定所得数据与上次数据的差异。但是,现有测力仪产品尤其是对钢缆绳进行检测的测力仪产品采购后无法检测测力仪本身的技术性能,如果不通过校准装置来检验是否合格,使用时万一出现不合格的产品,造成判断失准,会对人身造成伤害,产生危险,为此,提出一种用于标准测力仪的计量校准装置。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标准测力仪的计量校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标准测力仪的计量校准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焊接固定有两个竖杆,两个竖杆的顶端焊接固定有同一个顶板,顶板上开设有两个转动孔,两个转动孔内均转动安装有螺纹柱,两个螺纹柱分别贯穿对应的转动孔,且两个螺纹柱的顶端均焊接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顶板的顶部焊接固定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上均焊接固定有第二锥形齿轮,两个第二锥形齿轮分别和对应的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两个竖杆上均滑动套设有环形块,两个环形块相互靠近的一侧焊接固定有同一个横板,两个螺纹柱均和横板螺纹连接,底座的顶部和横板的底部均焊接固定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圆柱,圆柱的顶端焊接固定有安装座,安装座的顶部铰接有两个夹臂,安装座上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杆,两个螺杆均贯穿安装座,且两个螺杆的顶端均焊接固定有顶块,两个顶块分别和对应的夹臂滑动连接。优选的,安装座的顶部焊接固定有两个铰接块,两个夹臂的底端分别和对应的铰接块相铰接,两个螺杆的底端均焊接固定有手轮。优选的,转动孔内设有轴承,轴承的外圈和转动孔的内壁焊接固定在一起,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螺纹柱上。优选的,顶板的顶部焊接固定两个支撑座,两个支撑座上均开设有圆孔,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贯穿对应的圆孔并和对应圆孔的内壁转动连接。优选的,横板上开设有两个螺纹孔,两个螺纹柱分别和对应的螺纹孔相适配。优选的,两个竖杆上均焊接固定有限位板。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顶板的一侧连接有外部电源和倒顺开关,其中双轴电机、外部电源和倒顺开关通过导线依次连接并构成回路,在对测力仪进行校准的时候,将待检测测力仪和标准测力仪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机构上,之后再通过倒顺开关控制双轴电机顺时针转动,两个双轴电机分别带动对应的第二锥形齿轮转动,两个第二锥形齿轮再分别带动对应的第一锥形齿轮转动,两个第一锥形齿轮分别带动对应的螺纹柱转动,两个螺纹柱再带动横板上移,横板上移的时候,两个固定机构将会相互远离,从而待检测测力仪和标准测力仪所受到的力则是相等的,从而可以根据标准测力仪上的读数来对被检测测力仪进行校准,在使用固定机构固定测力仪的时候,则可以同时顺时针转动两个螺杆,两个螺杆通过对应的顶块带动两个夹臂往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两个夹臂便可以夹持住测力仪。本装置实用性高,可以对不同种类的测力仪进行校准,提高校准效率,方便记录和分析。 ④成果简介本实用新型属于校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标准测力仪的计量校准装置,本装置实用性高,可以对不同种类的测力仪进行校准,提高校准效率,方便记录和分析。
- 一种高度可调的吊运机
登记号:202127226 分类号: TU6;TU7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李炳尧、周业强、吴沛聪、黄深红、范懿文、陈庆福、陈礼松、麻荣敏、韦卫平、莫婷惠、颜升、梁宁芳、班祥欢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登记日期:2021年3月31日
1、课题来源及背景课题是2017年自选课题,属计划外项目。背景:目前楼层内部的管道安装工程,安装过程中需要搭设临时操作平台,并且需要至少3个工人才能完成安装。一名工人站在楼面上把待安装的管道向上传递,另一名工人站在临时操作平台上将管道进行对位,最后一名工人站在临时操作平台上安装管道。若待安装管道的重量较大或体积较大,就需要多名工人齐心协力才能把管道顺利向上传递,这不仅浪费了人力也浪费了时间;若管道的安装高度较高,工人在向上传递管道的过程中还容易发生管道滑落的危险,安全难以保证。 2、技术原理一种高度可调的吊运机,包括底盘,以及安装在底盘上的钢丝绳、立杆、悬吊臂和钢丝绳收放驱动机构,所述立杆包括大套管和小套管;大套管竖直固定在底盘的上方,大套管与底盘之间设置有斜撑;小套管从上方插入大套管内部,可伸缩调节地安装在大套管的上端,并通过水平贯穿于大套管及小套管管壁的销钉使两者相固定;悬吊臂的一端通过塔尖固定于小套管的上端,另一端设有滑轮;钢丝绳的一端缠绕在钢丝绳收放驱动机构上,另一端穿过开设在塔尖上的第一通孔引至滑轮上。大套管沿纵向均匀分布有至少两对第二通孔,每对第二通孔水平对齐设置;小套管沿纵向均匀分布有至少两对第三通孔,每对第三通孔水平对齐设置;每对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相互配合用于横插入销钉。斜撑为两条,并在同一平面上呈等腰三角形固定在大套管与底盘之间;位于这两条斜撑之间,水平固定有加强筋。悬吊臂包括水平条形板和竖直条形板;水平条形板与竖直条形板呈倒T形相固定,并均与塔尖相接;水平条形板的底面中部扣接有一根橡胶带,该橡胶带的两端分别从水平条形板的两侧绕过,并固定在塔尖上。悬吊臂的外端向上倾斜。滑轮安装在悬吊臂的上端。底盘的底部设置有橡胶滚轮。塔尖包括底座、大铸铁和小铸铁;底座固定在小套管的上端,大铸铁和小铸铁依次同轴固定在底座的上方;悬吊臂搭靠在底座上,并与大铸铁相固定;小铸铁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钢丝绳收放驱动机构为电动葫芦。滑轮为橡胶滑轮;底盘、立杆、斜撑和加强筋均由镀锌钢管制成;悬吊臂由钢板制成。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项技术的提出,解节约人工,吊装过程安全可靠,用途多样,本吊运机制作工艺简单,操作方式简洁,能大大提高管道安装效率,本项技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查询后未见同类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技术在多个工程中得到应用,已趋于成熟。此技术适用于各类适用于消防管道安装、幕墙龙骨、玻璃吊装、小型钢构件。 5、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已经应用到3个类似工程,不存在问题。 6、历年获奖情况:获得了广西区QC成果。
- 一种家蚕人工饲料喂养装置
登记号:202127227 分类号: S88;S887.3
主要完成单位: 来宾市农业科学院、广西忻城县高盛养蚕设备研发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罗平、王正江、莫优想、冯斌、张桂征、黄林丹、韦春沙、张雨丽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来宾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日
一、专利来源与背景: 一种家蚕人工饲料喂养装置专利成果来源于来宾市农业科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来宾分院)自选课题试验,自筹资金,与广西忻城县高盛养蚕设备研发有限公司合作攻关,于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3月22日实施。在对家蚕进行养殖的过程中,对于1-2龄的蚕需要投放湿体饲料来进行喂养,而湿体饲料是将粉状饲料加水后拌匀制成糕块状,再经蒸煮成型,最后利用刀具切成片块而制得。现有人工用刀对湿体饲料进行切片的方式,只停留在切料上,没有进行切料投喂养一体化、自动化作业,需要进行人工抓料投喂家蚕,不但效率低,且切出的饲料长宽不一致、大小不均匀、厚度不均匀、因压制过强而饲料粘度过大,人工抓料易造成饲料二次污染、易导致饲料发霉,投喂不均匀,不利于家蚕的均匀取食,切片不能直接均匀撒于蚕框上的技术问题,家蚕生长发育受影响。导致无法实现饲料饲养工厂化、规模化和机械化,基于上述问题,我们开展了科技攻关。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成果提供一种家蚕人工饲料喂养装置,包括机架、传送装置以及切片装置,传送装置安装于支架上,切片装置安装于传送装置上方,切片装置包括支架、上料装置以及切料装置,支架上方安装有上料装置,上料装置包括压料驱动器、顶料板以及装料盒,压料驱动器的下端为输出端,输出端底部固定安装有顶料板,装料盒固定设于支架上,装料盒顶部设有压料口,压料口与顶料板上下相对应,装料盒底部设有网状的出料口,出料口的下方于装料盒底部安装有切料装置;工作时,将蚕框推入传送装置上的位置传感器,传送带转动把蚕框输送到编程数据指定位置,压料驱动器按照设定的数据厚度分切饲料洒落到蚕框上,重复循环以上步骤,直至饲料铺满蚕框,传送的速度、切料厚度均可调节;传送装置使饲料接收平面水平移动,使饲料接收面增大,减少因饲料强度挤压而导致饲料粘结,切料钢丝将挤压出的饲料分切洒落到蚕框上,使得家蚕饲养投料均匀、因而使蚕儿发育非常整齐,从而提高收益;该装置可进行循环作业、智能自动控制切料,使饲料投喂一体化,实现了饲料饲养工厂化、规模化和机械化 。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本成果涉及家蚕喂养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蚕人工饲料喂养装置,在对家蚕进行养殖的过程中,对于1-2龄的蚕需要投放湿体饲料来进行喂养,而湿体饲料是将粉状饲料加水后拌匀制成糕块状,再经蒸煮成型,利用该设备切出的饲料大小一致、厚度均匀,且通过传送装置使饲料接收平面水平移动,使饲料接收面增大,减少因饲料强度挤压而导致饲料粘结,利于家蚕的均匀取食,切制的饲料直接均匀撒于蚕框上;对比当前喂养模式,该成果工作时,通过配套的切料装置,将蚕框推入传送装置上的位置传感器,传送带转动把蚕框输送到编程数据指定位置,压料驱动器按照设定的数据厚度分切饲料洒落到蚕框上,重复循环以上步骤,直至饲料铺满蚕框,传送装置使饲料接收平面水平移动,使饲料接收面增大,减少因饲料强度挤压而导致饲料粘结,切料钢丝将挤压出的饲料分切洒落到蚕框上,整个切割作业是利用电脑智能化进行操作,使得家蚕饲养投料均匀、因而使蚕儿发育非常整齐,从而提高收益;该装置可进行循环作业、智能自动控制切料,使饲料投喂一体化,提高工效5倍以上,实现了家蚕饲料饲养工厂化、规模化和机械化 。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专利已获授权,且经过一年时间不断在试验改进,在农村进行适度示范推广,使用起来操作简单安全,一键启动,切块的饲料自动铺满蚕框,同时蚕自动进入接料口及叠框待喂蚕,达到省时省力目的,获得了使用蚕农的认可,在饲料育养蚕模式下,运用该设备推动省力化家蚕饲养前景广阔,对推动蚕桑转型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该专利成果已经在农村示范开始推广,效果良好;存在的问题为没有匹配的项目资金进行扩大化试验示范、推广;下一步,计划尽快将专利成果转让企业生产推广运用,同时加大力度向上级部门申报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加大推广运用力度。 六、历年获奖情况 本专利未参加过任何评奖活动
- 一种家蚕湿体饲料片状切割装置
登记号:202127228 分类号: S88;S887.3
主要完成单位: 来宾市农业科学院、广西忻城县高盛养蚕设备研发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罗平、王正江、莫优想、冯斌、张桂征、韦春沙、唐茂荣、唐利妮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来宾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日
一、专利来源与背景: 一种家蚕湿体饲料片状切割装置专利成果来源于来宾市农业科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来宾分院)自选课题试验,自筹资金,与广西忻城县高盛养蚕设备研发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于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3月20日实施。在对家蚕进行养殖的过程中,需对于1~2龄的家蚕投放湿体饲料来进行喂养,而湿体饲料是将粉状饲料加水后拌匀制成糕块状,再经蒸煮成型,最后利用刀具切成片块而制得。现有人工用刀对湿体饲料进行切片的方式不但效率低,且切出的饲料长宽不一致、大小不均匀、厚度不均匀、因压制过强而饲料粘度过大,不利于家蚕的均匀取食,家蚕生长发育受影响,本项目基于此而进行科技攻关。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一种家蚕湿体饲料片状切割装置,包括机架、上料装置以及切料装置,机架上方安装有上料装置,上料装置包括压料驱动器、压料板以及装料盒,压料驱动器的下端为输出端,输出端底部固定安装有压料板,装料盒固定设于机架上,装料盒顶部设有压料口,压料口与压料板上下相对应,装料盒底部设有由细线构成的网状的出料口,出料口的下方于所述装料盒底部安装有切料装置;工作时装料盒盛装湿体饲料通过压料板挤压至网状出料口,压料驱动器启动使压料板下压,将湿体饲料挤压至一定厚度(湿体饲料的压制厚度可由控制器进行控制设置),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工作使切料钢丝运动将出料口下方的湿体饲料切割成片块状饲料,平整地跌躺落到下方蚕笸上进行收集,切制的饲料块可形成宽度1.5-2.5cm、厚度为2-10mm(根据需要厚度可以随意调节)的正方片块料;采用1毫米切料钢丝作为切刀,切料粘度小,不粘刀口、效率高且切片厚度可控,切出的湿体饲料保持了其原有的的性状,使得家蚕饲养投料均匀、因而使蚕儿发育非常整齐,从而提高收益。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本成果涉及饲料切割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蚕湿体饲料片状切割装置,在对家蚕进行养殖的过程中,需对于1~2龄的家蚕投放湿体饲料来进行喂养,而湿体饲料是将粉状饲料加水后拌匀制成糕块状,再经蒸煮成型,最后利用刀具切成片块而制得;对比当前切料模式,该专利工作时装料盒盛装湿体饲料通过压料板挤压至网状出料口,压料驱动器启动使压料板下压,将湿体饲料挤压至一定厚度(湿体饲料的压制厚度可由控制器进行控制设置),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工作使切料钢丝运动将出料口下方的湿体饲料切割成片块状饲料,平整地跌躺落到下方蚕笸上进行收集;压料驱动器控制饲料的压制厚度,可根据需要压出不同密实度的饲料;采用切料钢丝作为切刀,切料粘度小,不粘刀口、效率高且切片厚度可控,切出的湿体饲料保持了其原有的的性状,;使得家蚕饲养投料均匀、因而使蚕儿发育非常整齐,从而提高收益。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专利已获授权,且经过一年时间不断在试验改进,在农村进行适度示范推广,使用起来操作简单安全,放料加一键启动,电脑控制,切料效果好,省时,获得了使用蚕农的认可,在饲料育养蚕模式下,家蚕湿体饲料制备运用该设备前景广阔,对推动蚕桑转型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该专利已经在农村示范开始推广,效果良好;存在的问题为没有匹配的项目资金进行扩大化试验示范、推广;下一步,计划尽快将专利成果转让企业生产推广运用,加大力度向上级部门申报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加大推广运用力度。 六、历年获奖情况 本专利未参加过任何评奖活动
- 基于层间模板导向的稀土掺杂纳米粘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登记号:202127229 分类号: TS4;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严俊、薛云、刘鸿、陈志燕、周芸、孟冬玲、黄善松、白森、李季刚、韦入丹、陈瑶、黄世杰、唐桂芳、潘玉灵、范忠、许蔼飞、朱静、蒋光辉、陆冰琳、林莉、周晓、徐雪芹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推荐部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随着消费者对吸烟与健康关注的普遍增强,市场对卷烟的要求越来越高,降焦减害成为国内外烟草业的发展趋势。自1999年提出的“降焦减害”战略方针以来,许多降焦减害措施已在全行业普遍推广应用,如烟草品种改良、添加烟草薄片、掺入膨胀烟丝梗丝、滤嘴减害、稀释打孔、提高烟丝燃烧性等,这些技术的实施使得卷烟的危害性大大降低,在这些技术之中,滤嘴减害技术是最为常用的一种降低卷烟危害性的手段。 近年来,柱撑蒙脱石在卷烟“减害降焦”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行业内研究人员的重视,申请的相关专利也逐渐增多。柱撑蒙脱石是一种重要的粘土材料,属于一种大层间距的多酸型层柱微孔材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催化剂和吸附剂,同时也是沸石分子筛潜在的替代品,其基质粘土—蒙脱石,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且价格便宜,安全无害,在医学上通常用于治疗腹泻、消化道的某些炎症及溃疡等疾病;在保健品中作为胃肠黏膜保护剂,可减少酒精对肠胃粘膜的损伤;在动物饲料中作为添加剂,可清除动物机体中的霉菌毒素和重金属。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柱撑蒙脱石粘土材料,并研究其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降低效果,对卷烟的减害工作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1、采用层间模板诱导的方法,利用稀土元素Ce对Fe柱撑蒙脱石进行掺杂,制备了Ce掺杂的Fe2O3柱撑蒙脱石材料(Ce-Fe2O3-PILC),并对其微观形貌、结构和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 2、将Ce-Fe2O3-PILC材料加入卷烟滤嘴中,研究了其对卷烟中有害物质的吸附效果,发现其对卷烟主流烟气中的NH3具有较好的降低效果,并初步探讨了其对烟气中NH3的吸附机理。 3、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件,发表论文3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篇。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项目采用层间模板诱导的方法,制备了稀土元素Ce掺杂的Fe2O3柱撑蒙脱石,获得了较高比表面积和路易斯酸性的Ce-Fe2O3-PILC材料。 2、首次将Ce-Fe2O3-PILC材料应用于卷烟滤嘴中,能够选择性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的NH3,并研究了该材料的减害机理。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课题技术已十分成熟,可以为降低卷烟危害性的材料的研究和设计提供借鉴,对广西中烟紧跟行业步伐,持续降低卷烟危害性提供技术保障。材料制备及应用过程对人类和环境等安全无害。
- 烟叶中脂肪酸形态分析及其地域规律特征研究
登记号:202127230 分类号: TS;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司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员:吴晶晶、黄善松、周文亮、陈志燕、周芸、李志华、张欣敏、赖洪敏、邓宾玲、周晓、林莉、潘玉灵、陆冰琳、宋凌勇、梁海玲、韦祎、王冰、务文涛、胡志忠、陈义昌、农李政、宁振兴、王晓瑜、陈瑶、韦入丹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推荐部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日
1.课题来源与背景脂肪酸是烟叶及卷烟烟气中一类重要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性、长链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在烟叶及烟气中均占有一定比例,由于其具有独特的香气和酸性,不仅是卷烟香气质量和风格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对卷烟的劲头、刺激性和口感等方面产生明显的影响作用。据报道,烟叶中脂肪酸具有在两种存在形态:游离态(脂肪酸原形)、结合态(酯类、盐类)。而主流烟气中脂肪酸有两个来源:原形转移和结合态脂肪酸、脂肪酸前体物(葡萄糖、果糖等)裂解。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一些脂肪酸其烟气释放量远高于烟叶含量。也就是说,对于部分脂肪酸来讲,烟气中的脂肪酸主要来自于结合态脂肪酸、脂肪酸前体物的裂解。同时,项目组在烟叶脂肪酸分析方法研究中发现,不同提取方式会造成测定结果出现明显差异。这也提示,有相当比例的脂肪酸在烟叶中以结合态形式存在。因此,烟叶中脂肪酸的不同存在形态及脂肪酸前体物对烟气中脂肪酸的释放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全国不同地域的脂肪酸形态的研究目前研究较少,掌握不同区域烟叶脂肪酸形态含量分布的特点对于深入研究烟叶内在成分,进一步了解影响全国烟叶感官品质特性的关键因素,掌握烟叶种植产地脂肪酸形态含量区域差异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项目建立了游离态脂肪酸及烟碱盐结合态脂肪酸、金属盐结合态脂肪酸三种形态的脂肪酸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共定量分析烟草中有机酸42种。游离态及盐结合态总量分析方法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2%,平均回收率在76%~110%,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操作简单;皂化-硅烷化测定脂肪酸总量的方法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6%;低级脂肪酸回收率较低,如甲酸、乙酸回收率小于20%,高级脂肪酸回收率均大于95%。该方法体系用于39个烟叶样品不同形态脂肪酸的分析,包括烤烟、白肋烟、香料烟、晾晒烟,产地覆盖八大典型生态区,部位涵盖烟叶上、中、下三个部位烟,明确了含量变化规律。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 烟叶中脂肪酸不同形态分析方法。目前国内尚未有脂肪酸不同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报道。(2)不同形态脂肪酸国内主产区(包括广西)含量水平的特点和差异。国内尚未有不同形态脂肪酸在国内烟叶中含量水平及特点的研究报道。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项目建立的游离态脂肪酸及烟碱盐结合态脂肪酸、金属盐结合态脂肪酸三种形态的脂肪酸的分析方法方法稳定、重复性好,回收率符合方法要求,已成熟应用于产品质量控制及产品开发研究工作。方法适用于烟叶质量控制及配方研究,项目形成的技术研究成果为筛选烟叶及明确烟叶质量特点提供数据支撑,方法简单,安全,适用性好。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构建了烟叶中不同形态脂肪酸的分析方法,已成功应用与烟叶质量控制及配方筛选中,进一步研究方向是研究烟气中的脂肪酸释放量特点,寻找烟叶及烟气脂肪酸含量量效关系,全面剖析烟气中脂肪酸的来源及成因。
- 一种油墨中4种防腐杀菌剂的测定方法
登记号:202127231 分类号: TS4;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许蔼飞、李小兰、刘鸿、陈志燕、周芸、范忠、王萍娟、黄世杰、周晓、徐雪芹、孟冬玲、朱静、唐桂芳、陆冰琳、周肇峰、周艳枚、林莉、韦入丹、周奕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防腐杀虫剂作为油墨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印刷行业,同时也是高度关注的化学指标,而标准分析方法往往分别把MI、CMI、BIT和PCP分开进行测定,样品分析效率低,样品通量小。本发明成果首次将2个标准方法整合到一个定量分析方法,通过优化前处理和色谱等条件,利用分散固相萃取-HPLC-MS/MS同时测定油墨中MI、CMI、BIT、PCP4种防腐杀菌剂含量,方法可以拓展至纸张中MI、CMI、BIT、PCP4种防腐杀菌剂含量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为控制油墨质量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通过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剂为PSA)对油墨样品中的4种目标化学物进行净化,采用液相色谱柱(Agilent Syncronis C18色谱柱,柱参数为250 mm×4.6 mm×5 μm)对目标化合物与干扰物进行分离,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离子对分别对4种目标化合物进行定量定性检测,建立一种分散固相萃取-HPLC-MS/MS同时测定油墨中4种防腐杀菌剂的测定方法。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首次利用PSA净化剂的固相分散萃取体系对油墨样品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及串联质谱定性定量,建立了快速、准确测定油墨中4种防腐杀菌剂的检测方法,较大提高了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同时分析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样品通量大,为相关领域的检测人员提供了一套完整、成熟、快速的检测方法。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课题技术已十分成熟,适用范围较为广泛,方法通用性强,可广泛应用于油墨生产企业及相应的上下游产业企业对油墨中4种防腐杀菌剂的产品质量监控,该成果技术所采用的材料和试剂,对人类和环境等安全无害。
- 节能型油压机专用伺服控制系统开发-先进制造业高企发展
登记号:202127232 分类号: TP23;TP273+.1
主要完成单位: 桂林星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黄业峰、申保廷、羊智平、李朝进、杨军、罗栋文、陈先分、易振波、潘剑宁、杨林艳
任务来源:桂林市科学技术局
推荐部门:桂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2日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根据2018年桂林市科学与技术局市科[2018]64号文件下达的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节能型油压机专用伺服控制系统开发-先进制造业高企发展”(合同编号:20180104-2)。快速高精度节能型油压机控制技术是一个很先进的控制原理,相比传统油压机,在节能和性能方面会有质的飞跃。但是整机厂在接受新技术新工艺方面存在认识和技术保障能力等方面的障碍。所以目前国内的油压机整机厂要想从传统油压机产品一步跨越到快速高精度节能型油压机产品,还不现实。目前市场比较容易接受的是对普通油压机的伺服节能技术升级,逐步接受快速、高精度、伺服节能型油压机。从节能指标上看,因为快速高精度节能油压机控制系统具有更高的电机效率、更好的伺服匹配(最佳弱磁、动态寻优控制)、更快的速度、压力和位置状态转化的特性,从而达到比普通油压机省电的目的,预计可以节电20%-40%。油压机机行业是一个很大的产业,每年新增各型油压机约2万台,市场上油压机的市场保有量约为35万台,每年消耗电量约320亿千瓦时,存在巨大的节能空间。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星辰科技凭借在油压机市场上多年的产品应用经验,依托公司强大的技术开发团队和技术实力,创新开发一种新型的、低成本的快速高精度节能型油压机控制系统。本系统通过普通的上位机(整机控制器),配合公司的SHO-1000H/L(下位机控制器)以及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形成的控制方案,其中上位机只需要提供通讯接口(比如CANopen、RS-485)和几个IO口即可实现与SHO-1000H/L(下位机控制器)的匹配,对上位机的要求很少,大大降低了上位机电脑和高速通讯总线的技术要求,从而降低了成本,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本项目研发的快速高精度节能型油压机控制系统定位精度预计可以达到±0.005-0.01mm,并计划继续研发定位精度达到±0.001mm的产品,产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继而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Ⅰ采用以32位ARM单片机为核心的嵌入式控制器,通过自主开发专用的嵌入式控制软件,替代高性能PLC、工控机等上位机,作为高精度的位置和压力控制器,实现对位置和压力的高精度控制。 Ⅱ嵌入式控制器软件基于32位ARM单片机,所有底层软件均自主研发,节省了购买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成本费用,且底层软件运算周期<125uS,实现不少于8000次/秒的PID调节和偏差纠正,实现高精度控制。 Ⅲ嵌入式控制器具备现场所有的参数采集和控制,数据无需通过高速总线传输到上位机,嵌入式控制器只需将需要显示数据和人工操作的动作需求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交互即可,采用普通的CANOPEN总线或RS-485即达到要求。 Ⅳ嵌入式控制器软件须实现多种位置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电机状态采集与控制,温度、速度、位置、压力的采集与控制,与上位机电脑进行数据交换。 Ⅴ基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为核心的油压机专用伺服驱动器,所有底层软件均自主研发,节省了购买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成本费用,且底层软件采用基于永磁电机动态解耦数学模型的动态寻优控制方法,实现对永磁电机的高效控制。 Ⅵ嵌入式控制软件平台,实现了各个功能模块化,便于分解和集成,搭配不同的模块形成不同的伺服控制系统。可以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是针对油压机市场对快速高精度节能控制系统的需求,开发一种新型的、低成本的、快速高精度节能控制系统。从项目技术成熟度来看,本项目技术已经通过了围绕技术本身的配置(功能、性能、质量、工艺等)和技术在系统中的集成度(部件、单机、分系统、系统等)的阶段,正在处于对技术进行演示和验证的环境(实验室环境、 模拟使用环境、典型使用环境等)的阶段。所以本项目技术成熟度高。本项目成果适用于各种油压机,由于公司采用军品级的严格的质量管控,确保伺服产品工作的和安全。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为技术升级、节能环保项目,针对油压机市场对高精度位置控制的需求,开发出一种新型的、低成本的高精度油压机控制器。项目执行期间实现了节能型油压机专用伺服控制系统的小批量生产。本项目完成后,未来产业化的形成时,预计年销售规模将达到约2000万元人民币,预计可实现180万元的年利税额。同时带动周边配套产业,创造就业机会100个,将公司成为国内主要的高精度油压机控制系统科研生产基地。 ⑥获得2018年广西优秀新产品奖。
- 带位置环的风电变桨驱动器软件V1.0
登记号:202127233 分类号: TP23;TP273+.1
主要完成单位: 桂林星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吴远茂、杨意强、石进芳、苏名胜、羊智平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桂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2日
1、课题来源与背景:在全球常规能源逐步走向枯竭、环保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随着节能理念的推广以及中国政府政策的引导,新的能源在中国本土需求会逐渐加大,未来市场不可小趋,风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必然会得到发展。风力发电就是通过传感器获得当前风速和风向,然后主控系统根据内部算法调节风机方向以及桨叶的角度,从而让风机尽可能的满足发电功率的转速,再通过发电系统及变压器将风机发出的电能并网到电网。在整个发电过程中,变桨系统是整个系统的重中之重,其桨距控制的快速性、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风机的发电效率,所谓变桨距伺服系统,是指在工作风速范围内,依据风速的变化随时调节桨距角度,以控制吸收机械能。风速、风向是时变的,三个桨叶是动态旋转的,若不能在动态中精密地、同步地保持三个桨叶迎风角保持一致,浆叶将失衡而损坏风机。变桨驱动器除了要实时接收主控的角度和速度指令并快速准确完成变桨,还需要进行安全链和故障的处理逻辑,在故障时、或极端天气时能够将桨叶停在安全的位置。风电变桨距系统一般选择交流伺服电机,需要适应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在控制策略上,两种电机应用的是基于永磁电机动态解耦数学模型的矢量控制方法。高性能伺服控制必须依赖高精度的转子位置反馈,但风电变桨距系统要求在位置传感器故障时,需要安全收桨,因此风电变桨距系统要增加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为了进一步提高控制特性和稳定性,矢量控制的基础上要附加一些自整定电机参数,旋变初始角度,以及弱磁等控制方法。综上所述,现实应用对变桨距系统和变桨距控制软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项目技术方案(1)开发先进风电变桨距控制系统位置算法,可使桨距位置控制更精确,速度和力矩响应更快,效率更高。(2)开发带以太网的风电变桨驱动器软件。风电维护工作量比较难,每次更新参数需要爬塔,开发带以太网功能的风电变桨驱动器软件方便客户可以远程更新参数,查看驱动器运行状态。(3)研制风电变桨驱动器的用户应用软件。风电变桨驱动器的不同的用户需求不同,单独将针对客户的应用逻辑功能开放给客户,方便客户第二次程序开发。(4)研制风电变桨驱动器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算法,实现电机编码器损坏后的安全收桨功能。(5)带速度/位置传感器接口,SPI通讯,波特率18Mbit/S。客户可通过更改速度/位置传感器模块,接入旋转变压器、光电编码器等。(6)集成高速通讯接口,以太网通讯,波特率10Mbit/S。客户可用路由器组局域网的方式远程对变桨驱动器及电机监控、设置。(7)高可靠性通讯接口,CANopen通讯,波特率500Kbit/S,可以实现用户功能参数设置可以进行速度、位置、转矩、运行、停止等控制。(8)低速通讯接口,UART通讯,波特率19200bit/S(可变)。可以实现上位机或者外控模块对变桨驱动器及电机进行参数设置。(9)模拟、数字IO接口,可以采集必要的模拟量和数字IO输入/输出量。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采用以32位DSP为核心的嵌入式控制器,通过自主开发专用的风电变桨距控制系统控制软件,所有软件均自主研发,节省了购买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成本费用。使现有产品伺服控制系统性能更高,更稳定可靠,维护更方便。(2)风电变桨驱动器实现高速高精度控制,提供各种总线接口,可以与多种模块平台互联。实现多种位置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电机状态采集与控制,速度、力矩的采集与控制,与上位机电脑进行多种通信方式的数据交换。(3)嵌入式控制软件实现了各个功能模块化,便于分解和集成,搭配不同的软件模块形成不同的伺服控制系统。可以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降低开发成本。4) 实现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编码器损坏后的安全收桨功能,确保风机安全。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已经经过充分的论证,也有足够的工作基础与技术基础进行支撑。所研发的核心关键共性技术,已在项目组拥有较扎实的前期工作,核心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存在技术上的风险较小。项目的研究是在项目承担单位在伺服控制、电机设计开发等领域具有深厚研究积累的基础上,经过广泛调研、汇集众多专家的意见,开展本项目研究,所以研究组对本项目的成功很有把握。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公司加大了市场拓展力度,已完成销售额三百多万元,目前已与多家风电整机公司达成试用意向,并根据厂家的具体要求,已密切做好相应产品技术更改,随着进度的正常进行,预计年底会有突破性进展,拿到相应的批量订单。
- 永磁同步电机表贴式转子磁钢固定结构
登记号:202127234 分类号: TP23;TP273+.1
主要完成单位: 桂林星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吕虹、胡金意、黄业峰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桂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2日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永磁同步电机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输出扭矩大、运行平稳、高效节能等优点,因而在各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现有技术中,永磁同步电机根据转子磁钢安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表贴式和内嵌式两种。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包括凸出式和插入式两种。凸出式结构电机气隙磁密趋于正弦波,性能优良;插入式结构电机因凸极效应,提高了电机的力矩密度,且更利于弱磁控制。目前的表贴式电机制造,其常见工艺为:螺钉固定、无纬带(碳纤维)绑扎固定、粘结剂粘结固定、转子磁钢套套接固定、极间压条固定、转子端板固定、转子冲片卡槽固定等。因设计和制造工艺等的限制,表贴式工艺存在制造成本高、零件精度要求高、生产效率低、不可靠(磁钢脱落、扫膛)等问题。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磁钢可靠安装,力矩密度高、弱磁性能好、反电势波形好的永磁同步电机表贴式转子磁钢固定结构。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永磁同步电机表贴式转子磁钢固定结构,其技术方案包括转子基片和磁钢,所不同的是:所述转子基片的圆周上均布设有若干个隔磁卡扣对,各隔磁卡扣对包括左、右卡扣,各卡扣包括径向的弹性体,各弹性体的下部处于转子基片上对应开设的凹口内,左、右弹性体的中部具有相向凸出的卡头;所述磁钢包括上圆弧部和下圆弧部以及左、右侧部,左、右侧部上分别开设有内凹的卡口,左、右卡口的位置对应于左、右卡头位置且形状相匹配;各磁钢通过卡口与卡头的卡合而夹装于对应隔磁卡扣对的左、右卡扣之间,磁钢下圆弧部与转子基片之间、左、右卡口下方的磁钢左、右侧部与左、右弹性体之间保留有可填充粘结剂的间隙,左、右卡口上方的磁钢左、右侧部与左、右弹性体的上部之间保留有装配工装作业的间隔;为简化转子基片结构而易于加工,可以将两两隔磁卡扣对之间相邻卡扣的弹性体设置于同一个凹口内;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发明永磁同步电机表贴式转子磁钢固定结构利用磁钢抗压不抗拉的特性,通过相应装配工装将磁隔卡扣对的左、右卡扣弹性体上部撑开而发生弹性形变,使得磁钢能顺利推入隔磁卡扣对之间,取出工装,左、右卡扣弹性体回弹,隔磁卡扣对的卡头与磁钢对应的凹口紧密贴合形成夹持力,保证了磁钢在切向和径向上的可靠固定,保证磁钢不脱落;本发明结构中,磁钢下圆弧部与转子基片之间的间隙填充粘结剂更加固磁钢的紧固,并有效减小了振动和噪音;本发明结构中,通过调整磁钢、卡扣的形状和尺寸,可改善气隙磁场波形和充分利用磁钢性能,整体结构力矩密度高;使用本发明,在同等特性情况下,电机尺寸及重量大幅减小,减少了材料的使用,节约了成本。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已经经过充分的论证,也有足够的工作基础与技术基础进行支撑。所研发的核心关键共性技术,已在项目组拥有较扎实的前期工作,核心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存在技术上的风险较小。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公司“生产一代,研发一代, 储备一代”的技术研发思想指导,该成果作为储备的一代,已经用在样机的开发中,完成相关零部件处于模具制作,已实现批量销售。实现销售收入一百五十万元。
- 注塑机用液压伺服泵控射胶装置
登记号:202127235 分类号: TP23;TP273+.1
主要完成单位: 桂林星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吕爱群、黄业峰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桂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2日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星辰科技推出的伺服节能型注塑机专用伺服系统已经累计销售数万套,配套注塑机厂家数十家。随着注塑机技术的进步和下游行业对产品制造“更快速、更精密、合格率更高”的要求,注塑机行业推出了全电动注塑机,其特点是射速更高、射胶行程控制及射胶压力控制更加精密。由于伺服节能型注塑机只有油泵需要伺服系统驱动,而全电动注塑机则需要4套乃至5套伺服系统,且机械结构更为精密和复杂,全电动注塑机的造价远高于伺服节能型注塑机。基于终端市场需求,结合我公司在伺服泵控技术上的突破,我们提出了采用伺服泵控技术解决注塑机射胶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从而低成本地实现全电动注塑机相关功能的课题研究。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伺服泵控技术即是以伺服电机驱动液压油泵,并通过控制油泵出书油压及油量,从而实现对液压缸或者液压马达的控制。注塑机用液压伺服泵控射胶装置是采用伺服泵控技术控制液压油缸的直线推进速度、位置、推力,从而实现注塑机精密、快速、稳定的射胶动作的应用技术。采用这套技术的注塑机,在不需要增加伺服系统数量、不需要较多地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实现与全电动注塑机相同的射胶功能。达到以下技术指标:射速:350mm/s、500mm/s、800mm/s、1000mm/s;压力控制精度:±1bar;射胶终点精度:0.01mm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项技术创造性地将伺服泵控技术(专利技术:ZL201921981521.4注塑机用液压伺服泵控射胶装置)与注塑机的射熔胶需求结合,以单轴伺服实现了电动注塑机双轴伺服控制才能达到的指标,大大提升了注塑机的性价比,符合国人对于高精度注塑机的低价位要求。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适用于伺服节能型注塑机技术升级,使之部分达到全电动注塑机的综合指标。由于液压伺服技术在注塑机行业已经推广十余年,技术成熟、使用安全。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星辰科技采用上述技术,推出了XP系列伺服驱动器,目前市场推广几百台。
- 一种编码器专用的联轴器
登记号:202127236 分类号: TP23;TP273+.1
主要完成单位: 桂林星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吕虹、韦熙、胡金意、鲁志辉、卢政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桂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2日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目前的伺服电机所配的编码器为了保证精度、方便安装,其转子、定子是通过轴承安装成一个整体。编码器转子与电机轴配合安装,定子固定在电机上。为了保证编码器的寿命和精度,转子与电机轴联接时会加装联轴器,当电机轴出现冲击和窜动时,联轴器能部分阻断冲击能量,避免对编码器造成破坏。为保证反馈精度,联轴器能克服编码器转子旋转的惯量而不变形。用于编码器的联轴器通常采用切缝联轴器、弹性膜片联轴器、“8”字形联轴器等,这些联轴器的缺陷是工业现场恶劣工况下无法正常工作或寿命过短。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发明设计的一种编码器专用的联轴器包括一对轴套,每个轴套上固定有卡爪,第一轴套内径与电机轴相配合,第一轴套经第一紧钉螺钉固定连接于电机轴端;第二轴套内径与编码器轴相配合,第二轴套经第二紧钉螺钉固定连接于编码器轴端。第一轴套外周固定连接第一卡爪,第二轴套外周固定连接第二卡爪,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为结构相同的碗形弹性卡爪,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分别处于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的碗底,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各有均布的、相互有间隙的N个爪瓣形成碗壁,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的中心线分别与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的中心线重合。第一、第二卡爪的碗形凹面相对,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的中心线重合,且在轴向力作用下,第一、第二卡爪的爪瓣交错嵌入对方爪瓣的间隙,二卡爪接触联接,实现电机轴和编码器轴之间力的传递。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项目保证了编码器与电机轴弹性联接,当电机轴出现轴向窜动和冲击时,联轴器可缓冲和吸收能量,保证编码器的安全;当电机轴出现周向冲击时,联轴器的周向刚度能克服编码器的旋转惯量,提供旋转角加速度,保证编码器的反馈精度;当联轴器长时间运行出现卡爪磨损时,卡爪间的预紧力能保证卡爪始终保证接触,有效地保证编码器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能保证编码器的反馈精度,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已经经过充分的论证,也有足够的工作基础与技术基础进行支撑。所研发的核心关键共性技术,已在项目组拥有较扎实的前期工作,核心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存在技术上的风险较小。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高速射胶系统上,为保证产品精度,采用的是双反馈方案(旋转变压器+绝对值编码器),其中绝对编码器的联轴安装可采用本成果,解决绝对值编码器安全可靠的工作问题,该成果即将应用于公司新一代电机上,实现销售收入二百万元。
- 新型高抗硫酸盐性水泥的研制及产业化
登记号:202127238 分类号: TB321;X7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陆金海、蒋杉平、苏清龙、廖志明、朱运锋、陈柳锋、潘国文、廖双双、陈昌林、黄文胜、古巧燕、黄联琴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柳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2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根据桂科计字〔2016〕第380号文件下达的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新型高抗硫酸盐性水泥的研制及产业化”,由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承担。项目类别为:广西重点研发计划;该项目合同编号为:桂科AB16380014。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2.1技术原理利用“湿磨干烧”和磨内喷水技术、湿粘料仓配送技术、化学激发技术、高效磨内筛分等系列水泥绿色制成技术等优势工艺,以高抗硫酸盐水泥的关键指标为核心,有色金属灰渣、脱硫石膏为生产原料,探索高抗硫酸盐水泥熟料煅烧方案和水泥粉磨技术方案,形成一整套的高抗硫酸盐水泥生产核心技术。抗硫酸盐性能是高抗硫酸盐水泥最关键的技术指标。水泥熟料中主要矿物的膨胀性能按下列顺序排列:C3A>C3S>C2S>C4AF,而14d线膨胀为:C3A>C3S>C4AF>C2S,高抗硫酸盐水泥标准严格规定了水泥熟料中C3S和C3A含量,以保证生产出抗硫酸盐性能好、线膨胀率低的高抗硫酸盐水泥。 2.2性能指标新型高抗硫酸盐性水泥主要技术指标情况见下表检验项目 质量指标 实际完成 单位比表面积 ≥280 335 m2/kg 初凝时间 ≥45 229 min 终凝时间 ≤600 288 min 三氧化硫 ≤2.5 1.8 % 氧化镁 ≤5.0 1.1 % 烧失量 ≤3.0 1.1 % 碱含量 ≤0.60 0.41 % 14天线性膨胀系数 ≤0.040 0.020 % 3天水化热 ≤251 198 kJ/kg 7天水化热 ≤293 244 kJ/kg 抗压强度 3d ≥15.0 22.4 MPa 28d ≥42.5 56.0 MPa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委托权威检测机构国家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该项目产品各项性能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全部合格,质量达到GB748–2005《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标准要求,满足海港、水利、隧道、涵洞、道路和桥梁基础等工程建设的需求,产品质量、技术水平较高。四、技术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1、技术的成熟程度在国内首次集成采用“湿磨干烧”工艺和水泥磨磨内喷水技术、湿粘仓料配送技术、化学激发技术、高效磨内筛分等系列水泥绿色制成技术,研制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高抗硫酸盐水泥。 2、适用范围用于受硫酸盐侵蚀的海港、水利、地下、隧道、涵洞、道路和桥梁基础等工程。 3、安全性项目实施后生产出的新型高抗硫酸盐性水泥,其产品质量满足GB748–2005《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要求,满足海港、水利、隧道、涵洞、道路和桥梁基础等工程建设的需求。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应用情况新型高抗硫酸盐性水泥具有强度高,水化热低,抗硫酸盐侵蚀性强等优点,推广应用范围一般用于受硫酸盐侵蚀的海港、水利、地下、隧道、涵洞、道路和桥梁基础等工程。 2、存在问题对抗硫酸盐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多,对抗折强度的影响因素较少,在今后的研究和生产中要注意加强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的提高。通过技术方案调整和新工艺的改进,进一步提高工业废渣掺入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稳定水泥强度、抗硫酸盐性等质量指标。在湿磨干烧生产工艺上进行研究,下一步有待在纯干法生产工艺上进一步研究,以达到大面积推广高抗硫酸盐水泥时,扩大高抗硫酸盐水泥的生产量。六、历年获奖情况暂无
- 全粘连结构纸板方格蔟内芯的自动化生产装置
登记号:202127239 分类号: G3;S3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环江长达方格蔟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韦绍全、韦绍坚、汤庆坤、覃洪、姚正行、韦金门
任务来源:其他
推荐部门:河池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2日
种桑养蚕用的纸板方格蔟,其价格实惠,使用和运输方便,综合性价比高,所以市场应用率在90%以上,也是目前养蚕最受欢迎的结茧工具。现在使用的大多数方格蔟,是传统互插式的纸板方格蔟,内格为半切开,相互嵌入式的这种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松散,甚至脱落掉,需要频繁的更换补充新的方格蔟,因而互插式纸板方格蔟使用寿命也相对较短,相应的也增加了养蚕成本,更加难以应用于自动采茧,所以一直以来纸板方格蔟,只能依靠人们手工采茧,手工采茧效率太低,费时费力还费钱,特别是养蚕大户,采茧时间长,鲜茧缩水严重,影响到卖茧的收益。所以,如何实现纸板方格蔟的升级,使得它能够又快又好地应用于自动脱茧,不仅仅是帮助广大蚕农朋友们提高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也是整个桑蚕产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发展必须要解决的痛点。要破解这个痛点,实现纸板方格蔟的自动脱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它的结构强度,使得它更加的抗撕扯,不仅能满足自动脱茧的结构强度需求,还能延长纸板方格蔟的使用寿命,使其更加的耐用。新型纸板方格蔟,这是一种全粘连结构的纸板方格蔟,其内格为全粘连结构,解决了传统方格蔟结构不牢固的痛点,为纸质方格蔟自动采茧提供了很好的结构强度,新材料防水和排湿性能更好。硬质纤维板外框,抗拉强度大大增强,同样也是可折叠设计,方便运输消毒和收藏。这种高强度全粘连结构的纸板方格蔟是市场创新的全新产品,其生产设备特别是其核心部件内芯板的生产设备目前还是空白,市场上还没有出现有效的解决方案或设备,所以本装置的发明目的就是解决全粘连结构的纸板方格蔟内芯板的生产设备为无的问题,并且能实现内芯板的自动化生产,本装置的发明能够使方格通纸通过自动传送、涂胶,定位,粘贴等机械化操作,实现全粘连结构方格蔟内芯板的全自动化生产,配合部署相关的流水线设备,就能够实现高强度粘连式纸质方格蔟规模化流水线生产,实现工业化生产的质量规格统一标准。本发明不仅能降低人们生产方格蔟的生产成本,还能大量解放方格蔟生产中人力劳动的数量和劳动强度,也改变了纸质方格蔟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和工艺,为桑蚕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自动化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和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结构由自动送纸结构、自动涂胶结构、自动定位粘贴结构、操作控制按钮和信息显示平台、PLC与电气控制电路箱、机架(包括定位移动贴板)等组成。本发明装置生产出的这种高强度粘连式纸质方格蔟的内芯在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上对传统互插式纸质方格蔟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既保留了原有方格蔟的优点,又有效解决了传统蔟具的瓶颈问题,特别是使用寿命短,结构松散易脱落的问题。新型方格蔟的使用使得纸质方格蔟的使用寿命由原来1-2年提高到3~6年,产品性能和质量稳定,得到了蚕区蚕农的认可,有效的提高了纸质方格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了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和效率。新型粘连式方格蔟内格结构全粘连,相当稳固,人可以踩上去而不坍塌;抗撕扯强度高,适合用于自动采茧机,是目前市场上结构和材料都最为优良的先进蔟具,是传统互插式纸质方格蔟的升级换代产品,也是工厂化、集约化、省力化种桑养蚕的最佳配套蔟具。2-3秒自动贴好一张方格通,可以实现各种规格的方格蔟内芯的自动生产(162孔、156孔、306孔、325孔等)。本发明装置配套上下位相关设备,可以集成完整的高强度纸质方格蔟的生产线,形成方格蔟的自动化流水生产,彻底打破了方格蔟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大大提高了方格蔟的生产效率和效益,解放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传统的互插式方格蔟日产1万片,需要人工60人左右,而配套可本发明的新型方格蔟生产线日产1万片,需要16人即可。
- 高强度纸质方格簇的制作方法
登记号:202127240 分类号: S2;S3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环江长达方格蔟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韦绍坚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河池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2日
研究团队在研究的基础上,申请了“折叠式方格蔟”实用新型专利,并于2013年2月6日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220221852.X,于2014年9月成立公司,专门研发、生产和销售新型方格蔟。2014年-2016年公司研发团队在折叠式方格蔟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粘连式折叠高强度方格蔟,以及它的生产方法,并在2016年9月20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发明专利,并且将专利研发成果自行转化,形成机械自动化生产线,产品推向蚕区使用。在推广使用和研发过程中,我们创新应用了防水性能更加优异的牛卡纸作内芯材料,防水性能更为优越,从性价比上看,长达新型方格蔟要比传统方格蔟优越得多,也比木质方格蔟,塑料方格蔟等更具适用性。因此,研制开发已取得专利权的长达方格蔟不仅对蔟具生产是一次革命性变化,也是对桑蚕产业的全新贡献,它对桑蚕上蔟、蔟具产业、丝茧品质的发展和提高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高强度纸质方格蔟的制作方法”发明专利,于2019年5月10日获得授权,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纸质方格簇的制作方法,涉及蚕工具技术领域,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A.将四块木板的内表面上设置限位槽,边缘粘贴与卡槽吻合的凸块;B.在限位槽上方和下方粘贴对应的卡扣;C.在侧面、限位槽处粘贴牛皮纸,得到强度板;D.在强度板的边缘设置若干连接孔,强度板用连接件两两固定连接;E.将用牛皮纸粘贴的多个方格粘贴到粘贴牛皮纸的木板形成的底板上;F.将底板沿着安装架的两侧的限位槽推进到安装架的另一侧的限位槽处;G.将带有凸块的强度板卡进带有卡槽的强度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出的方格簇强度提高。目前项目建设目标已达成,技术成熟方面,本项目完成了自主专利产品—新型粘连式方格蔟的工业化转化和应用,自主研发了新型方格蔟工业生产线所需的自动化机械核心设备,调试、完善和集成了新型方格蔟的规模化工业化生产线,为社会提供使用寿命更长、结构更加坚固、防水性能更好的高强度粘连式方格蔟。公司还拟制定纸质方格蔟产品的企业标准。公司还拟申请方格蔟生产线机械设备专利。 在新型方格蔟的推广和应用方面,项目建成后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凸显,特别是在桑蚕产业扶贫领域,直接提供劳动岗位给农村劳动贫困户就业脱贫,新型粘连式方格蔟多次被政府和企业采购,用于扶持我县贫困户省力化,机械化养蚕致富,提高养蚕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助推了广西蚕丝绸产业“强基础、提品质、增效益”。在本项目建设过程中还生产了一项自主研发的多级微压脱茧机产品,目前该产品经过了多次实地现场脱茧测试,配套新型粘连式方格蔟产品脱茧效果达到预期,目前已经准备量产计划,非常具有推广和普及意义,将助推我区乃至全国完成方格蔟的升级换代。
- 小龙虾工厂化繁育池
登记号:202127241 分类号: S965/968;S18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员:王大鹏、陆专灵、唐章生、曾华忠、卢智发、余艳玲、赵文彬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2日
1.课题来源与背景: 目前,小龙虾主要繁育方式为池塘育苗或稻田育苗,其优势是基础面积大,管理强度低。但也存在较多问题,一是苗种上市规格大,采用笼捕方式仅能捕捉到体重4g以上的虾苗,且捕获率不高,需要反复下笼,长期捕捞;二是繁育时间长,从6月成虾销售完成到11月早苗出现,再从11月到次年3月断续出苗;三是苗种成活率低,在生长过程中,因自残、天敌捕食、捕捞损伤等,出苗率低于30%。而工厂化繁育方式在苗种离开母体约10天左右即可批量捕捞出池,苗种规格整齐,出苗率可达80%以上,秋苗可在亚热带地区进行冬养,实现反季节上市,因此具有较好的产业前景。目前,湖北省和江苏省已开展了小龙虾工厂化繁育研究,通过小龙虾亲本强化培育和集中抱卵,经过选配的亲虾在9月30日前后放入亲本培育池,亲本培育密度以40~50只/㎡,采用专用饲料强化培育30~40天后,雌虾的抱卵率可达60%~70%。再将抱卵的雌虾放入繁育池繁育。但上述工厂化繁育方式仍然存在几个问题:一是难以准确判断小龙虾性腺发育阶段,只能先在车间养殖交配后的种虾,再挑选腹部抱卵的雌虾放入育苗池,以获得同步孵化的苗种,但是准确挑选抱卵虾需要较高的技术经验和劳动强度,否则会造成漏选抱卵虾或掉卵现象;二是小龙虾抱卵量低,需要大量种虾,种虾养殖占据空间达到一半以上,育苗成本提高一倍以上。 2.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提供一种小龙虾工厂化繁育池,其不需要人工挑选抱卵虾,避免造成漏选抱卵虾或掉卵,提高养殖效率。 性能指标:提供了一种小龙虾工厂化繁育池,包括底层池和上层池,上层池层叠设置在底层池的上部,覆盖底层池的一部分区域,而且上层池和底层池之间液体不连通,上层池的侧壁具有开口,其水深小于底层池的水深,斜坡的上端衔接至开口,下端延伸至底层池的水面以下。底层池用于养殖交配后的雌虾,未抱卵虾喜栖息于底层深水,且被上层池遮挡的部分,抱卵虾性喜浅水,会自行爬上斜坡或进入上层池的浅水区内。在底层池中设置加热管,可通过快速升温来刺激小龙虾交配和抱卵。本发明还在底层池的第二前侧壁设计了第二进水口,第二后侧壁设计了第二排水口,通过第二进水口和第二排水口对底层池进行换水,来刺激小龙虾交配和抱卵。 3.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基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小龙虾工厂化繁育池,不再需要借助人工挑选抱卵虾,避免了出现漏选或者掉卵的情况。因此,本发明可以提高小龙虾的抱卵量,节省种虾的养殖,节省育苗成本。 4.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已在两个企业进行试验应用,技术成熟程度和安全性较高,适用于小龙虾反季节养殖苗种繁育。 5.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与目前的稻田繁育方式相比,成本仍高出50%以上,加上冬季养殖模式尚未大面积推广,对反季节工厂化苗种的需求量较低,此外,尚需配套的苗种中培技术成熟,方可实现工厂化苗种的规模化供应。 6. 历年获奖情况:无
- 一种多样品平行过滤器
登记号:202127242 分类号: O6-3;O6-33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员:黄鸾玉、莫膑、韦信贤、张永德、童桂香、杨姝丽、谢宗升、陈秀荔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2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过滤是样品前处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起到过滤不溶物,防止堵塞仪器管路、色谱柱、污染质谱等作用。在食品药残、农残、非法添加剂及其他污染物检验领域以及其它化学分析检验领域中,常用的过滤手段是利用注射器吸取经过提取、浓缩、净化后的最终制备液,经过微孔滤膜过滤残渣,得到澄清的待测液,供各类色谱仪、质谱仪等精密仪器上机分析。而制备液通常存于细长的玻璃离心管中,经离心后,上层为脂肪或除脂剂层,下层为残渣,中间为待吸取的目标液,吸取时需要辅助吸液管(通常为注射器针头)来吸取,使用不方便;从敞口离心管吸取液体,并不需要锋利的针头,并非试验过程必需的锋利无比的针头,易伤操作人员,增大后续废弃物处理难度;传统的过滤方式通常是单个样品依次过滤,过程繁琐,且不能重复利用,浪费资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能够克服上述缺点,确保检验过程简单、高效、安全、环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样品平行过滤器,包括试管角度调节装置、放液装置、支撑座及抽液装置;试管角度调节装置与抽液装置之间安装支撑座;支撑座通过转接口的底部连接抽液装置;所试管角度调节装置侧部安装有抽气泵;抽气泵的输出端通过带阀门的抽气管A和带阀门的抽气管B分别连接抽气接口A和抽气接口B,通过抽液装置和支撑板实现对多个试管进行同时抽液过滤。使用时,支架内放入进样瓶;将装有制备液的试管批量放置在试管架上,调整角度调节板和支撑板的配合角度和高度,使针管插入到制备液的最低处,启动抽气泵,调整气体流量调节阀使其缓慢吸取制备液,经过滤头过滤后进入管体,当管体内的制备液满足检测用量要求时,关闭抽气管阀门,拆卸针管和滤头,推动及移动支撑板,使其位置与玻璃缸的缸口相对应,管体对准进样瓶,盖在玻璃缸上,通过抽气释放滤液到进样瓶中。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作业效率,缩短了样品过滤所需的时间,实现了大批量样品的快速分析;避免采用刚性锋利的针头,使抽液过程变得简易方便。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本实用新型通过抽液装置和支撑板实现对多个试管进行同时抽液过滤,抽液装置内设有能过滤细小颗粒的滤头,使制备液的纯度更高,而且抽液装置可多次重复进行的抽吸、拔针头、装滤膜、过滤膜的操作合并成多个样品同时进行抽滤、拔滤头、装进样品瓶的操作。 2、本实用新型增加试管角度调节装置,解决离心后带有倾斜残渣的试管难吸取、易流出、吸取不完全等问题,实现了机械化倾斜离心试管,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进液装置,可批量收取制备液,缩短了样品装入进样瓶所需的时间。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多样品平行过滤器。适用于实验室精密仪器上机分析前的过滤操作,完全可以推广应用。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可以应用,不存在问题。
- 基于云平台的智能物流终端集成系统
登记号:202127243 分类号: TP39;
主要完成单位: 南宁师范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李文敬、林中明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2日
背景技术本发明提供多用户、多进程、多线程并行调度的云智能物流信息集成中间件,解决了物流企业在云计算环境下开发与升级改造或迁移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的难题。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基于云平台的智能物流终端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GFS数据服务器,其通过数据服务器调度进程并行调度物流数据接收与发送进程、数据交换与处理进程、设备驱动程序库、文件存储管理进程、以及插件数据库接口;GFS主服务器,其创建线程池,设置主服务器调度进程,主服务器调度进程响应云平台用户的请求、通过大表并行检索和调度GFS数据服务器虚拟调度进程,在用户、GFS数据服务器之间进行并行控制与调度,发出或接收控制指令;多个GFS用户端,其包括云平台硬件设备用户端和智能物流终端服务进程,所述智能物流终端服务进程为云平台用户提供智能物流终端接口,并检测当前硬件设备用户端是否安装该硬件设备的驱动程序,当检测到没有安装驱动程序时,将向所述GFS主服务器提出安装请求,GFS主服务器向GFS数据服务器发出复制驱动程序到GFS用户端的指令,GFS数据服务器检测驱动程序库,若存在请求的驱动程序,则自动远程给GFS用户端安装驱动程序,否则,提示用户自行安装。 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发明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授权,技术上具有创造性和国际先进性。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所集成技术成熟,技术安全性高。本系统适用于物流企业的智能管理。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未应用。 历年获奖情况本专利没有获奖或参与评奖等情况
- 基于云计算的物流区块链共识算法
登记号:202127244 分类号: TP39;
主要完成单位: 南宁师范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李文敬、周杰
任务来源: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2日
本发明属于云计算、区块链、物流交易模型、去中心化等信息技术领域,根据云计算与区块链的技术特点,融合各自的优势,给出物流区块链和云物流区块链的定义,提出基于云计算的物流区块链模型及共识算法。背景技术云计算和区块链均有去中心化、合约执行自动化、可追溯性和透明化等优势。对数据信息的记录需要多个节点参与,可以让数据信息有多个备份;同时,对数据信息的更新也必须由多个节点共同认证才能完成,区块链网络中所有节点之间的联系都是去信任的,也不会存在欺骗行为;而且由于所有节点存储的数据信息都相同,数据信息的交换也不会出现问题;区块链系统中所有交易信息及对应交易者信息都会被记录,传递路线也会被完整记录,数据信息都无法被摧毁或篡改,不仅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也方便对每笔交易进行追溯,对提高交易监管效率和质量有很大帮助。云计算的虚拟化节点存储技术,给网络稳定性和大规模高运算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物流区块链和云物流区块链的定义,提出基于云计算的物流区块链模型。根据实用拜占庭共识算法的基本原理和云物流区块链模型,对物流区块链共识算法进行设计,解决物流交易去中心化和物流信息不可篡改性的问题。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发明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授权,技术上具有创造性和国际先进性。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所应用技术中,云计算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技术成熟。区块链作为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有初步的应用,其他领域应用较少,在逐步推广应用。本发明适用于软件服务业和物流仓储、快递等行业。区块链均有去中心化、合约执行自动化、可追溯性和透明化等优势,技术安全性高。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未应用。历年获奖情况本发明没有获奖或参与评奖等情况。
- 原生态农产品智能订产云平台V1.0
登记号:202127245 分类号: TP39;
主要完成单位: 南宁师范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李文敬、谢林栩、林中明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2日
本项目针对原生态农产品行业信息化程度不高,产业结构单一,消费者无法个性化订制和监控农产品生产种植过程,监管部门不能实时监管等诸多问题。通过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对原生态农产品订产与动态监管平台进行研发,构建一个具有订产、销售、交易、支付、监管等功能的软件平台。背景技术本软件使用MVC架构BS模式,基于IIS + VS2015 + SQL Server 2012 RC0的运行环境,运用云计算、云数据库、物联网、智能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建立原生态农产品订购、生产、配送等全过程的综合性平台,构建一个可靠感知、全面互联、智能服务和实时调控的农产品信息系统。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软件功能包括8个功能模块,具体如下:(1)部门及员工管理模块。具有部门及员工的添加、编辑、删除、查询以及权限设置等功能;(2)客户管理模块。具有对原生态农产品供应商、订产客户信息的添加、编辑、删除、查询、列表等功能;(3)订单(购物车)管理模块。公司或客户通过订单(购物车)填写订产原生态农产品信息,订单的统计报表、分析等功能;(4)生产过程管理模块。实现原生态农产品生产过程信息的创建、添加、编辑、删除、查询功能;(5)监控管理模块。具有对原生态农产品种植、家禽养殖、生成过程的实时监控、截屏等功能;(6)出入库与配送管理模块理。具有条形码、二维码、RFID等原生态农产品扫描入库、出库、配送等功能;(7)统计与财务管理模块。具有对公司或生产、销售费用、运费、订单等进行财务统计、结算、支付和报表打印等功能;(8)文件与系统设置。具有对文件操作及系统各类参数进行设置。创造性与先进性本软件著作已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登记。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所集成技术成熟,技术安全性高。本系统适用于农业企业、农产品经营企业、农副产品市场、个体菜店、蔬菜配送中心等应用领域,可以为农业生产、经营、销售、监管、物流配送等单位提供农副产品的订购、销售、生产、配送等监控与管理。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已试用。 历年获奖情况本软件著作没有获奖或参与评奖等情况
- 原生态农产品智能订产APP软件V1.0
登记号:202127246 分类号: TP39;
主要完成单位: 南宁师范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李文敬、林中明、宋佩华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2日
背景技术本软件使用Android架构,基于Andriod Studio 3.2 + MySQL+ JDK1.8.0_66的运行环境,通过手机扫描农产品二维码对农产品进行基本信息管理,用户进入APP可以搜索查看农产品营养成份信息、购买农产品、选择营养菜单等一系列操作。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APP功能包括9个功能模块和原生态农产品营养成份数据库。 1.用户注册模块,用户在该模块可以注册信息,根据注册要求填写完成,注册成功。 2.用户登录模块,用户注册成功后,重返登录面输入账号和密码即可登录成功。 3.查看食物模块,用户登录成功后在首页可以查看到农产品,点击农产品进入农产品详情,可以查看食物的价格和营养成份数据,也可以将农产品加入购物车。 4.搜索农产品食物模块,用户可以在此模块的输入框中输入农产品名称进行搜索,也可以将农产品加入购物车。 5.购物车模块,用户在购物篮点击农产品,可以加减农产品的份数,点击结算,系统计算订单中农产品的营养成份数据合计是否符合用户选择的营养菜单的数据,若符合则订单成功,点击下单;否则营养成份未达标,重新选择农产品下单。 6.我的订单模块,在我的订单中可以查看已经下单成功的营养菜单订单,包含订单时间、金额、订单编号及农产品等详情。 7.我的营养套餐模块,营养套餐是根据每天人体需求制定的各营养成份需求数据,用户可以在我的营养套餐中选择喜欢的套餐,也可以更换套餐;购物车的订单结算就是根据用户选择的此营养套餐数据计算。 8.监控管理模块,具有对原生态农产品种植、家禽养殖、生成过程、温湿度的实时监控、截屏等功能。创造性与先进性本软件著作已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登记,在农产品订产上具有创新性。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所集成技术成熟,技术安全性高。本系统适用于农业企业、种植企业、个人用户等应用领域,可以为农业生产、经营、销售、监管等单位。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已试用。历年获奖情况本软件著作没有获奖或参与评奖等情况
- 原生态农产品远程动态智能监控系统V1.0
登记号:202127247 分类号: TP39;
主要完成单位: 南宁师范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李文敬、谢林栩、王伊礼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2日
背景技术本软件使用MVC架构BS模式,基于IIS + VS2015 + SQL Server 2012 RC0的运行环境,通过PC端、公司、用户和监管部门对原生态农作物、禽畜等生产过程产品的智能化实时动态监控,客户可随时操控与浏览家畜和种植瓜果蔬菜的生长过程以及基地的地理位置、土地温湿度以及GIS地图等,具有IP摄像、温湿度与定位效果。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软件功能包括8个功能模块,主要模块如下:模块1:部门及员工管理。具有部门及员工的添加、编辑、删除、查询以及权限设置等功能;模块2:客户管理。具有对原生态农产品供应商、订产客户信息的添加、编辑、删除、查询、列表等功能;模块3:视频监控。具有对原生态农产品种植、家禽养殖、生成过程的实时监控、截屏等功能;模块4:温湿度监控。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定点实时地监控种植和养殖场所的温度和湿度等功能;模块5:定位与导航。通过北斗导航终端定位,对种植和养殖场所位置进行定位与信息采集、定位数据处理、消息发送,进行GIS导航,实现对采集、控制终端的即时定位和实时定位与导航等功能;模块6:统计与分析。对用户的监控、定位、导航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报表等功能;模块7:文件与系统设置。具有对文件存储、操作及系统各类参数进行设置。创造性与先进性本软件著作已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登记。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所集成技术成熟,技术安全性高。本系统适用于农业企业、养殖企业、种植企业、农产品经营企业、农副产品市场、个体菜店、蔬菜配送中心、个人用户等应用领域,可以为农业生产、经营、销售、监管等单位、公司或部门提供农副产品的监控与管理。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已试用。 历年获奖情况本软件著作没有获奖或参与评奖等情况
- 原生态农产品营养云数据库系统V1.0
登记号:202127248 分类号: ;TP39
主要完成单位: 南宁师范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李文敬、宋佩华、谢林栩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2日
背景技术本软件使用MVC架构BS模式,基于IIS + VS2015 + SQL Server 2012 RC0的运行环境,通过本云数据库所有用户能够通过PC端和移动端存储公司、用户和监管部门的信息,原生态农产品生产的信息。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1.原生态农产品与营养成份数据库:采用SQL数据库+文件管理综合管理系统,构建原生态农产品和农产品营养成份信息数据库。SQL数据库包括原生态农产品的名称,类别、产地、种植与养殖时间、肥料、水份成长期等基本信息;原生态农产品、肉类等产品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脂肪含量、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信息;用户个人信息;订单管理信息;统计报表信息;操作日志信息;温度湿度、定位等信息。文件管理包括视频、图像、地图等信息的存储。 2.前台操作功能部门及员工管理模块。具有部门及员工的添加、编辑、删除、查询以及权限设置等功能;客户管理模块。具有对原生态农产品供应商、订产客户信息的添加、编辑、删除、查询、列表等功能;农产品信息管理模块。实现原生态农产品生产过程信息的创建、添加、编辑、删除、查询功能;用户订单管理模块。公司或客户通过订单(购物车)填写订产原生态农产品名称、数量、要求、时间等信息,订单的统计报表、分析等功能;农产品营养管理模块。农产品、肉类等产品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脂肪含量、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信息的增加、删除与修改等;监控管理模块。具有对原生态农产品种植、家禽养殖、生成过程的实时监控、截屏、温湿度、定位等功能;统计与分析管理模块。具有对公司或生产、销售费用、运费、订单等进行财务统计、结算、支付和报表打印等功能;日志管理。具有对各种操作、故障等系统问题、时间进行记录。 创造性与先进性本软件著作已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登记。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所集成技术成熟,技术安全性高。本系统适用于农业企业、养殖企业、种植企业、农产品经营企业、农副产品市场、个体菜店、蔬菜配送中心、个人用户等应用领域,可以为农业生产、经营、销售、监管等单位、公司或部门提供农副产品的存储。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已应用于相关物流企业 历年获奖情况本软件著作没有获奖或参与评奖等情况
- 基于移动输液系统的静脉输液管理模型在门诊静脉输液患儿的应用研究
登记号:202127249 分类号: R473.72;
主要完成单位: 百色市人民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韦妹爱、余艳梅、农爱妮、李惠菡、曾琳、黄彩艳、黄礼娜、兰闯、梁柳、黄秀蝉、林海凤
任务来源:百色市科学技术局
推荐部门:百色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2日
一、项目来源与背景 1.项目来源: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项目(编号:百科20192532)。 2.项目背景:静脉输液是目前临床治疗中最常见的给药方式之一,门诊输液室是医院中接待患者较多的科室,其中以患儿居多,但静脉输液的整个操作流程较为复杂,从配液到输入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安全隐患。患儿病情不稳定,加上患儿的年龄较小,且很多患儿在输液中好动,发生兴奋、哭闹、急躁等现象十分常见,静脉穿刺难度比较大,而家长对患儿又非常的关心,导致护理人员工作难度增加。所以在门诊输液室患儿输液护理中护理人员要提高警惕,不断完善护理服务。在护理过程中,因为一些细小的地方没有注意到,就可能会影响到患儿的治疗,引起风险事件,甚至出现医疗纠纷等。为寻找门诊输液患儿探索一种更安全高效输液工作。消除各类不安全隐患,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医患矛盾,为患儿及家属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对照组依循常规的静脉输液流程进行日常工作,帮助患儿处理输液中遇到的问题完成整个输液过程。观察组采用移动输液系统进行管理,将门诊输液分为等候区和输液区。护士工作时每人配置PDA一台。具体流程如下:①取号、接单:有2个以上患儿输液治疗时,患儿家长无需窗口排队,护士通过刷卡或输入就诊卡号,获取患儿的就诊信息及医嘱诊断等信息,核对处方信息,确认接单后,利用系统自动分配座位,打印出双联条码:药物联和患儿联。接单后药物带送至配药间,患儿及家长只需要坐在等候区等待相应治疗室呼叫屏呼叫患儿序号和姓名,再依次进行输液治疗。②配药:护士配药时通过PDA扫描药袋上条码,自动核对药品信息、记录配药人和配药时间,无需护士再手签配药时间及配药人的名字。③治疗:执行护士用PDA扫描配好的药液,呼叫器呼叫患儿的姓名及序号,外面电视屏幕也会显示姓名、治疗台、及输液号,患儿到相应的工作台接受静脉穿刺输液。患儿输液期间需要服务时,家长可在座位上按呼叫按钮,巡回护士手中的PDA就会提示护士,无需患儿家长离开座位呼喊护士。更换液体时,先扫描药袋上的瓶贴,PDA屏幕显示患儿姓名、所有组方,再扫描患儿联,如两张条形码匹配,在该组方前打勾,播放正确提示音,方可以执行输液,并记录换瓶者姓名和时间,PDA能准确记录每瓶液体所需的时间,为医疗纠纷提供依据。④输液结束:输液结束时,护士用手中的PDA扫描患儿家长手中的患儿联,PDA屏幕显示所有处方,如果所有处方前全部打勾,护士可以按屏幕上的“拔针”结束输液。显示已经结束,表明液体全部输完,如果还没输完,无法点击结束按钮,通过这一环节护士可以检查有无漏输的情况。⑤移动输液系统与医院其他系统的对接,该系统运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对输液的整个环节进行了监督和控制,由使用掌上电脑技术对患儿的信息进行了高效率的处理和传输,同时还能反映出护士的具体工作情况。而该系统的运用又很好的和医院信息系统对接起来,这一点对提高医院管理能力作用显著。本项目发表相关研究论文4篇。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该课题研究经临床统计,应用移动输液系统管理整个静脉输液过程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有助于降低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医疗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研究显示护士在不良事件和医患纠纷发生概率(0.5%)优于常规静脉输液流程(3.0%),证实移动输液系统做到了前馈控制,防范护理差错,使得输液安全得以加强。在国内较少有类似文献报道,具有创造性与先进性。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如今门诊输液已全部运用移动输液系统,移动静脉输液系统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输液室的管理系统中,可以使输液工作更安全高效,消除各类不安全隐患,有助于降低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医疗纠纷,减少护士在静脉输液护理各环节的差错发生率,提升病人满意度,提高护理综合质量,保障患儿输液安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各医院推广应用。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该研究目前推广应用于6所医院,有600例患者因本研究的应用而获益,可以使输液工作更安全高效,消除各类不安全隐患,有助于降低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医疗纠纷,减少护士在静脉输液护理各环节的差错发生率,提升病人满意度,提高护理综合质量,保障患儿输液安全,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存在问题:移动静脉输液系统通过RFID、移动计算、无线网络等技术,将门急诊医、药、护、患四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但目前医院信息化应用还跟不上大城市步伐,部分地区已不断更新移动输液系统,所使用的系统还会实现对输液滴速的实时监控和自动调控功能,但我院目前使用的还是初级版的移动输液系统,先进技术引入缓慢。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更新移动静脉输液系统将是医院信息化进程、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学科今后发展的方向。 下一步改进方案: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更新移动静脉输液系统将是医院信息化进程、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学科今后发展的方向:①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升级移动静脉输液系统,确保患儿得到及时、高效、安全的治疗。②加强对输液患儿的巡视,及时解决患儿提出的问题,做好护患沟通完善输液系统环节,增强满意度。③推广应用本项目科研成果,通过举办学习培训班,推动学科技术进步,更大范围的向基层医疗单位推广,让这一技术更好地为输液患儿服务。
- 一种双轮车电动脚撑
登记号:202127250 分类号: TH136;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柳钢大菱电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陈晓东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贵港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6日
一、题来源与背景; 随着城市交通越来越拥挤,轻便二轮车成为人们短途活动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二轮车在泊车时,为保证二轮车的稳定性,需要把二轮车的脚撑打开,使脚撑支撑住二轮车,目前直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后脚撑的主体结构一般是一长短固定的倒U型管,在该倒U型管上焊接左右两个固定有孔耳朵,倒U型管固定在车架上,左边焊接踩杆,靠弹簧回位,使用时脚用力踩踏踩杆,手辅助将车身往上提,以便使后脚撑支撑起二轮车,但随着二轮车的载重量加大,二轮车的车身也相对较重,在对重车型或载重较大的二轮车进行泊车时,要使得后脚撑把二轮车的后身支离地面,就显得非常吃力,现在的双轮车用电动撑脚是采用两套传动装置分别对两个脚撑进行控制,结构复杂且占空间大,因此小型双轮车无法安装电动脚撑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轮车电动脚撑,解决现有的双轮车用电动脚撑结构复杂且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轮车电动脚撑,包括平叉,包括构成U形结构的第一平叉杆,第二平叉杆和第一平叉杆连接,所述第一平叉杆和第二平叉杆平行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两端,所述平叉水平设置,其上端面固定在双轮电动车车身底部,其开口朝向双轮电动车车尾部,所述第一平叉杆端面设置有第一伸出端,所述第一伸出端设置有第一销孔,所述第一销孔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放置方向平行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脚撑;包括构成U型结构的两个脚撑杆和第二连接,两个所述脚撑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两端;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得以连接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对称的第二伸出端和第三伸出端没所述第二伸出端与所述第一销孔通过一销轴铰接传动装置;包括内齿件,小齿轮和联动轴;所述内齿轮件大致呈板状等边三角形,其一角设置有垂直贯穿其两平行端面的轴孔,所述内齿轮件上设置有与所述轴孔同中心轴的扇形掏空部,所述扇形掏空部外圆柱面为内齿轮,所述内齿轮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平叉杆内侧面,所述轴孔位于所述第二平叉杆下端面之下,所述小齿轮位于所述扇形掏空部内,其齿形与所述内齿轮匹配,所述联动轴位于所述轴孔内,其一端与所述第三伸出端固定连接,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平叉内,包括连接板和减速电机。所述连接板呈长板形,所述连接板一侧固定在所述联动轴上并与所述齿轮件平行,所述减速电机垂直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基于上述结构;将平叉固定在双轮车底盘,通过驱动装置动小齿轮旋转,同时小齿轮受内齿轮件约束,沿内齿轮运动并带动连接板与联动轴旋转,固定在联动轴上一端的脚撑运动一定角度后与平叉形成约90度和交角;脚撑下端与地面接触,将双轮车支起。达到对双轮车支撑的作用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将平叉固定在双轮车底盘,通过驱动装置动小齿轮旋转,同时小齿轮受内齿轮件约束,沿内齿轮运动并带动连接板及与联动轴旋转,固定在联动轴上一端的脚撑运动一定角度后与平叉形成约90度和交角,脚撑下端与地面接触,将双轮车支起,六、获奖情况无。
- 一种电机减速器
登记号:202127251 分类号: TH;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柳钢大菱电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章征凯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贵港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6日
一、题来源与背景;少齿差行星减速相对于传统的减速器,具有结构紧凑,传动比大。齿的承载能力强等优点.因而在机械传动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包括壳体,与壳体转动配合的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盘,动力输入轴上在圆周方向固定配合设置太阳轮,与太阳轮啮合设置至少两个行星轮,行星轮的行星轴设置偏心套,壳体上与动力输入轴同心设置固定针齿,与固定针齿少齿差啮合设置摆线轮,偏心套沿轴向穿过摆线轮与其转动配合。行星轮轴端部沿轴向穿入动力输出盘通过动力输出盘将动力输出。以上结构的内啮合行星齿轮传动装置部件较多,结构复杂,装配要求高,造成对精度和回差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内啮合行星轮传动装置进行改进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机减速器,解决的传统电机减速器结构尺寸大,多级行星轮减速结构复杂,由于摆线轮的偏心设计导致减速器运行扰动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减速器,包括行星结构减速级,少齿结构减速级和电机。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行星结构减速级包括一级或多级行星传动结构,其中一级行星减速结构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内齿圈,第一外壳和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外壳为两端开口的圆管,所述内齿固定在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太阳轮同轴固定在所述内齿圈内,所述行星轮至少为二个均分别于所述内齿圈,太阳轮啮合;所述行星架一端面通过销柱连接所述行星轮,另一端面固定有第一输出轴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少齿差结构减速级固定在所述行星结构件数级输出端。包括一级或多少齿差传动结构,第二外壳,内针齿圈,偏心轴,摆线齿轮,输出盘,圆销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外壳为两端开口的圆管,所述内针齿圈固定在所述第二外壳内,所述偏心轴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内针齿圈内并安装有摆线齿轮,所述摆线齿轮绕所述偏心轴轴线圆周转动且与所述内针齿圈啮合,所述摆线齿轮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均匀分布的销孔,所述输出盘与所述摆线齿轮平行设置,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二外壳同轴且一端伸出所述第二外壳外, 输出法兰:其外轮廓与所述第二外壳外轮廓相同,其固定在第二外壳一端面且该端面靠近所述少齿差结构减速输出端.中间法兰:其外轮廓与所述第二外壳外轮廓相同,位于所述行星结构减速级和少齿差结构减速级之间,其两端面分别于所述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固定连接.输入法兰:其外轮廓与所述第一外壳外轮廓相同,位于所述电机和行星结构减速级之间,其两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外壳,电机固定连接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基于上述结构:电机直接与行星减速级太阳轮固定连接,可直接将减速器底座结构减去,减小轮减速器结构尺寸,通过行星减速级与少齿差减速级配合,可形成大减速比,通过对行星减速级级数与少齿差减速级级数形成不同减速比 六、获奖情况无。
- 一种二轮车智能防盗、自动升降控制系统
登记号:202127252 分类号: TH;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柳钢大菱电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杨科异、陈晓东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贵港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6日
一、题来源与背景;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等二轮车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出行代步工具,其体积小、出行方便,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虽然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等二轮车可以方便人们的出行,但是由于其体积小巧,电动车失窃的情况也日益严重。但是现有的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等二轮车绝大多数是人工将车辆后撑进行升降操作,费劲且操作不便,防盗与升降不能兼容,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二轮车智能防盗、自动升降控制系统,解决现有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等二轮车防盗与升降不能兼容的问题,实现自动对车辆后撑升降操作,且能对车辆后撑防盗锁定。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轮车智能防盗、自动升降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控制器、防盗器、电门锁、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向继电器、单刀双掷开关、电压转换器和电机;所述电源正极分别与电门锁的输入端、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门锁一输出端与所述换向继电器一输入端、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门锁另两输出端短接并与所述与所述控制器、电压转换器的一输入端、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输入端、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器输出端与所述单刀双掷开关常闭端连接,所述单刀双掷开关常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正极、第二继电器的线圈连正极接;所述第一继电器常开输出端与所述换向继电器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负极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负极、电压转换器负极、第一继电器的线圈负极、第二继电器的线圈负极、换向继电器负极连接;所述防盗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换向继电器输出端连接。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打开电门锁,给车辆提供电源,同时切断车辆后撑的防盗线路,进入骑行状态;单刀双掷开关进入工作状态,通过单刀双掷开关控制分别控制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完成电机对车辆进行升降操作。关闭电门锁,切断车辆电源,同时接通车辆后撑的防盗线路。车辆进入防盗状态,按下防盗器上的防盗按键后,车辆若有异常情况,控制器电源接通,通过电机对车辆后撑进行防盗锁定。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打开电门锁,L3与L4接通,给车辆提供电源,同时切断双撑的防盗线路L1与L2。进入骑行状态,转把上的升降点动开关进入工作状态。可对车辆进行升降操作:点动升起按键,继电器B接通升降电机电源,车辆升起。点动下降按键,继电器A接通升降电机电源,车辆下降。关闭电门锁,切断车辆电源L3与L4,同时接通双撑的防盗线路L1与L2。车辆进入防盗状态,按下防盗器上的防盗按键后,车辆若有异常情况,控制器接通L与L5的电源,电源由L5经L2,L1输送到升降电机,对双撑进行防盗锁死。无法将车辆推动,做到天下无贼。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轮车智能防盗、自动升降控制系统实现对车辆后撑的自动升降,对车辆后撑进行防盗锁定,满足人们对出行交通工具更高的要求。六﹑获奖情况无。
- 一种双轮车电动车撑
登记号:202127253 分类号: TH136;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柳钢大菱电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章征凯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贵港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6日
一、题来源与背景; 两轮车是一种代步的交通工具,包括自行车,电力助动车,燃气助动车和摩托车等。在两轮车停放时,都必须有一个撑脚使车辆的落地点成为三个以上,从而可以平稳地安放在地面上,撑脚使安装在两轮车架后部的下端有落地点的杆结构件,常用的车撑是有一个落地点的撑脚在将车架侧倾后形成前后轮及车撑三点落地,多用于轻型自行车,重心较低的电动车,助动车等双轮车,车撑都是下车后战在双轮一侧,使用者扶助车用脚将车撑放下,两轮车在停靠在较小的空间时,使用者无法下车将车撑放下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双轮车电动车撑,解决双轮车靠边停放时,没有足够空间让使用者站立放下车撑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轮车电动车撑,包括竖版,撑脚,锁紧结构和驱动装置,竖版竖直设置,其上部固定在双轮车车身下部,其下端面一侧设置有第一伸出部,所述第一伸出部上设置有第一销孔,竖版下部设置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孔远离所述伸出部,撑脚呈杆状,其一端为呈U形结构的前叉部通过一销轴与第一销孔铰接,锁紧结构,包括构成环形结构的包箍和锁紧杆,所述锁紧结构固定在所述撑脚上并靠近前叉部,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电机,驱动杆和连接杆,所述减速电机垂直固定在所述竖板一端面且其输出轴穿过所述第一过孔,所述驱动杆和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竖板另一端面,所述驱动杆一端固定在所述减速电机输出轴,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锁紧杆铰接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基于上述结构,驱动装置将撑脚水平放置或竖直放置,撑脚水平放置时,电动车撑为收起状态,双轮车靠边停放时,使用都通过控制电机让撑脚竖直放置,电动车撑支撑车体,解决没有足够空间让使用者站立放下车撑的问题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所述竖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柱,所述撑脚水平放置时,所述第一限位柱与所述驱动杆相抵,且此时所述驱动杆至少逆时针旋转至与所述连接杆平行的位置,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柱防止减速电机旋转过度,防止电动车撑被损坏或损坏车辆,驱动杆至少逆时针旋转至与所述连接杆平行的位置,当撑脚水平放置时。撑脚在非减速电机限制情况下有向下运动趋势并使驱动杆有向逆时针方向运动趋势,通过第一限位柱限制驱动杆逆时针方向运动,防止撑脚非人为控制自动放下造成安全隐患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都通过控制电机让撑脚竖直放置,电动车撑支撑车体,双轮车靠边停放时,解决没有足够空间让使用者站立放下车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及驱动装置,可防止撑脚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自己掉下及防止车辆被向前推动会因撑脚提起而倾倒六、获奖情况无。
- 石漠化地区桑树栽培技术规程
登记号:202127254 分类号: S88;S88
主要完成单位: 百色市农业农村局、百色市蚕业技术指导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
主要完成人员:文柳璎、林强、邱长玉、李平春、曾庆群、黄和雨、黄若雨、赵潇、潘德健、周世西、许燕娜、黄月明、杨明升、李健伟、杨小梅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百色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一、项目来源与背景(一)项目来源《石漠化地区桑树栽培技术规程》是《百色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7年第一批百色农业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下达的百色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起止年限: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提出单位:百色市蚕业技术指导站,起草单位:百色市蚕业技术指导站、百色市农业农村局、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二)立项背景百色石漠化地区土地比较贫瘠、干旱。相对石漠化地区的其他产业蚕桑产业是一种收益高、见效快的产业,是能够快速、长期实现脱贫的一个产业。近年来,百色市大力发展蚕桑产业,蚕农售茧收入稳步提升,种桑养蚕积极性高涨。但是,百色市石漠化地区缺乏对桑树栽培管理进行有效规范,进而造成桑叶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蚕桑产业的生产效益得不到有效提升。本地方标准的制定将规范和提升百色石漠化地区蚕农桑树种植、管理技术,提高石漠化桑园桑叶产量和质量,提升石漠化地区蚕农种桑养蚕的效益。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一)技术原理结合百色市石漠化地区实际,根据百色石漠化地区地理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水源条件以及多年来对苗木栽植和新桑园管理的经验方法,整合有关桑树栽培管理的技术,按照简化、统一等原则编制完成本标准。(二)性能指标 1、本标准规定了百色市石漠化地区桑树栽培技术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2、本标准适用于百色市石漠化地区桑树栽培。 3、本标准是在深入调研、广泛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及试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正确,内容完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本标准的内容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协调一致,标准的编写符合GB/T 1.1-2009的要求。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标准的编制是在尊重科学、亲身实践、调查研究及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并整合有关桑树栽培管理的技术,使之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标准制定坚持从我市蚕桑生产资源条件和生产环境要求出发,综合考虑我市石漠化地区贫瘠、干旱的特点,分析技术难点,使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成熟,适合于在石漠化地区内推广应用,对提高百色市石漠化地区桑树管理水平起到促进作用,对恢复石漠化水土生态环境起到一定作用。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一)应用情况本技术规程已经在百色石漠化蚕桑生产区域全面推广应用,按照技术规程可提高百色石漠化桑园种植管理技术水平,有效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提高蚕茧质量和品质,促进石漠化地区种桑养蚕效益的提升,对推动百色市石漠化地区蚕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存在问题 1.本技术规程实施需要加强宣贯才能广泛推广应用; 2.技术规程对桑园管理水平要求较高,部门蚕农只重视养蚕,不重视种桑,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对桑园进行管理。
- 石漠化地区杂交桑育苗技术规程
登记号:202127255 分类号: S88;
主要完成单位: 百色市农业农村局、百色市蚕业技术指导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
主要完成人员:文柳璎、林强、邱长玉、李平春、黄承革、黄飞、曾庆群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百色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一、项目来源与背景(一)项目来源《石漠化地区杂交桑育苗技术规程》是《百色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7年第一批百色农业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下达的百色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起止年限: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提出单位:百色市蚕业技术指导站,起草单位:百色市蚕业技术指导站、百色市农业农村局、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二)立项背景广西是全国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每年都有大量农民扩种或改良桑园,特别是在石漠化地区生长较好的杂交桑树苗需求量巨大。百色市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是全区自然生存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土地石漠化非常严重,全市12个县中有9个县属于自治区石山重点县,其中49.6%的乡(镇、街道)分布在石山地区。“十三五”期间,百色市把种桑养蚕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产业,蚕桑产业成为石漠化地区发展的优势产业。近年来,石漠化大力发展蚕桑产业,蚕农售茧收入稳步提升,种桑养蚕积极性高涨。因农村各地技术水平不同,缺乏对杂交桑育苗进行有效规范,杂交桑树苗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容易导致生产效益低,优质苗木出苗率不高。本地方标准的制定将规范石漠化地区杂交桑育苗技术,提升种桑养蚕的效益。二、技术原理根据石漠化地区土地条件和气候环境,规范了苗圃地选择、苗圃地整理、播种育苗、苗期管理、苗木出圃等技术处理。苗圃地选择土层较厚、水源方便、土壤疏松、不易积水的土地作苗圃地。要求远离疫情发生区,未检出青枯病、根结线虫、紫纹羽病等检疫性病虫害。选择地势平坦、向阳、排灌良好的区域。苗圃地整理。苗圃地整理,苗圃地杂草较多时,整地前5 d~10 d,每667 m2使用10%草铵膦钾盐500 ml~700 ml,兑水50 L~75 L,使用喷雾器全面喷湿苗地杂草。喷药后7 d~10 d,采用机械进行多次耕耙至土团细碎、平整;然后起畦苗床,畦面泥土以细碎平整为宜,畦高15 cm~25 cm,畦宽120 cm,畦间距30 cm~35 cm。播种育苗,选择适宜种植的杂交桑良种的种子。春播以3月下旬~5月上旬;秋播以8月下旬~9月中旬为宜。将杂交桑种子置于常温清水中搓洗1~2次,捞入35 ℃~40 ℃水中浸泡8 h~12 h。将浸泡并沥干水后的杂交桑种子摊开,厚度不超过3 cm,盖湿布置于23℃~30 ℃室内,每天洒水翻动1~2次至90%以上种子露出幼芽。播种以撒播为主,把种子均匀撒在畦面上,稍压紧让种子埋入土中,每667 m2用种量1.0 kg~1.2 kg,盖上稻草等覆盖物,淋水至泥土湿润。要灌溉与排水,当幼苗长出1~2片真叶时,于傍晚或阴天逐渐揭掉覆盖物,在2~5片真叶期,幼苗生长过密处可拔去一部分弱小苗。苗高30 cm~35 cm时,及时摘心或使用唑类杀菌剂1 500倍液控苗。做好芽前除草,播种前12 h至播种后48 h,每667 m2用33%的二甲戊乐灵乳油150 ml~250 ml,兑水50 L~75 L,使用喷雾器均匀喷湿畦面1次。苗期除草,每667 m2用48%苯并噻二嗪酮水剂180 mL~300 mL与5%吡氟氯禾灵65 mL~75 mL按1:1的比例混合,兑水定向喷湿杂草。苗高40 cm~45 cm,且已木质化即可起苗出圃。起苗前宜对苗地进行灌湿或淋湿;起苗时,宜分3次起苗,第一次起苗,拔苗径为4.0 mm~4.5 mm的桑苗;第二次起苗,拔苗径为3.5 mm~4.0 mm的桑苗;第三次起苗,拔苗径为3.0 mm~3.5 mm的桑苗;应尽量保全根系。苗木应按分级标准分类捆扎,每扎100株。每1 000株或2 000株作一大捆。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标准是规范了石漠化地区桑树育苗苗圃地选择、播种、苗期管理、苗木出圃等,在广泛试验论证基础上制定,具有较强的科学实用性。适用于我区石漠化地区蚕桑种苗繁育,先进实用。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成熟,适合于区内广泛应用,有利于规范育苗技术,提高苗木质量,促进增产增收。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技术规程已经在百色市等石漠化地区蚕桑生产应用,按照技术规程可规范苗木生产供应,满足区内外桑园改扩种用需要。存在主要问题是近年来蚕桑发展波动较大,供求起伏较大,效益没有充分的体现。
- 石漠化地区桑园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登记号:202127256 分类号: S;S88
主要完成单位: 百色市农业农村局、百色市蚕业技术指导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
主要完成人员:文柳璎、林强、邱长玉、李平春、黄和雨、黄若雨、赵潇、潘德健、周世西、许燕娜、黄月明、杨明升、李健伟、杨小梅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百色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一、项目来源与背景(一)项目来源《石漠化地区桑园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是《百色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7年第一批百色农业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下达的百色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起止年限: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提出单位:百色市蚕业技术指导站,起草单位:百色市蚕业技术指导站、百色市农业农村局、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二)立项背景百色石漠化地区土地比较贫瘠、干旱。相对石漠化地区的其他产业蚕桑产业是一种收益高、见效快的产业,是能够快速、长期实现脱贫的一个产业。近年来,百色市大力发展蚕桑产业,蚕农售茧收入稳步提升,种桑养蚕积极性高涨。但是,百色市石漠化地区缺乏对桑园病害防治进行规范性指导,造成桑园病害发生较严重,严重影响桑叶产量和质量,蚕桑产业的生产效益得不到有效提升。本地方标准的制定将有效指导百色石漠化地区蚕农对桑园病害的防治,提高石漠化桑园桑叶产量和质量,提升石漠化地区蚕农种桑养蚕的效益。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一)技术原理结合百色市石漠化地区实际,根据百色石漠化地区地理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水源条件以及多年来对百色石漠化地区桑园病害发生的规律,整合有关桑树病害防治的技术,按照简化、统一等原则编制完成本标准。(二)性能指标 1、本标准规定了石漠化地区桑园主要病害的防治原则、桑园施药器械、主要病害及发生为害特点、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2、本标准适用于石漠化地区桑园主要病害的防治。 3、本标准是在深入调研、广泛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及试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正确,内容完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本标准的内容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协调一致,标准的编写符合GB/T 1.1-2009的要求。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标准的编制是在尊重科学、亲身实践、调查研究及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并整合有关桑树病害防治技术,使之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标准制定坚持从我市石漠化地区桑园病害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出发,结合多年的病害防治经验,使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成熟,适合于在石漠化地区内推广应用,对百色市石漠化地区病害防治起到促进作用,对恢复石漠化水土生态环境起到一定作用。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一)应用情况本技术规程已经在百色石漠化蚕桑生产区域全面推广应用,按照技术规程可有效对桑园病害开展防治,控制病害的发生,有效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提高蚕茧质量和品质,促进石漠化地区种桑养蚕效益的提升,对推动百色市石漠化地区蚕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存在问题 1.本技术规程实施需要加强宣贯才能广泛推广应用; 2.技术规程对桑园病害提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蚕农对预防病害意识不强,病害发生为害严重才进行防治,增加了防治难度和成本。
- 大蚕地面条桑育技术规程
登记号:202127257 分类号: S;S88
主要完成单位: 百色市农业农村局、百色市蚕业技术指导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
主要完成人员:文柳璎、林强、邱长玉、李平春、黄若雨、赵潇、潘德健、周世西、许燕娜、黄月明、杨明升、杨小梅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百色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一、项目来源与背景(一)项目来源《大蚕地面条桑育技术规程》是《百色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7年第一批百色农业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下达的百色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起止年限: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提出单位:百色市蚕业技术指导站,起草单位:百色市蚕业技术指导站、百色市农业农村局、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二)立项背景蚕桑产业是一种收益高、见效快的产业,是能够快速、长期实现脱贫的一个产业。近年来,百色市大力发展蚕桑产业,蚕农售茧收入稳步提升,种桑养蚕积极性高涨。百色市种桑养蚕有两种方式条桑育和片叶育。因农村养蚕技术水平不同,条桑育技术没有较统一的规范,制约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地方标准的制定将规范和提升百色地区蚕农条桑育技术,提升种桑养蚕的效益。二、技术原理结合百色市蚕桑生产实际,根据百色石漠化地区土地条件和气候环境,规范了大蚕地面育、条桑收获、饲养条件、饲养技术、上蔟与蔟中保护,采摘等技术处理。本标准规范了百色市大蚕饲养条件的条件,蚕室通风透气,地面硬化,饲养1张蚕蚕室面积以35平方米为宜,贮桑室阴凉通风,保湿性好。上蔟室光线柔和,干爽、空气流通。条桑采伐、运输和贮存,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16:00~18:00或雨天在雨停且叶面水蒸发后采伐,采伐前6 d~7 d打顶。桑蚕五龄初期采伐条桑时,结合夏伐进行。可采伐单根新梢条,也可连同主枝—起剪伐,采伐整个新梢条。条桑松装快运,防发烧、蒸热,到达贮桑室后即时松开。贮桑室应保持湿润、低温,室内空气流通。入桑室换鞋,贮桑室用具需与养蚕用具分开。若桑叶有发热,及时翻桑和补湿。若采回雨水条桑或露水未干的条桑,应先摊开,晾干桑叶上的水分后才堆贮。地面养蚕时,在消毒后的蚕室地面撒一层新鲜石灰粉,将4龄饷食后的蚕儿移至地面,摊放时,每张蚕种4龄最大面积12 m2,5龄最大面积 24 m2。给桑时从蚕室由里向外,均匀摊放条桑,粗细枝条搭配,头尾顺序一致,每回给桑直放与横放交替进行。给桑后2 h~3 h,应巡视蚕室,对蚕座上缺叶处进行适当补桑。上蔟与保护,见5%熟蚕时,添食一次蜕皮激素,可将方格簇直立在蚕座上,让蚕儿自动上蔟,当蚕儿全部入孔结茧后,提升方格簇,清理蚕沙和残桑。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标准是在深入调研、广泛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及试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技术路线正确,内容完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标准制定从我市蚕桑生产资源条件、种养模式和生产环境要求出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成熟,适合于在石漠化地区及区内广泛应用,有利于提高蚕区养蚕水平,促进蚕桑生产省力化发展。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一)应用情况本技术规程已经在百色市蚕桑生产区域全面推广应用,按照技术规程可提高生产管理技术水平,对推动百色市石漠化地区蚕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存在问题条桑育亩桑产值相对较低,农村土地条件有限,本标准适用于土地较多或劳动力较缺乏,或生产规模较大的地方使用。
- 石漠化地区桑园主要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登记号:202127258 分类号: S;S88
主要完成单位: 百色市农业农村局、百色市蚕业技术指导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
主要完成人员:文柳璎、林强、邱长玉、李平春、黄若雨、赵潇、潘德健、周世西、许燕娜、黄月明、杨明升、杨小梅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百色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一、项目来源与背景 (一)项目来源 《石漠化地区桑园主要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是《百色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7年第一批百色农业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下达的百色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起止年限: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提出单位:百色市蚕业技术指导站,起草单位:百色市蚕业技术指导站、百色市农业农村局、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 (二)立项背景 百色石漠化地区土地比较贫瘠、干旱。相对石漠化地区的其他产业蚕桑产业是一种收益高、见效快的产业,是能够快速、长期实现脱贫的一个产业。近年来,百色市大力发展蚕桑产业,蚕农售茧收入稳步提升,种桑养蚕积极性高涨。但是,百色市石漠化地区缺乏对桑园虫害防治进行规范性指导,造成桑园虫害发生较严重,严重影响桑叶产量和质量,蚕桑产业的生产效益得不到有效提升。本地方标准的制定将有效指导百色石漠化地区蚕农对桑园虫害的防治,提高石漠化桑园桑叶产量和质量,提升石漠化地区蚕农种桑养蚕的效益。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一)技术原理 结合百色市石漠化地区实际,根据百色石漠化地区地理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水源条件以及多年来对百色石漠化地区桑园虫害发生的规律,整合有关桑树虫害防治的技术,按照简化、统一等原则编制完成本标准。 (二)性能指标 1、本标准规定了石漠化地区桑园主要虫害的防治原则、桑园施药器械、主要虫害及发生为害特点、主要虫害防治方法。 2、本标准适用于石漠化地区桑园主要虫害的防治。 3、本标准是在深入调研、广泛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及试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正确,内容完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本标准的内容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协调一致,标准的编写符合GB/T 1.1-2009的要求。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本标准的编制是在尊重科学、亲身实践、调查研究及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并整合有关桑树虫害防治技术,使之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标准制定坚持从我市石漠化地区桑园虫害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出发,结合多年的虫害防治经验,使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技术成熟,适合于在石漠化地区内推广应用,对百色市石漠化地区虫害防治起到促进作用,对恢复石漠化水土生态环境起到一定作用。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情况 本技术规程已经在百色石漠化蚕桑生产区域全面推广应用,按照技术规程可有效对桑园虫害开展防治,控制虫害的发生,有效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提高蚕茧质量和品质,促进石漠化地区种桑养蚕效益的提升,对推动百色市石漠化地区蚕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存在问题 1.本技术规程实施需要加强宣贯才能广泛推广应用; 2.技术规程对桑园虫害提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蚕农对预防虫害意识不强,虫害发生为害严重才进行防治,增加了防治难度和成本。
- 针灸联合磁珠压耳穴位疗法促进无痛人流术后恢复的临床研究
登记号:202127259 分类号: R714;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芦桂珍、阳媚、覃纬、王薇雅、赵蕊、李远强、姚丽新、籍春燕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桂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1.本课题来源于2015年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课题名称《针灸联合磁珠压耳穴疗法促进无痛人流术后恢复的临床研究》,合同书编号:20150126-3,实施期限从2015年07月-2020年03月。课题总投入4万元,其中市科技经费2万元。 2.背景:我国人工流产率一直处于居高不下,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处于20-29岁生育旺盛期的妇女约1亿,其中约30%的妇女做过人流,每年人流约有1300万例次,继发不孕患者中85%有人流史。人工流产不但会引起月经失调、继发不孕等并发症,同时也会对受术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所以人流是危害广大妇女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国家近年来已经高度重视人流后妇女的身心健康问题,中华医学会一直积极在我国推行流产后关爱(PAC)项目。因此探寻一种起效快速、治疗有效、简便易行、价格经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促进人流术后妇女的康复,有着极大必要性和社会需求性。 二、技术原理课题组严格按课题要求来进行临床研究,对200多例无痛人流术后患者进行了针灸联合磁珠压耳穴疗法。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麻醉用药和手术方法,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固定。无痛人流术完成,待患者苏醒、感觉恢复正常,即按数字表法分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组针灸双侧合谷、三阴交持续20分钟,之后磁珠耳穴贴压患者一侧耳穴的内分泌、神门、内生殖器、肾穴,两耳轮换,每次贴压后保持3天,共6天。对照组外用暖宫贴贴敷气海穴7天和口服五加生化胶囊4天。两组患者均术后口服同种抗生素3天,预防术后感染。对于术后随访失联、术后自行服用其他中药、术后没完成规定疗程治疗的患者予以排除,最后完成治疗150例患者,并与对照组150例患者一起进行随访记录,观察术后的疼痛持续时间、出血量、阴道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情况、人流术后并发症,采集相关数据之后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并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无痛人流术后给予患者针灸合谷、三阴交,能快速促进子宫收缩,联合用磁珠贴耳部内生殖器穴,进一步协同加强促子宫收缩的功能,使子宫复旧好,一方面出血量和阴道流血时间就相应减少,同时阴道流血时间短又可以减少感染机会;另一方面,子宫复旧有利于宫内残余组织或积血排出,减少人流不全的发生。磁珠贴耳部神门穴可以有效止痛,疼痛减轻了,也让患者缓解了焦虑、紧张不安的情绪,有利于心理康复。磁珠贴耳部内分泌穴、肾穴可调节女性内分泌功能,有补肾安神的功效,有助于月经恢复正常。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针灸联合磁珠压耳穴疗法用于促进无痛人流术后患者的康复,属于国内外创新的治疗方法,通过查新未见相关报道。通过该疗法能明显减轻无痛人流术后宫缩痛,缩短无痛人流术后宫缩痛时间,减少出血量,同时还可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有利于子宫机能恢复,而且医疗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同时,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复查彩超人流不全和宫腔积血的发生率低,月经恢复更好,降低不孕症等远期并发症,减少了患者因术后并发症进一步就医的费用,使术后女性能更快地恢复日常工作和生活,满意度好。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针灸联合磁珠压耳穴疗法是源于中国国粹--针灸及磁珠贴耳穴技术,虽然两种治疗的联合应用属于创新,但是针灸及磁珠贴耳穴技术在临床中都已经被长期广泛应用,技术非常成熟,所以该疗法安全性高。目前医院门诊行无痛人流的女性患者,在早期终止妊娠的患者中占比非常大,所以课题研究对象选择了无痛人流术后患者,但是该疗法同样适用于临床中需要促进子宫收缩、缓解术后宫缩痛、减少出血的患者,比如普通人流、药物流产、引产后、顺产后、剖宫产后等。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针灸联合磁珠压耳穴疗法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大部分女性患者乐于接受治疗,而且治疗效果得到患者肯定。但也发现部分患者因害怕针灸的针刺而拒绝治疗,有部分患者有晕针的现象,对于不愿或不能进行针灸的患者,我们也在寻找一些替代针灸、又能刺激穴位的疗法。近一年尝试使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因为它是电极片粘贴,通过电刺激穴位,所以无痛苦、无损伤,容易被患者接受,而且除了合谷、三阴交,同时增加关元和气海两个穴位,也能得到类似的疗效,只是治疗费用上有所增加。
- 水库安全智能化管理系统
登记号:202127260 分类号: TP;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宏智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易捷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一、课题来源 2015年南宁市本级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合同编号:20153261)。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一)技术原理本系统由现场量测、远程终端采集单元MCU、数据处理查询及发布服务器等三部分组成,主要解决当前水库库区水文监控功能单一、分散,本地网络数据中心建设投入大,维护难,库区水文监控信息需人工报数,难以实现省级联控的现状等问题。项目在水库管理处现场搭建数据中心平台,服务器采用定制的Linux系统,有效的预防病毒,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计算机硬件和网络资源整合。全区各个库区的监测点,通过移动通信技术远程向数据中心服务器进行数据实时回传。解决了各个库区由于地理位置分散难管理的问题。采用HTTP技术开发水库安全智能化管理系统应用软件,建成以水库防汛安全运行为主体、高效集成的安全管理平台。实现水库的水雨情遥测、大坝安全监测、视频监控、数据自动推送等功能,实现远程监控管理。 (二)性能指标 项目采用HTML5+Hadoop MapReduce技术开发水库安全智能化管理系统应用软件,建成以水库防汛安全运行为主体、高效集成的安全管理平台。项目采用KVM+Hadoop虚拟化架构实现云主机系统,实现对计算机硬件和网络资源整合,全区各个库区的监测点,通过移动通信技术远程向云主机平台进行数据实时回传。 (1)系统可同时实现对多个水库的安全监控管理;(2)数据上传至数据中心平台时间可根据需求任意设定;(3)应用软件可跨平台运行,支持windows、Linux、Android等操作系统。三、关键技术及技术创新 (一)关键技术 1.APP客户端信息推送技术 (1)智能推送:提供基于用户属性的标签分析,分组测试推送功能帮助APP找到用户中最精准的人群。(2)个性化:自定义标签推送,真正精细化运营;定时推送,在适当的时候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离线消息设置,不让用户错过任何重要消息。(3)强大功能:上下行双向链路多个APP共享一条长连接,省电省流量,推送数据自主加密,安全稳定;推送效果监测分析,支持增量更新。(4)消息展示多样:消息栏文本内容点击动作多种可选,可自定义消息透传模式。(5)稳定可靠:下发速率可达5万/秒,消息到达率99.99%以上;单台服务器并发20-50万条信息。 2.HTTP技术 HTTP是一个属于应用层的面向对象的协议,由于其简捷、快速的方式,适用于分布式超媒体信息系统。HTTP协议的主要特点可概括如下: (1)支持客户/服务器模式。 (2)简单快速:客户向服务器请求服务时,只需传送请求方法和路径。请求方法常用的有GET、HEAD、POST。每种方法规定了客户与服务器联系的类型不同。由于HTTP协议简单,使得HTTP服务器的程序规模小,因而通信速度很快。(3)灵活:HTTP允许传输任意类型的数据对象。正在传输的类型由Content-Type加以标记。(4)无连接:无连接的含义是限制每次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服务器处理完客户的请求,并收到客户的应答后,即断开连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省传输时间。(5)无状态:HTTP协议是无状态协议。无状态是指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缺少状态意味着如果后续处理需要前面的信息,则它必须重传,这样可能导致每次连接传送的数据量增大。另一方面,在服务器不需要先前信息时它的应答就较快。 (二)技术创新点 1.移动APP客户端信息推送 本系统定制开发了专用的移动APP客户端,用户可通过无线网络、移动通信网络等接入服务器平台获取实时监控数据,随时随地掌控监控信息。 2.手机验证码进行身份验证,起到数据安全及保密作用 本系统定制开发的移动APP客户端,每次登录都必须要手机验证码,具有很强的数据安全保密的作用,解决手机被盗或丢失的情况下,别人可以随便使用本系统APP客户端的问题。 3.软件可跨平台运行,极大的方便用户使用 系统软件的服务器端可跨平台运行于Windows、Linux等系统。系统软件直接采用HTTP技术进行开发,此HTTP技术完全可以兼容在计算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使用,而无需其他的第三方插件,极大解决了软件扩展性问题。 4.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及移动通信技术组合,解决地域条件限制的问题 本系统在水库管理处现场搭建数据中心平台。服务器采用定制的Linux系统,有效的预防病毒,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计算机硬件和网络资源整合。四、适用范围及应用情况 适用范围:本项目适用于水库的安全智能管理,提高广西区内各水库安全运行情况预测预报精度和预警能力,满足防汛调度科学决策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实现远程管理、指挥调度。 应用情况:该系统已在广西自治区水利厅凤亭河水库管理处和广西自治区水利厅那板水库管理处投入使用,在凤亭河水库管理处建成一个应用示范点,系统使用至今运行稳定可靠,解决了各个库区由于地理位置分散难管理的问题,实现了水库的水雨遥情、大坝安全监测、视频监控、数据自动报送等功能,提高了水库工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 轨道物流清扫单元
登记号:202127262 分类号: U172.7;
主要完成单位: 曼彻彼斯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朱军科、梁林、崔岩、谭礼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一、专利来源与背景:轨道物流传输系统是一种在计算机控制下,利用智能载物小车在专用的凹槽轨道内运送物品的系统。智能载物小车依靠前、后两组左、右行走轮在水平凹槽轨道的两侧轨底面上行走,依靠后组行走轮之间的爬升齿轮与弯曲凹槽轨道或竖直凹槽轨道的轨底齿轨啮合实现爬坡和升降,运行过程中,智能载物小车底部的三条受电碳刷与凹槽轨道轨底的三条供电铜轨始终贴合在一起而实现物流轨道传输系统与智能载物小车之间的电力传送。轨道物流传输系统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空气中的灰尘细末会在凹槽轨道内积少成多,受电碳刷与供电铜轨的摩擦、爬升齿轮与齿轨的啮合而产生的金属粉末及固体碎屑散落于凹槽轨道内;为保障轨道物流传输系统的正常运行,需定期停运轨道物流传输系统而清理凹槽轨道内的油污、浮尘和固体碎屑。而轨道物流传输系统所用凹槽轨道不同于常规的凸式轨道,现有常规的凸式轨道清扫装置无法适应凹槽轨道的清理运用,只能用人工清扫凹槽轨道,造成大量人力浪费和耽误时间,严重影响了轨道物流传输系统的运行效率。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用于凹槽轨道自动化清理脏污的轨道物流清扫车。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轨道物流清扫车,其技术方案包括行走单元、清扫单元、电控单元和车载单元,其中: 1、所述行走单元包括于车架底部前、后设置且分别对应于凹槽轨道轨底两侧行走轨面的左、右无动力车轮,后部的左、右无动力车轮之间设有于车架底部同轴设置的爬升齿轮和动力胶轮,所述爬升齿轮对位于凹槽轨道轨底中部一侧设置的齿轨,所述动力胶轮对应于齿轨同侧的行走轨面。 2、所述车载单元包括设于车架上的车厢,所述车厢上开设有散热孔,车厢内设有排风扇。 3、所述电控单元设于车厢内,包括通过电路连接的主板、驱动器、电池和辅助电器元件,于车架底部左、右向间隔设有多个通过线路连接电控单元的受电电刷,各受电电刷分别对位于凹槽轨道轨底中部另一侧的铜轨座上设置的供电铜轨。 4、所述清扫单元包括于车架底部对位于多条供电铜轨前、后设置的吸尘机构和清扫机构。 ①、所述吸尘机构的一种结构包括直流供电吸尘器、吸尘管接头和硅胶软管,所述吸尘管接头通过上下可调节结构安装于车架底部,吸尘管接头的顶部出气口通过吸尘管连通设于车厢内的直流供电吸尘器的吸气口,所述吸尘管接头底部的左、右向并排的进气口对应接通有向下垂挂的硅胶软管。 ②、所述清扫机构的一种结构包括左、右向水平安装于清扫架上的旋转式除尘毛刷,所述清扫架的左、右两端设有与凹槽轨道两侧轨底对应的轮架,清扫架通过左、右导向压簧组件安装于车架底部,左、右导向压簧组件的弹簧力作用于清扫架上而将左、右轮架上的行走轮组压紧在轨底上,清扫架上设有带减速器的清扫电机,所述清扫电机的减速器通过皮带轮传动副连接旋转式除尘毛刷。常规上,所述旋转式除尘毛刷的清扫范围、硅胶软管的吸尘范围均对应于铜轨座。为进一步扩大吸尘范围,所述吸尘管接头的底部增设两个进气口并接通垂挂的硅胶软管,两个硅胶软管分别对位于凹槽轨道的两侧轨底。优选方案中,所述吸尘机构和清扫机构设置于前、后无动力车轮之间。为保障安全,所述车架的前、后端均设有防撞器。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物流清扫车,其行走单元包括于车架底部前、后设置且分别对应于凹槽轨道轨底两侧行走轨面的左、右车轮,后部左、右车轮之间设有于车架底部同轴设置且对位于凹槽轨道轨底中部一侧设置的爬升齿轮和动力胶轮;其车载单元包括设于车架上的车厢,车厢上开设有散热孔,车厢内设有排风扇;其电控单元设于车厢内,包括通过电路连接的主板、驱动器、电池和辅助电器元件,于车架底部左、右向间隔设有多个通过线路连接电控单元的受电电刷,各受电电刷分别对应于凹槽轨道中部另一侧轨底上设置的供电铜轨;其清扫单元包括于车架底部对应于多条供电铜轨前、后设置的吸尘机构和清扫机构。本实用新型轨道物流清扫车适用于对轨道物流传输系统的凹槽轨道的脏污清扫,清扫车在凹槽轨道内反复行走,通过旋转式除尘毛刷清除凹槽轨道内的油污、浮尘和固体碎屑并通过吸尘器将污物吸出凹槽轨道,从而自动完成凹槽轨道的内部清扫,作业效率高。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发明主要应用于轨道物流运输系统,技术成熟,安全性能高。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专利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目前正在进行成果产业化,前景较广,不存在任何技术问题。六、历年获奖情况:本课题关键技术于2021年01月05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 自动插销固定定位机构
登记号:202127263 分类号: U172.7;
主要完成单位: 曼彻彼斯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朱军科、梁林、梁紫龙、谭礼、阮松、韦广照、黄植勇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一、专利来源与背景:轨道小车是轨道式物流传输系统的传输载体,用于装载物品并通过轨道向各工作站运送,所述轨道小车包括设于小车底盘上的车架,所述车架上设有载物箱。为便于快速于载物箱内装卸物品,现有技术中已采用了载物箱翻转的侧卸式结构,如申请号为2020217842135的《侧卸式物流小车》实用新型(申请人为本公司),其技术方案为采用翻转电机驱动的减速机来带动载物箱的翻转卸货,实际运用中,为防止运输过程中箱体晃动造成箱体侧漏和产生晃动噪音,车架上设有锁定载物箱于竖直载货位的锁止固定定位装置,锁止固定定位装置解锁后,翻转电机才能驱动减速机带动载物箱侧向翻转卸货。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锁闭侧翻式箱体于竖直位的自动插销固定定位机构。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自动插销固定定位机构,其技术方案包括插销锁止组件和插销驱动组件,所不同的是所述插销锁止组件包括于插销座底部的前座板、后座板的前、后销孔之间设置的插销,所述插销上同轴设有挡环,所述挡环与后座板之间的插销上套装有复位弹簧;所述插销驱动组件包括于电机座上安装且处于插销下方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向上的转轴上设有置于挡环前侧的触发凸轮,所述触发凸轮作用于挡环上而将复位弹簧预紧在挡环与后座板之间;对应于触发凸轮的升程,插销克服复位弹簧的阻力后退开锁,对应于触发凸轮的降程,插销在复位弹簧的回位力作用下前进闭锁。进一步,所述插销座上或电机座上设有分别检测插销处于开锁位和闭锁位的感应器。更进一步,所述感应器分别设于触发凸轮的左、右两侧,包括通过支架安装于电机座上的上、下感应头,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设有挡片,于插销的开锁位,所述挡片转至一侧的上、下感应头之间,于插销的闭锁位,挡片转至另一侧的上、下感应头之间。常规上,于闭锁位,所述插销的前端插装于对应开设的锁孔内,于闭锁位,插销的前端脱出锁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自动插销固定定位机构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动作快捷,非常适合于侧卸式物流小车上使用,可有效实施对侧翻式载物箱的锁闭和开锁。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插销固定定位机构,其插销锁止组件包括于插销座底部的前座板、后座板的前、后销孔之间设置的插销,插销上同轴设有挡环,挡环与后座板之间的插销上套装有复位弹簧;插销驱动组件包括于电机座上安装且处于插销下方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向上的转轴上设有置于挡环前侧的触发凸轮,触发凸轮作用于挡环上而将复位弹簧预紧在挡环与后座板之间;对应于触发凸轮的升程,插销克服复位弹簧的阻力后退开锁,对应于触发凸轮的降程,插销在复位弹簧的回位力作用下前进闭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动作快捷,非常适合于侧卸式物流小车上使用,可有效实施对侧翻式载物箱的锁闭和开锁。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发明主要应用于轨道物流运输系统,技术成熟,安全性能高。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专利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目前正在进行成果产业化,前景较广,不存在任何技术问题。 六、历年获奖情况:本课题关键技术于2021年01月05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 轨道物流清扫车
登记号:202127264 分类号: U172.7;
主要完成单位: 曼彻彼斯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朱军科、梁林、崔岩、谭礼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一、专利来源与背景:轨道物流传输系统是一种在计算机控制下,利用智能载物小车在专用的凹槽轨道内运送物品的系统。智能载物小车依靠前、后两组左、右行走轮在水平凹槽轨道的两侧轨底面上行走,依靠后组行走轮之间的爬升齿轮与弯曲凹槽轨道或竖直凹槽轨道的轨底齿轨啮合实现爬坡和升降,运行过程中,智能载物小车底部的三条受电碳刷与凹槽轨道轨底的三条供电铜轨始终贴合在一起而实现物流轨道传输系统与智能载物小车之间的电力传送。轨道物流传输系统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空气中的灰尘细末会在凹槽轨道内积少成多,受电碳刷与供电铜轨的摩擦、爬升齿轮与齿轨的啮合而产生的金属粉末及固体碎屑散落于凹槽轨道内;为保障轨道物流传输系统的正常运行,需定期停运轨道物流传输系统而清理凹槽轨道内的油污、浮尘和固体碎屑。而轨道物流传输系统所用凹槽轨道不同于常规的凸式轨道,现有常规的凸式轨道清扫装置无法适应凹槽轨道的清理运用,只能用人工清扫凹槽轨道,造成大量人力浪费和耽误时间,严重影响了轨道物流传输系统的运行效率。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用于凹槽轨道自动化清理脏污的轨道物流清扫车。其技术方案包括行走单元、清扫单元、电控单元和车载单元,其中: 1、所述行走单元包括于车架底部前、后设置且分别对应于凹槽轨道轨底两侧行走轨面的左、右无动力车轮,后部的左、右无动力车轮之间设有于车架底部同轴设置的爬升齿轮和动力胶轮,所述爬升齿轮对位于凹槽轨道轨底中部一侧设置的齿轨,所述动力胶轮对应于齿轨同侧的行走轨面。 2、所述车载单元包括设于车架上的车厢,所述车厢上开设有散热孔,车厢内设有排风扇。 3、所述电控单元设于车厢内,包括通过电路连接的主板、驱动器、电池和辅助电器元件,于车架底部左、右向间隔设有多个通过线路连接电控单元的受电电刷,各受电电刷分别对位于凹槽轨道轨底中部另一侧的铜轨座上设置的供电铜轨。4、所述清扫单元包括于车架底部对位于多条供电铜轨前、后设置的吸尘机构和清扫机构。常规上,所述旋转式除尘毛刷的清扫范围、硅胶软管的吸尘范围均对应于铜轨座。为进一步扩大吸尘范围,所述吸尘管接头的底部增设两个进气口并接通垂挂的硅胶软管,两个硅胶软管分别对位于凹槽轨道的两侧轨底。优选方案中,所述吸尘机构和清扫机构设置于前、后无动力车轮之间。为保障安全,所述车架的前、后端均设有防撞器。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物流清扫车,其行走单元包括于车架底部前、后设置且分别对应于凹槽轨道轨底两侧行走轨面的左、右车轮,后部左、右车轮之间设有于车架底部同轴设置且对位于凹槽轨道轨底中部一侧设置的爬升齿轮和动力胶轮;其车载单元包括设于车架上的车厢,车厢上开设有散热孔,车厢内设有排风扇;其电控单元设于车厢内,包括通过电路连接的主板、驱动器、电池和辅助电器元件,于车架底部左、右向间隔设有多个通过线路连接电控单元的受电电刷,各受电电刷分别对应于凹槽轨道中部另一侧轨底上设置的供电铜轨;其清扫单元包括于车架底部对应于多条供电铜轨前、后设置的吸尘机构和清扫机构。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完成凹槽轨道内部清扫,作业效率高。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发明主要应用于轨道物流运输系统,技术成熟,安全性能高。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专利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目前正在进行成果产业化,前景较广,不存在任何技术问题。 六、历年获奖情况:本课题关键技术于2021年02月19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 基于体细胞胚发生的黄梁木遗传转化体系构建和耐寒种质创制
登记号:202127265 分类号: S722;[Q812]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主要完成人员:黄浩、韦莹、翟勇进、胡营、李翠、黄燕芬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为2018年10月下达的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体细胞胚发生的黄梁木遗传转化体系构建和耐寒种质创制”,项目编号2018GXNSFAA138094,实施周期为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黄梁木为华南地区乡土速生树种,除了用材外,还具饲用、药用和园林景观等用途,虽然生长快,但易遭受寒害形成“断头树”,耐寒性状亟待改良。由于木本植物的常规选育周期较长,而生物技术方法选育周期相对较短且不受生长季节影响。通过遗传转化对是黄梁木抗寒性状进行改良,是获取耐寒性强种质的捷径之一,而一个高效的愈伤发生和再生系统是遗传转化成功是否的基础,但在本项目实施前,尚未有通过愈伤途径发生的,稳定、高效的黄梁木再生系统建立的报道。因此,项目拟通过黄梁木幼嫩器官为外植体,建立一个基于体细胞胚发生的高频再生体系、构建含抗寒基因的载体和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并创制出抗寒种质。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主要利用生物技术原理达到本项目的研究目的。首先通过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获得稳定的高频再生体系;再利用酶切技术,构建含耐寒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最后探索可重复的、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含抗寒基因的阳性植株。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项目共发表经愈伤途径的再生体系、木质素形成影响因子的英文SCI收录论文2篇,中文核心论文2篇(高校学报);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表明得到行内专家的一致认可;技术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先进性。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项目运用较成熟的生物技术,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黄梁木的性状改良以及供其他植物性状改良作为技术参考。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暂无应用。 ⑥历年获奖情况;项目刚结题,尚未获得相关奖项。
- 便携式甘蔗去皮装置
登记号:202127267 分类号: S226;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谭秦亮、庞新华、朱鹏锦、周全光、吕平、程琴、蔡元保、李穆、卢业飞、欧克纬、李佳慧、宋奇琦、农泽梅、彭欣怡、王丽萍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主要用于制糖。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绿色、原生态食品越来越受到追捧,其中大街小巷上都有鲜榨甘蔗汁以及新鲜甘蔗售卖。甘蔗榨汁或者新鲜甘蔗售卖时,通常需要将甘蔗的皮去除然后切分成若干段,这样榨出来的甘蔗汁就不会受到皮上色素的影像,去皮后的甘蔗也更容易下口。目前采用甘蔗削皮刀对甘蔗进行手动削皮,该甘蔗削皮刀就是一把改进的带有手柄的刨刀。操作时手持甘蔗一端,另一只手手持刨刀,顺着甘蔗的长度移动切削,因为是顺着甘蔗长度切削,这种刨刀削出的甘蔗皮都比较长,呈扁平状。这样的操作首先要使用不少力气,操作的人需要有一定的体力,其次切削出来的甘蔗皮较长,占用的空间大,不好处理。目前也有不少自动或者半自动的甘蔗削皮机器,比如CN201721549293.4一种自适应甘蔗大小的甘蔗削皮切断机,CN201910776264.9一种甘蔗削皮装置以及CN201721724431.8甘蔗削皮机都是台式结构,体积和重力都比较大,不适合流动式的小摊小贩或者空间比较小的店面使用。该研究属于自主选题,发明权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二、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甘蔗去皮装置,涉及甘蔗削皮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需要很大力气,削出的皮不好处理以及现有电动设备大且笨重的问题,采用在外壳内设置一旋转削皮装置,该旋转削皮装置包括轴承,轴承的外壳上焊接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转轴上固定设置有蜗杆,轴承的中心轴孔内固定穿设有转动套管,该转动套管的两端分别凸出于轴承的两侧。转动套管的一侧套设并固定有齿轮,齿轮与蜗杆相互啮合。转动套管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切削刀具,该切削刀具的刀刃从外向内可活动穿过转动套管的管壁并位于转动套管内。由于径向切削,切出的甘蔗皮就很短方便处理,而且采用电动形式也节省了很多人力。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本发明的方法采用电动形式节省很多人力。2、针对现有技术削出的皮不好处理以及现有电动设备大且笨重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在外壳内设置一旋转削皮装置。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发明涉及甘蔗削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甘蔗去皮装置。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本发明技术正在进行试用阶段,待试用完后进一步推广应用。六、历年获奖情况未进行成果登记,未获得任何奖项。
- 一种六堡茶快速发酵方法
登记号:202127268 分类号: S571;TQ914.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张芬、温立香、彭靖茹、黄欣欣、李建强、黄寿辉、檀业维
任务来源:其他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六堡茶属于黑茶的一种,因产自于广西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以独特的槟榔香位居全国二十四名茶。六堡茶采用广西地方群体种茶树鲜叶,经独特的传统工艺加工而成,其中渥堆发酵是制作六堡茶的关键工艺。黑茶的渥堆是利用微生物活动产热而形成的湿热作用及其胞外酶的共同作用,形成黑茶特色的色香味。传统的六堡茶渥堆工艺是在一平整面上,先洒水翻堆均匀,小批量加工的生产方法一般在厚竹席上操作,而加工量大的,通常是在专用的、卫生的硬化地板上进行,通常一边开堆一边给茶叶洒水,每隔4~5天翻堆1次,翻堆时根据情况给茶叶洒水,发酵时间约为1~2个月,整个渥堆过程中,需要人工翻堆来控制茶叶的温度、湿度及通气量,因此传统的渥堆发酵工艺劳动强度大、周期长,并且生产的茶叶质量不稳定,严重制约着六堡茶产业的发展壮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通过现有的六堡茶加工工艺生产得到的六堡茶,在生产效率及品质方面已经不能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因此如何缩短六堡茶发酵周期及提高六堡茶品质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有些六堡茶快速发酵方法,使用加大微生物接种量来达到快速发酵的目的,但加大微生物接种量会导致发酵度难以控制,经常出现过度发酵,造成水浸出物含量大大减少,且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此外大量的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物质,从而导致茶叶质量安全问题。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以晒青毛茶为原料,将一种复合酶按照每千克对应5~7.5万U酶活力的比例取用,并溶解到增湿的水中,然后喷洒到晒青毛茶上,茶叶增湿到含水量26%,搅拌均匀。(2)将增湿后的茶叶按照25~30Kg/份装到竹篓中,不要压实。(3)将装篓的茶叶放入内进行发酵,没每隔3~4天翻堆一次,发酵18~20天即可。 该方法可以加速茶叶中茶多酚的分解速度,提高氨基酸和茶褐素的含量,能有效缩短六堡茶的发酵周期,制得的六堡茶滋味醇厚,陈香显露,汤色红浓,叶底红匀,茶叶品质显著提升。
- 一种茶叶香气富集装置
登记号:202127269 分类号: TH111;TH122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温立香、彭靖茹、张芬、冯春梅、何梅珍、黄寿辉、林家威、袁冬寅、陈家献、赵媛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一种茶叶香气富集装置”是根据《六堡茶陈香速成关键技术研究》(合同编号:桂科AB16380191)项目要求研发的实用新型专利,属于茶叶香气采集技术领域。茶叶样品香气分干茶、茶汤和茶底香气三部分,检测干茶香气时可直接将样品置于样品瓶内,富集香气后插入采集针进行香气信号采集即可,但采集茶汤和茶底香气时,需要先用水冲泡处理,冲泡完成后需要进行茶水分离,茶水分离的过程中常常造成香气损失,后期富集效果差,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还有人用烧杯或锥形瓶冲泡,茶汤分离后采用塑料封口膜配合橡胶圈封口,静置一定时间后直接插入电子鼻采集针进行信号采集,封膜过程麻烦且塑料膜被采集针刺穿后只能用一次,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茶水分离在两个分开的样品瓶内因为人为操作等原因常常还会带来茶底、茶汤序号对应错误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香气富集装置,包括固定架、茶底香气富集瓶、连接管和茶汤香气富集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固定夹和下固定夹;所述茶底香气富集瓶固定于上固定夹上,茶汤香气富集瓶固定于下固定夹上;所述茶底香气富集瓶瓶口上设有瓶盖,茶底香气富集瓶底部设有通孔,所述连接管一端连接通孔,另一端连接茶汤香气富集瓶瓶口,所述通孔与连接管之间设有过滤垫片,连接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茶汤香气富集瓶上端的一侧还设有侧口,侧口上还设有侧盖。本实用新型中,茶底香气富集瓶、茶汤香气富集瓶上下为一套,可同时进行茶底和茶汤的香气检测,保证样品检测次序不会混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用带有开关阀门的连接管连接上下茶底和茶汤富集香气的部分,将茶底和茶汤有效分离的同时不跑香,解决了茶汤分离过程中香气损失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茶底香气富集瓶、茶汤香气富集瓶上下为一套,可同时进行茶底和茶汤的香气检测,保证样品检测次序不会混乱。 3、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管下部与茶汤采集瓶上部瓶口的接口处均为互相嵌套的磨砂口,保证过滤茶汤时密封不漏液不跑香,采集香气完成后可轻松拆卸进行清洗。
- 甘蔗水肥一体化智能管理平台V1.0
登记号:202127270 分类号: S27;S59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程琴、朱鹏锦、农泽梅、吕平、欧克纬、宋奇琦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广西在2020年建成500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甘蔗是一种生长期长,对水肥需求量较大的经济作物。传统的施肥方法不仅肥料利用效率低,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田间施肥劳动力。“双高”基地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于甘蔗生产,运用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实现电脑、网页、手机APP等客户端远程操控水肥一体化系统,可对农作物的浇水和施肥远程控制,使甘蔗始终处在水和肥都非常充足的生长环境,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甘蔗增产增收。通过智能化管控操作,精准、自动浇水和施肥,达到节水、节肥、省工的功效,从而实现甘蔗的高糖高产。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甘蔗水肥一体化智能管理平台是一款针对水肥一体化管理而研发的平台。通过本平台实现实时灌溉和施肥的一体化管理。主要会从灌溉组设定、生产资料的领取、施肥管理、灌溉监测等功能特点展开叙述。本平台的研发整合了整个平台的管理数据,同时在研发过程中添加了数据记录功能,因此可以通过后台查询操作日志和相关数据。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国内首次开发甘蔗水肥一体化智能管理平台软件系统,实施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实现了甘蔗农业生产中水肥的精准施控。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甘蔗水肥一体化智能管理平台可广泛适用于甘蔗节水灌溉和施肥的合理管理。 ⑤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甘蔗水肥一体化智能管理平台在使用过程中未出现大问题。
- 甘蔗宿根性强弱的软件评价系统V1.0
登记号:202127271 分类号: S3;S59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程琴、谭秦亮、王丽萍、卢业飞、李佳慧、周全光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1 课题来源与背景甘蔗制糖成本降低的关键是要降低甘蔗产业的生产成本,而甘蔗品种宿根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甘蔗生产成本和蔗农种蔗的收益,宿根性强的品种可有效延长宿根年限,不仅节省种茎和翻种劳动力等生产成本,还促进甘蔗早生快发且生长周期长有利于提早熟期、增产增糖。开发一款甘蔗宿根性强弱的软件评价系统可以大批量采集数据,储存测试记录,根据检测结果对甘蔗宿根性强弱进行评价,从而为甘蔗杂交育种提供快速高效筛选依据,缩短育种进程,有效地节省筛选强宿根性品种的时间。 2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甘蔗宿根性强弱的软件评价系统具有规划科学、结构健全等优点,实现了农业实时在线监测,大批量数据实时采集,存储测试记录,根据检测结果对甘蔗宿根性强弱进行评价,可以对检测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客观真实对状况进行反映,对其进行比对核实。并且可以对历史检测数据进行查询,根据需要对系统参数进行修改和设定。与接入系统对接,进行高效率、高性能的数据统计,有效地节省管理工作量。 3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国内首次开发甘蔗宿根性强弱的软件评价系统,实现了甘蔗杂交育种中大批数量的实时采集和统计,从而快速、高效的筛选出宿根性强的品种。 4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甘蔗宿根性强弱的软件评价系统可广泛适用于甘蔗宿根性影响因子的合理管理。 5 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甘蔗宿根性强弱的软件评价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未出现大问题。
- 桂热10号
登记号:202127272 分类号: S533;S322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李军、盘欢、郑华、付海天、罗燕春、田益农、俞奔驰、卢赛清、徐钏、韦丽君
任务来源:其他国家科技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别名番薯、树薯,属于大戟科(Euphorbiaceae)木薯属(Manihot)灌木,是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种植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福建等省区,从2011年开始,中国木薯产业步入低迷期,东盟等木薯主产国大量低价进口冲击,工厂木薯收购价低,木薯种植效益差,农民收入低,木薯种植面积减少。传统木薯产业面临严峻考验。木薯在非洲大多数国家是主粮作物,是当地人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食物;在东南亚、南美多个国家也是有名的风味食品,消费量很大。相比之下,我国木薯食用化方面开发利用较少,民间只有少量种植食用面包木薯,市场销量很少,没有形成产业化。目前我国选育通过审定的食用木薯品种只有华南6068、华南9号、GR891和桂热9号,选育的食用木薯品种少,且多为面包木薯类,尤其缺乏做木薯糖水产品的糯性食用品种,难以满足目前国内食用木薯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培育优良食用木薯品种任务紧迫。在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土肥水管理岗位科学家项目”(CARS-12-GXLJ)的支持下,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针对我国木薯食用化发展的需要,制定低毒可食用、高支链淀粉、糯性强、适合加工木薯食品的木薯新品种选育目标。通过选育食用糯性木薯新品种使木薯变身美食,产值倍增,改变木薯产值低效的格局,促进农民增收,食品企业增效。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该品种的选育采用的是常规的育种方法,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在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平旺乡横过村发现该地方品种,原名“糯米糍”,然后通过实生种子单株评比——单行评比——初级系比——高级系比——区域性品比——生产试验等国际上惯用的木薯选育种程序逐级严格进行筛选和评比,对各品种的适应性、发芽率、株型、抗逆性、产量、淀粉含量、支链淀粉、氢氰酸等项目进行观测,并进行口感评价等,选出适宜的食用木薯品种。 2010年起在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木薯种质资源圃开始对木薯种质糯米糍进行一系列田间观测和品比试验,2010年进行初级单行品比试验,2011年进行中级品比试验,与对照食用品种华南9号产量相当。 2012-2014年在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木薯种质资源圃进行3年的品种比较试验,桂热10号(糯米糍)比对照食用品种华南9号(SC9)产量增加10.4%,支链淀粉增加5.99个百分点,高达88.18%。 2015~2016年在南宁、柳州、北海、浙江杭州、山东日照五个地点开展品种区域试验。在各区试点无论是产量和支链淀粉含量均优于对照品种华南9号,2015年增产7.9%,支链淀粉提高9.09个百分点;2016年增产6.5%,支链淀粉增加6.5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产7.2%,支链淀粉平均提高7.81个百分点。且两年的氢氰酸含量分别为13.6和15.8 mg/kg,低于国家规定的食用标准(50mg/kg,GB/T5009.36—2003)。于2017~2019年在广西南宁、柳州、来宾、北海、吴圩、龙州、山东日照、浙江杭州、江西抚州、福建大田五个省10个地点开展了生产性试验,以华南9号为对照,桂热10号分别比对照增产7.9%、8.3%、9.7%,支链淀粉比对照分别提高4.10、5.64和8.03个百分点。三年生产性试验比对照平均增产8.6%,支链淀粉提高5.92个百分点。 2019年12月11日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在广西南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二队基地对种植的120亩桂热10号进行现场鉴评,桂热10号亩产1.932吨,比对照华南9号增产4.9%,干物质率比华南9号提高0.9个百分点,鲜薯淀粉含量提高0.2个百分点。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该品种的优点为:与食用品种华南9号相比,产量略高。该品种支链淀粉含量高,食用口感与其它食用品种不同,糯性很强,口感香糯,而且Q弹,是制做木薯羹和木薯糖水的最佳品种原料。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品种经过区域试验,已经成熟,适应性广,耐旱性强。适宜在广西、广东、福建一级江西南部和其它相似生态区域的木薯种质区域推广。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有“张飞木薯羹”、“小小李白木薯羹”、“印小尼木薯糖水”、“壹家木薯羹”、“糯糯佳木薯羹”、“木薯先生”、“薯大爷”等全国60多家品牌木薯糖水连锁店采用桂热10号为原料生产销售木薯糖水,在淘宝和拼多多平台也有数十家电商销售桂热10号鲜薯原料。但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销售受到较严重影响,相信随着经济恢复和疫情完全解除,木薯糖水的销售额会进一步提高。另外,由于各个品牌商对鲜薯或冷冻鲜薯的来源控制力度不一,自行种植时技术也存在差异,造成产量和淀粉含量存在差异,导致最终的木薯糖水的口感存在差异,影响销售价格。因此仍需要大力推广该品种的标准化种植技术。 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 六堡茶陈香速成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登记号:202127273 分类号: S;S-3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梧州茶厂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何梅珍、温立香、刘泽森、张芬、何志强、陈锦祥、邓庆森、林家威、黄达勤、黄进达、石荣强、庾艳玲、王妍、曾玉凤、谢陆华、杨柳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梧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1、课题来源与背景《六堡茶陈香速成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合同编号:桂科AB16380191)是广西科技厅于2016年9月下达的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共同承担,执行期为2016年9月-2019年12月。 2、技术原理和性能指标(1)技术原理:利用电子鼻(EN)进行香气响应特征信号采集并结合理化检测、香气成分分析、感官审评等,明确“陈香”型六堡茶品质特点及特征性芳香物质,建立基于EN的六堡茶陈香香气方法评判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渥堆发酵、陈化等关键条件对六堡茶陈香形成的影响,探明六堡茶陈香形成的内在机理,总结六堡茶陈香快速形成技术并开发相应新产品,为提高六堡茶品质、推动六堡茶的标准化生产和提升企业产业效益提供技术支撑。(2)性能指标:技术指标:1)基于EN建立六堡茶“陈香”香气的识别评价模型;基于陈香六堡茶的特征性芳香物质构建六堡茶陈香香气质量综合评价函数。2)研发陈香系列六堡茶产品3个,陈香形成时间为2.5-3年。(2)经济指标:建成50吨/批次的生产示范规模,利用陈香速成技术生产的其中3个产品产量共计102.24吨,新增产值2310.41万元,新增利税261.68万元。(3)人才队伍建设指标:晋升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2名,培养加工技术骨干2名。(4)其他指标:1)发表论文6篇,4篇核心期刊;2)总结“六堡茶陈香速成加工操作规程”1套;3)申请专利4件,授权发明专利1件。 3、技术的创造性、先进性(1)明确陈香六堡茶的主要香气成分特点,确定陈香5种特征性芳香物质并建立香气质量综合评价函数。(2)基于EN建立六堡茶“陈香”香气的识别模型,为科学评价六堡茶香气提供判定依据。(3)研究确定利于后期陈香快速形成的渥堆发酵度,并探索了一种基于pH变化的渥堆发酵度快速判定方法,突破了看茶做茶、人工判断的局限性,对六堡茶产业转型升级、标准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4)将研发的关键技术点进行组合试验,表明适宜发酵度配合不同温湿度条件交替陈化是六堡茶陈香快速形成的必要条件,总结出1套以“定点发酵+二次陈化”为核心的六堡茶“陈香”速成标准化操作技术规程。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成熟程度:技术成熟,已产业化应用。适用范围:该技术适用于六堡茶加工及品质评价领域。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1)应用情况项目研究的技术已进行集成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梧州建成50吨/批次规模的生产线,陈香形成时间在3年以内,比传统生产缩短2-5年,利用研发技术开发新产品多个,市售新产品得到好评;生产的其中3个新产品产量共计102.24吨,新增产值2310.41万元,新增利税261.68万元;项目明确陈香六堡茶5种特征性芳香物质,与其他黑茶做以区分,让消费者从深层次上认识和理解六堡茶;建立六堡茶陈香香气识别评价模型及质量评价函数,开拓建立了全新的茶叶品质评价方式,为产品交易的良性循环提供技术支撑。(2)存在的问题项目推广应用于六堡茶加工及品质评价领域。通过进一步完善,可帮助不了解产品特征的消费者判断真假,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促使销售者保持诚信度,形成市场良性循环。此外,六堡茶除了“陈香”这一传统香型外,还有槟榔香、菌香、参香等多种香型,本项目由于经费有限,重点对陈香六堡茶的加工技术进行整体规范,达到定向、可控生产,这为其他香型六堡茶的定向、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下一步可开展其他香型六堡茶定向生产。
- 一种带加热装置的残液燃烧烧嘴组合件
登记号:202127274 分类号: TQ9;TQ2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金源生物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梁顺香、陈义春、唐启明、陈石锦、程敏润、黄国科、黄园园、覃文辉、喻金票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贵港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广西金源生物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的醋酸裂解炉先前燃烧的残液不经过加热处理直接进入烧嘴,存在的缺陷为残液燃烧的过程枪头容易堵塞,燃烧的火焰不均匀且经常需要调整或者更换枪头。以上缺陷为残液会导致燃烧残渣的炉膛温度忽高忽低,不利于燃烧炉子的稳定运行。人工更换烧嘴枪头的工作量也大。 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由于醋酸裂解炉烧嘴残液烧嘴经常堵塞,或者雾化燃烧不充分等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在需要燃烧的残液烧嘴前面加装一个简单的加热装置,此装置可以使得输送过来的残液温度提升,温度提升后残液的粘度下降,流动性得到改善,里面没有完全溶解的颗粒物也会进一步溶解掉,这使得残液进入枪头和雾化空气混合后喷出烧嘴的气体更加均匀。实践表明改进后烧嘴也不容易堵塞,喷出的液体燃烧充分,彻底解决了燃烧后尾气冒黑烟的问题。以前每隔1-2个小时需要调整的烧嘴,经过改进后基本不需要人工干预运行平稳。燃烧稳定,对裂解的效率提高有极大的帮助,提高了后续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此装置主要可以用于工业燃烧各种废渣的烧嘴改造上面,对物料进行预热后提高了物料的流动性,使得枪头堵塞情况基本不存在,极大的提高运行效率和运行的安全性。以前由于物料经常堵塞喷嘴经常需要更换枪头,造成生产不稳定。而且加热后的物料雾化效果好,烧嘴前面的灰分基本没有残留。装置目前应用情况良好,没有存在问题。
- 桑蚕条桑育技术规程
登记号:202127275 分类号: S8;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
主要完成人员:罗坚、黄红燕、滕伟国、黄艺、唐燕梅、蓝必忠、宾荣佩、董桂清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一、标准任务来源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7年第四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2017]169号)的通知,广西地方标准《桑蚕条桑育技术规程》获得立项,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宣贯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起草。二、制定本标准背景及目的意义广西是我国最大的原料茧生产基地,全区桑园面积约占全国桑园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蚕茧产量约占全国蚕茧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多年来稳居全国第一;蚕桑产业已成为广西的新兴优势产业。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劳动力日益紧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蚕桑产业的发展。条桑育省工、省力,还可以提高桑叶利用率和蚕茧产量,作为一种省力化、高效化的生产方式。对继续保持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实现桑蚕饲养的省力化、高效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完善我区蚕业标准化体系,确保蚕桑产业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推广高效、省力的养蚕模式,提高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增加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迫切需要制定适合我区实际的桑蚕条桑育技术规程,实现桑蚕饲养的标准化,促进我区蚕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做强做大广西蚕业。三、 编制简况(一) 成立编制工作小组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是集蚕业科学研究、良种繁育、蚕种质量检验检疫、蚕业技术推广于一体的研发机构,育成“两广二号”“桂蚕2号”“桂蚕N2”等桑蚕优良品种,在育种、技术推广等相关的项目上荣获多个国家或广西奖项。在桑蚕的繁育、饲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掌握了关键技术。广西地方标准《桑蚕条桑育技术规程》项目任务下达后,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按照标准编制要求和编写工作的程序,组建了由本领域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编写小组,明确任务分工,确定了编写本标准的工作计划。(二)资料收集、调查研究分析编写小组成员根据任务分工开展资料收集、整理和调查研究工作,一是查阅了蚕桑生产方面的法规、标准和技术资料;二是组织技术人员到广西平果、靖西、那坡等使用条桑进行养蚕的蚕区进行考察和调研,了解和掌握桑蚕条桑育生产的动态,提高标准的适应性和普遍性,为我区蚕桑生产提供普遍适用的技术依据。(三)标准编制的依据条桑育和叶片育的张种产量基本一致,条桑育的张种用时比片叶育减少19.05h,省工31.00%。说明大蚕采用条桑育可以节省较多的用工,主要在桑叶的采摘和养蚕喂叶这两个环节上省工。条桑育剪伐条桑,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条桑的桑叶保鲜时间长,可以采用一日两回育饲养大蚕;而片叶育是采摘片叶,需要较多的时间和劳力,片叶保鲜时间短,只能用一日三回育饲养大蚕。因此,条桑育比片叶育更省工省力。四、标准编制原则与技术内容编制依据(一)标准编制的原则遵循全面、科学、合理、可行的原则,力求做到科学、规范、措施具体、指标准确、操作易行,充分注重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及协调统一性。(二) 标准技术内容的确定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要求编制,并根据大量的试验数据来确定本标准的主要内容。 五、与现行法律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本标准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与国家强制性标准协调一致。六、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发布的意见本标准发布后,建议向从事蚕桑科研、教学与生产工作的有关人员宣传该技术规程,使他们了解该方法的作用与内容,便于标准的贯彻执行,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并不断研究完善本标准。
- 蚕沙无害化堆肥处理技术规程
登记号:202127276 分类号: S;S88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
主要完成人员:黄红燕、罗坚、宾荣佩、黄艺、唐燕梅、滕伟国、蓝必忠、董桂清、毛洪斌、乐波灵、汤庆坤、毛丽丽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一、项目来源与背景(一)项目来源《蚕沙无害化堆肥处理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7年第四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2017]169号)下达的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项目序号:2017-0413,起止年限: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提出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二)立项背景广西是全国最大的原料茧生产基地,全区每年产出蚕沙200多万吨。蚕沙富含营养物质,是制作有机肥的好原料,但是蚕沙中存在着各种未灭活的,对家蚕具有感染性的病原微生物,因此,蚕沙不经过无害化处理就随意堆放或还田,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污染了生产环境,极易引起蚕区蚕病的暴发和蔓延。目前,我区蚕沙生态循环利用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企业集中利用蚕沙生产生物有机肥;二是建设蚕沙沼气池生产沼气和沼肥;三是蚕农自行发酵堆制有机肥。堆肥是最简便易行且蚕农直接受益的蚕沙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但是,目前蚕农并没有很规范地掌握该项技术,蚕沙随意堆放,堆制出来的蚕沙有机肥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存在着污染养蚕环境的风险隐患。本地方标准的制定将进一步引导和规范蚕农利用蚕沙堆制有机肥,从而实现蚕沙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促进我区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一)技术原理本技术规程针对蚕沙乱倒乱堆污染养蚕环境日趋严重的问题,创新研究形成了蚕沙无害化堆肥处理技术,通过专家论证,形成了推荐性广西地方标准,成为了指导广大蚕桑科研、教学与生产工作的有关人员利用蚕沙堆制有机肥的规范性指导文件,也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规范行业的依据,推动了蚕沙堆肥技术的标准化,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二)性能指标 1、本标准规定了蚕沙无害化堆肥处理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工艺图、相关要求、堆肥技术和堆肥质量。 2、本标准适用于广西蚕沙无害化堆肥处理。 3、本标准是在深入调研、广泛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及试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正确,内容完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本标准的内容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协调一致,标准的编写符合GB/T 1.1-2009的要求。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标准的编制是在尊重科学、亲身实践、调查研究及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并借鉴近十年来国内外蚕沙无害化堆肥处理的成功经验,重视现代农业新菌剂、新技术在蚕沙堆肥上的应用,使之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前瞻性。标准制定坚持从我区蚕桑生产资源条件、种养模式和生产环境要求出发,综合考虑我区蚕沙产出量大且涉及的面广、分散的特点,分析技术风险性,使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本标准对蚕沙无害化堆肥处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工艺图、相关要求、堆肥技术、堆肥质量等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对有关指标进行了更科学的规范,主要环节、关键技术进行反复验证,使之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技术规程对我区蚕沙无害化堆肥处理技术进行了规范,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主要应用于蚕沙的无害化处理和肥料化利用,这几年在我区蚕桑主产区中应用,未出现过因本技术的缺陷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对提高我区蚕沙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一)应用情况本技术规程已经在全区蚕桑生产区域全面推广应用,按照技术规程可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蚕沙有机肥,返施桑园安全性高肥效好,对改良桑园土壤效果显著,促进蚕桑生产形成“桑树→养蚕→蚕沙→有机肥→桑树”的循环生态种桑养蚕模式,从而促进蚕沙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对推动广西蚕桑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存在问题 1、本技术规程的执行需要使用有机物料腐熟剂,目前可选用的厂家不多; 2、使用有机物料腐熟剂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部门农民觉得不可接受; 3、本技术规程发布时间不长,需要加强宣贯才能广泛推广应用。
- 桑枝叶微贮饲料生产系统
登记号:202127277 分类号: S81;S8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
主要完成人员:聂良文、李标、韦伟、乐波灵、黄世洋、潘启寿、梁贵秋、于永霞、巫尚熙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1、课题来源《桑微贮饲料的研制与应用》(合同编号:桂科攻15248003-17)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承担实施的2015年度广西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项目的实施期限为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项目由自治区科技厅拨款科研经费共80万元,主要是为了研究广西牧用桑产业的关键技术。 2、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生产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桑枝叶微贮饲料生产系统。 3、背景技术桑枝叶用于饲料用途有很多优点:一是生物产量高,一般每亩桑树一年可剪收6次,每次产枝叶750公斤左右,每亩桑一年的产量达到4.5吨左右。二是桑叶营养丰富,饲料效价高。以干物计,粗蛋白含量20%以上,蛋白质含量与苜蓿相仿,比禾本科牧草高80%~100%,比热带豆科牧草高40%~50%。三是对牛、羊等动物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四是桑叶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的比率达43%,有利于牛羊等动物生长,能显著提高牛、羊肉的品质和质量。现有的青粗饲料加工系统进行加工牧草或各种农作物秸秆时,因其是草本植物,可以容易地进行加工,但是当加工含有浆液多而且很坚硬的木本植物时,则容易造成机器卡壳或出料口堵塞等问题,导致电机烧毁等事故,而桑枝叶的含水量高达75%以上,且桑枝韧性大、浆液多,采用现有的机器不能彻底粉碎,得到的桑枝叶微贮饲料品质不好。 4、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加工桑树、构树等各种木本饲料植物的生产系统,并且得到的桑枝叶粉非常的细,粉碎效果好;除此外,整套系统电机负荷不大,可以长时间连续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该机根据型号大小不同,每日可粉碎桑枝3~10吨左右。占地面积小,机器功率小,重量轻,运转效率高适合中小型个体商户。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桑枝叶微贮饲料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铡断机,其送料装置的动力源为无级变速电机;挤压式粉碎机,其包括:圆柱形壳体,其顶部开设有进料口,中心设置有一竖直的转轴,所述转轴靠近两端的外壁各同轴连接一锯盘,两锯盘上的锯齿方向相反,上锯盘的锯齿方向与转动方向相反,下锯盘正锯齿方向转动,两锯片间连接有多个刀片轴和锤片轴,每一刀片轴上设置有多个刀片,每一锤片轴上设置有多个锤片;电机,其设置于所述圆柱形壳体下方,所述圆柱形壳体底面中心设置有一通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转轴固接;其中,所述铡断机的出料口连通所述挤压式粉碎机的进料口。
- 桑果干原粉加工技术规程
登记号:202127278 分类号: S8;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
主要完成人员:周晓玲、梁贵秋、陆春霞、肖潇、刘开莉、潘志新、唐永飞、黄正勇、李秋云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一、任务来源与背景(一)项目来源:广西地方标准《桑果干原粉加工技术规程》,来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的2019年第四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编号:2019-0420。(二)项目背景桑椹为桑树的果实,成熟的桑椹美味多汁、酸甜适口,桑椹中还含有多种蛋白质、多糖类、酚类化合物和维生素等活性物质,营养十分丰富。生产上常以新鲜桑椹为原料,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加工成耐储藏的桑果干原粉,可显著改善桑果的存储问题,同时经过加工后可进一步改良食用风味,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鉴于有关桑果干原粉的加工技术目前尚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区内桑果干原粉的生产比较普遍,制定《桑果干原粉加工技术规程》地方标准是势在必行,可规范桑果干原粉的加工技术和质量要求,保证相关食品安全,促进桑树产业良性发展。二、技术范围和主要内容本标准规定了桑果干原粉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原辅料要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加工设备、加工工艺。采用该标准技术加工的桑果干原粉,确保桑果干原粉生产加工的质量。三、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该标准是在深入生产部门调研,广泛查阅和收集桑果干原粉生产技术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研制,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正确,内容完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目前尚无《桑果干原粉加工技术规程》相关的国家标准及广西地方标准。 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市场潜能。四、技术稳定性技术成果已经成功小批量试产,每批产品质量均一、对各项技术指标分析的数据稳定,整套装置运行稳定、参数控制精确。对采用此技术试产的产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每批试产品各项技术指标稳定,偏差可控,质量安全可靠。五、应用情况该技术成果具有投资少、生产周期短、损耗少、单位产量大、质量安全等明显特点,目前已经试产多批次产品,相关技术产品在部分食品加工企业得以应用。本标准标准规定了桑果干原粉加工技术要求,对促进桑树资源多元化利用、延长蚕桑产业链,推动我区蚕桑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桑果原汁生产技术规程
登记号:202127279 分类号: S8;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平果县惠民蚕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陆春霞、梁贵秋、周晓玲、刘开莉、肖潇、潘志新、韩翼飞、董桂清、吴婧婧、李莉、唐永飞、梁思思、彭业成、黄正勇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一、任务来源与背景(一)项目来源:广西地方标准《桑果原汁生产技术规程》,来源于广西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决定下达2019年第四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编号:2019-0419。该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宣贯,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平果县惠民蚕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负责起草。(二)项目背景桑果原汁营养丰富,风味浓郁,同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但是由于桑果季节性强,采收期短,在常温下易腐烂、变质,不易贮藏运输,营养物质易损耗或流失,造成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不到很好的体现。为了迎合市场上绿色健康原料的需求,充分利用桑果资源,有效保存桑果的营养物质,将桑果加工成桑果原汁加以利用不仅拓宽了桑果的加工途径,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加工技术容易掌握,有利于产业化发展。但由于目前生产上缺乏桑果原汁生产技术规程,桑果原汁生产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因此,制定桑果原汁生产技术规程有利于延长桑果的加工期和保质期,对促进桑果精深加工具有重要的意义。促进桑椹的精深加工、果酒厂的综合利用,为桑果开发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增加桑果饮料品种,繁荣果汁市场、丰富人民生活。二、技术范围和主要内容本标准规定了桑果原汁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原辅料要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设备、生产工艺、贮存。采用该标准生产的桑果原汁,规范了生产技术要求,确保了产品的质量。三、技术性能 《桑果原汁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规范了广西区桑果原汁的生产技术要求,采用的技术路线正确,内容完整,可为区内桑果原汁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让桑果原汁的生产技术统一化、规范化。在本标准指导下生产出来的桑果原汁产品功能独特,功效明显,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四、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桑果原汁生产技术规程》制定规范化标准的全区桑果原汁生产技术规程,为原始创新,设计独特,产品功能明显,标准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目前桑果原汁生产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该标准能有效为区内桑果原汁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确保生产质量安全标准,也为食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监督检查的依据,促进桑椹的精深加工、果酒厂的综合利用, 为桑果开发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增加果汁品种, 繁荣果汁市场、丰富人民生活,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市场潜能。五、技术稳定性技术成果已经成功小批量试产,每批产品质量均一、对各项技术指标分析的数据稳定,整套装置运行稳定、参数控制精确。对采用此技术试产的产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每批试产品各项技术指标稳定,偏差可控,质量安全可靠。六、应用情况该技术成果具有投资少、生产周期短、损耗少、单位产量大、质量安全等明显特点,目前已经试产多批次产品,相关技术产品在加工企业得以应用。本标准规定了桑果原汁的生产技术要求,对促进桑果精深加工、延长蚕桑产业链,推动我区蚕桑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桑叶袋泡茶加工技术规程
登记号:202127280 分类号: S8;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
主要完成人员:梁贵秋、陆春霞、周晓玲、刘开莉、肖潇、潘志新、陆飞、乐波灵、李秋云、彭业成、韦炳佩、唐永飞、沈蔚、黄正勇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任务来源与背景(一)项目来源:本标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2019年第四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计划(桂市监〔2019〕2016号文,项目编号为2019-0421),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宣贯,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负责起草。(二)项目背景桑叶为桑树的叶子,早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多部古代药典中均有关于桑叶药用的详细记载。现代研究表明,桑叶中富含人体17种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被国际食品卫生组织列入“人类21世纪十大保健食品之一”,成为人类绿色新食品源。桑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和血糖的作用,无毒副作用,1991年国家卫生部将桑叶认定为“药食同源”的植物资源。桑叶用于代用茶,色泽翠嫩明亮、滋味鲜甜,汤色透亮。将桑叶加工成便于携带、冲泡方便的袋泡茶,是桑叶资源综合利用的创新途径,对延长蚕桑产业链、促进产业增效和蚕农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的推广和普及桑叶袋泡茶,在目前桑叶袋泡茶规范化生产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情况下,及时需要制定相关标准来规范桑叶袋泡茶加工技术,保证桑叶袋泡茶产品质量和品质,因此制定《桑叶袋泡茶加工技术规程》势在必行,这对规范桑叶袋泡茶的加工技术和质量要求,保证相关食品安全,促进桑树产业良性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技术范围和主要内容本标准规定了桑叶袋泡茶的术语和定义、加工要求、加工技术,适用于广西境内桑叶袋泡茶的加工过程。三、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该标准是在深入调研,广泛查阅和收集桑叶茶生产技术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研制,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正确,内容完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目前尚无《桑叶袋泡茶加工技术规程》相关的国家标准及广西地方标准。 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市场潜能。四、技术稳定性技术成果已经成功小批量试产,每批产品质量均一、对各项技术指标分析的数据稳定,整套装置运行稳定、参数控制精确。对采用此技术试产的产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每批试产品各项技术指标稳定,偏差可控,质量安全可靠。五、应用情况该技术成果具有投资少、生产周期短、损耗少、单位产量大、质量安全等明显特点,目前已经试产多批次产品,相关技术产品在部分食品加工企业得以应用。本标准标准规定了桑叶袋泡茶加工技术要求,对促进桑叶资源多元化利用、延长蚕桑产业链,推动我区蚕桑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用于诱导桑幼苗染色体倍性的套棉管
登记号:202127281 分类号: S;S8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
主要完成人员:崔秋英、林强、邱长玉、朱方容、石华月、朱光书、张朝华、唐燕梅、陈芳、李韬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诱导桑幼苗染色体倍性的套棉管,其包括:药棉;管体,其下端的管壁上设置有一对缺口,所述药棉填充在所述管体中。本实用新型一天向药棉滴药一次即可保持药棉的全天湿润,无需重复做工,不但省去了多次用药的人工,避免了脱脂棉、诱导剂的浪费,还从根本上提高了劳动功效,极大地提升了诱导质量,同时,也减少了原来药棉裸露在外的空气污染及人为接触化学试剂的时间。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操作简单、能提高桑苗的诱导成功率以及矫正弯曲幼苗生长等特点。 1、一种用于诱导桑幼苗染色体倍性的套棉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药棉;管体,其下端的管壁上设置有一对缺口,所述药棉填充在所述管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诱导桑幼苗染色体倍性的套棉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沿着管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管体的下端,所述支撑杆与两个所述缺口之间的管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诱导桑幼苗染色体倍性的套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长为5-7cm,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呈箭头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诱导桑幼苗染色体倍性的套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2根,两根支撑杆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管体的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诱导桑幼苗染色体倍性的套棉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缺口对称设置在所述管体下端,所述缺口的横截面为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诱导桑幼苗染色体倍性的套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长为0.2~0.6cm,宽为0.2~0.4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诱导桑幼苗染色体倍性的套棉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件,所述管体下端的管壁内折以在所述管壁上形成所述缺口,内折到管体中的管壁形成所述定位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诱导桑幼苗染色体倍性的套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呈锯齿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诱导桑幼苗染色体倍性的套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设置有2个,两个所述定位件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缺口上方的管壁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诱导桑幼苗染色体倍性的套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高为0.5~1cm,管体的管壁厚度为0.20~0.25mm,管体的管口直径为0.5~0.8cm。
- 母种蚕茧称量装置
登记号:202127282 分类号: S8;S8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
主要完成人员:浦月霞、黄红燕、李枫烨、兰艳妮、杨杰、谭福洋、黄扬玉、吴静颜、莫炳巧、叶建蔚、冉艳萍、莫柳静、罗坚、磨长寅、施祖珍、黄尚勇、李梓茜、欧冰冰、彭业成、梁小静、陈枝、覃萍、苏艳环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在家蚕育种中,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是衡量蚕茧质量的重要指标,需要对母种区的蚕茧进行个体调查,称量出蚕茧个体的全茧量和茧层量,并计算出茧层率,再根据育种目标的要求确定留种蚕茧个体。当前,一般使用电子天平称量蚕茧个体的全茧量和茧层量,电子天平是一种常见的称量设备,其称量精度高于其他天平。对于蚕茧个体而言,茧层量通常小于1克,对称量精度要求较高,一般选择设置有外罩的电子天平进行称量。在称量过程中,可先将蚕蛹和茧层都放置在称量盘上,称量出全茧量,再拿出蚕蛹,称量出茧层量。但是,对于同一蚕茧个体而言,拿出蚕蛹称量茧层量时,需打开和关闭外罩的活动门,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晃动和气流扰动,进而影响称量结果的精度。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母种蚕茧称量装置,包括电子天平,其包括底座、底盘和称重台;防风罩,其设于底座上,防风罩的沿底座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面上均设有可开闭的门体,防风罩的沿底座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其中一个第二侧面的内壁上设有限位块,另外一个第二侧面上开设有“U”形第一通孔,限位块上设有“U”形第一滑槽,第一通孔与第一滑槽沿底座的宽度方向的投影完全重合;连接杆,其水平设于防风罩内,一端滑动卡设于第一滑槽内、另一端沿底座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从第一通孔穿出;挡板,其设于防风罩内且与连接杆的底部连接,挡板与防风罩的第一侧面平行。本实用新型具有减少门体开闭次数,有效提高测量结果精度的有益效果。
- 亚热带家蚕品种母种自动筛选系统1.0.0
登记号:202127283 分类号: S8;S8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
主要完成人员:浦月霞、汤庆坤、兰艳妮、李枫烨、冉艳萍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7日
本系统适用于亚热带家蚕品种母种的自动筛选。保持亚热带家蚕品种优良性状,提高品种的优良种性,延长蚕品种的使用年限,是母种繁育的重要任务。准确科学筛选母种,对保持并提高品种的种性意义重大。母种选择错误或偏离,将丢失品种优良基因,改变经济性状,缩短品种在生产中的使用年限。通过对蚕期成绩、茧质成绩、卵质成绩的系列调查,获得各母种饲育区的综合成绩。原选择方法为人工进行逐区对比,选留综合成绩优良的蛾区作为母种继代繁育。母种成绩表数据庞大,品种繁多,人工比对不但耗时较长,还容易有人为误差,导致留种蛾区的错选或漏选。本自动筛选系统根据母种成绩表进行自动筛选,自动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留种蛾区。使用方法为:根据文件存放路径,选择需要筛选的文件单击打开,左边为原始数据、右边分别为优选母种、备选母种、原原种数据。根据勾选的筛选条件,选择要筛选的品种,导入默认会根据满足所有条件归到优选母种、备选母种、原原种,不足会根据其他等依次条件优先级来补齐。筛选完成后,单击保存菜单,将自动导出筛选结果,选择路径保存即可。本亚热带母种自动筛选系统达到母种自动选择的目的,选择结果科学、精准,无人为误差,提高筛选效率,为母种繁育工作提高工效。
- 一种机械组装用零件上油装置
登记号:202127284 分类号: TB;
主要完成单位: 北部湾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周纬远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钦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背景技术零件在加工完成后,需要在零件表面进行涂油,形成密封层,防止零件表面锈蚀。现有技术的零件表面涂油,常为工人使用刷子进行涂油,这种涂油方式过于原始,工作效率低下,且容易因为工人的操作问题,导致涂油精准度存在差异,成品的次品率较高,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机械组装用零件上油装置,其将工件装在可转动的网筒内,将网筒浸入沉浸池后转动搅拌,可将沉浸池内的涂油油料均匀覆盖在工件的表面上,网筒上升后可快速旋转,将附着在工件表面的油料甩干,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成品率提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械组装用零件上油装置,它包含底座、支架、沉浸池、导向螺杆、安装座、网筒,其中底座上固定设置有沉浸池,底座上固定设置有支架,支架架设在沉浸池的上方,支架的上侧壁上穿设轴承旋接有一号转动轴,一号转动轴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座,一号转动轴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号手柄,固定座上固定设置有导向螺杆,导向螺杆的下端活动插设在沉浸池内,导向螺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垫块,导向螺杆上活动套设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网筒,导向螺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上端固定设置在安装座的下侧壁上,弹簧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垫块上,导向螺杆上套设螺纹旋接有丝母,丝母活动抵设在安装座的上表面上,支架上固定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绕设在安装座的四周,且导流板的下端密封插设在沉浸池的上端口内。进一步的,所述的安装座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二号转动轴,且二号转动轴设置在网筒的外侧,二号转动轴上套设轴承旋接有盖板,盖板活动覆盖设置在网筒的上端口上,二号转动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一只柱脚固定设置在网筒的外侧壁上,扭簧的另一只柱脚固定设置在盖板的侧边上。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的上侧壁上穿设轴承旋接有三号转动轴,三号转动轴上套设固定有主动齿轮,一号转动轴的上端套设固定有传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设置,三号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二号手柄。进一步的,所述的丝母的下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套筒,套筒的下端活动抵设在安装座的上表面上,丝母高于网筒的上端口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螺杆上活动套设有挡板,挡板设置在网筒的上方,且挡板设置在导流板内,套筒活动穿设在挡板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机械组装用零件上油装置,其将工件装在可转动的网筒内,将网筒浸入沉浸池后转动搅拌,可将沉浸池内的涂油油料均匀覆盖在工件的表面上,网筒上升后可快速旋转,将附着在工件表面的油料甩干,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成品率提升,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 一种机械自动化抓取装置
登记号:202127285 分类号: {G356.6};
主要完成单位: 北部湾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周纬远、覃伟荣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钦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背景技术自动化机械爪在进行流水线上产品的抓取操作时,机械爪能够精准定位流水线传送带上的产品是衡量机械爪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现有技术中,会通过精准的光电感应元件进行机械爪的定位,这使得机械爪的成本上升,为降低机械爪的成本,且保持机械爪精确的定位能力,需要对现有的自动化机械爪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机械自动化抓取装置,其通过限位装置进行机械爪的限位移动,且限位装置采用机械结构,去除了冗杂的光电传感器,降低了设备的生产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座、一号支架、传动辊、链板、二号支架、安装座、升降座、固定座、爪装置,其中底座上固定设置有一号支架,一号支架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轴承旋设有传动辊,传动辊上传动绕设有链板,链板上每个连接板的左右侧边上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杆,一号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一号电机,一号电机与右端传动辊的转轴传动连接;底座上固定设置有二号支架,且二号支架架设在一号支架的上方,二号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一号导向杆,一号导向杆上滑动设置有安装座,二号支架的后端固定设置有一号电动伸缩杆,一号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固定设置在安装座的后侧壁上;安装座上活动穿设有二号导向杆二号导向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升降座,二号导向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挡块,且挡块设置在安装座的上方,安装座上固定设置有二号电动伸缩杆,二号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固定设置在升降座的上表面上;升降座的下表面上固定设置有三号导向杆,三号导向杆上滑动设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上表面抵设在升降座的下表面上,固定座上固定设置有爪装置,固定座的左右侧壁上均固定设置有一号弹簧,一号弹簧活动套设在三号导向杆上,且一号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三号导向杆的端头,固定座左右两侧壁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斜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机械自动化抓取装置,其通过限位装置进行机械爪的限位移动,且限位装置采用机械结构,去除了冗杂的光电传感器,降低了设备的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
- 一种机械工程用固定工件装置
登记号:202127286 分类号: F416.44;
主要完成单位: 北部湾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周纬远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钦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背景技术机械工程是运用力学、液流、热力学、电子、计算及物料性质的理论,以设计及制造各类型的机械制品及系统,如发动机、机器、仪器、消费品及机械、热力、水力或传热系统。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电脑辅助设计及电脑辅助制造技术已广泛地被采用。现有用于机械工程的固定工件装置结构复杂,使用性能较为单一,通常只能对特定规格的工件进行固定,灵活性较低,且增加加工成本,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机械工程用固定工件装置,对不同规格的工件进行固定,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使用,有效提高工件的机械加工效率,从而提高工件的合格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座、固定座、连接件、导向杆、导向块、挤压板,底座上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开设有导向槽,固定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设置于导向槽的后侧,底座上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件,连接件设置于固定座的外侧,连接件通过转轴与底座旋接固定,连接件的后侧开设有一号开槽、一号限位槽,一号开槽与一号限位槽贯通设置,电动推杆的推动端穿过一号开槽后,露设于连接件的外侧,电动推杆的推动端铰接设置有铰接轴,该铰接轴前后滑动设置在一号限位槽内,连接件的前侧开设有二号开槽、二号限位槽,二号开槽与二号限位槽贯通设置,导向杆穿设在二号开槽内,导向杆的一端露设于连接件的外侧,露设端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凸起,导向杆上铰接设置有铰接轴,该铰接轴前后滑动设置在二号限位槽内,导向杆的另一端与导向块连接固定,导向块左右滑动设置在导向槽中,导向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的电动推杆与外部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机械工程用固定工件装置,对不同规格的工件进行固定,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使用,有效提高工件的机械加工效率,从而提高工件的合格率。
- 一种机械工程用自动化切割装置
登记号:202127287 分类号: TG580.66;
主要完成单位: 北部湾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周纬远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钦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背景技术机械切割是常用的一种切割方法,随着火焰切割、电弧切割等技术的发展,机械切割的比例正在减少,但仍是过程设备制造中不可缺少的切割方法,机械切割有剪切、锯(条锯、圆片锯、砂轮锯等)切、铣切等,剪切主要用于钢板的切割,锯切主要用于各种型钢、管子的切割,铣切主要用于精密零件和焊缝坡口的切割。在现在的切割过程中,有时需对不同宽度或不同高度的材料进行切割,这需要人工将材料进行转动或者需更换不同切割机进行切割,这样会费时费力,降低工作效率,另外,传统的切割方式无法对切割产生的废屑进行收集,导致废屑四散,使工人的工作环境变差,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工程用自动化切割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现在的切割过程中,有时需对不同宽度或不同高度的材料进行切割,这需要人工将材料进行转动或者需更换不同切割机进行切割,这样会费时费力,降低工作效率,另外,传统的切割方式无法对切割产生的废屑进行收集,导致废屑四散,使工人的工作环境变差,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工程用自动化切割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端焊接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安装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有移动块、固定板、丝杆、第一电机、连接块、限制板、连接板、安装槽、通孔和销钉;所述滑槽中活动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一侧焊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转动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一端与第一电机输出轴相连,所述丝杆中部通过螺纹安装有连接块,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靠近连接块顶端通过螺栓安装有限制板,所述连接块两端均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接板一端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放置有销钉,所述第一电机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性相连接;所述安装槽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顶端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固定安装有切割片,所述第二电机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设置有移动组件,开启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切割片移动,方便切割片切割不同宽度的材料,同时利用销钉插入通孔,对活动板在不同高度进行定位,使得切割片可以切割不同高度的材料,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2.设置有收集组件,当切割机进行切割时,将防护筒通过放置槽移至待切割片切割的切割孔底部,使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碎屑从工作平台上的切割孔进入到防护筒内,从防护筒中进入收集框内,防止在切割时,产生的高温碎屑飞溅至操作人员所处位置,烫伤操作人员,同时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 3.设置有弹簧和弹簧块,利用弹簧和固定块将待切割的材料固定,防止机械材料在切割时移动,影响切割的精度。
- 粪菌移植技术防治雏鸡白痢的研究与示范
登记号:202127288 分类号: [S-9];S83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金陵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黄金华、黄超、李泰佑、粟永春、宁国信、梁珠民、马福仍、林广津、翟国胜、叶新慧、潘细妹、余洋、侯小露、韦淑英、凌瑞、卢如芝、卢春平、卢平
任务来源:其他县、区科学技术局
推荐部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1.课题来源与背景目前,对于雏鸡白痢,通常的治疗方法是采用抗生素或抗菌化学药品。这些药品的使用,通常会使动物体内菌群严重失调、多种细菌耐药性加速,导致严重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复杂慢性感染等疾病发生,更严重的是造成畜产品药物残留,危害人类健康。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1)技术原理鸡胃肠道内存在一个巨大微生物群落,对鸡的健康生长、营养物质吸收、免疫系统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鸡肠道菌群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消化酶,能够帮助宿主消化难以消化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为宿主提供能量和具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的短链脂肪酸,促进宿主健康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健康鸡肠道菌群维持了肠道内环境的稳态,亚健康鸡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粪菌移植有利于提高雏鸡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刚孵化出的雏鸡胃肠道内几乎无菌,鸡的肠道菌群是其出生后与环境接触逐步形成的;在1-14d阶段,这个阶段正是雏鸡肠道在形态、生化和分子结构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的发育时期,其肠道群落还相当不稳定,外源粪菌对雏鸡的影响还没有在饲料转化率、生长性能和成活率等方面表现出来;但是,随着日龄增加,添加的粪菌在鸡胃肠道中不断繁殖,不断促进鸡肠道发育,增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加速肠道群落正常化和稳态化,促进鸡健康生长发育。(2)粪菌液生产工艺技术选取产蛋高峰期健康母鸡,并经血清鸡白痢检测为阴性的鸡。在鸡排粪前,试验人员手拿内套干净无污染的自封口样品袋的塑料瓶,让鸡粪直接落入样品袋中(掉在地上的粪便不采集),对收集到的粪便进行沙门氏菌、寄生虫和病毒检测,无沙门氏菌、寄生虫和病毒的鸡粪于4℃冰箱密封保存,用于制备粪菌液。 (3)粪菌液制备生产: 采集健康的、血清鸡白痢阴性的种母鸡的粪便100 g置于500mL的量筒中,加入无菌生理盐水至500mL的刻度,然后倒入搅拌器搅拌均匀,得到粪便浆体,将粪便浆体经2.0 mm的不锈钢滤网过滤除去其中的大颗粒物质,再经0.25 mm 的不锈钢滤网过滤3 次,即获得新鲜粪菌液,于4℃冰箱密封保存待用。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这个方法和理论是借鉴人医治疗肠道疑难病的方法,我们应用于治疗预防雏鸡白痢。采用从健康鸡制得的粪菌液防治雏鸡白痢,不但疗效优于抗生素、化学药品,而且成本要比抗生素和化学药品低,更重要的是,不会产生药物激素残留、细菌耐药性、免疫排斥反应。因此,粪菌移植技术防治雏鸡白痢,其市场需求量巨大,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技术已经应用推广,并获得市场的认可度较高,符合国人消费的需求。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粪菌液防治雏鸡白痢作用明显,其中关键点是粪菌液制作工艺。然而,在使用粪菌液制剂过程中,由于使用不当、运输不当、保存不当以及菌种衰退等原因,后期使用效果将有所下降,这则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筛选出新的高活性菌株,通过反复测试与调整研制新的制剂。
- GTE虚拟沙盘可视化编辑系统V1.0
登记号:202127289 分类号: O231.4;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员:贺杰、梁万新、覃宁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梧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由于参与精准扶贫的各级政府部门多、覆盖人口范围广、指标数据细化程度高,随之也给扶贫的监察、统计、核验带来了繁重的工作量,甚至不少工作还存在流程重复或缺乏记录积累的情况,因此,扶贫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是高校办学的基本宗旨。梧州学院邹木春副院长于2016年初赴贵港市港北区挂职副区长工作,获知扶贫办遇到的困难后,依托梧州学院的技术特长,对港北区扶贫工作进行梳理,并建设了一系列扶贫辅助软件,目前已开发完成了脱贫攻坚扶贫数据辅助平台,将扶贫工作监控、数据传输与统计分析通过软件系统自动完成,把扶贫办工作人员的精力从繁重的文牍工作中释放。但扶贫工作各项措施的实施效果、数据之间的关联信息尚未能有效展示,亟待解决。因此提出使用三维虚拟沙盘对接扶贫数据辅助平台、进行数据实时展示的设想。二、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 1.技术原理:该产品通过下载谷歌卫星瓦图,进行各个级别的地图瓦片自动拼接呈现整个地图,可在地图上标记编辑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等并可以加入相应的图片与视频资料,可标记相应年份的贫困村,并可以从网络获取贫困村的相关扶贫数据并展示出来。主要关键技术如下:(1)贴图及地形获取技术:本项目需要使用卫星实景图作为沙盘表面贴图,并利用等高图等制作地形。由于谷歌地球的卫星图最为细致,其清晰度能够看清到偏远地区的羊肠小道,更新快且提供的数据最为全面,因此,本系统利用谷歌卫星数据直接生成地形的插件。(2)三维引擎工具:要制作三维沙盘并支持触摸交互功能,必须使用三维引擎作为开发工具。本项目制作的软件仅对地形地貌及其贴图有较高要求,对于光影、材质、画质要求不高,软件将运行于大屏一体机或手机上,这两种硬件平台硬件性能都较为有限。因此,选用Unity 3D作为本课题的引擎工具。(3)地形生成技术:本系统采用3ds Max卫星图生成三维地形的Terrain插件,该插件使用Google Earth作为数据源,地理信息丰富,即使偏远地区也有清晰的贴图和高度图,而且该插件生成的地形是网格模型文件,可以随意进行切割。 2.性能指标(1)采用基于卫星图的二维静态虚拟沙盘展示模式;(2)完成地形划分及标记显示;(3)完成各级沙盘的尺度缩放、柔性切换及拖曳、复位及返回功能;(4)对接“贵港市港北区脱贫攻坚扶贫数据辅助平台”系统,完成区级、镇级、村级“八有一超”、“十一有一低”报表的实时查看功能;(5)完成脱贫摘帽村依据年度的可区分、标识化显示;(6)以浮窗形式在各镇/村对应位置显示各镇扶贫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乡镇名、贫困村数、贫困户数、贫困人口数;(7)完成区乡村各级扶贫情况文字简介的伸缩栏方式显示及编辑;(8)完成扶贫资金分配情况、贫困发生率的图表显示;(9)完成特色产业、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机构、路、桥、水源等基础设施的已建、在建、待建情况的可区分、标识化显示。(10)完成地标插入及其图片、视频、文字编辑功能。(11)完成模型实时拖曳、指示箭头标注功能。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扶贫信息可视化系统,利用UNITY引擎、结合实时地形技术,实现了基于虚拟二维/三维沙盘的数据可视化系统,将扶贫工作各项措施的实施效果、数据之间的关联信息进行了有效展示。项目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直观良好的视觉效果,能以实时图表、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在虚拟沙盘上展示数据。 2.一次性投入、占地面积小、重用性及拓展性强,可在PC和一体机上直接运行,用户可自行在系统上插入热点、相关数据,支持规划功能,并提供接口对接其他管理信息系统,有效节约了成本;稍加修改,即可作为政府其他规划及展示需求的良好解决方案。四、技术成熟度,适用范围与安全 1.技术成熟度该成果属于应用技术开发类,数据可视化技术能够直观、生动的展示数据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对脱贫攻坚进一步理解数据、发掘数据的意义和价值。 2.适用范围本系统能切实减轻基层扶贫工作人员的负担,能最大程度实时上传共享扶贫数据,能根据数据的分析做出相应的决策,使得扶贫数据能快捷和精准的采集、共享和利用,在脱贫攻坚工作完成后能无缝对接振兴乡村信息化建设。本系统能满足广西区内各个县市区扶贫工作的需要。同时,以该项目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可在其他省市推广使用。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自主研发出“GTE虚拟沙盘可视化编辑系统”,利用地形拼接、全景VR、实时图表等技术展示扶贫工作效果,并提供用户自主编辑功能,免去后期维护,帮助扶贫管理部门有效节约了展示成本,提高了展示效率,是区内首次以虚拟沙盘的形式展示扶贫核心数据。在成本、易用性、拓展性等方面均远远优于物理沙盘。该项目成果通过梧州市艾克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一步推广应用于《港北区土地房屋征收动态作战地图》、《富川县扶贫信息可视化系统》。该软件产品已经进一步优化,升级二/三维结合的多媒体展示模式,用于梧州市商贸物流园数字沙盘的研发。
- 数字信息存储管理平台V1.0
登记号:202127290 分类号: C931.6;
主要完成单位: 梧州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吴欣桦、莫智懿、陆晓飞、陈瀚文、陈裕淇、方文凯、黄结、陈松松、杨松、麦嘉宜、廖正灵
任务来源:横向委托
推荐部门:梧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目前,各个行业或领域都使用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提高办公的效率,这些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的应用主要以工作流为基础,在行政审批、工作流程定义以及工作协同等方面优势明显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日常办公中的交流、材料的传递、材料归档大部分以QQ群的方式来管理,尤其是材料的归档时直接利用QQ群共享,在安全性、材料归档规范性以及材料查找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文件在存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存储及归档不规范;可任意访问和任意修改;安全性能较低。为了解决上以问题进行了本项目研发。二、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 1.技术原理:本项目对文件、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材料的归档方式和方法进行功能分析,确定了信息存储平台需要实现的业务需求和系统功能设计。利用 MVC 设计模式、B/S 结构、SSH 框架进行系统设计原则的制定展开系统体系结构、网络构建和功能结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主要关键技术如下:(1) StRuts2 采用StRuts框架能让功能模块重复使用,处理前台页面与后台数据相互交互的过程,拦截不必要的请求及操作。StRuts2支持分层开发,灵活易用,极大简化开发应用程序的过程。(2) HibeRnate 采用HibeRnate框架,直接对对象进行操作,具有可以自动生成SQL语句、自动执行、提供现场和进程两个级别的缓存以提升性能等优点。(3)JavaScRipt 采用JavaScRipt能较快响应用户的操作,在客户端就可以完成对用户拟提交的信息做快速的校对,无需浪费其他时间交由服务器来完成校验工作,从而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节约了运行时间。 (4)Ajax 采用Ajax使因特网应用程序更小、更快。实现前台页面与后台代码的异步交互,即不需要刷新网页的情况下,实现数据的更新。(5)Layui 采用Layui 框架,提供询问层、提示层、tips层、加载层等功能,使每一种弹出层的模式各具特色。 2.性能指标 1.规范数字信息的存储和管理。实现对数字信息(文字、图片、视频或音频)规范存储和管理,提高各类信息的利用率; 2.对数据的全面掌握实现按不同要求对材料进行归档,可自由按分类或个人建立档案夹,可对档案夹和个人进行权限设置,各职能部门的材料有效掌握,在撰写材料以及文件传递过程中通过平台共享完成。 3.对数字信息的快速检索实现对单独或批量添加图片、视频和音频等信息时添加检索关键字、备注、事件等方式增加检索匹配度,从而实现对数字信息的快速检索。 4.强化数字信息的安全性实现对文件设置各类不同的权限,根据权限下载文件并记录入操作日志,极大的提高了数字信息的安全性。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建立完善的文件管理规范,对信息平台的使用者进行权限划分,结合实际的层级管理方式,对各层级的管理人员设置不同的密级和权限,完成对数字信息的管理和控制,对文件的上传、在线浏览和下载进行严格的定义;(2)数字信息的快速检索能力,需要对所有数字信息以及上传资料分别定义拍摄(录音、录像)时间、关键字、摘要、人员、名称、资料类型等资料属性进行定义,以达到快速检索的目的。(3)检索方式和方法,各用户能快速对所定义的搜索关键字快速检索相关文件,根据用户权限判定对这些文件的操作能力,如只允许在线预览,允许下载,不允许查看等,如果用户需要对没有权限的文件进行下载或预览需通过在线申请方式临时获得相关权限。(4)系统管理人员能对各用户的权限、密级等于文件操作有关的权限进行自定义和严格审查。四、技术成熟度,适用范围与安全 1.技术成熟度该成果属于应用技术开发类,项目所适用的是目前最为成熟的技术,在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针对脱贫攻坚数字信息存储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对技术进行组合、整理、合成等手段实现脱贫攻坚业务。 2.适用范围本成果以数字信息存储管理为目标,深入了解和调研目前数字信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扶贫办迎接审查核验的实际需要,整理出数据平台所需要的各项业务;对数字信息存储管理与有效控制,该项目不单能应用在扶贫工作中也能推广到其他有数字信息管理的单位使用。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随着2020年结束,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目前,该项成果应用于贵港市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桂平市、梧州岑溪市和贺州富川县。成功助力以上各县通过脱贫攻坚审查核验。
- 单幅运动模糊图像车速计算方法
登记号:202127291 分类号: TP391.4;
主要完成单位: 梧州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陈佳、玉振明、库鹏森、彭金虎、杨秋慧、吴海彪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梧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测速是交通执法的重要手段。目前的测速方法主要有采用辅助设备测速方法和基于视频技术的测速方法。采用辅助设备测速方法主要有雷达测速和地感线圈测速等几种,在测速中此类方法分别需要用到激光、雷达或地感线圈等辅助设备,并且在测量中车辆间容易相互干扰和产生混淆,由于受到辅助设备的限制,使得数据的采集不够灵活。基于视频技术的测速方法主要有大场景测速方法、双目或多目摄像机测速方法,以及全景摄像机和特写摄像机相结合的测速方式。其中,大场景测速方法,测量的精度受光影和其他车辆的干扰影响很大。双目和多目摄像机使用的摄像机多,安装麻烦,而且立体匹配困难。基于全景摄像机和特写摄像机相结合的方式,同样有存在所需使用的摄像机多,安装要求复杂等不足。可见,在现有的各种车辆测速方法中对设备的要求高,受环境和车辆间的相互影响较大,并且测量过程复杂,通常需要测量连续的图像或一段视频来对车辆的速度进行测量计算并不能通过单幅图像对车辆速度进行计算。本项目针对上述存在的各种技术难题,开发一种单幅运动模糊图像车速计算方法,可有效简化车辆测速设备及测量计算过程,提高测速的稳定性。研究内容:本项目开发的一种单幅运动模糊图像车速计算方法,本发明涉及到抓拍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步骤1:实时抓拍车辆的运动图像;步骤2:通过对图像中所测车辆的轮毂测量得到所测车辆的模糊像素数量;步骤3:将所测车辆的模糊像素数量通过车辆速度计算公式得到所测车辆的速度,采用 v=zNSx/Tf 车辆速度计算公式,其中,v为车辆运行速度,z为抓拍设备镜头与车辆的垂直距离,N为车辆的模糊像素数量,sx为设定的像素大小,T为抓拍设备的曝光时间,f为抓拍设备焦距。抓拍设备设置于与车辆的轮毂水平的位置并且抓拍设备设置的镜头朝向垂直于车辆的运行方向。创新点:本项目通过抓拍图像中车速的轮毂计算出模糊像素数量并且通过车辆速度计算公式得到所测车辆的速度,可有效简化车辆测速设备及测量计算过程,提高测速的处理速度及稳定性。在本项目中只需抓拍一张图像就能实现多车辆的速度进行测量,极大的提高了处理速度,并且处理过程巧妙,可有效地减少环境对测速的影响,同时可以有效减少使用的设备量,简化操作。目前,项目已按计划完成,核心技术已获得1项发明专利。项目核心技术有效简化车辆测速设备及测量计算过程,提高测速的处理速度及稳定性,使车辆测速精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有利于提升所应用领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 市级公安视频图像大数据分析处理平台V1.0
登记号:202127292 分类号: TP311.5;
主要完成单位: 梧州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玉振明、郭慧、贺杰、庞光垚、宫海晓、朱肖颖、李杰成、魏祥、黎静静
任务来源:地方基金
推荐部门:梧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平安城市建设计划在全国城市建设监控视频设施,已经部署实施了几千万摄像头,在公共安全管理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视频监控系统规模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大量的视频数据给实时监控的反应速度和数据利用的有效性带来了挑战,现行的视频监控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诸多弊病:海量的摄像头与数量不足的显示屏造成需要进行分屏或轮屏监控的状况,但轮屏容易造成监控死角。显示屏过多需要大量监控人员,监控人员难以7*24小时无遗漏地关注到每一路视频,并做出快速正确的反应。研究表明,仅仅在注视监控视频20分钟后,人的注意力就会下降30%左右,一小时后会下降70%,最关键的是目前的视频监控大多数时候只能作为事后验看的工具,不能对发生的治安事件做出实时的反馈,更不可能对未发生的事件进行预警。 此外,当前的视频监控只能实现录像、存储、事后取证,不能实时智能监控、自动报警。视频资源的利用效率低。假设所有摄像头为1080p,则每天产生64G数据。像某些城市这样规模的城市约20万的监控视频将每天产生约12.2PB的视频数据。如此庞大的数据即不可能靠人工,也不可能由一般的PC机处理。与此同时,视频监控应用中,常常因为视频中出现的对象距离摄像头比较远以及监控设备本身成像质量的问题,视频中成像单帧图像的像素总量少(俗称分辨率低),无法在通过视频及其中包含的图像有效识别出需要的信息。而在正常的刑侦活动中,需要经常调用监控视频或图像进行分析,获取监控视频或图像内需要的信息,如车辆牌照、特定的文字信息或特定人的容貌信息。现有的图像处理技术在对监控图像处理后会造成部分失真,从而影响刑侦工作从处理后的图像中获取信息。本项目针对上述存在的各种技术难题,开发一套市级公安视频图像大数据分析处理平台,为市级公安机关提供大数据视频图像分析、处理平台,降低工作难度,实现准确、高效的计算机图像处理能力。研究内容:本项目开发一套市级公安视频图像大数据分析处理平台,本平台主要功能包括:(1)基础视频应用:视频巡逻、视频回放、监控点展示;(2)特征搜索:(人,车)综合条件查询、车辆查询、行人查询;(3)数据统计:车流量统计、过车数据分析; 本平台基于基础的视频应用技术,通过建立市级公安视频图像分析处理平台,实现地图接口端与监控点进行接入,为刑侦侦查工作提供细化到各个角落监控点的视频监控;通过特征搜索功能,将视频图像数据编译为人类可理解的特定数据(比如特定的人、车、事件等),并将监控视频的语义信息组织成为检索索引的元数据,构建视频图像深度学习模型,提升视频图像语义提取的精确度,实现对行人、车辆的动态跟踪式搜查,实时提供监控视频中对应的车辆、行人信息。创新点:本项目实现特征搜索功能,将视频中出现的图像数据信息,按设置的特定变量进行分析与处理,实时对人、车进行综合条件查询,构建出视频图像数据分析模型库,提升公安搜查能力与视频侦查精度。目前,项目已按计划完成,核心技术已获得1项发软件著作权证书。项目核心技术实现了一套市级公安视频图像大数据分析处理平台,降低监控人员的监控工作时长,提高视频图像分析、处理能力。
- 刑侦视频图像分析与处理系统版V1.0
登记号:202127293 分类号: TP317.4;
主要完成单位: 梧州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玉振明、郭慧、贺杰、庞光垚、宫海晓、朱肖颖、魏祥、蔡奇峰、刘牌、李杰成、黎静静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梧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平安城市建设计划在全国城市建设监控视频设施,已经部署实施了几千万摄像头,在公共安全管理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视频监控系统规模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大量的视频数据给实时监控的反应速度和数据利用的有效性带来了挑战,现行的视频监控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诸多弊病:海量的摄像头与数量不足的显示屏造成需要进行分屏或轮屏监控的状况,但轮屏容易造成监控死角。显示屏过多需要大量监控人员,监控人员难以7*24小时无遗漏地关注到每一路视频,并做出快速正确的反应。研究表明,仅仅在注视监控视频20分钟后,人的注意力就会下降30%左右,一小时后会下降70%,最关键的是目前的视频监控大多数时候只能作为事后验看的工具,不能对发生的治安事件做出实时的反馈,更不可能对未发生的事件进行预警。 此外,当前的视频监控只能实现录像、存储、事后取证,不能实时智能监控、自动报警。视频资源的利用效率低。假设所有摄像头为1080p,则每天产生64G数据。像某些城市这样规模的城市约20万的监控视频将每天产生约12.2PB的视频数据。如此庞大的数据即不可能靠人工,也不可能由一般的PC机处理。本项目针对上述存在的各种技术难题,开发一种刑侦视频图像分析与处理系统,为公安机关提供视频图像分析、处理技术方案,降低工作难度,实现准确、高效的计算机图像处理能力。研究内容:本项目开发一种刑侦视频图像分析与处理系统,本系统主要功能包括:(1)基础视频应用:视频巡逻、视频回放、监控点展示;(2)特征搜索:(人,车)综合条件查询、车辆查询、行人查询;(3)数据统计:车流量统计、过车数据分析;(4)图片增强;(5)数据预处理:标注数据管理、数据标注工具、数据格式处理;(6)安全中心:操作记录列表; 本系统基于基础的视频应用技术,通过建立刑侦视频图像分析系统,实现监控点与导航地图端相结合的功能,为刑侦侦查工作提供细化到各个角落监控点的视频监控;通过特征搜索功能,在计算节点上,视频将被理解、分析,提取出人类思维中所能理解的高层语义(比如特定的人、车、事件等),并将监控视频的语义信息组织成为检索索引的元数据,构建视频图像深度学习模型,提升视频图像语义提取的精确度,实现对行人、车辆的动态跟踪式搜查,实时提供监控视频中对应的车辆、行人信息。创新点:本项目实现特征搜索功能,将视频中出现的图像数据信息,按设置的特定变量进行分析与处理,实时对人、车进行综合条件查询,构建出视频图像数据分析模型库,提升刑侦搜查能力与视频侦查精度。目前,项目已按计划完成,核心技术已获得1项发软件著作权证书。项目核心技术实现了一种刑侦视频图像分析与处理系统,为刑侦工作提供稳定、高效的视频图像分析与处理。
- 一种高带宽小信号高精度峰值检波装置
登记号:202127294 分类号: TN914;
主要完成单位: 梧州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甘辉、王奎奎、黄玉健、朱肖颖、詹丽萍、吕美妮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梧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在电子设备中,常常要对信号的峰值进行测量,一般采用的检波方案是用二极管和电容器进行检波,这种检波器效果很差,主要表现在:若选择的RC电路的时间常数大一些,则输出的检波信号的波形就会好一些,但是输出的检波信号由于受到二极管的影响幅度会明显降低,特别是当所输入的信号小于二极管导通压降的信号的话,根本就没有办法将信号的峰值检测出来,在中低频信号的信号检波时可以加入运算放大器来构造进度降频电路,但是对高频信号而言,特别是超过100MHz之后,适合的运算放大器很少而且价格昂贵,降频电路成本太高。因此,如何实现高带宽小信号高精度峰值检波,降低检波装置成本成为了电子设备中峰值检波装置亟待解决问题。本项目针对上述存在的各种技术难题,开发一种高带宽小信号高精度峰值检波装置,该检波装置具有数据采集精度高、带宽宽、速度快、成本低廉的特点。研究内容:本项目开发的一种高带宽小信号高精度峰值检波装置,其中,包括电压基准源、比较电路、降频电路、控制电路以及显示电路,控制电路连接电压基准源,电压基准源连接比较电路的负输入端,比较电路的正输入端连接一检测信号,比较电路依次通过降频电路、控制电路与显示电路连接。利用控制电路为电压基准源提供基准电压,当检测信号的电压比电压基准源提供电压大时,比较电路输出高电平,当检测信号的电压比电压基准源提供电压小时,比较电路输出低电平,比较电路实现将检测信号整形,降频电路将整形后的检测信号转化成低频信号,控制电路将低频信号进行识别,最后在显示电路中显示信号峰值,本检波装置将高频的检测信号转化成低频后再利用控制电路识别,利用控制电路将电压基准源的电源调节得足够精准,使检测结构的精度更高。创新点:(1)利用控制电路为电压基准源提供基准电压,当检测信号的电压比电压基准源提供电压大时,比较电路输出高电平,反正输出低电平,从而将检测信号整形,降频电路将整形后的检测信号转化成低频信号,控制电路将低频信号进行识别,最后在显示电路中显示信号峰值。(2)将高频的检测信号转化成低频后再利用控制电路识别,利用控制电路将电压基准源的电源调节得足够精准,使检测结构的精度更高,本检波装置能够检测出频率为0-120MHz的任意波形,检测带宽更宽,检测速度更快,结构简单,成本更低。目前,项目已按计划完成,核心技术已获得1项发实用新型专利。项目核心技术提供一种高带宽小信号高精度峰值检波装置,实现数据采集精度高、带宽宽、速度快、成本低廉的特点,为峰值检测方案提供了较有力的技术支持。
- 开关电源外壳及开关电源
登记号:202127295 分类号: TP17;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普德新星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高旗、杨俊锋、周烨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梧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开关电源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开关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目前,开关电源以小型、轻量和高效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是当今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电源控制方式。在户外等特殊场合使用的电子设备,其开关电源一般需要具有防水功能。为了使得开关电源具有防水功能,通常是增加一防水外壳,将开关电源收容于防水外壳内。然而,开关电源和防水外壳之间的空间阻碍了热量的传递,导致开关电源散热差,严重影响开关电源的使用寿命。因此,本项目针对传统的具有防水功能的开关电源散热效果差,影响开关电源的使用寿命的问题,开发一种开关电源外壳及开关电源。该开关电源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具有用于收容开关电源的电子元器件的收容腔,以及位于所述外壳本体一端且连通所述收容腔的开口;所述外壳本体包括下盖和上盖,所述上盖连接于所述下盖,以围设形成所述收容腔;端盖,设置于所述开口,以封闭所述开口;所述端盖具有连通所述收容腔的注胶孔。外壳本体的收容腔用于收容电子元器件,利用端盖盖合外壳本体的开口。并通过端盖上的注胶孔向外壳本体的收容腔内填充防水胶,以利用防水胶包裹电子元器件,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开关电源的热量主要由电子元器件产生,电子元器件所产生的热量通过防水胶及开关电源外壳向外散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电源外壳散热效果更好,有利于延长开关电源的使用寿命。创新点:(1)本电源产品结构简单,采用高精度外壳表面成型防水圈技术,具有成本低且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2)本电源产品外壳的防水圈与电源本体粘接牢固,抗撕裂强度、回弹性、耐热老化性好,可防止灌胶时液体防水硅胶外溢。(3)本电源产品采用的新型LED电源防水外壳,采用简单严谨的模具设计,极大程度提高外壳的精度,保证了电源产品的质量。(4)采用液体防水硅胶将PCB版组件和线缆包裹起来,可以达到全部密封效果。目前,项目已按计划完成,通过企业内部技术成果验收。核心技术已获得1项实用新型专利,用于公司开关电源电路技术的加工生产。项目核心技术提高了开关电源电路的保护,具有稳定性高、控制精确、使用方便等的特点,可用于开关电源电路的加工生产,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 隔离控制电路
登记号:202127296 分类号: TP17;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普德新星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高旗、杨俊峰、彭运华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梧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目前节能是全球化的热潮,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若要减缓人类在能源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最有效方式就是降低产品的功耗。开关电源是电源供应器的一种,主要采用二极管进行输出隔离。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开关电源的输入端,阴极连接外部电压,当外部电压大于开关电压的输入电压时,二极管可能被击穿,导致开关隔离电路可靠性不高。因此,本项目开发一种隔离控制电路,采用隔离晶体管替代传统技术中的二极管,对电源进行输出隔离,降低电路损耗,安全性能高。。该隔离控制电路主要结构包括隔离单元和控制电路;其中,隔离单元包括隔离晶体管,隔离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控制电路,隔离晶体管的源极连接隔离控制电路的输入端,隔离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外部电压;控制电路连接隔离晶体管,可以根据输入电压和外部电压的大小控制隔离晶体管的通断。隔离单元连接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可以根据输入电压和外部电压的大小控制隔离单元的通断,可靠性较高。当外部电压大于等于输入电压时,控制电路控制隔离单元关断;当外部电压小于输入电压时,控制电路控制隔离单元导通。通过隔离单元的通断,可以增加电路电压及电流的稳定性,降低电路的损耗,提高开关电源的安全性能。创新点:(1)采用控制电路,比较输入电压和外部电压的大小,来控制隔离单元的通断,提高电源的安全性能,可靠性高。(2)采用隔离晶体管替代传统技术中的二极管,晶体管的内阻远小于二极管的内阻,采用晶体管降低电路损耗。目前,项目已按计划完成,通过企业内部技术成果验收。核心技术已获得1项实用新型专利,用于公司开关电源电路技术的加工生产。项目核心技术提高了开关电源电路的安全性,具有稳定性高、控制精确、使用方便等的特点,可用于开关电源电路的加工生产,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 压电式无痛超声牙周治疗仪产业化示范
登记号:202127297 分类号: R78;
主要完成单位: 桂林市啄木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吴勋贤、林剑华、宁加康、邓庆坚、秦明群、张本琴、孙胜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桂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产品是一款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口腔临床医疗器械,通过高频机械振动、空穴效应以及微声流力,驱动金属工作尖高效清除牙菌斑、牙结石,达到清洁、治疗、美白牙齿的目的,是口腔医院和牙科诊所必备的临床治疗器械。如何攻克传统压电效应的口腔超声洁治器械在洁治过程中酸痛较大,创伤较大的行业技术难题,改变工作尖振荡轨迹、减小振荡幅度,同时寻找硬度较低、更富弹性的新材料替代传统不锈钢洁治工作尖,达到“无痛、微创、安全”的口腔洁治效果,是我公司开展本课题关键技术研究并逐步实现科技转化的主要原因。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课题产品基于压电陶瓷换能器技术,将电能转化为高频机械能,驱动金属工作尖高效清除牙结石、牙菌斑。主要性能指标如下:工作尖尖端振动偏移:28.2μm、工作尖尖端振动频率:31.6kHz、半偏移力:0.5N、工作尖硬度:31HRC。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课题针对传统压电陶瓷口腔超声洁治器械治疗过程酸痛感较大、创伤较大的行业技术难题,开展无痛、微创、安全等方面关键技术研究。首先,在无痛洁治方面,我们通过优化功率调节电路和恒定功率控制电路,以及对超声换能器进行创新结构设计,成功开发高效超声换能系统,实现输出功率动态调节,驱动洁治工作尖持续产生振幅20~60μm、频率为28~42kHz的圆弧形高频振荡,将振荡能量分散到工作尖的正面、背面和两个侧面,减小洁治工作尖对牙齿的垂直撞击力,提高洁治舒适度。其次,在微创洁治方面,通过对多种金属材料进行洁治效果和洁治深度评估,我们采用硬度较低、弹性较好的TC4钛合金(硬度:30~32HRC)作为洁治工作尖基础材质,保护牙釉质和牙骨质在洁治过程中不受磨损。同时,依据自身技术积累和临床试用意见,设计开发9款不同角度和弯度的工作尖,龈下深度洁治仅有少量出血,无需传统翻瓣手术,达到微创洁治的效果。第三,在安全洁治方面,开发耐高温高压手柄。通过对课题产品手柄内部关键零部件——压电陶瓷采用基于硅橡胶的特殊封装结构,以及采用特种工程塑料作为手柄外壳材质,手柄可承受≥500次高温、高压(134℃、0.22Mpa)蒸汽消毒,无开裂和水蒸气渗入现象,功率正常,杜绝交叉感染,达到安全洁治的目的。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我们已完成课题产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归档技术资料,改扩建生产线推进精益生产项目工程,对课题产品生产布局、线平衡、生产计划、产品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改善提升,各项原材料采购、生产、检验等环节均严格按照EN ISO 13485:2016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确保每个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保证良好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课题产品经深圳市同步齿科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等单位使用,医生反映产品洁治效率明显提高,患者反应洁治过程中及洁治后无酸痛感,减轻了医生劳动强度和病人痛苦,符合未来医疗器械的发展趋势。 6、历年获奖情况课题产品获得广西工业设计奖。
- 岩黄连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登记号:202127298 分类号: R9;Q94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主要完成人员:李翠、李林轩、张占江、郭晓云、韦莹、陈晓英、韦坤华
任务来源:地方基金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本研究经费来源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5GXNSFBA139104 本标准规定了岩黄连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组培苗的组培苗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包装、运输和生产档案技术规程。(二)主要技术内容 3、材料来源及处理:本实验所需材料采集自广西药用植物园科研基地内引种栽培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植株。此次实验采用其茎尖作为实验材料展开诱导,首先将岩黄连茎尖洗净,采用浓度为75%的酒精灭菌30s,再选择无菌水涮洗一遍,将洗干净的茎尖置于0.1%升汞溶液(加1-2点表面活性物质-吐温)浸泡消毒5~10min,用无菌水浸洗2次,每次浸洗5min,选用无菌纸将实验材料表层的水分吸干,然后置于MS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在平均光照强度2000lx下培养,光照时间12 h/d,温度(25±3)℃。 4、技术内容(1)不定芽诱导:用茎尖作为外植体接入初代诱导培养基,7d左右切口处开始增大疏松,颜色逐渐变乳黄色,15d左右在培养基上长出翠绿色成簇生长的不定芽,且20d时不定芽成蔟生长,呈翠绿色。所放入的激素为6-BA 0.5mg/L、IAA 0.2mg/L、NAA 0.4mg/L时,不定芽达到最高值,在诱导岩黄连不定芽初方面,应该选取MS+6-BA 0.5 mg/L+IAA 0.2mg/L的培养基。(2)丛生芽繁殖:在MS为基培养基的基础上以6-BA(0.3、0.6、1.0mg/L)、IAA (0.1、0.2、0.4mg/L)、IBA(0.1、0.2、0.4mg/L)3种激素的三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对岩黄连的繁殖培养基进行优化,每个处理10瓶,每瓶4个单芽,30 d后测试管苗生长情况和芽增殖倍数(芽增殖倍数=(30 d后芽数-接种时芽数)/接种时芽数)为主要考察指标来优化繁殖培养基。将长到0.5~1cm的不定芽切下接种到正交设计的繁殖培养基上。根据试验结果,经过分析能够得出,当培养基是MS+0.6mg/L 6-BA+0.2mg/L IBA+0.2mg/L IAA时,不定芽能够进行高效繁殖。(3)生根培养:将生长健壮的芽苗单切接入岩黄连生根培养基中,30d后统计生根率及平均生根数。为了筛选获得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使用IBA、NAA和活性炭(AC)3个水平设计正交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当生根培养基是1/2MS+0.5mg/L IBA +0.3mg/LNAA 时的生根率能够实现百分百,平均生根数是26.7。(4)炼苗及移栽: 经生根培养后的岩黄连,挑选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的试管苗移入常温室内放置,在盖上盖子的状态下松开盖子,2d后掀开盖子让岩黄连幼苗与空气完全接触,期间需向瓶内的植株苗洒水保持瓶内的水分充足。3d天后从瓶内取出幼苗,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移入装有事先消毒好的黄沙、蛭石、泥炭、泥炭+蛭石(1:1)、泥炭+黄沙(1:1)5种不同基质上,适度遮荫,并保持一定的湿度,30d后分统计不同基质中组培苗的成活率。(5)经生根培养后的岩黄连,挑选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的试管苗移入常温室内放置,在盖上盖子的状态下松开盖子,2d后掀开盖子让岩黄连幼苗与空气完全接触,期间需向瓶内的植株苗洒水保持瓶内的水分充足。3d天后从瓶内取出幼苗,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移栽于消过毒的黄沙、蛭石、泥炭、泥炭+蛭石(1:1)、泥炭+黄沙(1:1)5种不同基质上,适度遮荫,并保持一定的湿度。30d后统计生根率见表9。不同基质成活率高低的顺序依次为泥炭+蛭石(1:1)>泥炭+黄沙(1:1)>泥炭>蛭石>黄沙。因此,试管苗移栽最好的基质为泥炭+蛭石(1:1),移栽30d成活率为84%。
- 岩黄连叶片的石蜡切片方法
登记号:202127299 分类号: R9;Q94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主要完成人员:李翠、张占江、郭晓云、赵以民、陈晓英、胡营
任务来源: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本发明经费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03392)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组织学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岩黄连叶片的石蜡切片方法。背景技术岩黄连(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是罂粟科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广西、广东、福建、 湖南等省。全草入药,全草含脱氢卡维丁(岩黄连碱)等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菌、消炎、镇痛和强安定作用,并发现其有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主治疮疖肿毒、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症。岩黄连是著名的壮瑶药品种,岩黄连植物分布局限于石灰岩山区,属石山特有种。由于生境条件恶劣,其自然繁殖率很低,种群发展困难,资源蕴藏量十分有限,加上其种子细小,繁殖比较困难,在引种栽培时较难成活,近年来人们大量采挖和收购,导致了野生资源的供不应求,野生岩黄连资源濒临枯竭。随着日益攀升的市场价格,混淆品层出不穷,因此急需开发出岩黄连叶片切片用以鉴别药材的真伪,供规范药材市场,鉴别真伪的岩黄连切片需要达到的效果为岩黄连叶片横切结构清晰,能明确分辨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叶脉中部、维管束的轮廓等,且需要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使用,为永久性显微玻片标本。常规切片技术步骤繁杂不统一,且制备出来的岩黄连叶片轮廓组织不清晰无法适用于药材的鉴别。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常规切片技术制备出来的岩黄连叶片组织不清晰不能用以鉴别药材真伪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岩黄连叶片的石蜡切片方法,包括样品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与展片、脱蜡、染色以及封片,所述染色包括以下步骤:在透明之前,将脱水后的岩黄连叶片放于体积浓度为0.8-1.2%的番红溶液浸染8-12h;在染色步骤中,将载有岩黄连叶片的玻片进行复水,复水后再放于酒精溶液中进行分色,同时向用于分色的酒精溶液中加入体积比为1/(800-1000)的醋酸,最后放入体积浓度为0.8-1.2%的固绿溶液中染色5-15秒。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布的岩黄连叶片切片方法,岩黄连叶片横切结构清晰,可以在10至12天内切出结构清晰的岩黄连叶片结构,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使用,为永久性显微玻片标本,可供岩黄连药材显微鉴别应用,供规范市场;岩黄连叶片脱水后叶片几乎透明,本发明在透明前先用番红溶液对样品进行预染色,这样在包埋的时候包埋的位置更准确,本发明的番红溶液是用2/3体积无水酒精+1/3体积TO型生物透明剂的混合液为溶剂配制而成,这样既可以进行透明也可以进行染色,省时省力;本发明在固绿染色前在50%酒精中加入醋酸进行分色醋酸的加入有利于分色,使得番红固绿染色不同部位效果更明显;在分色后用体积浓度为70%酒精、体积浓度为85%酒精对样品进一步处理,可以使得岩黄连叶片中各组织更立体,在染色后效果更突出,更易于观察对比;在固绿染色之后,再将片子依次放入无水酒精、1/2TO型生物透明剂+1/2无水酒精混合液中,每级停留3-10秒;最后将载有岩黄连叶片的玻片放入TO型生物透明剂中停留5-10分钟,此步骤重复三次,目的是完全除去残留在叶片和玻片上蜡;由于叶片中的水、氨基酸等生命物质的吸收光谱主要集中在红外区,所以用红外线照射叶片,能促进叶片内细胞等生命物质共振效应的产生,增加酶的活性和弹性,进而使得外界溶液中的物质更容易进入到细胞中,因此,在固定阶段和脱水阶段,用红外线对样片进行处理能促进固定和脱水的效果,加快进程;在固绿染色后再加入磷酸和壳聚糖进行复染,磷酸和壳聚糖共同作用能提高叶片纤维的上染率,再用醋酸进一步固色,使得叶片的各组织轮廓更清晰明显。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 建筑基坑智能在线监测记录预警系统V1.0
登记号:202127300 分类号: TU745.5;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赖榆、黄元华、欧茂武、蓝剑、唐辉超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建筑基坑智能在线监测记录预警系统是一款建筑基坑智能在线监测并记录预警的系统。软件不仅具有直观的查看软件产生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实时优化并记录操作。该系统设计全新,界面极简、质感、灵动,看的透彻,给用户最好的体验。软件具有资源占用低、运行效率高、扩展能力强等优点。 1、系统主界面在系统主界面中上面不分为菜单及工具栏,左侧为项目管理窗口、中间分别为:结果输出窗口和参数输入窗口,下面为信息窗口。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操作,菜单栏及工具栏可以对工具及菜单进行操作,当选择项目窗口,则会弹出对应的项目,要计算的部分,参数输入部分,下方显示项目的相关信息。 2、地质参数界面地质参数界面,可以查看土层及岩层的特征,土层的特征包括土层索引名称、土性描述、层顶标高、土的天然重度、土的饱和重度、是否透水、压缩模量、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基低摩擦系数等信息。岩层特征包括:岩层索引名称、岩层描述、层顶标高、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基低摩擦系数等信息。 3、基坑立柱坚向监测根据系统的提示进入立柱坚向监测的操作界面,依照相关管理模式的流程参照,用户务必认真准确地进行立柱坚向监测的正确程序操作,确保系统对日常运行准确无误。为用户的工作运作提供了更多的帮助。 4、基坑监测数据分析用户通过系统相关指令进入监测数据分析界面,通过系统的统一画面对相关的信息进行了解,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从系统中获取监测数据分析相关操作步骤,依照系统提示进行相关功能设置。便可更快捷的完成自身相关操作需求。
- 建筑施工VR质量样板实验软件V1.0
登记号:202127301 分类号: TU745.5;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袁小军、李维维、蒙振华、张之华、曾国燕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建筑施工VR质量样板实验软件能够对建筑施工VR质量样板进行实验的软件。该软件界面直观、友好、易学、易用,可个性化组合设定,满足不同操作者的习惯和爱好。系统可以对服务器资源进行均衡,有效降低了服务器负载。 1、通过捕捉摄像头对工地施工人员的动作进行捕捉。用户使用VR专属穿戴头盔和背包,通过红外定位系统利用红外定位手柄通过肢体动作模拟施工人员在工地现场施工的场景。 2、通过建筑施工VR实验对项目进行质量按键定位用户通过使用VR外部设备进行操作来快速定位施工模块,通过系统个计算来检测工程质量。 3、系统主页登录成功之后进入建筑施工VR质量样板实验软件的主界面,主界面包含多个核心功能,包括工程基础实训,定额测定编制,工程实训,施工全过程管理。 4、基础实训点击实验软件主页面基础实训功能模块,打开施工识图场景。系统采用三维建筑模型和二维CAD图纸结合的方式,让用户通过VR设备体验到更加的准确的施工设计。 5、工程施工点击工程实训功能模块,软件转换到工程施工画面。在施工画面以游戏化的方式,用户可选择施工工具,放到相应的场地,画面就开始演示施工动作。 6、定额测定选择定额测定编制功能模块,在定额测定编制画面中,通过对施工材料和人工消耗测定的选择系统会提示如何选择定额计价方式,选定提交后软件会将结果记录最后总定额测定结果中。 7、全过程管理选定全过程管理功能模块后,系统会将整个施工项目的验收、损耗、索赔等各项展示在画面中,虚拟一些常见的工程事故。在全过程管理中,模拟验收人员在工程施工现场漫游巡查,通过键盘和鼠标选择和放置验收人员,对验收人员在场地走动巡查进行控制。
- 建筑用电能耗监测记录系统软件V1.0
登记号:202127302 分类号: TU745.5;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叶彤、庾鑫、苏海波、陆炜、张少强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建筑用电能耗监测记录系统软件是对建筑用电的能耗机械能监测记录的系统软件。软件能够进行后台优化的功能,加强了客户的用户体验。软件可以整理压缩数据库,以加快用户访问。用户可以使用熟悉、灵活的工具更高效地工作,通过简洁的界面进行快速入门操作。 1、实时监控:操作者进入到“实时监控”界面时,操作者可以点击“企业透视地图”按钮进行界面的切换操作,操作者可以在此界面进行相应的操作。 2、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模块包括设备信息管理、设备类型管理、集中器管理、设备组管理。 3、数据采集:在统计分析菜单中,选择数据采集,在页面中选择能源类型,时间节点,系统自动对选定建筑的用电能耗数据按时间点展示出来。 4、能耗汇总:在统计分析菜单下,进入到能耗汇总页面,系统对年度用电能耗数据进行了汇总,并用图表形式展示出来。 5、建筑能耗统计:在统计分析菜单中进入建筑能耗统计页面,系统按照监测的建筑的用电能耗进行统计分析。 6、能耗分类统计:进入能源分类统计页面,软件按照建筑的用电设备的分类统计能耗数据。 7、设备能耗统计:在设备能耗统计中,通过对用电设备在时间段的用电数据,可直观的看到该设备在哪一时段是用电高峰,哪一时段是用电低值,对管理部门的维护工作做出预警提示。 8、水电平衡统计:从统计分析菜单进入到水电平衡统计,在该统计图表中,系统根据用电设备,能源类型和统计时间将用电量展示出来,用户可以通过统计报表来将用电设备和用水设备的使用量做出合理的平衡预案。
- 建筑施工日志管理系统V1.0
登记号:202127303 分类号: TU745.5;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徐木新、卫奕忠、曾凡荣、李双怡、陈路广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建筑施工日志管理系统是对建筑施工日志进行管理的软件系统。软件不仅具有直观的查看软件产生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实时优化并记录操作。该系统设计全新,界面极简、质感、灵动,看的透彻,给用户最好的体验。软件具有资源占用低、运行效率高、扩展能力强等优点。 1、系统主界面:系统主界面菜单分为基础设置、日志管理、日志查询和系统设置四项。基础设置包括班组设置、项目设计;日志管理包括工作信息、工作明细、文档附件、施工班组等内容;日志查询包括期间段日志查询、工程名称查询、期间施工班组查询。系统设置包括用户权限设置、数据备份和恢复、操作日志设置。 2、日志管理功能:选定工程项目,点击“日志管理”菜单,选择“工作日志登记”,弹出“工作日志登记”窗口,在此窗口的“工作信息”标签页可以输入工程施工的日期,天气,温度,建设单位,工程地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监制人等信息;在“工作明细”标签页中填写当日完成生产进度、当前生产存在问题、质量问题及查看今日来往文件;在“工作明细”标签页2中填写当天会议记录,变更签证,当天使用材料设备,施工机具和水电使用情况;在“文档附件”标签页中,可将当日的文件附到日志管理系统中,以便日后查看;在“施工班组”标签页中,可选择当前项目的施工班组,施工班组今日参加人数,施工情况等信息。 3、日志查询功能:点击“日志查询”菜单,可看到有三种查询日志的方式:期间段日志查询,工程名称查询,期间施工班组查询。 4、系统设置功能(1)用户权限设置用户可以选择用户权限设置是否启用,如果没有启动权限机制,用户默认以超级用户Admin的身份进入系统。如果启用,用户在登录时就会显示登录窗口,并根据授予的权限确定做什么样的操作。只有超级用户才能进行权限设置,可以创建用户和分配权限。也只有超级用户才拥有系统二次开发权限。(2)数据备份和恢复通过执行主窗口主菜单:“工具→数据备份与恢复”可以进入数据备份和恢复窗口。(3)操作日志设置系统的操作日志用来跟踪用户对应用系统的各种数据操作和使用情况。如果希望使用日志功能,需要在选项中进行设置,以启动系统的日志跟踪功能。在主窗口,通过执行菜单:工具→选项,即可进入选项设置窗口,选择“日志设置”页。
- 建设工程施工计划执行管理系统V1.0
登记号:202127304 分类号: TU745.5;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欧茂武、蒙振华、黄如忠、王真、钟卓君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建设工程施工计划执行管理系统能够用来对建设工程施工计划执行进行管理的系统。系统能够实时采集软件的相关数据信息,并可以对其数据进行展示操作。其人性化的软件流程,使普通用户不需培训也能很快掌握软件操作使用方法,上手极易。系统具有强大的自动化功能和个性化能力,可满足用户的各种特殊要求。 1、系统主界面 操作人员成功登录系统后,可以使用系统功能,操作人员可以看见界面上包含的相应的功能设置,点击界面上相应的操作功能进入相应的操作界面进行对系统的信息进行设置操作。 2、 建立施工计划通过建立项目结构、分配用户的进度管理权限设置、建立工程作业、建立作业逻辑关系、工程施工计划计算,建立项目的施工计划。 3、工程施工进度执行(1)目标管理:计划编制完成后,可将现行进度保存为目标,以便将来同实时进度进行对比,目标进度可以建立多个,一般每次进度更新后都要保存为目标,这样可以对不同时期的目标进行比较。(2)作业跟踪、更新:计划编制完成后,对进度的执行进行实时跟踪控制,内容包括:填写作业的实际开工和实际完成日期、已开工未完成作业的尚需工期或完成日期、作业逻辑关系和作业工期的调整等,如果开工后遇到停工情况,需要填写停工日期,若复工填写复工日期。
- 工程施工进度智能排程系统V1.0
登记号:202127305 分类号: TU745.5;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卫奕忠、袁小军、苏海波、蓝剑、庾鑫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工程施工进度智能排程系统主要是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智能排程的系统。系统能够帮助用户处理数据信息,同时还可以对相关参数信息进行配置操作。用户可以使用熟悉、灵活的工具更高效地工作,通过简洁的界面进行快速入门操作。系统简单易用,界面美观,是您进行系统管理的好帮手。 1、新建项目:点击菜单“项目”下的“新建”或者工具栏中“新建”项目按钮,可创建新的项目。可输入施工任务信息、施工资源、工程量、成本等信息。 2、施工资源管理:资源编辑视图显示了当前工程项目中使用的所有资源,用户可以通过该视图建立用户的自定义资源库,以满足项目的实际需求。项目管理人员可以使用该功能进行任务资源分配。 3、绘制施工进度排程表绘制施工管理进度计划表有两种途径:(1)通过任务分配资源,系统自动绘制计划表首先创建资源,然后进行任务分配资源。任务分配资源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进入横道图任务表格,在资源列输入资源名称。另一种是进入任务信息框,分别选取每个任务所取的资源。(2)通过历史资料与记录,手工绘制资源计划表。首先将数据来源设置为《手工绘制》,然后在施工管理进度计划表内鼠标左键拖动并抬起左键,将弹出对话框,输入用量,日期范围后,系统将绘制相应的资源计划表。手工绘制施工管理进度计划表操作简单,且可多次操作,数据自动重新计算,可以非常方便的生成施工管理进度计划表。
- 澳大利亚甘蔗抗旱种质资源及家系育种方法的引进与利用
登记号:202127306 分类号: S5;S-3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李杨瑞、谭宏伟、黄东亮、刘昔辉、罗霆、周会、宋修鹏、李长宁、杨柳、张荣华、蓝桃菊、韦金菊、刘晓燕、李冬梅
任务来源:其他国家科技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 课题来源为农业部“948”项目。我国食糖生产的原料是甘蔗和甜菜,其中甘蔗糖占全国食糖产量的90%以上。糖料作物种植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食糖产销量仅次于巴西、印度,位居世界第三。广西是我国蔗糖的主产区,年产糖量约占全国蔗糖总产量70%,对我国的食糖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广西的糖料甘蔗80%以上种植在旱坡地,土层薄、肥力贫瘠,且缺乏灌溉条件。干旱和水利设施匮乏成为制约广西甘蔗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干旱成为影响广西甘蔗产量下降的重要因素,而且目前生产上以种性退化严重的新台糖22号甘蔗品种为主,单一化严重,使甘蔗单产和蔗糖分呈逐年下降趋势。引进和利用抗旱甘蔗品种,是解决干旱对广西甘蔗产量的制约的有效办法。 ②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项目拟以我院承建的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为平台,通过与澳大利亚甘蔗试验管理局(BSES)合作,引进其甘蔗家系育种理念、育种技术和抗旱性鉴定评价方法以及优良抗旱种质资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以消化吸收,创建一套适合于广西乃至全国生态条件的甘蔗耐旱育种技术和评价体系,提高我国甘蔗新品种选育的技术水平,筛选出适合在中国种植的抗旱新品种,并通过学习澳大利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提升本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及国际合作能力,提高我国甘蔗糖业的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的食糖安全。解析甘蔗蔗糖积累的调控机理,挖掘调控高糖的关键基因,对甘蔗高糖分子辅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而进一步提高甘蔗蔗糖分,进而提高单位面积产糖量,满足我国的食糖需求,对我国食糖安全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③主要论点与论据 A. 引进甘蔗家系选择法,该方法属于作物育种学领域,属世界领先性技术。自2013年开展合作研究起,通过派员学习等途径,系统学习了澳大利亚家系育种方法,同时开展澳大利亚甘蔗家系育种法应用于广西甘蔗品种常规选育的本土化研究,通过大量育种实践,将澳大利亚家系育种方法成功与本土现有的常规育种法结合,优势互补,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 B. 引进甘蔗光周期花期调控和杂交技术体系,该方法属于作物育种学领域,属世界领先性技术。引进澳大利亚Meringa试验站的甘蔗光周期花期调控和杂交技术体系。该试验站始建于1926年,是隶属于澳大利亚SRA的以杂交制种为最主要功能的育种试验站。Meringa试验站有一套精准高效的基于光周期诱导的甘蔗开花和杂交制种体系,每年配制的杂交组在400-2000个之间,光周期诱导开花配制的杂交组合占总杂交组合的70%以上,不同亲本材料通过光周期调节开花时间,亲本选择和组合选配90%以上能够按照育种家意愿进行。Meringa试验站先进高效的杂交制种体系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C. 引进BSES管理理念与方法,该方法属于农业研究领域,属先进性技术。 BSES是澳大利亚主要的甘蔗育种机构,在甘蔗家系选择、抗旱育种技术、高糖育种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特别是在抗旱育种技术研究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本项目引进澳大利亚甘蔗研究院的甘蔗育种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用于甘蔗育种全过程中的数据、图片等信息的管理和分析,实现从亲本管理、组合配置、试验规划、数据采集到选种决策的信息化管理,其中亲本管理包括育种相关参数记录、亲本遗传值和育种值计算、分子标记图谱信息等。系统提供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等多途径登录查询与更新功能,提高育种效率。 D.项目引进了澳大利亚优良抗旱种质资源5份,分别是Q208、Q183、Q202、Q188和Q157。其中Q208是澳大利亚最主要的主栽品种,约占全澳洲70%的甘蔗面积。 ④创见与创新 引进、选育抗旱甘蔗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抗旱手段。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甘蔗糖生产国和输出国之一,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土地。澳大利亚甘蔗试验管理局(BSES)是澳大利亚主要的甘蔗育种机构,在世界上率先将家系选择法引入甘蔗科研,使其在甘蔗抗旱育种、高糖育种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特别是在抗旱育种技术研究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已培育出一批耐旱的甘蔗优良品种,如Q117、Q124、Q138、Q142等,其育成品种占澳大利亚甘蔗种植面积的95%以上。引进澳大利亚的抗旱种质资源和家系育种方法,并应用到我国的甘蔗育种中,将为我国的甘蔗种植创新开辟新篇章。 ⑤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本课题主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成果未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 ⑥历年获奖情况 无。
- 一种磁吸式快速组装无人机
登记号:202127307 分类号: [S224.3];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张小秋、梁永检、宋修鹏、李杨瑞、韦金菊、覃振强、李德伟、刘昔辉、吴建明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是广西农业科技自筹经费项目部分内容,编号为Z201904。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常见的民用无人机为多旋翼飞行器,通过多个螺旋件带动无人机进行飞行,一般为了提高无人机的续航能力与飞行性能,需要减轻无人机的整体重量,增加螺旋件中螺旋叶片的长度来提升无人机的飞行性能,因此导致螺旋件中的叶片体积大且易受损,不便于携带,现有技术中无人机在运输过程中操作人员常将无人机中的螺旋件拆卸下来单独存放进行运输,以防止螺旋件在运输过程中受挤压造成损坏,但螺旋件的拆装工序繁琐,需拆除大量小尺寸的螺丝,不便于收纳且容易丢失。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发明提供一种磁吸式快速组装无人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机中的螺旋件不便于拆装的技术问题。无人机由机身、机臂和螺旋件组成,机臂的一端连接固定在机身上,机臂设有多个,多个机臂设置在机身的四周,每个机臂上都设有一个螺旋件,机臂上与螺旋件的接触位置处设有第一强力磁石,螺旋件与机臂的接触位置处设有第二强力磁石,机臂与螺旋件的接触位置处设有连接头,螺旋件与机臂的连接处设有连接件,连接件插装在连接头中。螺旋件上设有限位套,第二强力磁石与连接件设置在限位套中,机臂插装在限位套中。螺旋件上设有保险锁件,机臂上设有保险锁扣,保险锁件卡固在保险锁扣上。螺旋件上设有第一定位标志,机臂上设有第二定位标志,第一定位标志与第二定位标志相互对应。螺旋件上设有防护栏。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发明中无人机的机身与机臂固定为一个整体,螺旋件为单独的个体,当无人机中有单独方向的螺旋件无法正常工作时能够通过更换螺旋件使无人机能够继续进行正常使用,既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机中的螺旋件不便于拆装的技术问题,也提高了无人机的使用寿命。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适用于进行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测绘、新闻报道、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民用无人机,要注意飞行作业环境、飞行参数及强力磁石所能承载的压力。 历年获奖情况:未进行报奖和获奖。成果简介向社会公开: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现有技术中无人机在运输过程中操作人员常将无人机中的螺旋件拆卸下来单独存放进行运输,以防止螺旋件在运输过程中受挤压造成损坏,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螺旋件的拆装工序繁琐,需要拆除大量小尺寸的螺丝,不便于收纳且容易丢失。本发明提供一种磁吸式快速组装无人机,机身与机臂固定为一个整体,螺旋件为单独的个体,螺旋件通过强力磁石、连接件和连接头与机臂连接,当无人机中有单独方向的螺旋件无法正常工作时能够通过更换螺旋件使无人机能够继续进行正常使用,既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机中的螺旋件不便于拆装的技术问题,也提高了无人机的使用寿命。
- 一种农药配置装置
登记号:202127308 分类号: S22;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张小秋、梁永检、宋修鹏、李杨瑞、韦金菊、覃振强、颜梅新、刘昔辉、李德伟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是广西农业科技自筹经费项目部分内容,编号为Z201904。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农业生产中常用到农药对农作物喷洒,目前农药的配置主要通过人工打开农药瓶的瓶盖后将原药倒出一小容器内,再将农药原药加入到一较大容器中,加水稀释至一定浓度。但这样的操作,即通过人工打开药瓶盖配置农药,农药容易沾到或溅到手上,操作人员的手易被弄脏、腐蚀。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发明提供一种农药配置装置,通过设置第一筒体、开盖杆和第二筒体,并在第一筒体的底部和支撑台上开设通孔,使得当将开盖杆的尖端刺至药瓶的密封膜层并逐渐将密封膜层刺穿后,农药可从被刺破的药瓶盖孔中流出至第一筒体内,通过第一筒体上的刻度线可观察到流出的农药原药的量,再将一定量的水(通过刻度观察)倒入第二筒体内,将第一筒体旋转一定角度,当第一筒体底部的第一通孔与支撑台上的第二通孔相导通时,农药则从第一筒体流至第二筒体内,使农药与水混合,启动搅拌装置对混合液进行搅拌,即可得到配置好的农药。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发明的设备成本低,使用方法简单和便捷,适用于人工农药配置,可避免农药沾到或溅到操作人员的手上,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且可通过观察刻度定量量取农药原药和水,提高了农药配置的精确度。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应用于人工农药配置,操作简便安全,但配置大容量体积的农药时需多次操作。 历年获奖情况:未进行报奖和获奖。成果简介向社会公开:农业生产中常用到农药对农作物喷洒,目前农药的配置主要通过人工打开药瓶盖配置农药,农药容易沾到或溅到手上,操作人员的手易被弄脏、腐蚀。本发明提供一种农药配置装置,通过设置第一筒体、开盖杆和第二筒体,并在第一筒体的底部和支撑台上开设通孔,使得将开盖杆的尖端刺至药瓶的密封膜层并逐渐将密封膜层刺穿后,农药可从被刺破的药瓶盖孔中流出至第一筒体内,通过第一筒体上的刻度线可观察到流出的农药原药的量,再将一定量的水(通过刻度观察)倒入第二筒体内,将第一筒体旋转一定角度,当第一筒体底部的第一通孔与支撑台上的第二通孔相导通时,农药则从第一筒体流至第二筒体内,使农药与水混合,启动搅拌装置对混合液进行搅拌,即可得到配置好的农药。操作过程中可避免农药沾到或溅到操作人员的手上,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且可通过观察刻度定量量取农药原药和水,提高了农药配置的精确度。
- 东盟特种稻种质资源引进与适用性研究及示范
登记号:202127309 分类号: S326;S188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梁天锋、吕荣华、高国庆、唐茂艳、陶伟、王强、张晓丽、陈雷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① 课题来源与背景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项目:东盟特种稻种质资源引进与适用性研究及示范(201530)背景:特种稻米是指具有特定遗传性状和特殊用途的稻米,主要是针对其用途的特殊性,借以区别普通稻米。 特种稻米一般包括香稻、有色稻、专用稻米三类。虽然其品种数量仅占水稻种质资源的10%左右,但由于其特殊的营养、保健和加工利用的特点,故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水稻作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对解决中国粮食安全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主食大米的需求已不仅满足于食饱,而且越来越注重稻米的食味、营养、保健、食疗等特性。同时,随着现代稻米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求,对特种稻米的需求量逐年增多,稻农对通过种植优质、高营养特种稻来实现农业较高收入的愿望更加迫切,稻米高级化、多样化、功能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积极开展特种稻研究将会促进特种稻栽培与育种的快速发展,进而对改善人民的饮食结构、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人民饮食健康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东盟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的特种稻米尤其是香米在国际稻米市场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广西与越南、老挝、柬埔寨生态与气候相似,如果能在广西稻作区生产出与东盟国家品质相当的特种稻米,一方面,可以满足部分国内市场对高端米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为中国杂交水稻的品质改良提供参考,并为遗传改良提供中间供体材料。近年来,东盟国家种质资源保护意识的加强以及《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议定书》的签署将加大种质资源引进的困难和成本。把握该议定书生效前的有利时机,在东南亚收集急需的种质资源,是我国种质资源工作最紧迫的任务。因此,充分发挥科研单位技术优势,筛选、引进、利用东盟(越、老、柬)的香稻、有色稻、专用稻品种,对提高特种稻抗性及单产量及发展我区特色稻产业,创特色稻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②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在东盟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特种稻资源丰富,广西与东盟国家特种稻产地处在相似或毗邻的生态与气候区域的背景下,通过引进东盟国家特种稻品种与资源,在广西稻区进行生态适应性研究与评价,并在研究其光合特性、抗逆性等的基础上,探索出东盟国家特种稻在广西稻区利用和应用的有效途径,为广西水稻品质改良提供参考和供体材料。性能指标:(1) 引进东盟国家特种稻品种或资源30个;(2) 形成东盟国家特种稻在广西稻作区的高产栽培技术规程1套;(3) 在国内重要学术核心期刊发表2-3篇论文;(4) 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并打造一支特种稻资源搜集与保优高产栽培研究团队。 ③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项目实施可填补广西乃至我国东盟特种稻种质资源的空白。越、老、柬三国低纬度地区特殊的特种稻种质资源对于我国特种稻育种和生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耐高温、高湿、抗病、耐旱耐渍涝以及一些特殊的株叶形态和品质特征等。目前我国基因库中东盟特种稻资源少之又少,因此,引进东盟特种稻资源能够填补我国基因库中东盟资源的部分空白。 ④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成果的相关技术已非常成熟。
- 一种一体化计量花生考种设备
登记号:202127310 分类号: S565.2;S32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熊发前、刘菁、唐荣华、蒋菁、贺梁琼、刘俊仙、钟瑞春、韩柱强、唐秀梅、黄志鹏、吴海宁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1、课题来源与背景花生是优质食用油主要油料来源之一,花生考种是指对待考察的作物品种的种苗或种子的各种参数如株高、结实率、实粒数、千粒重等进行调查。在花生的品种选育过程中,考种时主要包括主茎的长度、第一分枝的长度、根瘤数、分枝数、主茎和侧茎叶片和花生荚果数的测量。本领域现有技术中,考种工作主要还是通过人工的方法来一步一步地完成并获得数据,所需的工具设备独立分散地分布在实验室中,工作繁琐,而步骤之间难以顺畅连续地完成,考种工作量大时,非常考验工作人员的耐心,而且在各个步骤中都容易出错,从而可能影响考种的准确度。 目前没有见到文献报道,将主茎的长度、第一分枝的长度、根瘤数、分枝数、主茎和侧茎叶片和花生荚果数的测量有机地集成在一个考种平台中,使工作人员可以顺畅连续地完成一整套花生考种工作所需的大多数步骤;例如专利CN20212297U公开的考种桌,在工作台上固定设置刻度尺和脱粒器,桌子上设置由通孔,脱粒的种子落入通孔之下的抽屉中,结构非常简单,仅仅可以用于测株高、穗长度和脱粒,考种工作各步骤之间依然琐碎。为此,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花生研究团队设计研发出了本发明专利,并于2021年3月2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技术原理在工作台上固定设置刻度尺和脱粒器,桌子上设置由通孔,脱粒的种子落入通孔之下的抽屉中,结构非常简单,仅仅可以用于测株高、穗长度和脱粒,考种工作各步骤之间依然琐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一体化计量花生考种设备,解决花生的考种过程中,各步骤之间的程序分散,不能通过一平台实现花生考种工作的一体化计量的问题,由此设计研发出本发明专利。(2)性能指标一种一体化计量花生考种设备,将花生植株通过装夹装置装夹在传送带装置上,装夹花生植株的根部与枝部和连接处恰好固定在V形槽上;通过植株长度测量装置的上的刻度尺,可对整个花生植株的长度进行测量;通过烘干装置可将花生植株的上的水分和花生果上的泥土进行烘干;通过脱果装置对花生果实进行脱粒工作,工作人员对花生果实数量进行计数并记录;通过切断装置对花生植株进行切根瘤,切下的根瘤落下,工作人员对根瘤进行计数并记录;装夹在传送带装置上的花生植株主枝被送动传送带末端,工作人员取下花生植株主枝,使用尺子对主茎的长度、第一分枝的长度、分枝数、主茎和侧茎叶片进行测量记数并记录。所述装夹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块、两个弹性压杆和连接杆,两个固定块并排固定在传送带装置的传送带上端面,两个弹性压杆沿传送带装置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相互平行,两个弹性压杆一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块固定连接,两个两个弹性压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植株长度测量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杆和刻度尺,两个所述支撑杆分别垂直设置在工作台上端面且分别位于传送带装置两侧,所述支撑杆上端面设置有卡槽,所述刻度尺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切断装置包括“7”字形支撑架、电机、切断轮和斜坡面,所述“7”字形支撑架设置在所述传送带装置一侧,“7”字形支撑架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脱果装置;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7”字形支撑架上端面,所述电机输出轴朝向所述传送带装置,所述切断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切断轮与所述V形槽相匹配且紧密贴合;所述斜坡面设置在所述“7”字形支撑架内,所述斜坡面较高一端与所述传送带装置侧边连接,所述脱果装置和烘干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斜坡,所述第一导向斜坡靠近脱果装置的一端为较高端,所述脱果装置的出果口设置有第二导向斜坡,所述所述第二导向斜坡靠近脱果装置的一端为较高端。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工作台、传送带装置、装夹装置、植株长度测量装置、烘干装置、脱果装置、切断装置和尺子,可同时对主茎的长度、第一分枝的长度、根瘤数、分枝数、主茎和侧茎叶片和花生荚果数进行测量,实现花生考种的一体化计量,解决考种过程中各步骤之间的程序分散,考种效率较低的问题。(2)本发明的装夹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块、两个弹性压杆和连接杆,通过设置有两个弹性压杆,可同时将花生植株根部和枝叶压住,结构简单可靠,通过设置有连接杆,可通过连接杆同时将两个弹性压杆抬起,操作简单。(3)本发明的植株长度测量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杆和刻度尺,支撑杆上设置有卡槽,刻度迟可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左右调整,方便使用。(4)本发明的切断装置包括“7”字形支撑架、电机、切断轮和斜坡面,电机72带动切断轮转动,花生植株运行到切断轮处时,对花生植株进行切根瘤,切下的根瘤通过斜坡面滑落下,本切断装置结构简单、可靠。(5)本发明的第一导向斜坡可将花生植株根部的花生果实导入脱果装置内,防止花生果实脱果不完全;第二导向斜坡可将脱下的花生果实收集,便于计数记录。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发明专利是在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花生研究团队长期从事花生育种和栽培研究及发明人反复实践的基础上研发而出,适合广大研究人员使用,技术成熟可靠,应用范围广,安全性高,亦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目前正处于试用阶段,后期在保证有足够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的条件下,试图寻找合适的公司企业,通过与公司企业合作对该成果进行转化和规模化应用。
- 一种花生壳网纹去除装置
登记号:202127311 分类号: S565.2;S32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刘菁、熊发前、韩柱强、唐荣华、贺梁琼、刘俊仙、蒋菁、钟瑞春、唐秀梅、黄志鹏、吴海宁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1、课题来源与背景花生(peanut),原名落花生(学名:Arachis hypogaea Linn.),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又名“长生果”、“泥豆”等。花生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且花生的出油率远高于其他油料作物,出油率高达45%-50%。花生收获后,为了延长其贮藏时间,一般选择保留其外壳。但在需要剥开花生时,由于花生壳较硬,且花生壳的表面具有网纹,容易使手产生疼痛感。目前虽有直接剥壳的花生剥壳机,但该机器直接将壳剥掉,不利于花生的贮藏。因此需研制出可去除花生壳网纹的装置。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技术原理花生收获后,为了延长其贮藏时间,一般选择保留其外壳。但在需要剥开花生时,由于花生壳较硬,且花生壳的表面具有网纹,容易使手产生疼痛感。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花生壳网纹去除装置,所述花生壳网纹去除装置不仅可实现在不伤害花生的情况下对花生壳表面网纹的充分打磨、去除,实现抛光,利于花生储存的同时便于后续的剥壳、研究,还具有清洁作业、便于收集的效果,由此设计研发出本发明专利。(2)性能指标一种花生壳网纹去除装置,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多个电机,每一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均连接有一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设有一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两侧均设有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设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电机的上方,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中心通孔处均固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远离所述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的一端设有用于吸住花生端部的真空吸嘴,所述真空吸嘴的位置与砂带的下部相对应,以使真空吸嘴上的花生可得到砂带的打磨;所述真空吸嘴通过真空管与设有机架上的真空发生装置连接;所述真空吸嘴的直径小于花生的端部的通径;多个所述第二转轴上还穿设有一朝向所述打磨机构倾斜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的供所述第二转轴穿设的通孔直径稍大于所述第二转轴的直径;所述液压缸、多个电机和真空发生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花生壳网纹去除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打磨机构和转动机构正上方的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吸尘罩和设于所述吸尘罩开口处的风机,所述风机通过支杆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吸尘罩的顶部还连接有一吸尘管,吸尘管的另一端连接至集尘袋。所述机架的侧面上还设有滑槽,所述滑块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二转轴为一端密封另一端开口的空心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内腔与所述真空吸嘴相连通,所述第二转轴上套有真空套,所述真空套的两端与所述第二转轴间呈密封转动状配合,且所述第二转轴的内腔与真空套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真空管的一端与所述真空套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真空发生装置连接;所述真空管上还设有一真空感应开关。所述传输机构的末端还设有一集料框。所述传输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两个皮带轮及设于所述两个皮带轮上的皮带。所述导向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皮带的宽度,且所述导向板的较低一侧位于皮带的中部的正上方。所述缓冲带的材料为橡胶或海绵。所述缓冲带的厚度为1.5-3cm。所述电机为三至十个。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发明首先通过控制器启动真空发生装置,将花生的端部放置于真空吸嘴上,由于真空吸嘴的吸附作用,使花生得以稳定地固定在第二转轴上。其次,通过控制器控制液压缸,使液压缸通过滑块带动打磨机构沿水平方向移动,向真空吸嘴方向靠近,移动过程中,当发现打磨机构中的砂带接触到(稍压到)花生后,再通过控制器同时启动多个电机,使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接着使第二转轴转动,从而使位于第二转轴末端的真空吸嘴上的花生旋转,实现了对花生表面的网纹的打磨、去除。由于打磨机构中还设置了与砂带连接的缓冲带,其不仅可防止砂带在打磨过程中易损坏、易断裂,提高砂带的使用寿命,还可使花生表面的网纹被砂带充分磨掉、抛光的同时,防止花生壳受到破坏,甚至伤及花生仁。打磨过程中,由于在打磨机构和转动机构的上方设置了吸尘装置,可有效地防止了灰尘四处飘散,达到了清洁作业的效果。当花生表面的网纹的打磨、去除完成后,关闭真空发生装置,花生则掉至导向板上,再沿导向板掉至传输机构的皮带上,最后通过皮带的传输进入集料框内。而这一导向板的设置,可使打磨完成后(即不再被真空吸嘴吸附后)的花生掉至输送机构的皮带上,防止其直接掉至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上,且本发明还通过对导向板的宽度及位置的限定设置,进一步保证了打磨完成后(即不再被真空吸嘴吸附后)的花生可掉至输送机构的皮带上,而不至于掉至皮带外(如掉地上)造成难以收集。综上,本发明不仅可实现在不伤害花生的情况下对花生壳表面网纹的充分打磨、去除,实现抛光,利于花生储存的同时便于后续的剥壳、研究,还具有清洁作业、便于收集的效果。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发明专利是在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花生研究团队长期从事花生栽培研究和发明人反复实践的基础上研发而出,适合广大研究人员使用,技术成熟可靠,应用范围广,安全性高,亦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目前正处于试用阶段,后期在保证有足够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的条件下,试图寻找合适的公司企业,通过与公司企业合作对该成果进行转化和规模化应用。
- 甘蔗蔗糖酶基因鉴定及其SSR标记开发软件V1.0
登记号:202127312 分类号: Q7;
主要完成单位: 无
主要完成人员:熊发前、刘俊仙、刘菁、丘立杭、阳太亿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1、课题来源与背景此款软件是一个实现甘蔗全基因组内所有蔗糖相关酶基因家族(SPS、SUS、SUT、SWEET、SPP和INV)成员全自动化鉴定的软件,并根据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信息,提取到家族基因上下游1Mb的区域并用来进行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的开发。蔗糖代谢酶基因家族是促使蔗糖进入各种代谢途径的关键基因家族,在甘蔗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挖掘其关联的SSR标记又可以对作物育种进行遗传信息评价分析,软件的开发对甘蔗糖代谢研究具有重要使用价值。本软件是在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8GXNSFDA294004)的资助下开发完成的,并于2021年01月07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的登记。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技术原理本软件可根据全基因组编码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信息进行蔗糖酶代谢基因家族(SPS、SUS、SUT、SWEET、SPP和INV)成员的鉴定,然后将鉴定出来的基因家族成员,搜索其在基因组上的位置信息,提取基因上下游各1Mb(包括基因区本身)的序列用来进行SSR分子标记的开发。本软件核心由一个主程序和三个模块组成:FamFinder、PosFinder、SSRFinder。主程序可通过输入一个输入目录(目录包含基因组序列fasta格式文件、基因组注释gff格式文件、基因组蛋白序列fasta文件、蔗糖代谢酶家族结构域HMM模型文件、拟南芥和水稻蔗糖代谢酶家族序列fasta文件),程序自动调用各个模块进行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基因家族成员位置信息查找、基因家族成员关联SSR标记开发。(2)性能指标本软件由一个主程序组成,使用时按照参数提示输入文件目录,直接执行主程序即可。执行主程序时,主程序会自动载入模块。运算完毕后直接输出甘蔗的全基因组蔗糖酶基因家族成员信息及关联的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主要包括:输入【包含文件:1、拟南芥和水稻蔗糖酶代谢家族氨基酸序列fasta格式文件;2、全基因组编码基因氨基酸序列fasta格式文件;3、蔗糖酶家族HMM模型;4、基因组序列fasta格式文件;5、基因组注释gff格式文件】、处理【读取输入目录各文件信息;利用blastp软件将甘蔗全基因组蛋白序列与拟南芥和水稻蔗糖酶序列进行比对,将一致性identity≥60%,e值≤1e-6的序列用于下一步分析;将前步过滤出来的蛋白序列与蔗糖酶家族的隐马模型数据库信息进行hmmscan搜索,将含有结构域信息的鉴定结果进行筛选过滤输出;对输出的蔗糖酶成员进行基因组序列和注释文件信息的查找,提取出蔗糖酶成员在基因组上下游1Mb的位置信息并输出;对输出的位置信息序列,利用MISA软件默认参数进行SSR分子标记鉴定并输出】和输出【甘蔗全基因组蔗糖酶家族成员信息列表文件;甘蔗全基因组蔗糖酶家族成员上下游1Mb位置信息文件;甘蔗全基因组蔗糖酶家族成员上下游1Mb SSR分子标记文件】。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软件使用Unix/Linux操作系统开发环境,由Perl语言编写而成,使用软件blast、HMMER和MISA进行鉴定,一键式自动化完成全基因组范围内蔗糖酶代谢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并开发关联的SSR分子标记,具有准确、高效、便捷的技术特点,对研究甘蔗蔗糖代谢研究具有十分重要价值。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软件是在本成果完成人长期从事甘蔗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甘蔗分子生物学研究和甘蔗生物信息学研究等基础上开发完成的,适合广大研究人员尤其甘蔗研究人员使用,技术成熟可靠,应用范围广,安全性高,亦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软件目前正处于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阶段,后期在保证有足够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的条件下,试图寻找合适的公司企业,通过与公司企业合作对该成果进行转化和规模化应用。
- 广西一年两收栽培葡萄冬果高苹果酸积累机制研究
登记号:202127313 分类号: S663.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曹雄军、林玲、郭荣荣、时晓芳、周咏梅、韦荣福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一、任务来源及背景本项目为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一般项目),任务书编号为2016GXNSFBA380121,项目承担单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起止时间为2016年9月-2019年8月。一年两收栽培模式是一种创新性的葡萄生产方式,它利用葡萄花芽一年多次分化的生理学特性、采用适当的催芽技术,在良好的光、温、土、肥、水等资源条件下,实现葡萄一年内两次结果,即一茬果(夏果)和二茬果(冬果)。广西葡萄栽培成功应用了一年两收栽培技术,巨峰是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的典型代表。然而,南方葡萄产区一年两收鲜食葡萄冬果有机酸含量显著高于夏果,甚至是夏果的2倍以上。而有机酸是葡萄果实内在品质的重要组成之一,直接影响葡萄果实口感及消费者的认可度,适宜的糖酸比也是葡萄栽培中追求的目标。因此,如何调控鲜食葡萄冬果有机酸代谢是现今南方葡萄产区一年两收栽培当中的科学技术难题,该难题正阻碍着南方区域的一年两收鲜食葡萄冬果优质生产。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项目前期对巨峰夏果和冬果品质分析发现,果实成熟期巨峰冬果总有机酸含量显著高于夏果,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冬果高含量苹果酸的积累。巨峰冬果苹果酸含量显著高于夏果是苹果酸差异代谢积累的结果,不过,两者苹果酸差异积累的关键时期在何时、两造果实苹果酸代谢的分子机制有何差异以及能否调节冬果苹果酸含量等问题都还不清晰,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为葡萄苹果酸代谢的调控提供基础,对调节葡萄有机酸形成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果实有机酸代谢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有机酸含量的高低是内在的遗传特性、外在的自然环境和栽培措施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研究发现苹果酸代谢差异是导致葡萄夏果与冬果有机酸含量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分析夏果和冬果苹果酸积累规律,以及葡萄夏果与冬果苹果酸代谢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差异,找出两者苹果酸含量差异形成的关键时期,并在关键时期研究环境温度差异对苹果酸积累的影响并降低冬果苹果酸的含量。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项目明确了巨峰葡萄夏果与冬果苹果酸积累差异,掌握了夏果与冬果苹果酸积累差异形成的关键时期,明确了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指出了夏果与冬果苹果酸代谢途径关键基因的差异,明确了夏果与冬果苹果酸积累差异形成与果园温度的密切关系等等科学问题,为生产上掌握准确的调控葡萄苹果酸代谢时期、生产优质的冬果提供重要技术参考,也为今后的鲜食一年两收栽培选育新品种提出了新的选育指标,即具有低苹果酸含量特性。项目申请并授权发明专利1件,登记软件著作权1件。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明确了一年两收栽培‘两代不同堂’巨峰葡萄夏果与冬果苹果酸积累差异形成的关键时期;揭示了低苹果酸分解代谢导致了冬果高苹果酸性状的形成,筛选到参与形成该形状的重要代谢途径和调控基因,并分析阐明了相关基因在夏果与冬果中的表达差异,通过改善温度等条件,达到有效降低葡萄冬果有机酸含量,提高葡萄冬果口感的目的。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该项目技术还未大规模应用,其应用受到一年两收冬果生产的限制。
- 避雨栽培模式下广西葡萄种质资源白粉病抗性评价及转录组分析
登记号:202127314 分类号: S663.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周思泓、林玲、郭荣荣、丰景、成果、刘金标、方辉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合同编号2016GXNSFBA380128, 为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一般项目),项目由广西科技厅2016年下达,项目研究期2016.09-2019.08。避雨栽培是广西两熟葡萄的主要栽培模式。随着避雨栽培模式及一年两收栽培技术的大力推广,广西葡萄产业得到巨大发展,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尽管避雨栽培模式能够缓解葡萄霜霉病、炭疽病、黑痘病等病害的发生,但其对葡萄园生态条件的改变,导致葡萄白粉病成为目前我区为害严重的葡萄病害之一。 2.研究目的与意义本项目紧密结合我区农业生产实际,针对目前广西地区葡萄生产中大多采用避雨栽培模式从而导致葡萄白粉病情上升的现实情况,对广西现有葡萄种质资源进行白粉病抗性评价,并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深度挖掘广西葡萄种质资源中的白粉病抗性基因,并对其功能和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研究成果有助于全面了解我区葡萄各种质资源的病害抗性水平,对葡萄品种的选择和推广、以及农药的合理施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又能够有效地促进葡萄白粉病抗性新品种的选育以及广西野生葡萄资源的保护利用,推动广西葡萄产业的发展。 3.主要论点与论据主要论点:(1)目前我区主栽和近年来新引进的鲜食葡萄品种,普遍不抗白粉病:主栽品种鲜食葡萄‘巨峰’、‘夏黑’、‘阳光玫瑰’、‘温克’等均表现感病,若防控不力,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白粉病易爆发流行。(2)引进的传统欧亚种酿酒葡萄品种如‘赤霞珠’、‘马瑟兰’、‘霞多丽’等在白粉病抗性调查中发现多数抗病性差,极易成片集中爆发白粉病,防控难度大;而新引进的‘瑞都红玉’、‘瑞都红玫’等鲜食葡萄品种也易感白粉病,推广时需配套相关白粉病防控技术。(3)‘桂葡6号’、‘野酿2号’、‘凌丰’是我区的特色酿酒葡萄品种,其中‘桂葡6号’和‘野酿2号’较为抗病,适宜避雨栽培,‘凌丰’表现感病,避雨栽培管理尤需注意。(4)选取对白粉病抗性好的广西特色酿酒葡萄品种‘桂葡6号’和对白粉病高感的品种‘赤霞珠’,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得3个抗性相关转录因子,并对‘桂葡6号’与‘赤霞珠’之间葡萄白粉病的抗性差异的分子机制进行初步分析。论据:(1)文章:周思泓,张劲,黄小云,成果,郭荣荣,黄羽,陈国品,张瑛*.避雨栽培下不同酿酒葡萄品种白粉病抗性调查与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31(05): 986-991. 余欢,郭荣荣,成果,张劲,谢林君,周咏梅,冯启艳,周思泓*. 葡萄不同抗性品种受白粉病侵染的叶片转录组分析[C]. 园艺学报,2019,46 (S1): 2530. (2)专利: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成果,周思泓,张劲,谢太理,文仁德. 一种酿酒葡萄光调节支架,2017.11.27,201720422023.0。周思泓,余欢,郭荣荣,成果,周咏梅. 一种用于采集植物病原菌孢子的收集装置,2020.01.21, 中国,201920650407.7 申报发明专利1项:余欢,周思泓,周咏梅,张劲,谢林君,郭荣荣,刘金标,成果,谢太理. 一种防控两收栽培‘桂葡6号’冬果葡萄白粉病的方法,201911234625.3。 4.创见与创新(1)完成避雨栽培模式下广西葡萄种质资源白粉病抗性评价,完善了广西各葡萄种/品种抗性信息。(2)挖掘广西葡萄种质资源白粉病抗性基因,为葡萄白粉病抗性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根据转录组数据分析,分别从MYB、WRKY、AP2/ERF-ERF家族筛选得到3个转录因子。 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社会经济效益:研究成果有助于全面了解我区葡萄各种质资源的病害抗性水平,对葡萄品种的选择和推广、以及葡萄白粉病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又能够有效地促进葡萄白粉病抗性新品种的选育以及广西野生葡萄资源的保护利用,推动广西葡萄产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避雨栽培在广西葡萄产业当中大力推广,白粉病已然成为影响葡萄栽培生产的最主要病害之一,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我区白粉病抗性育种及白粉病防控相关研究的资助力度。 6.历年获奖情况 无。
- 用于种植兰花的花盆及盆花运输箱
登记号:202127315 分类号: S682.31;S688.9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李秀玲、范继征、卜朝阳、曾艳华、何荆洲、崔学强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一、课题来源及背景兰花因其独特的观赏价值而备受广大花卉爱好者的钟爱。我国具有较为丰富的野生兰花资源,这些野生的兰花植物大多数生于地面或积土的岩石表面或岩缝中,部分物种根为有稍肉质的根,野生状态下的兰花根系较浅,它们需要良好的通风、排水条件。在兰花的人工栽培中,常因现有花盆因通风透气性差而控制不好盆内湿度,从而导致出现烂根现象,因此有“养兰关键在养根”的说法。野生兰花对其原生环境要求较高,即使选育的杂交后代在人工产业化栽培中也存在养护管理难、生长速度慢等问题,尤其是养护管理不到位出现的烂根现象,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兰花产业的发展速度。在兰花产业化生产中,尤其是地生兰,因其基质(树皮、石头或者腐殖土等颗粒性植材)呈颗粒状或块状,在盆花运输过程中,盆内基质容易撒落,且开花植株花苞容易受伤,不能保证最佳的商品价值。随着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兰花盆花进行跨区域甚至跨国运输,兰花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运输过程中若导致植物受损,其经济效益会大受影响。“用于种植兰花的花盆及盆花运输箱”就此产生。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发明属于兰花栽培种植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种植兰花的花盆及盆花运输箱,花盆具体包括:盆体,其上端的内周壁上设有环形插槽;挡片,其包括插接部和与所述插接部连接的第一子挡片,若干所述挡片的插接部插设于所述环形插槽内;及带有空隙的泡沫层,其铺设于所述盆体内的底部。本发明在花盆的底部铺垫一层泡沫,营造良好的透气环境,类似于野生兰花在原生环境内根系生长较浅的特点,避免了因花盆中的湿度太高而导致植材提早酸化造成的兰花根部腐烂现象。在花盆的顶部设有挡片,当盆花进行运输时,挡片能够遮挡花盆表面的基质,解决运输过程中盆花受到颠簸导致基质撒落的缺陷。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本发明在花盆的底部铺垫一层含有空隙的泡沫,营造良好的透气环境,类似于野生兰花类植物在原生环境内根系生长较浅的特点,避免了因花盆中的湿度太高而导致植材提早酸化造成的兰花根部腐烂现象。在花盆的顶部设有挡片,当花盆进行运输时,挡片能够遮挡花盆表面的基质,解决运输过程中花盆受到颠簸导致基质撒出的缺陷。 2、本发明的盆花运输箱在防止花盘的托盘中设置卡紧结构,避免花盘在运输过程发生倾倒的现象。 3、本发明的盆花运输箱中相邻托盘错开设置托槽,错开的位置设置有漏孔,使得开花后兰花在运输过程中处于自然状态,不会发生磕碰而影响外观。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该栽培容器已经根据兜兰根系要求进行了生产,并投入使用。该栽培容器的材质是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市场需要等外界因素选择的,适合于绝大多数植物。该植物栽培容器在生产过程中注意原材料的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因而是节能低碳、环保和安全的。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应用情况:专利权人已经委托公司对产品进行了生产,材质为红陶瓷,应用于兰花栽培。存在问题:不同的植物根系对水分和透气性的要求不同,生产前应根据植物成长要求进行模拟,再进行批量生产。六、历年获奖情况无
- 兰花种植光照控制平台V1.0
登记号:202127316 分类号: S682.31;Q-337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范继征、李秀玲、卜朝阳、何荆洲、曾艳华、龙蔷宇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兰花是兰科植物的总称,有5个亚科801属28237种,是单子叶植物第一大科,约占所有种子植物种类的10%。兰花花形奇特,属种差异大,花色丰富,不少兰花散发出沁人的幽香,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兰花对光照要求比较苛刻,光照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其生长。随着全球兰花市场的繁荣和出口贸易的发展,兰花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种植规模也不断扩大,单靠人工按照传统经验来控制光照费工费力,对兰花的生长和发育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采用计算机智能化控制光照对于兰花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软件涉及兰花种植技术领域,构建一个可以提供实时查询和控制的系统,来实现对系统进行传输任务的管理。通过在兰花大棚安装光传感器和全方位高清摄像头,对兰花生长情况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实现在现场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对兰花远程监控;通过安装在大棚的光传感器传来的光照强度数据和摄像头观察到大棚中兰花的长势的画面进行实时数据传输,实施远程获取温室大棚的光照强度及视频图像,系统可通过手机或电脑等信息终端向管理者发送实时监测信息、报警信息,也可根据需求内外遮阳或补光等,以实现温室大棚的智能化管理,保证温室大棚内光照最适宜兰花生长,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在桌面上的软件的图标,双击之后会显示界面加载的弹出框提示,当加载完成后进入到软件的登录界面。在这个窗口中需要输入用户名与密码,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之后点击登录,登录后可使用系统的各种功能,如实时查看当前兰花生产情况和光照强弱,根据不同兰花生长的最适光强和最适光照时长,点击其中对应的发起远程协助按钮后就能进入到相对应的界面调节大棚光照。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软件可以对大棚光照实施远程控制,既节省了人力又能准确调节光照,比根据经验控制光照更加准确、灵活、方便。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软件刚开发,技术成熟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适用于兰花种植中对大棚光照的控制。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尚未大规模应用,需要进一步完善软件功能,加快软件的共享。六、历年获奖情况无。
- 兰花种植湿度调节系统V1.0
登记号:202127317 分类号: S682.31;Q-337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范继征、李秀玲、卜朝阳、何荆洲、曾艳华、龙蔷宇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兰花是兰科植物(Orchidaceae)的总称,花形奇特、花色鲜艳,有些还能散发出沁人的幽香,大多是附生或地生,喜温暖湿润,对湿度的要求较高,湿度过大容易滋生霉菌,使兰烂根致死,湿度过小过干会加速植物蒸腾作用导致容易生长不良,人工控制难度比较大。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花卉的需量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对新奇花卉的追求日趋强烈,兰花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种植规模也不断扩大,单靠人工按照传统经验来控制湿度费工费力,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更方便准确的控制兰花种植大棚的湿度,本研究开发了兰花种植湿度调节系统,采用计算机智能化来控制湿度,对于兰花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软件通过构建一个可以提供实时查询和控制的系统,来实现对系统进行传输任务的管理,属于兰花种植管理技术领域。通过在兰花大棚安装湿度控制器和全方位高清摄像头,就可检测、调节兰棚内的湿度,并对兰花生长情况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实现在现场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对兰花远程监控;本软件通过管理员登陆界面,可以远程观察兰花长势,并通过查询窗口实时监测大棚湿度,还可以设置不同参数调节大棚湿度,自动打开或者关闭自动喷淋装置,从而完成对兰棚湿度的控制,以实现温室大棚的智能化管理,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双击软件图标,登录用户名和密码,通过认证进入系统,实时查看当前兰花生长情况和兰棚湿度数据,并能根据画面兰花长势和湿度数据相结合远程调节湿度,达到管理的目的。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软件数字化精准远程控制湿度,既节省了人力,比根据经验控制光照更加准确、灵活、方便。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软件刚开发,技术成熟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适用于兰花种植中对大棚湿度控制。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尚未应用,需要进一步完善软件功能,加快软件的共享。六、历年获奖情况无。
- 兰花种植温度控制软件V1.0
登记号:202127318 分类号: S682.31;Q-337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范继征、李秀玲、卜朝阳、何荆洲、曾艳华、龙蔷宇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兰花是兰科植物是单子叶植物第一大科,兰花花形奇特,属种差异大,花色丰富,不少兰花散发出沁人的幽香,许多种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还有不少具有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的种还有待开发、保护和利用。大多数兰花喜温暖湿润,特别以冬暖夏凉最为理想,对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随着全球兰花市场的繁荣和出口贸易的发展,兰花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种植规模也不断扩大,单靠人工按照传统经验来控制湿度费工费力,对兰花的生长和发育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采用计算机智能化控制湿度对于兰花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软件涉及智能化大棚管理,通过安装在兰棚的湿度检测传感器和全方位高清摄像头,可实时远程获取兰棚内部的空气湿度数据和兰花生长情况的画面,自动控制兰棚湿度、喷淋装置等。双击软件图标,登录用户名和密码以后即可进入系统,使用系统的各相关功能,如实时查看当前兰花生产情况和温度高低,如达到临界高温或低温能够自动报警提醒,并根据不同兰花生长的最适生长温度,点击其中对应的发起远程协助按钮(例如打开空调或水帘等设备)后就能进入到相对应的界面调节大棚温度。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软件可以通过手机、计算机等信息终端向管理者发送实时检测信息和报警信息,以实现兰棚智能化和远程化管理,保证兰棚内环境最适宜兰花生长,实现精细化管理,具有高效、安全、节能的特点。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尚未大规模应用,需要进一步完善软件功能,加快软件的共享。六、历年获奖情况无。
- 一种便于花卉带根叶运输的装载盒
登记号:202127319 分类号: S629;S682.3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卢家仕、崔学强、卜朝阳、闫海霞、李春牛、李先民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花卉目前顾客在购买花卉回家种植的时候,一般是连带花盆一起带回居住地,此种方式枝叶是露至在外部,在移动的过程中很容易损坏,且花盆及其内的基质相对比较重,人为移动起来很是吃力。不利于花卉产业和市场的发展,因此提出一种便于花卉带根叶运输的装载盒很有必要,并解决现有技术的花卉移栽过程中花卉易被损坏的技术问题。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一种便于花卉带根叶运输的装载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向矩形盒体和内置在矩形盒体花卉根部保护盒,所述立向矩形盒体的前侧板为翻盖式活动板,一侧通过合页与左侧板固定,另一侧通过牛角扣件与右侧板固定;所述立向矩形盒体的后侧板的内板面上设有用于固定花束茎叶的魔术贴,所述花卉根部保护盒两侧分别设有卡板,所述卡板与后侧板贴合设置,所述卡板可移动式卡固在设于后侧板上的卡槽里。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实用新型新型结构简单,使用便捷,通过设置把手提高花卉的便携性能,立向矩形盒体内设有可拆卸式花卉根部保护盒,花卉根和根部基质通过透气性材料包裹后放入后花卉根部保护盒,在能在保证花卉活性的同时,减轻花卉整体重量,同时魔术贴的设置可以有效固定花卉茎叶,防止花卉位移,具有安全、适用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涉及花卉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便于花卉带根叶运输的装载盒。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尚未形成加工成品,应用的还不多,需要加快商品化生产,提高产品应用。六、历年获奖情况无。
- 一种茶园昆虫诱捕装置
登记号:202127320 分类号: S435.711;TS272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卢家仕、李春牛、李先民、黄昌艳、闫海霞、余海娟、卜朝阳、王丰顺、曾艳华、范继征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茶园病虫害的管理与防治是茶树种植与茶园管理的重要工作,长期以来人们在茶园虫害防治上主要采用农药进行化学方法防治,然而茶园的虫害种类众多,目前具备广谱性杀虫的农药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毒性,长期使用容易导致茶叶中农药残留量不断增加,严重影响茶叶的品质。因此设计一种合理的生态茶园虫害防治装置对于生态茶园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一种茶园昆虫诱捕装置,包括:箱体,其设置有一顶部开口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诱虫通孔;盖体,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一腔体的顶部开口处;高压电网,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该高压电网围成一个顶部开口的第二腔体,且该高压电网的上端与所述盖体的底面连接;诱虫灯,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该诱虫灯的上端与所述盖体的底面连接;供电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盖体上,该供电装置用于所述诱虫灯和所述高压电网供电;以及支撑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部,用于安装支撑所述箱体。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实用新型的诱捕装置采用诱虫灯将茶园中的昆虫引诱至箱体内,使其被高压电网电击,以达到灭虫的目的,避免采用农药防治所带来的农药残留的缺点,提高茶园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确保生态环保。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园昆虫防治领域,具体属于一种茶园昆虫诱捕装置。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尚未形成加工成品,应用的还不多,需要加快商品化生产,提高产品应用。六、历年获奖情况无。
- 一种花卉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
登记号:202127321 分类号: S629;S68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卢家仕、李先民、周锦业、卜朝阳、李春牛、黄展文、陶大燕、喇燕菲、孙明艳、袁媛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花卉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是用来欣赏的植物的统称,喜阳且耐寒,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许多种类。在花卉的种植过程中常需要对其进行施肥和灌溉,目前,施肥和灌溉是分开进行的,需要人工先后进行灌溉和施肥,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开发一种花卉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减少人工,提高工作效率。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一种花卉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包括:混合箱,其顶部设置有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底部设置有出口,所述第一进口与供水装置连接,该混合箱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混合箱内的液位信息;搅拌装置,其安装于所述混合箱内,用于对混合箱内的液体进行搅拌;肥水箱,其用于储存液体水溶肥,该肥水箱通过第一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进口连接;喷淋管,其设置于所种植的花卉上方,该喷淋管上设置有若干个喷头,该喷淋管的进水口通过第二输送装置与所述混合箱的出口连接,且该喷淋管的进水口设置有第一阀门;滴灌管,其预埋于种植所述花卉的土壤内,该滴灌管的进水口通过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与所述混合箱的出口连接,且该滴灌管的进水口设置有第二阀门;湿度传感器,其设置于种植花卉的土壤内,用于检测土壤的湿度信息;以及控制器,所述供水装置、所述搅拌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液位传感器以及所述湿度传感器均与该控制器连接,该控制器用于接收、处理所述液位信息和所述湿度信息,并根据所述液位信息和所述湿度信息控制所述供水装置、所述搅拌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工作,以及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的开闭。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实用新型的灌溉装置的液体水溶肥和水能够在混合箱内通过搅拌装置搅拌充分混合,然后再通过第二输送装置输送给喷淋管或滴灌管,根据花卉灌溉及肥料的的具体需要,选择进行水肥喷淋或滴灌,以同时给花卉补充水分和肥料,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且该灌溉装置还包括控制器,能够自动监测花卉土壤的湿度并自动给花卉补充水分和养分。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花卉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适合花卉水肥一体化栽培。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尚未形成加工成品,应用的还不多,需要加快商品化生产,提高产品应用。六、历年获奖情况无。
- 一种可移动花卉大棚增湿装置
登记号:202127322 分类号: S629;S68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卢家仕、孙明艳、卜朝阳、黄展文、苏群、崔学强、关世凯、李秀玲、何荆洲、王丰顺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花卉是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广义的花卉除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外,还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以及盆景等,中国是世界上花卉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在如今生活中,对花卉的培养越来越多样化,而花卉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面对大量的花卉,如果水环境处理不当,就可能造成花卉的大量死亡,而且室内养殖的花卉对空气的湿度也有很高的要求,大多的增湿装置只能固定设置在一些特定位置,增湿时边角的地方,增湿效果都不明显,容易造成角落里或者远离增湿装置的花卉生长不好,甚至逐渐死亡。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可移动的花卉大棚增湿装置。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花卉大棚增湿装置,包括:水箱,其上端设有一进水口,下端设有一出水口;增湿器,用于喷水增湿,所述增湿器上设有若干喷头,增湿器底部设有四个滑轮,方便增湿器移动,所述增湿器通过水管与所述水箱的出水口相连;滚筒,用于盘绕所述水管;驱动装置,用于将水箱内的水输送至所述增湿器中,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水箱与所述滚筒之间的水管上。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实用新型便携,方便移动,能够有效的增湿角落里或者远离增湿系统的花卉,通过设置在增湿器上的喷头增湿效果明显。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棚增湿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花卉大棚增湿装置,适用花卉大棚增湿。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尚未形成加工成品,应用的还不多,需要加快商品化生产,提高产品应用。六、历年获奖情况无。
- 一种上下双层喷雾系统防治猕猴桃病虫害装置
登记号:202127323 分类号: S628;S663.4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卢家仕、张化文、黄展文、孙明艳、刘开强、卜朝阳、苏群、李先民、李春牛、余海娟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登记日期:2021年4月8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猕猴桃,也称毛桃、藤梨、羊桃、苌楚、连楚、毛木果、奇异果等,猕猴桃的果形一般为椭圆形,早期外观呈黄褐色,成熟后呈红褐色,表皮覆盖浓密绒毛,果肉可食用,营养丰富,果实含丰富维生素C,还含有少量维生素B1、维生素B2、硫、钙、铁、镁、磷等多种矿质营养以及氨基酸。我国是猕猴桃的原产地,在猕猴桃种植过程中,为了促进猕猴桃生长,提高猕猴桃产量,需要定期喷洒药水,对其进行病虫害防治,而现有的喷洒方式主要由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下双层喷雾系统防治猕猴桃病虫害装置,包括:供药装置,其用于提供药水;以及若干个输送管,若干个该输送管间隔地分布于种植猕猴桃的地块里,每个该输送管的进口与所述供药装置连接,且每个该输送管上间隔地设置有若干个竖直分布的喷雾管,每个所述喷雾管上设置有两个上下间隔分布的喷雾头。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实用新型的喷雾装置包括供药装置和若干个输送管,若干个输送管间隔地分布于种植猕猴桃树的地块里,每个输送管的进口与供药装置连接,且每个输送管上间隔地设置有若干个竖直分布的喷雾管,每个喷雾管上设置有两个上下间隔分布的喷雾头,以对猕猴桃进行上下两个方向喷药,提高喷药效果;在喷洒药水时,只需由供药装置将药水输送给各个喷雾管即可对所有的猕猴桃进行喷药,降低人工劳动成本,减少用药量和提高工作效率。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涉及喷雾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下双层喷雾系统防治猕猴桃病虫害装置,适合猕猴桃大棚病虫害防治。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尚未形成加工成品,应用的还不多,需要加快商品化生产,提高产品应用。六、历年获奖情况无。
- 蚕用投料箱、蚕用饲养装置及小蚕自动饲养一体机
登记号:202127324 分类号: S-1;S8
主要完成单位: 无
主要完成人员:黄康东、张寿彬、罗坚、汤庆坤、贾雪峰、蓝必忠、滕伟国、宾荣佩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河池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本发明公布了蚕用投料箱、蚕用饲养装置及小蚕自动饲养机,属于蚕业机械器具技术领域,蚕用投料箱包括主箱和副箱,在主箱中设置上下转动轴,在副箱底部设置网筛和震动电机;蚕用饲养装置包括机架及其上的滑槽和滑动架,包括第一电机、行程限位开关、光控开关;小蚕自动饲养机包括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抓爪、夹筋、夹臂、组合电机、推拉式电磁铁,还包括前述的蚕用投料箱和饲养装置,组合电机既控制夹持组件升降,又能驱动夹持组件沿着纵向杆上来回运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快速均匀地投放桑叶、洒石灰消毒及把蚕簸摞起或搬下,减轻劳动强度,节约时间和劳动力成本,并且具有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使用方便的优点。 1.蚕用投料箱,包括主箱、副箱、调速电机、震动电机,主箱为喂叶箱,副箱为石灰箱,其特征在于,主箱呈梯形状,上口宽、下口窄,在主箱腹中的下部设置上、下两根转动轴,上轴设置有硬质材料拨动钉、下轴设置有软质材料的毛刷,上轴与下轴的一端通过齿轮和链条相连接,下轴的另一端通过链条与所述调速电机相连;副箱为盛装石灰的箱子,呈长方体形状,其下端口部设置有网筛和震动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用投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箱体与副箱箱体靠触相接或独立分离。 3.蚕用饲养装置,包括机架及其上的滑槽、滑动架,第一电机,第一行程限位开关、第二行程限位开关,光控开关,控制电路板,控制线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利要求1所述的蚕用投料箱,所述蚕用投料箱设置在所述滑槽的上方,所述滑动架在滑槽上来回滑动,所述第电机通过钢丝绳来驱动滑动架在滑槽内往返运动,所述第一、第二行程限位开关分别安装在所述滑槽两端,所述光控开关为两组,分别安装在主箱和副箱的底边上,所述控制线路为组,第一组控制滑动架来回滑动,第二组控制投放桑叶,第三组控制投撒石灰。 4.小蚕自动饲养一体机,包括夹持组件、组合电机、推拉式电磁铁、竖直杆、纵向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3所述的蚕用饲养装置,所述竖直杆为两根分别焊接在机架的两边,两竖直杆之间用一横杄相连,所述纵向杄与横杄垂直相交;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抓爪、夹筋、夹臂,所述抓爪与所述夹臂的前端铰链连接,所述推拉式电磁铁位于所述夹臂上,所述夹筋连接两根夹臂,所述组合电机既控制夹持组件升降,又驱动夹持组件沿着纵向杄上来回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蚕自动饲养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电机由一横向摆置和一纵向摆置的2个电机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蚕自动饲养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的宽度与蚕簸的一组对边距离相等。
- 一种桑叶采摘装置
登记号:202127325 分类号: S-1;S8
主要完成单位: 无
主要完成人员:韦家旺、黄艺、宾荣佩、罗坚、黄红燕、蓝必忠、藤伟国、陆瑞好、唐燕梅、董桂清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河池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一、来源及背景种桑养蚕生产中,采摘桑叶是蚕桑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劳动量比较大的环节。传统的生产中,桑叶采收以人工为主,耗时费力,劳动效率低。为提高蚕桑生产劳动效率,攻克桑叶采摘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研发了一种桑叶采摘装置,轻便快捷,实用性强。二、技术原理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桑叶采摘装置,涉及农用机械领域。针对目前采集桑叶仍由人工来完成,大大增加了养殖成本和制约发展规模,部分养殖户由于缺少人力,不得已而缩小规模,严重影响桑蚕产业的发展的问题,采用采摘器底座一侧固定设置有内齿套,内齿套上面有多颗内齿,内齿套内设置有桑株定位套,内齿套外面可转动设置有外齿套,上述齿套各自开有槽口,采摘器底座上面固定设置有转动机构和桑株到位探测传感器、桑叶探测传感器,转动机构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传动齿相互啮合。通过转动机构带动传动齿轮间歇性正反转运动,外齿套能够相对于内齿套做剪切运动实现桑叶茎秆剪切,其结构巧妙,操作方便,效率高,重量轻,便于运输。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一种桑叶采摘装置,采摘器、内齿套、外齿套(转动机构支架、转动机构等组成,操作灵活,减少劳动强度,效率较高。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经过多次试验验证,轻便实用,可在蚕桑生产中桑叶采摘应用,促进蚕桑省力高效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桑叶采摘装置(1)
登记号:202127326 分类号: S8;S3
主要完成单位: 无
主要完成人员:韦家旺、黄红燕、蓝必忠、罗坚、黄艺、宾荣佩、陆瑞好、唐燕梅、董桂清、滕伟国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河池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一、来源及背景种桑养蚕是“周期短、平稳、快速”项目,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有效快捷的途径。桑蚕生产已成为我国部分地区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随着全国桑蚕产业的不断壮大,需要依靠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来保障。特别是在桑叶采摘环节上,因为桑田地形复杂,桑株生长高矮不一及采摘的特殊性,目前市面上均未实现机械化采摘,仍由人工来完成,大大增加了养殖成本和制约发展规模。养殖户由于缺少人力,不得已而缩小规模。严重影响桑蚕产业的发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发明本实用新型。二、技术原理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桑叶采摘装置,涉及农用机械领域,针对目前采集桑叶仍由人工来完成,严重影响桑蚕产业的发展的问题,采用可张合的外管套上沿着圆心均匀分布有多个切割电动机,切割电动机的转轴上固定设置有锯片,锯片位于外管套内,支座通过转动连接器与外管套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器上设置有桑株到位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被采摘桑株是否进入到外管套内,外套管上还设置有桑叶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桑株顶部叶子以判断采摘器是否已经移动到桑株的顶端,支座上固定设置有外管套张合装置用于控制外管套的张合,使用时,将桑株放入外管套内,然后启动电动机进行切割。该方案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自动识别桑株顶部,保证株梢嫩叶不被剪切。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桑株到位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有桑株,控制系统控制闭合,切割电动机带动锯片旋转,移动采摘器沿着桑株从下往上进行桑叶剪切,当到达桑株顶部后,控制系统控制切割电动机停止并打开外管套,完成桑叶采摘的工作。结构简单,轻便实用。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装置经过多次试验验证,适用于桑叶采摘作业,轻便省力,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 一种可翻转的电动筛及其承载车
登记号:202127327 分类号: S8;S2
主要完成单位: 无
主要完成人员:陈烁、罗坚、黄红燕、张培芬、陈爱军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河池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本专利为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申请号为 ZL2201820826766.9。一、背景技术南方蚕区蚕农养蚕时,需要用石灰来消毒蚕房、蚕具、蚕体等,目前,大部分农民用的是传统的竹片筛,其缺陷是:速度慢、不均匀、石灰用量大且易将石灰尘吸入人体内、对人体造成污染。二、主要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翻转的电动筛及其驱动车,能快速、均匀地筛撤石灰,能对蚕体、蚕房进行彻底的消毒且对人体没有污染?。可翻转的电动筛,包括筛网、容器、震动电机、无级变速开关,所述容器为长圆管状,所述容器两端封闭,在其外壁开一长方形口部,所述筛网为位于容器口部且四周封住口部,所述振动电机位于筛网下部,所述筛网的一长边与容器铰链连接,另一长边与容器通过压钩连接。所述容器两端的轴心与支撑杆连接,这样容器就可以支撑杆为轴心转动。承载电动筛的车,包括车架、车轮、架拦杆,包括前述的可翻转的电动筛,在所述支撑杄上焊接一弯钩杄,弯钩杆的钩部钩在架栏杆上,还包括一个?使车身行走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人力或自动控制装置,当动力为自动控制装置时,该装置包括马达、信号接收器、遥控器,所述电瓶安装在架板上,信号接收器控制电路开关,开关通过线路与马达相连,马达的输出轴与车轴相连,信号接收器控制电路还控制震动电机的开关。当动力组件为人力时,在车架的前后的墙壁打进钉钩,把一根麻绳绑在两个钉钩上。由于使用了可翻转的电动筛,达到了快速、均匀地筛撤石灰、彻底的消毒的目的,又由于使用了车架来带动电动筛行走,减免了灰尘对人体的污。三、权利要求(一)一种可翻转的电动筛,包括筛网、容器、震动电机、无级变速开关,所述容器为长圆管状,所述容器两端封闭,在其外壁开一长方形口部,所述筛网的四边封住容器口部四边,所述震动电机位于筛网下部,所述无级变速开关用于控制震动电机的震动强弱快慢,所述筛网的一长边与容器铰链连接,另一长边与容器通过压钩连接,在容器的两端焊接支撑杆,所述容器以支撑杆为轴心转动。(二)一种承载电动筛的车,包括车架、车轮、架栏杆以及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的电动筛,在所述支撑杆上焊接一弯钩杆,弯钩杄的钩部钩在架栏杆上,还包括一个使车身行走的动力组件。(三)所述的一种承载电动筛的车,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人力和麻绳,所述麻绳的两端分别钉绑在车架前后的墙壁上。(四)一种承载电动筛的车,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马达信号接收器、遥控器,所述信号接收器控制电路开关和震动电机开关,开关通过线路与马达相连,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与车轴相连。(五)所述马达的动力源为电瓶或柴油机或220伏的交流电。四、应用情况电动筛实施例取一长圆管状,将其两端封闭,在其外壁开一长方形口部,把网筛的一边用合叶使网筛与容器相连,另一边用用压钩钩连在容器上。使用时,先把容器的筛网面朝上,再按住压钩把钩拉开,把石灰装入容器里,把筛网覆盖容器口部,挂紧压钩,然后把筛网下,按通电源,震动器振动,人手握住容器的支撑杄,就可以筛撤石灰了。设置一个承载电动筛行走的车。在容器的支撑杆上焊接一个弯钩杆,把弯钩杆的钩部钩在架栏杄上,在车架的前后的墙壁打进钉钩,把一根麻绳绑在两个钉钩上。使用时按通电源,震动电机震动,石灰从筛孔中落下,人手拉着麻绳,车架便往前运动,这样就可以快速地筛撤石灰了。
- 一种高分子应变片传感器
登记号:202127328 分类号: TU6;TP212.6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邓年春、杨涛、郭晓、欧阳平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应变片传感器是基于应变效应,即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界力的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相应发生变化,由于压敏电阻的压阻效应,使电桥产生一个与压力成正比的高度线性、与激励电压也成正比的电压信号,从而得到应变力;现有的应变传感器机械性质较硬,不耐低温,容易变脆,难以保持优良的力学性能,而且不防水,容易受潮损坏,因此,提出一种高分子应变片传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高分子材料是合成的或天然的高分子聚合物,模压挤出形成高分子基片。利用308胶水将电阻应变片粘贴于高分子基片凹槽而形成电阻应变传感器。高分子应变片传感器包括高分子块和高温应变片,所述高分子块上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应变片槽,且应变片槽的内部通过高温胶水粘贴有高温应变片,所述高温应变片包括基底和金属敏感丝,所述金属敏感丝分布在基底上,且基底上一端的两侧均设有焊点,所述金属敏感丝的一端焊接在焊点上,所述焊点的另一端焊接有高温线,且高温线的外侧套设有屏蔽套;本实用新型选取高温应变片,利用高温胶水将其贴在高分子块上,形成高分子应变片传感器,高分子块为聚四氟乙烯制成,密封性、高润滑不粘性、电绝缘性和抗老化能力良好、耐温优异,能在正250℃至负180℃的温度下长期工作并保持优良的力学性能。
- 一种智能橡胶支座
登记号:202127329 分类号: TU6;U443.36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邓年春、张振荣、黎相成、白京鑫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橡胶支座是指用以支承容器或设备的重量,并使其固定于一定位置的支承部件,还要承受操作时的振动与地震载荷,一般用于桥梁、建筑等领域,橡胶支座的结构主要由下支座板、承压橡胶板、中间钢衬板、平面滑板、上支座板等部件组成,其中橡胶板是橡胶支座的核心部件,起着承压、转动、传力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由于成品支座的一体型,难以对支座的受力情况进行监测,即使存在一些用到传感单元的支座,所检测信息也比较单一,同时,这种支座的传感单元通常与支座本体固接或埋入支座内部,若要对传感单元进行更换,则需更换整个支座,成本高且操作复杂,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橡胶支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智能橡胶支座包括上连接钢板、下连接钢板和橡胶支座,所述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橡胶支座,且橡胶支座由多层橡胶板叠加而成,所述橡胶支座内部设有钢板,且钢板上嵌入有塑板传感器,所述橡胶支座顶部设有上封板,且上封板顶与所述上连接钢板固定,所述橡胶支座的底部设有下封板;本实用新型将塑板传感器嵌入钢板,将钢板安装入橡胶支座中,形成智能橡胶支座,当橡胶支座中,嵌入塑板传感器的钢板为一组时,可以测量力,当橡胶支座中,嵌入塑板传感器的钢板为两组时,可以通过两组钢板的塑板传感器相互感应,在测量力的同时测量受力造成的位移,检测信息更全面。
-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管理信息系统Vl.0
登记号:202127330 分类号: X93;TP3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李学锋、宋子贺、刘华、齐发富、蒋夏施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双重预防机制是指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要将安全风险逐一建档入账,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通俗说,双重预防机制就是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重防火墙。安全生产双重预防管理信息系统安全依托双重预防机制的理念,及要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以风险分级管控为核心,坚持超前预防、关口前移、从风险辨识入手,以风险管控为手段,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发生以前。率先提出并实现了风险的动态升级管控、风险可视化、风险隐患联动等功能。 系统从风险区域列表统计到风险点趋势统计,从风险点分布统计到集团十大风险点统计。从纵向的趋势统计到横向的分布统计,以关联风险的角度对各矿上报的风险点进行分析,系统中多采用图表,是显示结果更加简洁、直观。 通过安全生产双重预防管理信息系统可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对排查出的风险点分类分级管理,把事故预防的“关口前移”向“纵深防御”推进,提升企业全员风险管理认知,形成标准化、信息化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体系。系统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标准化三项工作之间建立数据交互共享机制,提升数据利用率。
- 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监控系统Vl.0
登记号:202127331 分类号: X93;TP3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李学锋、宋子贺、刘华、齐发富、蒋夏施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高危行业,是指煤炭生产、非煤矿山开采、建设工程施工、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交通运输、烟花爆竹生产、冶金、机械制造、武器装备研制这些作业危险性大、技术性强的行业。高危行业危险系数较其他行业高,事故发生率较高,财产损失规模大,且短时间内无法恢复。损失较大,短时间难以恢复或无法恢复。在安全管理上应特别重视。 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监控系统主要对生产中的高危岗位进行实时监控。安全生产责任监控系统,目前设置大量固定视频监控点位,基本做到了装置区、重大风险点全覆盖,但通过现有固定视频对特殊作业无法实现全面覆盖。基于此,需配置高风险作业移动监控系统,用于各分公司高风险作业过程监控和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现场监控,与装置固定视频互为补充,构建全天候、全方位的安全监控机制。 该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监控系统具有多重优点,例如界面操作简单,功能一目了然、模块化的设计,提供了最大化的拓展性,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并配有个人账号管理、系统信息设置和密码管制功能,提升了系统的人性化和操控性,加强系统的数字化管控深度,系统功能强大且方便。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监控系统对潜在的危险进行早发现早解决,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问题,增加员工的安全保障。
- 一种快速计算机械球磨法制备的高分子导电复合材料电阻率的方法
登记号:202127332 分类号: TB324;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沈芳、郑为朋、冯振飞、黄爱民、张燕娟、胡华宇、覃宇奔、黄祖强、杨梅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①课题来源和背景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类似于金属的良好导电性能,同时亦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方便等特性,因此在航空航天、能源、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发现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随导电填料粒子体积分数的增加呈非线性的递减,当导电粒子的体积分数增大到某一临界值时,其电阻率突然减小,变化幅度可达10个数量级以上;超过临界值后,随导电粒子体积分数的增加电阻率缓慢减小,这种现象被称为导电逾渗现象,相应的导电粒子体积分数的临界值称为逾渗阈值。导电复合材料产生逾渗现象的原因是:随着导电粒子浓度的增加,导电粒子之间开始相互接触,当形成连续导电逾渗网络时,材料的电导率突然迅速增加。 Zallen R等人用蒙特卡罗方法对导电复合材料的临界体积分数进行了预测,并建立了逾渗理论数学模型;Bueche通过Flory凝胶化理论建立导电复合材料电阻率与填料体积分数的模型;Bruggeman应用有效介质理论推导出计算导电复合物的电阻率公式;Rajagopal和Satyam从复合材料的微结构出发,提出了导电模型,还有学者提出的量子力学隧道理论和场致发射理论,这些模型的提出能解释相应的导电机理,但并不能直观的根据填料的量计算出复合材料的电阻率或导电率。本发明即提出一种快速计算机械球磨法制备的高分子导电复合材料电阻率的方法,可根据填料加入量和一些条件参数快速计算出复合材料的电阻率。 ②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以石墨和塑料为原料,按质量比1:4 19称取,按设定的球磨转速100 200r/min于球磨机中机械球磨0.5 1.5h后充分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粉末置于自制模具中,在165℃、6MPa的硫化机中热压5min,取出冷压20min,得到复合板材,测试复合板材的电阻率,根据微结构理论,结合实验条件,得到计算机械球磨法制备石墨/塑料导电复合材料电阻率的模拟方程。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快速计算机械球磨法制备的高分子导电复合材料电阻率的方法对于石墨/塑料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可以估算出导电复合材料逾渗阈值在某一范围之内;将预先设置的填料添加量,球磨时间和球磨转速,代入该模拟方程中,即可快速计算出机械球磨法制备的导电复合材料的电阻率。相比以往必需先制备导电复合材料,再测试其电阻率是否符合应用范围而言,本发明的方法既节省了原料,也节省了时间,同时对于优化导电复合材料的工艺提供了理论基础。
- 罗汉果提取物Mogroside V在促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方面的应用
登记号:202127333 分类号: S8;S828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梁兴伟、聂骏宇、肖鹏、卢克焕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是用于体外受精、克隆保种及转基因动物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猪卵母细胞质量对体外受精及激活后胚胎发育影响重大。近几十年,国内外猪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有了长足发展,但是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发育能力较体内卵母细胞仍然低很多,这使得克隆效率以及体外受精效率受限制于优质卵母细胞的缺乏。近年来,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有较大的进步,如中国专利“一种简单、经济、高效的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方法”(专利号200910185795.7,公开日2010-05-19)和中国专利申请“一种提高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的培养液及其应用”(专利申请号201710305057.6,公开日2017-08-29)。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许多因素影响,卵子种类、培养条件和培养液成分,其中培养液成分直接影响卵母细胞发育。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培养环境对卵母细胞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氧化应激和脂滴含量,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离子产生过多,氧化应激水平变化使卵母细胞发育异常,因此维持卵母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尤其重要。脂滴大量分布在卵母细胞胞质中,由脂肪酶分解成不同长度的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进行β氧化,维持卵母细胞形态和正常发育。 Mogroside V 提取自中国广西特种植物罗汉果,属于皂甙的一种,较蔗糖甜度高。近几年来科学家对罗汉果的研究逐渐深入,罗汉果作为饮品置于茶叶中,其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的作用。最近有研究报道,20μM的罗汉果皂甙mogrol可促进脂肪组织中脂肪的分解,降低脂滴密度。罗汉果提取物的主要成分mogroside V可降低细胞中氧化应激的水平,促进细胞的生长。然而,这些只是一些机制研究以及细胞中的研究状况,对于mogroside V能否促进减数分裂,提高卵母细胞发育效率,并用于孤雌激活尚无报道。
- 一种原位疏水改性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制备方法
登记号:202127334 分类号: TQ13;TQ1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黄祖强、张燕娟、曹小凤、胡华宇、覃宇奔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 碱式硫酸镁晶须(Magnesium Sulfate Whisker,简称为MHSHw)最常见的应用领域是热塑性树脂的增强填料。然而,直接将MHSHw添加至聚合物基体中,所呈现的增强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有两个:①晶须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不好;②晶须在基体中分散不均。事实上,不仅MHSHw,几乎所有无机填料(粉末)添加到聚合物或橡胶基质中,都存在着相容性和分散性不均匀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无机填料的极性与有机基质的极性之间的差异。由于无机粉体的表面能高而聚合物基体的低,二者难以相容,导致复合材料性能较差。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最简单有用的方法就是对填料的表面进行改性,从而改善填料在基体中的分散性,使晶须更好的与基体相容在一块。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发明通过对碱式硫酸镁晶须进行原位疏水改性,采用油酸、硬脂酸、棕榈酸等脂肪酸类物质为原位改性剂,在制备过程中直接对碱式硫酸镁晶须进行原位改性,使其具有较好的疏水性能,在应用过程中可强化与疏水性基体的相容性,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本发明通过对碱式硫酸镁晶须进行原位疏水改性,使其具有较好的疏水性能,在应用过程中可强化与疏水性基体的相容性,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2)本发明采用脂肪酸作为改性剂,使得MHSHw的活化指数高,接触角可达127.7°,疏水性效果好。 (3)本发明采用醇类可起到晶型控制剂的作用,由于脂肪酸不溶于水,因此在制备过程中容易出现白色块状物,加入醇类可以使得脂肪酸溶解,调和脂肪酸与水溶液的接触,使得脂肪酸不会很快呈块状,有利于脂肪酸分子有效利用,并且能够对晶须的形貌起到调控作用,使得产物的表面没有了其它杂质,峰型尖锐,结晶完好。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疏水改性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硫酸镁溶液中滴加碱性溶液,然后加入脂肪酸或脂肪酸/醇类作为原位改性剂得到乳浊液,水热反应后得到原位疏水改性碱式硫酸镁晶须。本发明的通过对碱式硫酸镁晶须进行原位疏水改性,采用油酸、硬脂酸、棕榈酸等脂肪酸类物质为原位改性剂,在制备过程中直接对碱式硫酸镁晶须进行原位改性,使其具有较好的疏水性能,在应用过程中可强化与疏水性基体的相容性,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 寒区路基反射率及其对调控阴阳坡的应用研究
登记号:202127335 分类号: U213.1+4;[P95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覃英宏、Jacob E. Hiller、李芳华、王玉梅、梁價、谭康豪、李达耀
任务来源: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一)来源:本成果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61015)的研究成果;(二)背景:青藏铁路大部分路段接近东北走向,路基两侧存在阴阳坡效应,阴阳坡致使路基两侧的冻土处于热不对称状态,促使路基病害的产生。二、研究目的与意义(一)目的:建立阳坡反射率与阴阳坡辐射差的关系式,揭示控制路基阴阳坡辐射差的关键因素;查清与局地因素相适应的工程措施以减少阴阳坡效应。(二)意义:运用路基反射率模型计算路基阳坡、阴坡相应的太阳辐射吸收量科学地评价阴阳坡辐射吸收差异。依据路基几何尺寸、走向、路肩材料等因素调控路基表面反射率(遮阳板、块碎石粒径、护坡颜色)以因地适宜地减少路基的太阳辐射吸收量、调节路基阴阳坡热平衡、降低阴阳坡危害。三、研究成果和创新点(一)发现与创新一:发现并表明提高路基阳坡反射率以缓解热不对称的可行性提高路基阳坡反射率可提高路基整体反射率,可用于冷却路基并缓解路基的热不对称性。为测量冻土路基反射率,按等比例制作了小比例路基模型。由于太阳光波长远小于模型尺寸,路基模型边坡的衍射辐射可被忽略。路基模型反射率观测结果表明提高路基模型阳坡反射率可提高路基模型整体反射率 0-0.2。为缓解阴阳坡效应提供理论依据(二)发现与创新二:完善多年冻土区道路工程路面温度变化经验模型建立了包含反射率和热惯量等关键参数的新模型。模拟结果表明路面温度的振幅、最大值及最小值随路面吸收率、每日天顶入射太阳辐射量、热惯量倒数线性增大。这些参数中,提高反射率是降低路面温度更为有效的方法。新模型在预测路面温度振幅、最大值、最小值及发展冷区道路有实用意义。(三)发现与创新三:发现并揭示冻土路基碎石层反射率随粒径大小变化的规律观测了块碎石层反射率随其粒径的变化,粒径分别为1,2,3,5cm。观测结果表明块碎石层反射率较平面涂料反射率低 0.1-0.2,且块碎石层反射率随其粒径增大而降低。表明可在冻土路基块碎石护坡上喷涂非白高反涂料以提高其反射率,降低护坡的太阳辐射吸收量,提升其制冷效果。为开展阴阳坡反射率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四)发现与创新四:发现并开创了测量冻土路基反射率新方法针对冻土路基尺寸较大,现有标准无法测量其反射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测路基反射率的理论方法,即黑白板法。新方法与 ASTM E1918-06 的反射率观测数据差别极小,说明新方法切实可行; 路基模型反射率较平面反射率低0.05-0.08,说明路基较原地表及周围地表吸收更多阳光,为科学测量路基等曲面的反射率供科学依据。(五)发现与创新五:探究冻土路基边坡与地表的太阳辐射捕获效应建立了两种理论模型来评估路堤的太阳辐射吸收量,一种是太阳捕获模型,另一种是表面粗糙度模型。前者较为复杂,但可估算路堤和边坡的宏观反射率/吸收率; 后者相对简单,但只能估算路堤的宏观反射率/吸收率。新建模型无需考虑太阳位置、地面反射率、边坡反射率以及天空晴朗系数等参数,可直接模拟计算出路堤和边坡的宏观反射率。(六)发现与创新六:探究建筑节能随冷屋面反射率变化的规律夏季时提高屋面反射率,可有效降低建筑热吸收,降低室内温度。在建筑模型未开空调的情况下,当屋面反射率为 0.123 时, 屋面瞬时向内热流为 200-230W/m2,当屋面为高反射率涂层时,屋面瞬时向内热流100W/m2。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可用于评估屋面不同反射率时的建筑热吸收,也可用于评价高反射率屋面的建筑节能潜力。四、社会效益发表 SCI 20 篇, 其中 JCR 一区 19 篇; EI 2 篇,中文核心 1 篇; 授权发明专利 5 项,授权实用新型 2 项,共培养硕士研究生9名。
- 铵态氮调控甘蔗幼苗黄化、提高甘蔗锰毒抗性机制研究
登记号:202127336 分类号: Q948.11;S566.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黎晓峰、唐新莲、张维珺、凌桂芝、赵尊康、沈方科、杨曙、黄渝岚、武欣、于华、王天亮、陈杨明珠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该成果为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铵态氮调控甘蔗幼苗黄化、提高甘蔗锰毒抗性机制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甘蔗幼苗锰毒黄化问题是制约我国蔗糖生产的重大问题,解决甘蔗锰毒问题对于我国食糖安全非常重要。氮肥是甘蔗生产中普遍施用的肥料,目前尚不清楚不同形态的氮对甘蔗锰毒的影响差异及相关机制。该研究发现:(1)铵态氮能有效抑制甘蔗对过多锰的吸收、增强甘蔗对生长介质中锰毒的抗性并有效减缓锰对甘蔗的毒害;(2)诱导介质酸化和根分泌尼克酰胺是铵态氮减缓甘蔗锰毒的重要机制:根分泌的质子及尼克酰胺抑制锰进入根系从而抵御生长介质中过多的锰离子对植株的毒害;(3)铵态氮能有效提高甘蔗对体内锰毒的抗性:一方面,铵态氮通过调控根细胞壁中糖醛酸含量及根尖细胞壁特别是果胶组分代谢相关基因,进而减弱细胞壁对锰的结合能力并减少锰在细胞壁中的分配和积累;另一方面,铵态氮通过调控Mn毒抗性相关的基因、增加锰在液泡等亚细胞器中的积累而减弱锰对细胞的伤害。氮源对甘蔗锰毒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在国内外未见报告,该成果的学术创新性强。铵态氮能有效减缓甘蔗锰毒害的发现,为铵态氮肥应用于生产减缓甘蔗锰毒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途径,相关技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结果对指导锰毒甘蔗生产有重要价值。
- 一种基于多线激光雷达的圆柱形绿篱修剪机的对中方法
登记号:202127338 分类号: TN959.3;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蒙艳玫、赵秦川、武豪、陆冠成、董振、韦锦、陈昊、梁源、李怡哲、沈小滨、王辉
任务来源: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本发明涉及绿化带修剪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多线激光雷达的绿篱修剪机的对中方法,基于该对中方法能够实现绿篱树木形心的智能识别与定位,克服现有绿篱修剪机进行造型作业过程中通过人工对中及定位存在效率低、精度低的缺点,提高了绿篱修剪作业的整体效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多线激光雷达安装在电动车顶部,可对高速公路的护栏中待修剪的绿篱苗木进行扫描并获取点云数据。采用VoxelGrid滤波器对绿篱点云进行下采样,结合点云降采样、滤波、聚类算法对绿篱点云进行降噪处理并保留绿篱冠层表面的采样点,完成点云的处理工作。因此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减少点的数量,加快算法运算速度,减少由于硬件精度及环境因素引入的测量噪声,减少后续计算所受影响。(2)经点云数据处理及计算后,得到圆柱形绿篱的中心线相对于修剪机的位置。将中心线坐标提供给机械手控制系统,并以承载车行走的速度、路径偏移量以及测距误差等参数为控制约束指标,采用扩展Kalman滤波方法进行步态参量调节和参量融合处理,结合基于深度学习的位姿参量自适应反馈调节的自动控制修正,使修剪机械手实现快速自动对中,提高了作业效率,显著提升绿篱修剪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目前,该专利已应用于自主研发的自动化绿篱苗木修剪机,修剪机进行绿篱苗木造型时树木中心定位耗时小于2秒,造型效率达到153株/小时。
- 超高层建筑安全绿色施工关键技术
登记号:202127339 分类号: TU;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大学、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欧孝夺、唐际宇、戈祥林、刘军周、张秀彬、唐阁威、潘庆、黄琳、梁月利、宁华宏、蒋琳涛、孙凌锋、郑巍
任务来源:地方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超高层建筑安全绿色施工关键技术》是依托于南宁华润中心东写字楼工程进行研究攻关的,2015年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合同编号为桂科攻15248002-9。南宁华润中心东写字楼项目,工程用地面积7154㎡,总建筑面积27.4万㎡,建筑高度为402.65m,地上86层,结构形式为带伸臂桁架加强层的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组成的框架核心筒。项目施工场地狭小,结构复杂,核心筒收缩变化大,竖向全高采用高标号混凝土,社会关注度高。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2.1 技术原理课题研究对象为南宁华润中心东写字楼《超高层建筑安全绿色施工关键技术》,通过理论分析和现有文献的查询比较,形成初步试验方案进行专家论证。将较完善的方案付诸试验研究,从试验中总结经验和不足,再进行新一轮的修改论证。如此反复,从而形成成熟的施工方法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工程实践开始先进行样板的施工,验证成功后大面积展开。从工程实践中再进行深入的提炼总结,升华为施工工法、专利及论文等科研成果,为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行业技术的发展。 2.2 性能指标 1、经济完成指标实现年新增产值2200万元,新增利税150万元。 2、技术完成指标 1)专利34项(受理2项,授权32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授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授权24项; 2)省部级工法13项; 3)发表论文48篇,国家级核心期刊17篇; 4)经鉴定《基于超薄多变核心筒超高层动臂塔吊施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超高层核心筒轻量化内顶外爬协同工作平台研发与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超高层施工全过程全专业全方位BIM技术研究与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超高层施工全过程全专业全方位BIM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本课题的研发与应用,培养博士2人,资深工程师6人,培训施工现场作业人员300人以上。三、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本课题研究技术包括了安全施工技术、绿色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技术,在研究过程中不断通过试验,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改进并总结,总结了以下极具代表意义的3项关键创新技术: 3.1 基于超薄多变核心筒超高层动臂塔吊施工技术 1、针对南宁华润中心东写字楼项目场地小,核心筒收缩变化大,塔吊与模架系统易冲突等特点,通过对塔吊的合理选型布置,BIM技术的辅助优化,避免了塔吊与其它机械设备的碰撞,减少爬升次数,缩短工期,节约成本。针对超高层核心筒墙体厚度逐渐变薄、洞口位置不断变化的问题,研发了一种可调节支墩装置和一套高适应性塔吊支撑体系,解决了超高层动臂塔吊爬升附着的难题。通过有限元结构分析和局部结构加强,实现400mm厚度墙体的动臂塔吊外挂式附着,解决了墙体厚度过小、结构受力不足的难题。 2、项目根据施工需求特制加高动臂塔吊,结合BIM协调策划60m特制加高塔身的选择、60m特制加高动臂塔吊非标支撑系统设计、60m特制加高动臂塔吊安装施工技术等有明显创新。 3.2 超高层核心筒轻量化内顶外爬协同工作平台研发与应用 1、针对南宁华润中心东写字楼项目核心筒单向收缩,常规模架平台无法适应核心筒的复杂变化,项目采用内顶外爬模架系统,核心筒内采用顶模,核心筒外采用爬模,实现了模架系统的轻量化,同时实现水平结构与竖向结构同步施工。研发应用了超高层核心筒结构轻量化内顶外爬协同工作平台,各筒工作平台独立,组合自由,解决了核心筒平面收缩多变的施工技术难题。该工作平台轻量化,适应性强、安拆方便、节约工期、经济性高。 3.3 超高层施工全过程、全专业、全方位BIM技术 1、项目应用了AR、VR、互联网与BIM有机结合的新技术,建立了虚拟质量样板间和虚拟质量考核系统,丰富了超高层建模族库,建立了超高层建筑建模和交互标准,将新技术融入项目管理中。 2、研究成果解决了超高层施工全过程全专业全方位应用的结构设计复杂、专业系统碰撞多、多工种协调困难、垂直运输困难等技术难题。四、技术成熟度及适用范围南宁华润中心东写字楼的《超高层建筑安全绿色施工关键技术》,在超高层安全事故技术、绿色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对工程的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课题技术助力南宁华润中心东写字楼得以顺利竣工,在同类工程中可起到重要的借鉴指导作用。五、应用情况本课题之技术不仅助力南宁华润中心东写字楼项目的顺利竣工,而且在同类项目“贵阳百货大楼及周边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广州市广商中心项目”中也得到推广实用,充分发挥其技术的适用性和安全性。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9项、授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授权24项,省部级工法8项,发表论文48篇,编制3项广西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培养了相关专业管理人才及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野生稻近等基因系耐冷机制的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
登记号:202127340 分类号: Q949.4;Q946.2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李文兰、陈保善、章司晨、曾智驰
任务来源: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1.课题来源与背景 1)课题来源本课题“野生稻近等基因系耐冷机制的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批准号31560467)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背景冷害是制约我国水稻生产的关键问题之一。广西境内分布的普通野生稻资源丰富,本重点实验室前期已经从优异的广西普通野生稻耐冷性资源中鉴定出一批苗期耐冷性QTLs,其中耐冷品种DC907 是以强耐冷的野生稻 DP30为供体亲本,籼稻 9311 为受体亲本,杂交后与轮回亲本9311连续回交,经筛选得到的一株农艺性状优良的耐冷性清晰而稳定的近等基因系,遗传背景与轮回亲本 9311 基本一致。耐冷性近等基因系的获得,为研究耐冷基因的生理机制和分子机理提供了适当的材料,为水稻耐冷育种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尽管水稻耐冷性遗传机制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水稻应答低温冷害的代谢反应的知识仍然很少。本项目以不耐冷的水稻品种9311和耐冷近等基因系DC907- 2为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以及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鉴定出与耐冷相关的代谢物、代谢途径和相应的重要基因,为今后通过转基因技术鉴定耐冷基因和分析其生理生化功能奠定基础。本研究结果丰富了水稻感知应答低温冷害的机制性知识,为改良水稻品种的耐冷性和培育耐冷水稻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3.主要论点与论据本课题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以及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结合运用生物信息学、细胞生物学等方法,对野生稻近等基因系DC907(耐冷)和9311(不耐冷)耐冷机制的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进行研究。UHPLC- Q Exactive 获得的代谢组学数据通过PCA分析筛选得到48个代谢标记物,使用Pathway Enrichment Analysis分析筛选出可能参与生理变化的9条代谢途径。数据分析显示,在冷胁迫前中期,DC907显著的通路变化集中在抗氧化方面,如通过自身的谷胱甘肽代谢途径控制谷胱甘肽(还原型)的含量变化;代谢物原儿茶酸含量增加等。在冷胁迫中后期,DC907合成海藻糖含量变化显著,并且通过半胱氨酸与蛋氨酸代谢途径调控显著增加甲硫氨酸和蛋氨酸亚砜含量。在冷胁迫后恢复时期,对47个代谢标记物跟踪观察结果发现:参与三羧酸循环的有机酸和抗氧化方面物质增加。这些物质的变化符合前人的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冷胁迫下,参与TCA循环的有机酸、氨基酸类、苯丙素类和多胺类物质这几类物质大量增加,与有关研究冷胁迫的生理生化的反应结果相一致。 通过对转录组进行测序,发现新基因 2509个,鉴定出差异表达基因7506个。在冷胁迫1 d中,9311和DC907差异基因表达情况相似,其中β-淀粉酶、糖基转移酶、HOX、TIFY和WRKY71基因的表达量增加。在冷胁迫3 d中,DC907的DREB1B 、HSP81-1、GSTU1和泛素连接酶基因表达上调。在水稻9311和DC907中,随着冷应激时间的延长,DC907中有更多的冷应激基因参与调控。通过对不同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推测Ca2+信号转导、肌醇磷酸信号通路、植物激素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糖合成及能量物质代谢途径基因参与耐冷响应过程。通过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选出与DC907耐冷高度相关的hub基因,其中包括钙转运ATP酶、生长素应答蛋白和DREB2A编码基因。综上所述,通过课题实施筛选到了与水稻耐冷相关的代谢途径和与耐冷高度相关的目标基因。 4.创见与创新充分地利用广西普通野生稻耐冷性资源优势,进行水稻耐冷分子机理研究,发掘耐冷新基因,从而为改良水稻品种的耐冷性和培育耐冷水稻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是本项目的创见。水稻的耐冷性分子研究还基本处于基因定位阶段,低温胁迫下水稻体内代谢物的变化特征研究报道较少。鉴定与耐冷相关的代谢物和代谢途径,确定水稻耐冷相关的候选基因,是本研究的创新点。 5.社会经济效益本研究结果提供了水稻耐冷胁迫的分子生理机制新的知识,为进一步挖掘耐冷基因源和培育耐冷水稻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将来鉴定了耐冷基因的功能应用于水稻耐冷分子育种,必将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 网络环境下面向资源利用优化的物流业务自发现技术研究
登记号:202127341 分类号: [U-9];TP3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邓建新、张琦、宋咏春、范林胜、颜海娟、张海平、苏小根、范仁军、曹陈英、石先莲、闵浩、贺秋瑶、卫世丰
任务来源: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物流是当代经济的关键要素,随着物流需求的增长、绿色物流等的发展及经济转型的要求,迫切需要有效提高物流资源利用率。而物流供需双方对业务信息的互为协同感知是满足物流需求和资源利用优化的首要前提。提高物流资源供需双方关于业务信息的协同感知能力,对于解决物流服务的不足,优化资源利用,拓展中小物流企业的业务、推动经济转型和环境保护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商业价值。本成果在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网络环境下面向资源利用优化的物流业务自发现技术研究(项目号:71562002)”的资助下,基于物流平台化、数据驱动的运营趋势,为了全面提高网络环境下物流业务发现的效率与质量,从信息学、系统工程角度,系统地分析了物流业务发现过程的动力学行为,建立了网络环境下的物流业务自发现技术。已发表相关论文14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取得软件著作权4项。主要取得以下创新认识与成果:(1)全面系统地确定了物流业务发现过程及对资源利用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从信息驱动的物流业务发现过程和基于业务发现的物流信息平台运营发展两个角度建立了网络环境下物流业务发现过程的系统动力学的模型,揭示了网络环境下的物流业务发现的动力学行为。为物流信息平台(或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的系统性分析、建设与应用、运营决策提供了动态分析模型,可为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企业运营、投资提供预测和问题分析支撑。通过已有数据分析实验揭示了信息驱动下的物流业务发现过程主要因素及影响路径,得出影响信息驱动下物流业务发现过程的关键因素为担保风险和返程运价,影响物流业务发现水平的关键因素依次为信息发布模式、服务器处理能力、科研投入比例等;影响活跃用户量的关键因素依次为推广费用投入、信息发布模式、服务管理投入比例等;影响平台收益的关键因素依次为人均增值业务消费、推广费用投入比例和信息发布模式等。相关的部分分析和发现结果已经分享给广西百骏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辅助其进行相关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与运营优化。为我国物流信息平台的设计、建设及运营,无疑提供了优化措施和改进。(2)从资源视角出发,充分考虑物流供需主体的知识水平、发布、获取业务信息的个性化和业务需求特征,基于精益思想等,设计了网络环境下物流业务敏捷发现的精益流程,建立了网络环境下物流业务的协同感知模型、个性化服务模型、智能数字化敏捷匹配、运输车辆自主组合、货物自主组合(沿途货物发现)、支持配送组合发展协同配送的成本效益评估模型和软件系统。建立起了实现物流业务协同智能感知的个性化服务技术和敏捷匹配技术,即自发现技术。实现了互联网环境下的物流业务信息发现的自主化、敏捷化、智能化、协同化和优化,提高了物流供需主体对业务信息的协同感知和控制能力,使用户只需要发布需求即可实现业务的优化敏捷(自动)发现,减少了中间交互,不但能提高互联网环境下供需主体业务发现的准确性,也可大幅度提高业务发现智能程度和效率。从而实现网络环境下物流业务协同感知和发现的敏捷性,为提高物流业务的交易率、优化资源利用和优化物流信息平台的服务能力提供了一系列的新的技术支持。可广泛应用于物流信息平台、面向云制造的物流调度。(3)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物流业务交易涉及的多方协同控制需求,构建了面向业务交易的物流业务发现结果的多方协同响应控制模型,可实现匹配的业务的自动交易和控制;为便于交易方交易决策和提高多交易方的决策响应效率,保证物流业务执行及时性和达成率,考虑交易方决策博弈特性和决策支持信息获取需求,设计了物流业务决策依赖关键信息的表达规范和支持快速响应的决策支持系统,建立了考虑网络物流业务动态随机性的车货匹配概率预测方法和模型、有决策时间窗的匹配决策支持模型。为物流业务交易决策者提供了决策信息获取支持、选择匹配交易业务的最优方案和最佳决策时间点的支持。以上决策支持模型和系统拓展和完善现有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可大幅度减少交易方交易决策的信息获取时间,从而有效缩短决策者的决策响应时间,保证物流业务时效性和匹配结果的有效性,同时考虑了公共(共享)服务平台其业务动态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对业务匹配结果和决策者的影响,兼顾了物流业务交易者随时间动态变化的收益和风险,实现了物流供需者的决策优化,促使物流业务交易方的利益最大化,从而促进和优化交易,推动物流信息平台和网络环境下的物流业务运营。为优化物流信息平台功能及类似运营的共享服务平台的交易达成和决策支持提供的控制方向和方法。该成果不但丰富了对物流信息平台特征及其运营影响因素的认识,为物流信息平台设计、功能完善、发展和基于物流信息平台的业务发现质量提供控制方向;也为物流资源利用、协同物流、智能物流及网络信息利用获得了一些新的理论、认识,提供了提高我国物流资源利用率、运输敏捷调度的新的技术方法和模型。成果目前的业务发现模型主要以物流信息平台中的运输(配送)业务为主,对共享的仓库等服务的匹配需要根据功能属性要求更新匹配模型。
- 混凝土中钢筋腐蚀速率的概率预测方法
登记号:202127342 分类号: TU318;TU375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余波、刘姝妲、刘建波、陈正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受混凝土碳化和氯离子侵蚀作用的影响,在役钢筋混凝土结构往往发生钢筋腐蚀,导致耐久性退化。由于钢筋腐蚀速率是决定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退化快慢的关键参数,所以钢筋腐蚀速率的分析与预测对于在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服役寿命评估和维护加固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中钢筋腐蚀速率的概率预测方法,计算依据为国内外研究学者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的论文中所提出的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计算模型。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中钢筋腐蚀速率的概率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产生概率模型参数的随机样本点。确定概率模型参数的概率分布类型、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并利用蒙特卡洛法进行随机抽样,每个概率模型参产生 个随机样本点。(2)计算钢筋腐蚀速率的随机样本点。根据混凝土的水灰比 和氯离子含量 ,以及混凝土结构所在环境的温度 和相对湿度 ,结合步骤(1)中概率模型参数的随机样本点,利用钢筋腐蚀速率 的随机样本点计算模型,计算钢筋腐蚀速率 的随机样本点。(3)计算钢筋腐蚀速率的均值和标准差。根据步骤(2)中钢筋腐蚀速率 的随机样本,利用钢筋腐蚀速率 的均值和标准差计算模型,计算钢筋腐蚀速率 的均值 和标准差 。本发明能够根据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氯离子含量,以及混凝土结构所在环境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确定混凝土中钢筋腐蚀速率的均值和标准差,不仅能够合理描述混凝土中钢筋腐蚀速率的概率分布特性,而且还能够校准传统确定性经验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从而克服传统确定性经验预测模型无法描述混 凝土中钢筋腐蚀速率的概率分布特性所存在的缺陷,为在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评估、维护加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 确定混凝土中变形钢筋锚固长度设计值的方法
登记号:202127343 分类号: TU318;TU375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余波、唐睿楷、陈正、万伟伟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混凝土中变形钢筋具有足够的锚固长度才能保证工作应力在两者之间有效传递。 当混凝土中变形钢筋的锚固长度不足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就会产生相对滑移,从而使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降低。因此准确计算确定混凝土中变形钢筋的锚固长度设计值,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分析与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中变形钢筋锚固长度设计值的方法,属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分析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混凝土中变形钢筋锚固长度设计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混凝土中变形钢筋相对锚固长度的均值和标准差。根据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及变形钢筋的直径、拉应力和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计算混凝土中变形钢筋相对锚固长度的均值 和 。(2)构建混凝土中变形钢筋相对锚固长度的累积分布函数。根据步骤(1)确定的均值 和标准差 ,构建混凝土中变形钢筋相对锚固长度的累积分布函数 。(3)确定具有预定保证率的混凝土中变形钢筋的锚固长度设计值。根据步骤(2)构建的累积分布函数 ,绘制累积分布曲线,以预定保证率作为纵坐标绘制水平线与累积分布曲线相交,根据交点对应的横坐标值 计算具有预定保证率的混凝土中变形钢筋的锚固长度设计值 。本发明可以根据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及变形钢筋的直径、拉应力和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确定具有预定保证率的混凝土中变形钢筋的锚固长度设计值,从而克服传统确定性计算方法存在的技术缺陷,为混凝土中变形钢筋的锚固长度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 海洋水下区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的概率预测方法
登记号:202127344 分类号: TU318;TU375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杨绿峰、余波、陈正、黄国理、刘姝妲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在海洋水下区氯化物环境中,由于混凝土结构长期浸泡在海水中,导致海水中的腐蚀性氯离子很容易侵入混凝土内部,从而引起钢筋锈蚀和混凝土锈胀开裂。由于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是反映海洋水下区氯化物腐蚀环境作用的重要量化指标,同时也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定量分析与设计的重要边界条件,所以建立海洋水下区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的预测方法,对于海洋水下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分析与服役寿命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涉及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的预测方法,具体是一种海洋水下区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的概率预测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洋水下区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的概率预测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海洋水下区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的随机样本点计算模型。根据海水氯离子浓度、混凝土的水胶比和暴露时间,建立海洋水下区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 的随机样本点计算模型。(2)确定海洋水下区不同种类混凝土的概率模型参数的统计特征值,并产生概率模型参数的随机样本点。根据混凝土的种类,确定概率模型参数的概率分布类型、均值 、标准差 和相关系数 。根据概率模型参数的概率分布类型、均值 、标准差 和相关系数 ,利用蒙特卡洛法进行随机抽样,每个概率模型参数产生 个随机样本点。(3)产生海洋水下区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的随机样本点,计算海洋水下区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的均值和标准差。将步骤(2)中产生的概率模型参数 的随机样本点依次代入步骤(1)中的海洋水下区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的随机样本点计算模型,产生海洋水下区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 的 个随机样本点,根据海洋水下区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 的均值 和标准差 的计算模型,计算海洋水下区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 的均值和标准差 进而确定海洋水下区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 的概率密度函数。本发明不仅能够合理描述海洋水下区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的概率分布特性,而且可以校准传统确定性模型的预测精度,从而克服传统确定性模型存在的技术缺陷,为海洋水下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分析与服役寿命预测提供参考依据,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 一种测定水泥基材料中钢筋脱钝临界氯离子浓度的装置
登记号:202127345 分类号: TU318;TU375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余波、卢金马、黄俊铭、杨绿峰、李静、陈正、万伟伟、张正鑫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砂浆、混凝土等水泥基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大坝和港口等工程结构中。外部环境中的侵蚀性氯离子通过扩散、对流、迁移等方式不断地向水泥基材料内部传输,在氧气和水分充足的条件下,当水泥基材料中钢筋表面的氯离子浓度达到临界氯离子浓度时,钢筋钝化膜就会发生破坏,致使钢筋发生腐蚀,从而影响工程结构的正常使用功能和承载安全性。因此,准确测定水泥基材料中钢筋脱钝的临界氯离子浓度,对于工程结构的耐久性评估和服役寿命预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有关水泥基材料中钢筋脱钝临界氯离子浓度的试验测试方法主要包括自然暴露法、自然渗透法和电场加速法等,前两种方法由于测试周期过长,很难满足工程需要。电场加速法利用外加电场的方式加速外部溶液中的氯离子向水泥基材料内部迁移,通常仅需几天时间就可以获取测试数据,所以得到广泛应用。但已有的装置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钢筋电极环面上各点离待测试件暴露面的距离不同,导致工作电极测试面上各点的氯离子浓度和脱钝时刻不同。(2)由于砂浆、混凝土等水泥基材料为非均质材料,已有电场加速法装置的每个待测试件仅预埋单根工作电极,利用单根工作电极的测试结果难以准确测定水泥基材料中钢筋脱钝的临界氯离子浓度。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能够快速准确测定水泥基材料中钢筋脱钝临界氯离子浓度的试验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定水泥基材料中钢筋脱钝临界氯离子浓度的试验装置,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水泥基材料中钢筋的耐蚀性能。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定水泥基材料中钢筋脱钝临界氯离子浓度的装置,组成元件包括待测试件、氯离子电迁移装置以及电化学测试装置,所述待测试件为预埋多根钢筋电极的水泥基材料圆柱体试件,氯离子电迁移装置由直流电源、导线、电解质水槽、阳极导电板、阴极导电板、支撑架、橡胶套筒和不锈钢喉箍组成,电化学测试装置由电化学工作站、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参比电极、测试导线、数据线、电脑主机和显示器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能够加速氯离子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传输,显著缩短试验测试周期,同时能够判定待测试件中多根钢筋电极的测试面是否发生脱钝,从而快速准确地测定水泥基材料中钢筋脱钝的临界氯离子浓度,为工程结构的耐久性评估和服役寿命预测提供参考,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 基于聚β-环糊精主客体策略和核酸等温信号放大技术增强荧光偏振分析新技术及用于病原体多元检测
登记号:202127346 分类号: O6;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胡坤、姚迪、吕远霞、刘晨思、雷文娟、徐家瑶、符水、黄华奎、刘小潜、谭莉、陈雯婷
任务来源: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复杂体系中,对特定目标物高灵敏检测在生命医学、临床检验、药物分析、环境分析、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miRNA、癌胚抗原(CEA)、儿茶酚胺、抗坏血酸等物质在生物体内水平异常表达与某些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相关;黄曲霉毒素B1等是强致癌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因此,构建简单、高灵敏的检测方法用于这些化合物的检测意义重大。本项目主要采用核酸适配体、核酸等温信号放大技术、核酸链杂交反应以及纳米材料等设计纳米探针,分别构建基于荧光偏振及荧光的信号放大方法用于目标物高灵敏的检测;这些方法简单、快速,展现出良好的特异性、高的灵敏度等特点;同时这些方法应用于相关疾病或实际生物样品中检测,取得了较好的分析检测结果。针对基质辅助激光解析质谱用于小分子及复杂体系中化合物检测的弊端,以及顺二醇类化合物的检测意义,设计一锅法合成硼酸功能化的有机共价材料,通过硼-顺二醇的亲和作用富集复杂体系中小分子顺二醇,实现直接基质辅助激光解析质谱检测分析,并将该质谱探针用于辣椒等实际样本中顺二醇类物质的富集及检测。同时,在本项目的支持下,合成了基于喹啉席夫碱配体的金属铜配合物,对其与人血清白蛋白、DNA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并对其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进行初探。本研究为复杂体系中目标物的高选择性检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同时为复杂体系中大量生化物质的检测提供可供借鉴的参考方法。
- 脑启发计算平台高效立体互连架构及其通信可靠性研究
登记号:202127347 分类号: G31;G30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刘俊秀、蒋建明、罗玉玲、丘森辉、岑明灿、万雷、黄星月、付强
任务来源: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项目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 脉冲神经元网络关键生物细胞的计算模型优化与可扩展性分析。研究分析了神经元网络的关键生物细胞的生物动力学特征、电学特性以及信息交互机制,重点对其计算模型进行分析及优化,在保留其生物学特性的前提下,降低模型计算复杂度,并且在性能需求和计算成本之间取得平衡,保障关键细胞在大规模系统实现时的可扩展性。2) 脉冲神经网络立体硬件互连通信架构。研究设计了基于三维片上网络技术的神经元节点互连通信方案,构造了类生物神经网络的层次化硬件互连结构;研究了片上脉冲神经网络的层次化互连策略,使用脉冲数据包的交互通信来构建不同层级的立体通信模型;研究了脉冲神经网络的任务映射算法,根据神经网络系统任务模型对节点互连的拓扑结构以及通信模型进行求解和分析,在通信时延、吞吐率以及功耗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性能。3) 脉冲神经网络立体通信架构通信可靠性保障机制。研究构建适用于脉冲神经网络立体通信架构的微路由器架构,根据不同的交通路况及状态,具有流量自适应调节的仲裁机制,同时针对电子器件不同的损耗/错误模型,研究设计了仿生的硬件容错架构,为神经元间大量的数据通信提供保障,最终构建具有高吞吐量、低时延以及高可靠性的脉冲神经网络立体通信系统。4) 实验系统搭建及功能验证。采用典型测试数据集和实际应用场景对神经网络系统进行功能验证,详细分析神经细胞硬件节点以及立体通信互连机制的吞吐率、时延、可靠性以及可扩展性;结合不同实现方案之间的性能对比与功耗分析的实验结果,探索出一套高效优化的硬件互连与通信机制。本项目取得了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了22篇学术论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8人次,培养硕士研究生8人。
- 面向加密图像的信息隐藏模型与方法
登记号:202127348 分类号: TP39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唐振军、王金艳、孙容海、刘鹏、王利娥、宋娟、李秀琴、劳欢、鲁泉峰、黄紫晴
任务来源: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本成果的选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加密图像的信息隐藏模型与方法”(编号:61562007)。该项目采用隐写编码、优化技术和数据插值等理论和技术,研究面向加密图像的信息隐藏新模型与新方法。 信息隐藏是信息安全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可用于隐蔽通信、内容认证、版权保护等方面。本项目以加密图像为研究对象,采用编码技术、数据插值、直方图平移、预测技术、差分压缩、多层位平面嵌入等理论与技术,研究面向加密图像的信息隐藏新模型与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利用编码技术、直方图平移、差分压缩、多层位平面嵌入、同态加密等理论与技术,提出多种基于单幅加密图像的大容量图像信息隐藏方法,如基于方向编码和二维置乱的加密图像可逆信息隐藏方法、基于自适应编码策略的加密图像可逆信息隐藏方法、基于编码压缩的加密图像可逆信息隐藏方法、基于稀疏编码和预测误差的加密图像可逆信息隐藏方法、基于差分压缩的加密图像可逆信息隐藏方法、基于块像素差值直方图平移的加密图像可逆信息隐藏方法、基于像素预测和加性同态的加密图像可逆信息隐藏方法、基于二层像素差值的加密图像可逆信息隐藏方法、基于多层位平面嵌入的加密图像大容量可逆信息隐藏方法等。研究随机插值技术,建立可保持加密图像直方图近似均匀分布的随机插值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层位平面嵌入技术研究信息隐藏模型及方法,设计出基于加密图像随机插值的信息隐藏方法。研究抛物线插值、曲面插值、改进线性插值等插值理论与技术,建立基于数据插值的图像可逆信息隐藏模型及方法,如基于抛物线插值的图像可逆信息隐藏模型及方法、基于曲面插值的加密图像可逆信息隐藏模型及方法、基于插值技术和参考矩阵的图像可逆信息隐藏方法等。研究秘密数据分割、分段秘密数据格式及自动重组、预测误差平移等技术,建立面向多图像的信息隐藏方法,如基于预测误差平移的双图像可逆信息隐藏方法、基于位移坐标的双图像可逆信息隐藏方法、基于最小失真像素坐标选择的改进双图像可逆信息隐藏方法、面向大文件的多载体图像信息隐藏方法、基于权重的多备份图像隐藏方法等。研制多个图像信息隐藏软件,为实际应用提供工具支持。 本项目发表论文51篇,其中SCI期刊论文38篇(一区5篇),EI论文38篇,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推荐A类期刊论文2篇,CCF推荐B类期刊论文5篇;申请10件国家发明专利(获授权4件),获授权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件;培养青年教师4名,培养硕士生17名,其中13名已获硕士学位。项目成果促进了加密图像信息隐藏的发展,为我国构建具有自主创新的信息安全系统提供理论与关键技术支援,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 基于喹啉衍生物构筑的稀土单离子磁体的磁构关系与慢弛豫机理研究
登记号:202127349 分类号: O6;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邹华红、秦小焕、刘冬成、刘子源、黄旭科、付小小、全汉柏、汪海玲
任务来源: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单离子磁体,结构简单,便于调控,易于计算,为科学家研究弛豫机理提供了最简单的模型,可以通过控制单核分子的局域配体场对称性和强弱实现对零场分裂性质的调控。其中稀土基单离子磁体,因稀土离子的f电子由于未淬灭的轨道角动量而具有较大的磁矩和磁各项异性往往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而备受关注。本项目以喹啉衍生物为配体,开展镝基单离子磁体的磁构关系和慢弛豫机理的研究。系统研究了基于喹啉衍生物的镝基单离子磁体的合成方法与条件,为进一步设计合成镝基单离子磁体提供理论和实验实例。总结了镝基单离子磁体的晶体结构与磁学性能间的构效关系;通过配体修饰,引入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团,总结了配体结构对镝基单离子磁体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为调节镝基单离子磁体结构与弛豫行为提供实验依据和参考;系统的研究不同对称性的晶体场对镝基单离子磁体磁行为的调控规律;运用从头算和密度泛函理论等方法进行理论研究,获得影响镝基单离子磁体弛豫过程相关因素的信息,深入探讨慢弛豫的过程和机理,为进一步的实验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项目研究对拓展及深化镝基单离子磁体的研究,开发具有应用价值的单离子磁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项目合成配合物55例,共发表SCI论文23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3项。协助培养研究生3名,独立培养在读研究生4名。项目研究完成了预定的目标。
- 基于量子信号表示模型的类型转换和量子小波变换研究
登记号:202127350 分类号: TP391;TP18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黎海生、夏海英、彭慧玲、祝常健、梁艳、李春雨、陈晓、鲁健恒、薛帆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由于量子信号处理兼有量子计算和传统信号处理的优点,是解决存储和高效处理海量视觉数据问题的一条重要探索途径,蕴含着巨大应用前景。首先,本项目分析比较了现存的量子信息表示模型(包括量子图像表示模型和量子信号表示模型)在存储信息方面的优缺点,提出了量子整数信号表示模型GNEQR,并进一步提出了量子实数示模型QRDS、两个量子复数表示模型QCDSA 和QCDSE,并设计了不同表示模型之间的类型转换,其创新和意义为:充分利用量子叠加态的特性,实现了量子整数信号、量子实数信号和量子复数信号的高效存储以它们之间的类型转换,为量子信号的后续算法提供基础支撑。其次,项目提出多层Haar 小波变换、单层D(4)小波变换和基于量子周期延拓多层D4量子小波变换,并设计了相应的量子实现线路。此外,还对诸如量子小波变换的多维量子小波变换进行性能分析。在这方面的该研究不仅为研究工作“量子图像加密算法”提供核心工具算法支撑,还有望为量子小波变换在量子信号处理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一种可行方案。最后,项目设计了基本量子算术运算器,包括量子加法器、量子减法器,量子比较器和量子乘法器;利用量子信号表示模型,设计出量子矩阵运算线路,并应用量子算术运算器,实现量子图像的二值化算法和均值滤波算法。总结这些研究成果,获得第九届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一项;发表了SCI论文10篇,其中SCI一区期刊论文4篇;获得已经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出版了英文学术专著一部;在该研究方向培养了4名硕士研究生。本项目研究的量子信号表示模型和量子小波变换为量子小波变换在量子信号处理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也为将来量子计算机进行海量视觉数据处理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
- 漓江流域鳜种质资源遗传特征及其重要生产性状相关功能基因研究
登记号:202127351 分类号: S917.4;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宾石玉、陈敦学、蒋骄云、叶泉清、汪建华、张方亮、徐蕾、胡姜丽
任务来源: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鳜是我国重要的名贵水产养殖品种之一,漓江流域鳜是我国鳜种质资源的重要来源。近年来,由于受旅游船、工农业污染、酷渔滥捕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漓江流域野生鳜分布区迅速缩小,资源急剧衰退。目前漓江流域鳜类资源家底还未完全清楚;漓江上中下流之间由于鳜长期适应性进化形成的明显不同的生态种群的遗转学差异以及多样性形成的分子机制尚未解析;此外,阐明有关品种基因组学特征以及重要经济性状相关功能基因的挖掘对于深度开发利用鳜类资源,促进名贵鱼类养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项目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漓江流域鳜种质资源遗传特征及其重要生产性状相关功能基因研究31560718”,总经费46.8万元,起止时间为2016年01月至2019年12月。 ②研究目的与意义本项目拟采用形态学、线粒体基因组学、SSR分子标记等技术,在全面系统地对漓江水域鳜鱼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而对同一水域不同品种和同一品种不同地理种群间进行遗传结构、分子标记比较研究,从分子水平揭示漓江流域鳜的种质特性、遗传多样性和适应性进化分子机制,为鳜鱼的种群鉴定、种质资源保护以及养殖选种应用等提供依据。此外,还将选择两个具有明显优势生产性状的品种进行转录组学特征比较分析,筛选优良生产性状相关功能基因,为鱼类基因资源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③主要论点与论据研究获得漓江流域鳜类种质资源(翘嘴鳜、大眼鳜、斑鳜和波纹鳜)及其形态结构参数;翘嘴鳜、大眼鳜、斑鳜和波纹鳜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分别为16496bp、17002bp、16585bp和16499bp,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75、4.13、3和3, 杂合度分别为0.83、0.85、0.70和0.66,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69、0.59、0.62和0.52,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3、0.49、0.55和0.45。四种鳜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72;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76;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0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3;克隆分析了鳜FST基因、翘嘴鳜UCP3、KLF15、Keap1、 USP7基因的序列及其结构组成,探讨了鳜FST基因及翘嘴鳜UCP3基因在不同胚胎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本研究为从分子水平探讨漓江流域鳜的种质特性、遗传多样性奠定了基础,为鳜类的种群鉴定、种质资源保护以及养殖选种应用等提供了依据。 ④创见与创新 从多层次分析漓江水域鳜类资源的种质特征和遗传结构,以及与生产性状相关功能基因筛选,查清该水域鳜类资源以及种群遗传特征和环境适应性的机制。 ⑤社会经济效益及存在的问题 社会经济效益:漓江是我国重要的水域和鱼类资源库,而鳜类是该水域鱼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深度开发鳜类资源、合理保护和利用有着重要的理论和指导生产应用意义,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漓江环境压力和人为破坏,漓江流域鳜类野生资源数量锐减,实验材料采集难度越来越大,这些都不利于鳜类种质遗传基础、种质鉴定、群体遗传结构等研究的开展。 ⑥历年获奖情况 无。
- 硫化氢供体导向的山楂酸系列抗肿瘤衍生物研究
登记号:202127352 分类号: R914.4;R914.5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程克光、黄家艳、张江玉、苏春华、莫伟彬、张琚政、盛莉鑫、孙立、柳军、郑媛婷、陈振锋
任务来源: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① 课题来源与背景因临床抗肿瘤药大多具有明显毒副作用和耐药性,因而寻求高效低毒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具有迫切需要性。基于硫化氢供体可大大提高载体的抗肿瘤活性,本项目选择硫化氢供体作为功能基,和以抗肿瘤活性报道为主、毒性很低的天然产物山楂酸为研究载体,经各种方式高效制备山楂酸-硫化氢供体衍生物。继而开展抗肿瘤活性、LDH细胞毒、原药稳定性、H2S释放能力、细胞水平上抗肿瘤机制的各项指标、体内代谢动力学和抑瘤率的研究。经定性定量分析判定结构影响下的H2S释放能力与抗肿瘤活性、毒性、代谢、排泄以及抗肿瘤机制各指标的关系,阐明引入硫化氢供体功能基对山楂酸抗肿瘤活性的影响,建立硫化氢供体结构与抗肿瘤活性和代谢的关系模型,最终筛选出具有较明确作用靶点和机制的新型高效、低毒山楂酸–硫化氢供体衍生物。为进一步揭示硫化氢供体分子在肿瘤领域的作用奠定基础,开发其潜在的临床价值。 ② 研究目的与意义选择在生物活性领域初露锋芒的天然产物山楂酸作为本项目的研究载体,和在肿瘤领域的研究报道不尽相同,但整体趋势却是大都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而且毒性很低的硫化氢供体作为功能基,经各种方式连接而高效制备山楂酸-硫化氢供体衍生物,并对这些衍生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毒性测试,稳定性研究,抗肿瘤机制研究,H2S释放能力检测,体内代谢动力学以及抑瘤试验。通过对比不同硫化氢供体功能基、连接链以及山楂酸A环对目标产物的体外、体内活性的影响,判定这些结构影响下的H2S的释放与抗肿瘤活性以及毒性的对比关系,最终阐明引入硫化氢供体功能基对山楂酸活性的影响,为开发基于天然药物硫化氢供体衍生物的研究奠定基础。 ③ 主要论点与论据主要研究进展:合成得到系列山楂酸-硫化氢供体衍生物,并做了抗肿瘤体外测试。重要结果:根据前期合成的化合物以及抗肿瘤测试结果,调整了实验合成方案,得到系列山楂酸类似物-硫化氢供体衍生物;并得到抗肿瘤活性高,选择性好的重点化合物。关键数据:研究内容的动物实验部分可准确看到体内动物抑瘤实验效果良好,对各种器脏的损伤极低。应用前景:根据现有肿瘤药物的肝损伤毒性,这次得到的重点化合物因体内抑瘤效果好,对各器脏的损伤极低,可以成为潜在的抗肿瘤开发分子。 ④ 创见与创新目前关于硫化氢的潜在治疗性应用主要集中在神经、心血管系统,而硫化氢对肿瘤细胞作用的研究报道却不尽相同,但整体趋势是硫化氢供体分子大都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而且毒性很低,这将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潜在的新方式。因此本项目以天然产物山楂酸作为母体化合物,引入H2S供体部分,深入开展硫化氢对肿瘤疾病的研究,开发其可能潜在的临床价值。 ⑤ 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目前并未产生实际经济效益。 ⑥ 历年获奖情况:无
- 新型动态和双参量测量布里渊光纤传感技术和机理的研究
登记号:202127353 分类号: O439;TN2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胡君辉、林浩山、潘福东、萧华鹏、梁维刚
任务来源: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高性能光纤传感器在基础设施、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双参量或者多参量同时测量是新型光纤传感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项目实施以来,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干探测和双边带探测的,能进行动态应变和温度同时传感的BOTDA传感技术,对工作频率点的选择做了理论模拟分析,实验上对双参量同时传感做了充分的研究,最终在10.6km的传感光纤上实现了一个温度事件和2个应变引起的低频(7.00Hz 和10.00Hz)振动事件的同时传感测量,实现了3m的空间分辨率,1.2°C温度精度和0.67Hz 频率测量分辨率,该方案在一些需要对温度和动态应变进行同时测量的场合有潜在的应用。为了实现双参数传感,提出并实验证实了一种高性价比的温度和液体折射率光纤传感器,该传感器由在Sagnac光纤圆环中嵌入保偏-D形光纤结构构成。实验研究了该传感器的温度和折射率特性,利用不同谐振波谷具有不同的温度和折射率响应特性,实现了温度和折射率的同时测量,温度和折射率灵敏度分别达到1.804nm/°C 和131.49nm/RIU。采用拉伸法和光纤光栅实现了对金属丝杨氏模量的测量,该方法在选材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设计和实现了一种七芯光纤-保偏(MCF-PM)光纤结构的温度传感器,传感器获得最高-2.38nm/℃的温度灵敏度,36dB干涉谱消光比。设计实现了基于单模光纤-保偏光纤-单模光纤(SPS)的光纤结构高灵敏度曲率和温度传感器,实验获得 59.849nm/m-1 曲率灵敏度和1.678nm/°C温度灵敏度。设计了基于布里渊激光器移频的BOTDA系统、动态分布式布里渊光纤传感方案、单端结构动态测量的布里渊光纤传感系统、基于脉冲编码和边沿滤波法的光纤光栅振动测量系统、基于D型光纤环形镜远程pH值监测装置和融合OTDR和弱反射光栅的振动传感方案。在微纳米尺度下,研究了热扰动和针尖形状对基于粘附力微纳米颗粒的拾取操作的影响研究,为后续开展微纳尺度光学传感提供理论支撑.
- 基于双席夫碱配体的单核镝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登记号:202127354 分类号: O6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陈自卢、于水、梁福沛、梁宇宁、刘冬成
任务来源: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本项成果来源于课题“醇胺簇基磁性材料的磁学性质调控与开关效应研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执行期限为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 我们拟探索各种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可逆改变配体场种类或强度,达到可逆调控簇合物结构及其金属离子的自旋状态或磁交换种类与强度,系统研究热、光、电及压力等外部刺激诱导的各种类型的结构可逆变化导致的磁学性质开关效应,开发新型磁性材料,为磁性材料在分子水平的信息存储、磁化学传感器、自旋电子学等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有关稀土Dy(III)分子磁性材料的研究一直以来都饱受科学研究者们的青睐,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对磁性材料的要求也随之增加,要求磁性材料制造的器件不仅要大容量、小型化、高速度,而且还有要具有可靠性、耐久性和低成本的特点。此外,磁性材料以应用磁学技术为理论基础,与其他科学技术相互渗透、交叉,已逐步成为现代高新技术群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不同的有机配体构建具有SIM(单离子磁体)行为的新型磁性可调Dy(III)配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公开了两个基于双席夫碱配体的单核镝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这两个配合物分别为配合物1或配合物2,其中配合物1的化学式为[Dy(H3L)2Cl2]Cl·EtOH,配合物2的化学式为[Dy(H3L)2Cl2H2O]Cl·3H2O,其中H3L表示1,3-二(2-羟基萘亚甲基胺基)-丙烷-2-醇;配合物属单斜晶系,I2/c空间群;配合物2属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本发明所述两个配合物制备方法简单、产率较高、重复性好,且均具有场诱导的单离子磁体行为,可以用于制备磁性材料。
- 环庚三烯酚酮与邻菲啰啉混配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登记号:202127355 分类号: O6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陈自卢、莫稀玉、储波、梁福沛、刘东成、梁宇宁、张铭玲
任务来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本项成果来源于课题“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分子基磁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为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项目执行期限为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研发新型高效抗肿瘤药物乃当务之急,我们拟选择和设计能有效调控金属离子配位环境与金属离子间磁交换作用获得分子基磁体的配体与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的天然有机配体或有机合成配体,将它们同时与第一过渡系顺磁金属离子、镧系金属离子及铂等金属离子配位合成兼具分子基磁体行为与抗肿瘤活性的同核、杂核多功能金属配合物,将分子基磁体行为与抗肿瘤活性融为一体。以金属离子的选择与组合、两类主配体的改变与官能团的修饰以及辅助配体的变化调控目标配合物的磁学性质与抗肿瘤活性,以其磁学性能调控其抗肿瘤活性。探索单分子磁体行为与抗肿瘤活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协同效应,揭示此类配合物的抗肿瘤机制。这在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实现抗肿瘤药物的磁性调控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研发过程中,我们意外筛选出一例具有较好抗肿瘤活性的环庚三烯酚酮与邻菲啰啉混配锌配合物。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庚三烯酚酮与邻菲啰啉混配锰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取环庚三烯酚酮、邻菲啰啉和二价锰盐置于有机溶剂中,溶解后调节体系的pH=9.3-9.5,所得混合液于加热条件下反应,反应物冷却,有晶体析出,即得;其中,所述的二价锰盐为氯化锰和/或一水硫酸锰;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腈,或者是乙醇和甲醇的组合物。申请人的试验表明,该配合物对某些癌细胞(如宫颈癌Hela细胞株和胃癌MGC80-3细胞株)具有与顺铂相当抑制活性,但其对正常细胞的毒性比顺铂更小。
- [5+2]环加成高效构筑二氮杂环庚烷的方法研究及其在失眠药Suvorexant骨架修饰中的应用
登记号:202127356 分类号: O629;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莫冬亮、苏桂发、马小盼、陈春华、邹宁、闭红艳、石维敏、王治新
任务来源: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1) 课题的来源与背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环加成高效构筑二氮杂环庚烷的方法研究及其在失眠药Suvorexant骨架修饰中的应用”,项目编号:21602037。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硝酮参与的环加成反应作为一种直接构建杂环化合物的策略,是非常具有挑战的一个研究课题。目前报道的硝酮参与[5+2]环加成反应大部分受限于反应条件或者有限的底物类型。本研究设计N-烯基-α, β-不饱和硝酮与异腈酸酯进行[5+2]环加成反应,反应经历两个关键步骤:首先N-烯基硝酮与异腈酸酯经过[5+2]环加成反应形成七元环中间体。七元环中间体经过脱羧反应,然后N上的双键发生异构化,进而发生分子内的亲核进攻并关环,生成二氮杂环庚烷产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5+2]环加成反应高效、高选择性地构建二氮杂环庚烷的普适性,同时将所发展的这类方法学应用到一些含二氮杂环庚烷核心骨架活性分子的合成中,对失眠药suvorexant类似物进行修饰,为该类失眠药的修饰提供简单高效的方法,为进一步更深入的研究与利用奠定基础。 (3) 创见与创新 本研究建立了系列N-烯基硝酮与异腈酸酯、苯炔、炔酸酯和亚甲基环丙烷等进行[3+2]环加成/[3,3]重排串联反应,高效构建二氮杂环壬烷化合物。在不同条件下探讨了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的调控,拓展了构建二氮杂环壬烷底物的应用范围。深入研究了N-烯基硝酮参与的[3+2]环加成/[3,3]重排串联反应构建氮杂九元环骨架以及稠环吲哚啉生物碱。设计了N-烯基硝酮进行新型的氧转移反应,实现了N-烯基硝酮与烯酮进行[5+2]环加成/[1,3]重排串联反应构建2-吡啶取代的?-内酯衍生物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对部分药物分子进行了修饰,分别合成了双吲哚生物碱以及P2Y1抑制剂。 (4) 主要论点与论据 本项目主要依据硝酮参与的环加成反应作为一种直接构建杂环化合物的策略,通过设计烯基硝酮参与的环加成反应与重排策略相结合,进一步合成以前方法中不能合成的特色氮杂环化合物。研究发现:烯基硝酮可以与不同的亲电试剂(炔酸酯,亚甲基环丙烷,芳炔等)进行[3+2]环加成/[3,3]重排串联策略合成一系列二氮杂环壬烷,稠环吲哚啉、螺茐基稠氮杂环,稠环喹啉等重要的氮杂环化合物。 (5) 社会经济效益和存在的问题 该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所发展的环加成/重排策略合成一系列含中环氮化合物的吲哚或吡啶生物碱。并对部分药物分子进行了修饰,分别合成了双吲哚生物碱以及P2Y1抑制剂。通过合成的方法,解决天然产物中很难分离得到的活性分子,将有利于快速发现新型先导化合物。进行改良药物分子的耐药性以及新的生理活性,同时发展绿色合成方法,避免带来环境污染,同时又能解决药物分子的来源问题,这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药的成本,解决人民的健康和用得上药的问题。然而,目前部分合成工艺尚缺少系统研究,以及二次放大。需要探索出二次放大的流程工艺,成本低的工艺路线,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6) 历年获奖情况 本项目完成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以N-烯基硝酮为原料,建立了[3+2]/[3,3]重排串联策略高效构建二氮杂九元环化合物的新方法;发展了N-烯基硝酮与烯酮发生[5+2]环加成/[3,3]重排反应高效构建吡啶取代的?-内酯化合物;基于硝酮的合成方法学,发展了二芳基碘盐和Chan-Evans-Lam偶联反应分别选择性地对N-O键化合物进行N-芳基/烯基化合成硝酮的系列新方法,并进一步研究了N-烯基硝酮的反应活性。 该项目已发表论文21篇,影响因子大于4.0的论文17篇,其中Green Chem. 3篇,Org. Lett. 3篇, Adv. Synth. Catal. 8篇,J. Org. Chem. 3篇。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2篇论文为Green Chemistry封面论文,1篇论文入选Eur. J. Org. Chem.封面论文。受邀在第八届岭南有机化学论坛上做邀请报告1次,受邀在日本东京大学参加第17届Tateshina有机会议做邀请报告1次,受邀在泰国2018年纯粹应用化学国际会议作口头报告1次,受邀在第三届中南有机化学论坛作大会报告1次。
- 一种1.5亿像素无人机载航摄相机
登记号:202127357 分类号: P23;[P24]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理信息测绘院
主要完成人员:张祖宇、黄铭、覃允森、蒋小海、余松梅、傅毓、姚茂阐、诸葛生生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柳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一、技术背景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使用无人机搭载数码相机进行航空摄影测量,已经成为了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手段的有力补充。伴随着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兴起,多镜头的航摄相机系统也得到了发展。目前可以实现倾斜摄影的常见的相机系统包括单镜头、双镜头、3镜头和5镜头相机系统。相同的作业条件下,四种相机系统的影像拍摄范围依次增大,影像采集效率依次升高。现有的多镜头倾斜摄影相机存在像素不够高、成像质量不够好、成像范围小等的不足,限制了其在倾斜摄影测量中的应用。二、实用新型内容(一)要解决的问题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现提供一种1.5亿像素无人机载航摄相机,具备拍摄速度更快,相机稳定性更好,高速成像的质量更好,影像采集幅宽更大,采集效率更高,可应用于更大区域、更高空间分辨率的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任务的特点。(二)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1.5亿像素无人机载航摄相机,包括相机,所述相机有3个,分别为左侧相机、右侧相机和下侧相机,左侧相机的右边连接有右侧相机,下侧相机安装于左侧相机和右侧相机的下方,所述左侧相机上方安装有45°左斜角度支架,左侧相机侧方面板上连接有相机左斜角度固定面板支架,所述右侧相机上方安装有45°右斜角度支架,右侧相机侧方面板上连接有相机右斜角度固定面板支架,所述下侧相机面板上安装有相机正摄固定面板支架,下侧相机面板下方安装有相机热靴固定板,下侧相机的后方连接有相机正摄固定支柱,所述左侧相机、右侧相机和下侧相机后方连接有碳纤维减震台面,碳纤维减震台面上安装有空气阻尼减震器,碳纤维减震台面的右侧底部安装有三控相机同步器。进一步的,所述左侧相机、右侧相机和下侧相机均通过相机热靴固定螺丝固定于碳纤维减震台面上。进一步的,所述45°左斜角度支架、45°右斜角度支架和相机正摄固定面板支架均通过固定螺丝分别安装于左侧相机、右侧相机和下侧相机的面板上。进一步的,所述三控相机同步器通过三根快门线分别连接左侧相机、右侧相机和下侧相机。进一步的,所述空气阻尼减震器有4个,以对称的布局安装于碳纤维减震台面的左下方、左上方、右下方和右上方。(三)有益效果 ?本相机左、右、下侧相机,均为3个佳能5DS单反相机,单个相机的像素数为5000,整个相机系统长宽尺寸约为29cm×29cm,总重量约为4.5KG,左侧相机和右侧相机的安装倾角均为45°并且都配置50mm焦距的镜头,下侧相机下视相机配置35mm焦距的镜头,这样拍采集效率更高,图片像素高、成像质量好。 ?本相机45°左斜角度支架、45°右斜角度支架和相机正摄固定面板支架均通过固定螺丝分别安装于左侧相机、右侧相机和下侧相机的面板上,左侧相机、右侧相机和下侧相机均通过相机热靴固定螺丝固定于碳纤维减震台面上,这样安装相机稳定性更好,高速成像的质量更好,影像采集幅宽更大。 ?本相机空气阻尼减震器有4个,以对称的布局安装于碳纤维减震台面的左下方、左上方、右下方和右上方,空气阻尼减震器的作用为实现消除或减轻飞行过程中飞机震动对相机的影响,在拍摄过程中,相机能平稳,高速成像的质量更好。 ④本相机三控相机同步器通过三根快门线分别连接左侧相机、右侧相机和下侧相机,由飞控系统传来的控制信号进入到三控相机同步器,然后输出个同步信号,经过快门线传输到3个相机,从而控制各个相机的同步曝光,操作简单方便,易上手。
- 一种15控摄影测量相机同步器
登记号:202127358 分类号: P23;[P24]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理信息测绘院
主要完成人员:廖之平、韩健、孙时钟、胡应剑、余松梅、兰庆丰、吴文玲、李威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柳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一、技术背景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使用无人机搭载数码相机进行航空摄影测量,已经成为了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手段的有力补充,形成了无人机数字低空遥感这一崭新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新兴的倾斜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三维建模,并且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多相机倾斜摄影测量系统的发展进一步地提升了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实用性。使用多相机系统进行倾斜摄影测量,可以快速获取地物更丰富的侧面信息,又可以提高倾斜影像采集的作业效率,此时,需要一个相机同步器来控制多个相机同步曝光,一次只需要发出一个指令,就可以使各个相机尽可能在可接受的一个很小的时间差内同步成像,更好地保证像片在成像时间上的有序性和空间位置上的连续性。在无人机高速飞行的过程中,很小的时间差都会造成所拍摄像片对应地面的地理位置相差较大,即不能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或者距离间隔进行成像。这会造成影像之间的重叠度差异较大,不利于后续的实景三维建模数据处理。目前,双镜头、3镜头和5镜头的倾斜摄影相机系统已经应用于实际的倾斜摄影测量任务中,相应的相机同步器也得到了发展和应用,不过,包含更多相机的倾斜摄影测量相机系统以及相应的相机同步器还很少得到关注,实际应用更少,因此,急需一种15控摄影测量相机同步器以解决多达15个相机的倾斜摄影相机系统同步成像的问题。二、实用新型内容(一)要解决的问题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现提供一种15控摄影测量相机同步器,可以控制同步成像的相机数量多,时间同步的精度高,实用性高。(二)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15控摄影测量相机同步器,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下方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电路板的一端的上表面设置有短路信号输入端口、电源控制盒和电源指示灯,所述电源控制盒的一侧设置有短路信号输入端口,所述电源控制盒的另一侧设置有电源指示灯,所述电路板远离短路信号输入端口的一端的上表面设置有短路信号输出端口,所述短路信号输入端口和短路信号输出端口之间设置有电阻、光耦、工作状态显示灯和继电器,所述电阻的一侧设置有光耦,所述电阻和光耦并排排列,所述电阻和光耦的一侧设置有工作状态显示灯,所述工作状态显示灯的一侧设置有继电器。进一步的,所述短路信号输入端口、电源控制盒和电源指示灯并排排列。进一步的,所述短路信号输出端口的数量为十五个,十五个所述短路信号输出端口并排排列。进一步的,所述电阻、光耦、工作状态显示灯和继电器的数量均为十五个,十五个所述工作状态显示灯并排排列,十五个所述继电器并排排列。(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可以控制同步成像的相机数量多,能够实现多达15个相机的倾斜摄影的同步成像,保证获取的影像数据符合倾斜摄影的要求与实景三维建模的需要。 ?时间同步的精度高,实用性高,满足无人机高速飞行下多个相机精确同步成像的需要。 ?体积小,质量轻,可以方便地安装在倾斜摄影相机系统中。 ④结构简单,采用的电路元器件易于获取,制作简便,成本低,还易于改造为可以控制更多数量相机同步成像的相机同步器,设计的相机同步器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不仅可以用于倾斜航空摄影测量领域,也可以用于地面近景摄影测量中多相机系统同步成像的控制。
- 一种无人机载2.5亿像素倾斜摄影相机
登记号:202127359 分类号: P23;[P24]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理信息测绘院
主要完成人员:肖明虹、陈钊、周培诚、孙时钟、蒋文革、张中晓、傅毓、周忠波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柳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一、技术背景倾斜摄影测量主要利用无人机搭载摄影相机拍摄地表地物的正下方影像和各个侧面的倾斜影像,从而为后续的实景三维建模奠定数据基础。目前可以实现倾斜摄影的常见的相机系统包括单镜头、双镜头、3镜头和5镜头相机系统。相同的作业条件下,四种相机系统的影像拍摄范围依次增大,影像采集效率依次升高。现有的多镜头倾斜摄影相机存在像素不够高、成像范围小等性能短板,限制了其在倾斜摄影测量中的应用,因此需要一种无人机载2.5亿像素倾斜摄影相机。二、实用新型内容(一)要解决的问题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倾斜航空摄影测量以及进一步的大比例尺测图作业的需求的问题,现提供一种无人机载2.5亿像素倾斜摄影相机,具有高像素、高稳定性、更大像幅的优点。(二)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无人机载2.5亿像素倾斜摄影相机,包括碳纤维减震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减震台面的中央设置有相机A,相机A的顶端设置有相机正摄固定面板支架;所述碳纤维减震台面的左端设置有相机B,相机B的前端设置有相机前斜角度固定面板支架;所述碳纤维减震台面的上后设置有相机C,相机C的左端设置有相机右斜角度固定面板支架;所述碳纤维减震台面的右端设置有相机D,相机D的后端设置有相机后斜角度固定面板支架,相机后斜角度固定面板支架的前端左右两侧设置有45°后斜角度支架,45°后斜角度支架通过固定螺丝与相机后斜角度固定面板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碳纤维减震台面的前端设置有相机E,相机E的右端设置有相机左斜角度固定面板支架,所述相机E的右端设置有5控相机同步器,5控相机同步器通过螺丝与碳纤维减震台面固定连接,5控相机同步器的左端设置有快门线,快门线与相机A、B、C、D、E均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碳纤维减震台面为“十”字形构件。进一步的,所述相机B、C、D、E的安装倾角均配置有50mm焦距的镜头,相机A配置有35mm焦距的镜头,相机A、B、C、D、E均为像素数5000的佳能5DS单反相机。进一步的,所述相机B、C、D、E的侧端均设置有空气阻尼减震器,4个空气阻尼减震器对称的布局在碳纤维减震台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相机B和相机D上端均设置有相机热靴固定板,相机热靴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相机热靴螺丝,相机热靴固定板通过相机热靴固定螺丝分别与相机B和相机D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相机C和相机E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相机热靴固定螺丝,相机热靴固定螺丝分别与相机C和相机E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无人机载2.5亿像素倾斜摄影相机,相机B、C、D、E的安装倾角均配置有50mm焦距的镜头,相机A配置有35mm焦距的镜头,相机A、B、C、D、E均为像素数5000的成像性能优异的全画幅的佳能5DS单反相机,确保5个相机成像的空间分辨率在相同水平,可以拍摄得到高像素数、高清晰度的影像;采用了稳固而有韧性的相机支架与固定结构,相机B、C、D、E的侧端均设置有空气阻尼减震器,空气阻尼减震器可以基本消除飞行震动对相机稳定成像的影响;相机A、B、C、D、E的同步成像由5控相机同步器控制实现,同步的时间精度在千分之一秒到万分之一秒的水平,可以满足无人机高速飞行下多个相机同步成像的需要。 ?专门用于实现多角度的倾斜摄影测量,相比于已有的基于其他单反相机的双镜头或3镜头的倾斜摄影相机系统,或者基于微单相机的5镜头倾斜摄影相机系统而言,其成像的像素数更高,拍摄速度更快,相机稳定性更好,高速成像的质量更好,影像采集幅宽更大,采集效率更高,可应用于更大区域、更高空间分辨率的倾斜摄影测量任务。
- 一种1亿像素摇摆式倾斜摄影测量相机
登记号:202127360 分类号: P23;[P24]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理信息测绘院
主要完成人员:张祖宇、温久民、李恩远、孙时钟、傅毓、潘福军、董超、史荣政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柳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一、技术背景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使用无人机搭载数码相机进行航空摄影测量,已经成为了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手段的有力补充,形成了无人机数字低空遥感的崭新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倾斜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城市实景三维建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伴随着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兴起,多镜头的航摄相机系统也得到了发展。目前常见的用于实现倾斜摄影测量的相机系统主要包括双镜头、3镜头和5镜头相机系统。这类相机系统多为固定角度成像,并且大都搭载在固定翼无人机上。这样的无人机相机设备所拍摄像片的像素不高,成像范围不高,不利于后续的三维建模数据处理,同时整体拆装繁琐。二、实用新型内容(一)要解决的问题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现提供一种1亿像素摇摆式倾斜摄影测量相机,具备所拍摄像片的像素高,成像范围更宽和易于拆装和维护的优点。(二)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1亿像素摇摆式倾斜摄影测量相机,包括设备安装架和相机,所述相机安装在设备安装架上,相机与设备安装架活动连接,所述设备安装架上还安装有飞控系统、方形块和摇摆动力数字舵机,设备安装架包括矩形框、安装框和定位块,定位块位于方形块的两侧,定位块固定连接安装框的侧壁,安装框的侧壁还固定连接有飞控系统、方形块和摇摆动力数字舵机,飞控系统通过导线与摇摆动力数字舵机电性连接,方形块位于飞控系统与摇摆动力数字舵机的内侧,安装框的底端与矩形框固定连接,矩形框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相机,相机倾斜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方形块通过导线连接有差分GPS定位模块。进一步的,所述飞控系统通过导线连接有飞控GPS导航模块。进一步的,所述差分GPS定位模块电性连接飞控GPS导航模块。进一步的,所述摇摆动力数字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摇摆动力拉杆,摇摆动力数字舵机通过摇摆动力拉杆连接相机。(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1亿像素摇摆式倾斜摄影测量相机,包括设备安装架和相机,相机安装在设备安装架上,相机共有两台,两台相机协同合作可以拍摄得到高像素数、高清晰度的影像,具有较宽的像幅,有利于后续的三维建模数据处理,设备安装架上还安装有飞控系统、方形块和摇摆动力数字舵机,使用差分GPS定位系统,可以记录像片成像时刻更精确的位置信息,相比于搭载单相机的旋翼机或者搭载其他非摇摆式成像的双相机的旋翼机而言,其成像范围更宽,进行倾斜摄影测量的作业效率更高,从而降低了作业成本,采用简单、稳固的相机系统结构和轻便的支架,相机拆装方便。
- 一种轻小型无人机软体安全油箱
登记号:202127361 分类号: P23;[P24]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理信息测绘院
主要完成人员:张祖宇、周培诚、韩健、陈钊、李林刚、温久民、肖明虹、孙时钟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柳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一、技术背景近年来无人机快速发展,不仅可应用于农作物保护,还可用于电力巡线,森林消防监护以及安保等多个领域。无人机根据使用需求分为电力驱动和燃油驱动两种,电力驱动的无人机通常飞行时间较短,燃油驱动的无人机飞行时间较长。而燃油驱动的无人机的有效载油量直接影响其续航时间指标,基于无人机机重和外形的限制,燃油箱设计应力求充分利用有限的结构空间,但现有的无人机油箱均为硬质油箱,质量重,体积大,安装时还需借助平底托架将其固定在机身底部,无形中又增加了无人机的飞行重量,使得无人机的续航时间减短,因此需要一种轻小型无人机软体安全油箱来解决上述问题。二、实用新型内容(一)要解决的问题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现提供一种轻小型无人机软体安全油箱,克服了现有无人机油箱材料材质硬,质量重,体积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轻小型无人机软体安全油箱,包括油箱体,所述油箱体顶部设置有注油嘴,所述油箱体的内侧面设置有固定带,所述油箱体的前面设置有一个出油嘴和一个备用油嘴,所述出油嘴上安装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上安装有出油控制连接阀。 上述结构中,所述油箱体采用 PVC 软质塑料制成,不仅重量轻,且可根据无人机的内舱结构发生变形,因此可放置在无人机内舱内,而无需额外增加固定装置,使无人机在飞行时重量大大减轻,从而提高无人机的续航时间。进一步的,所述油箱体采用 PVC 透明塑料高温压制而成,所述油箱体的壁厚为0.8mm。进一步的,所述注油嘴与所述油箱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厚垫,所述注油嘴利用胶水通过高温压烫方式固定在所述油箱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出油嘴和所述备用油嘴并列设置,且两者与所述油箱体的连接处也设置有加厚垫,所述出油嘴和所述备用油嘴利用胶水通过高温压烫方式固定在所述油箱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出油管为 PVC 透明塑料管,通过插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出油嘴上。 进一步的,所述出油控制连接阀为截止阀,通过插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出油管端部。 (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油箱体不仅重量轻,且可根据无人机的内舱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几何形变,充分利用无人机有限的机舱空间,避免增加无人机的额外飞行重量,从而提高续航时间。
- 托臂支撑架在腔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登记号:202127362 分类号: R47;R473.6
主要完成单位: 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谢斌、杨东霞、赵敏、林桂娟、罗善珍、宁群、彭博东、黄良章
任务来源:玉林市科学技术局
推荐部门:玉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一、课题来源、背景 1、课题来源 科研项目《托臂支撑架在腔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属2019年玉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合同编号:玉市科201912009。项目类别:科技攻关。文件编号:玉市科[2020]12号文件,已验收结题。 2、项目采用技术背景外科临床诊治的主要手段为手术,伴随腔镜技术的完善发展,腔镜手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腔镜手术和传统手术的差别则是手术过程中前者具有清晰的视野,同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手术后有助于病情恢复。对于腔镜手术而言,扶镜医生对于手术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的研究有:(1)自制手术辅助架适用于单人下操作完成简单的腹腔镜手术,但有局限性,如手术操作复杂、炎症粘连重、需要不断调整方向、术中出血多等手术不适合,灵活性无法与人手相比。(2)、扶镜医生手臂搁在麻醉头架上,安装简便,但支撑面积小,时间长会出现手臂酸麻,麻醉头架过于靠近术野容易折断摄像线,麻醉架过于靠近病人头侧,不利于麻醉医生观察。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于是展开该项目研究。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1、技术原理使用托臂支撑架,改善扶镜医生的扶镜方法,确保视野的稳定性及患者的手术安全,腔镜手术中应用支撑面板可以解决扶镜医生因长时间悬空扶镜出现手臂酸麻,手臂抖动, 采用锁紧座固定,可根据需求360°调节支撑面板方向及高度,支撑面板锁紧匙也可根据手术需求 360°旋转调节,形成双关节调控随意迈向的特点,保持腔镜系统图像稳定,减少因扶镜医生手臂晃动干扰手术中断次数、中断持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手术患者安全的目标;改善主刀医生、扶镜医生的舒适度。 2、性能指标选用2019年1-6月300例腔镜手术,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扶镜医生未使用托臂支撑架为传统的扶镜方法,观察组扶镜医生使用托臂支撑架为改良的扶镜方法,两组扶镜医生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手术结束,即时采用问卷方式调查扶镜医生舒适度,以手臂是否酸痛展开调查,对照组扶镜医生手臂出现酸痛症状为100%,观察组手臂出现酸痛症状为20%,观察组扶镜医生舒适度优于对照组。(2)对比两组腔镜手术中因扶镜医生手臂晃动干扰手术中断次数、中断持续时间。对照组干扰中断次数平均12次/例,3秒/次;观察组中断次数平均5次/例,1秒/次,观察组手术中的中断次数与中断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撰写论文1篇,发表论文1篇;2020年8月28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名称:腔镜手术中使用的托臂支撑架。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本研究结合我们前期的研究结果,确认了托臂支撑架在腔镜手术中的作用。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1、技术的成熟程度:本研究通过在临床中的应用,通过相关数据采集,确定了其在临床中的效果。整个研究符合伦理委员会要求,成果切实可行,安全可靠。 2、适用范围:可作用于长时间的腔镜手术。 3、安全性:(1)改善工作环境的条件,保护医护人员职业安全。腔镜手术中采用托臂支撑架可有效处理扶镜医生由于长时间悬空扶镜而产生的手臂酸麻和抖动现象,进而减少扶镜医生手臂肌肉损伤的现象。(2)确保腔镜系统的稳定性,减少扶镜医生手臂晃动影响手术次数,并且减少其中断持续时间。主刀医生不容易出现视觉疲劳,提升视野判断正确性。(3)保证手术安全实施,降低麻醉并发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将手术时间减少,进而将手术消耗成本降低,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目前玉林已有3家医院对该项目的托臂支撑架进行使用,效果满意。由于时间、经费及科研条件的限制,本课题未能进行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比研究。六、历年获奖情况 1、2019年9月25日《托臂支撑架在腔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改善项目,荣获由玉林市护理学会举办的第三届玉林市护理质量改善成果展示会:三等奖。 2、2020年11月《腔镜手术室中使用的托臂支撑架》荣获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视中国网举办的第五届全国临床创新与发明大赛:三等奖。
- 一种可调式精密加工装置
登记号:202127363 分类号: TH;TH6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凤锦珠宝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梁懿婷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贺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一、课题背景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式精密加工装置。激光雕刻加工是激光系统最常用的应用,根据激光束与材料相互作用的机理,大体可将激光加工分为激光热加工和光化学反应加工两类,激光热加工是指利用激光束投射到材料表面产生的热效应来完成加工过程,包括激光焊接、激光雕刻切割、表面改性、激光镭射打标、激光钻孔和微加工等,现阶段对工件进行雕刻时,普遍用于激光加工装置,但是目前激光加工在雕刻加工时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现有的激光加工无法调节夹具对小型工件进行夹紧,如果直接再放工作台上面容易影响工件雕刻的精准度,因此导致小型雕刻工件无法雕刻,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调式精密加工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二、技术原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精密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式精密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底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滑槽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两个第一轴承,所述滑槽的内部卡接有与滑槽相适配的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滑槽内部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一螺纹孔并与两个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托板,每个所述托板的上表面均固定镶嵌有两个第二轴承,两个所述托板的上方均设有推板,每个所述推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每个所述推板的上方设有两个第二螺纹杆,两组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端均分别贯穿两组第二螺纹孔并与两个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推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二通孔。两组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滑环,每个所述推板的上方均设有两个滑杆,两组所述滑杆的底端贯穿两组滑环并延伸至两个推板的下方,两组所述滑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压板,每个所述压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两组所述弹簧的上表面均与滑环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工作台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设有皮带,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工作台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腿,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雕刻机构,所述工作台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下方均设有防滑垫,两组所述防滑垫的上表面均与支撑腿的底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底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第一皮带轮的右侧。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与电机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提示灯,所述提示灯位于控制开关的右侧。三、创造性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一种可调式精密加工装置,通过设置有弹簧,利用弹簧的回弹力,使压板带动滑杆向下滑动,并且带动压板对雕刻工件进行夹紧,可以对雕刻工件进行缓冲,避免夹紧时雕刻工件出现损坏,导致影响雕刻工件的销售量,通过利用电机产生的动力,使连接杆带动第二皮带轮旋转,并且通过皮带带动第一皮带旋转,同时带动第一螺纹杆进行转动,使滑块带动托板移动,可以对不同大小的雕刻工件进行夹紧,避免出现小型工件无法雕刻的问题。
- 黄金饰品3D打印控制软件V1.0
登记号:202127364 分类号: TP;TP3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凤锦珠宝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罗锐锋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贺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一、课题背景 黄金饰品3D打印控制软件是一款专为黄金饰品研发的3D打印控制软件,该软件通过有线或WiFi无线网络连接用户的3D打印机,还可以监测打印机的温度、工作进度、剩余线材量,另外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该软件也可以实现3D建模,凭借其完善的CAD工具,用户能够建造优秀黄金饰品模型,最终通过该软件制造出来。二、技术原理 主要功能:结构扫描、饰品设计、通用设置、操作管理、打印机连接、3D打印。操作和界面解说主要是对软件的基本的操作的内容和信息进行介绍的操作,帮助使用者更好的使用软件系统。在桌面上双击系统的图标就会弹出用户登录的界面,从这个界面中可以到有用户名和密码需要输入,输入完成之后点击登入按钮。而且必须在用户名与密码同时输入正确的情况下才能通过认证登录成功,账号和密码必须有正确才可以登录该软件进行使用操作,如果不能正确登录该软件,将无法正常使用该软件。点击“登录”按钮。通过验证后,进入主页面。进入系统后,会看到系统的主页面,包括结构扫描、饰品设计、通用设置、操作管理、打印机连接、3D打印,该界面是软件系统的主要的操作界面,根据界面的展示,使用者可以更好的操作软件系统。功能按钮区:使用者可以在该区域进行软件的操作与使用;系统提示区域:对系统的操作进行提示的区域。 结构扫描功能就是对黄金饰品3D打印控制软件中结构进行扫描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看到结构扫描情况,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结构扫描功能的操作界面。饰品设计功能就是对黄金饰品3D打印控制软件中黄金饰品进行设计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看到饰品设计界面,根据显示可以看到设计内容,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饰品设计功能的操作界面。通用设置功能是对黄金饰品3D打印控制软件中通用设置进行查看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看到设置信息,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通用设置功能的操作界面。操作管理功能就是对黄金饰品3D打印控制软件中操作进行管理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看到管理内容,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操作管理功能的操作界面。 打印机连接功能就是对黄金饰品3D打印控制软件中打印机进行连接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看到连接状态,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打印机连接功能的操作界面。 3D打印功能就是对黄金饰品3D打印控制软件进行3D打印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看到打印内容,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3D打印功能的操作界面。系统设置模块主要是对系统的主要操作进行设置的管理模块。点击退出系统按钮,就给出相应提示,是否确定要退出系统,确定退出,直接点击退出系统按钮,则系统就会关闭,如需再次使用系统,则会回到我们的第一步操作,就是点击桌面的图标即可。三、创造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软件系统采用J2EE+WEBLogic+?SQLServer模式编写,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该软件,用户可以更方便地连接打印机,进行3D打印操作。 2、通过该软件,用户可以监测打印机的温度、工作进度、剩余线材量,提高工作效率。 3、通过该软件,可以帮助用户实现3D建模,凭借其完善的CAD工具,用户能够建造优秀黄金饰品模型,最终通过该软件制造出来。
- 快走丝切割机加工系统V1.0
登记号:202127365 分类号: TP;TP3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凤锦珠宝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罗锐锋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贺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一、课题背景 快走丝切割机加工系统采用开放式人机界面和智能加工技术,提高快走丝线切割机床地实用性,可在系统中绘制好的各类待加工图形,进行模拟加工,使得系统可以通过可视化的图形进行加工控制,满足各种特殊性能的材料和各种复杂表面及微细、精密、薄壁以及低刚性零件加工。二、技术原理 主要功能:工艺统计、设备控制、工艺预警、模型树、工艺设计、资料维护。操作和界面解说主要是对软件的基本的操作的内容和信息进行介绍的操作,帮助使用者更好的使用软件系统。在桌面上双击系统的图标就会弹出用户登录的界面,从这个界面中可以到有用户名和密码需要输入,输入完成之后点击登入按钮。而且必须在用户名与密码同时输入正确的情况下才能通过认证登录成功,账号和密码必须有正确才可以登录该软件进行使用操作,如果不能正确登录该软件,将无法正常使用该软件。点击“登录”按钮。通过验证后,进入主页面。进入系统后,会看到系统的主页面,包括工艺统计、设备控制、工艺预警、模型树、工艺设计、资料维护,该界面是软件系统的主要的操作界面,根据界面的展示,使用者可以更好的操作软件系统。功能按钮区:使用者可以在该区域进行软件的操作与使用;系统提示区域:对系统的操作进行提示的区域。 工艺统计功能就是对快走丝切割机加工系统中工艺进行统计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看到工艺统计信息,根据显示可以看到界面内容,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工艺统计功能的操作界面。 设备控制功能就是对快走丝切割机加工系统中设备进行控制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看到设备控制界面,根据显示可以看到控制内容,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设备控制功能的操作界面。工艺预警功能就是对快走丝切割机加工系统中工艺预警进行设置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设置预警信息,根据显示可以看到设置情况,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工艺预警功能的操作界面。模型树功能就是对快走丝切割机加工系统中模型树进行预览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根据模型树显示内容知道模型树信息,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模型树功能的操作界面。工艺设计功能就是对快走丝切割机加工系统中工艺设计样式进行查看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看到工艺设计界面,根据显示可以看到设计信息,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工艺设计功能的操作界面。资料维护功能就是对快走丝切割机加工系统中生产资料进行维护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资料信息并进行编号维护。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资料维护功能的操作界面。系统设置模块主要是对系统的主要操作进行设置的管理模块。点击退出系统按钮,就给出相应提示,是否确定要退出系统,确定退出,直接点击退出系统按钮,则系统就会关闭,如需再次使用系统,则会回到我们的第一步操作,就是点击桌面的图标即可。三、创造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软件系统采用J2EE+WEBLogic+?SQLServer模式编写,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该软件,可以提高快走丝线切割机床地实用性。 2、通过该软件,用户可在系统中绘制好的各类待加工图形,进行模拟加工,使得系统可以通过可视化的图形进行加工控制。 3、通过该软件,可以满足用户各种特殊性能的材料和各种复杂表面及微细、精密、薄壁以及低刚性零件加工。
- 饰品精雕机控制系统V1.0
登记号:202127366 分类号: TP;TP3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凤锦珠宝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罗锐锋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贺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一、课题背景 饰品精雕机控制系统是一款对金银饰品进行雕刻的设备控制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对雕刻设备的参数进行有效微调,实现对饰品的精加工操作。同时,该系统还可以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防止设备出现异常故障,导致加工出现误差。该系统结构稳定,便于管理,可以对整个后台数据直接进行存储和管理分析, 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和稳定。二、技术原理 主要功能:数据采集、参数设定、记录设置、图形校准、参数核对校准。操作和界面解说主要是对软件的基本的操作的内容和信息进行介绍的操作,帮助使用者更好的使用软件系统。在桌面上双击系统的图标就会弹出用户登录的界面,从这个界面中可以到有用户名和密码需要输入,输入完成之后点击登入按钮。而且必须在用户名与密码同时输入正确的情况下才能通过认证登录成功,账号和密码必须有正确才可以登录该软件进行使用操作,如果不能正确登录该软件,将无法正常使用该软件。点击“登录”按钮。通过验证后,进入主页面。进入系统后,会看到系统的主页面,包括数据采集、参数设定、记录设置、图形校准、参数核对校准,该界面是软件系统的主要的操作界面,根据界面的展示,使用者可以更好的操作软件系统。功能按钮区:使用者可以在该区域进行软件的操作与使用;系统提示区域:对系统的操作进行提示的区域。 数据采集是指在饰品精雕机控制系统内,针对雕刻机的参数数据进行采集的一个功能,对采集完的数据根据时间进行排序,根据时间进行查询。 参数设定是指在饰品精雕机控制系统内,针对雕刻机采集来的数据参数进行设定,根据设定的参数方案用雕刻机进行工作雕刻成不同的产品。记录设置是指在饰品精雕机控制系统内,针对雕刻机采集来的数据参数进行记录设置的一个功能,这个功能可以把每一次的参数进行记录,针对记录结果进行修改、存储等。图形校准是指在饰品精雕机控制系统内,针对雕刻机要雕刻的图形进行选择、美化、设置、录入的一个功能,通过这个功能才可以使图形导入进系统内图形参数校准。 参数核对校准是指在饰品精雕机控制系统内,针对雕刻机要雕刻的图形的参数进行核对和校准的一个功能,可以使雕刻参数更加准确和适用。系统设置模块主要是对系统的主要操作进行设置的管理模块。点击退出系统按钮,就给出相应提示,是否确定要退出系统,确定退出,直接点击退出系统按钮,则系统就会关闭,如需再次使用系统,则会回到我们的第一步操作,就是点击桌面的图标即可。三、创造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软件系统采用IntelliJ IDEA 15.0.2的开发工具,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该软件,用户可以对雕刻设备的参数进行有效微调,实现对饰品的精加工操作。 2、通过该软件,可以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防止设备出现异常故障,导致加工出现误差。 3、通过该软件,可以对整个后台数据直接进行存储和管理分析,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和稳定,提高稳定性,便于管理。
- 一种便于老茶叶热揉的茶叶揉捻机
登记号:202127367 分类号: S;S35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昭平县鹊鸣春茶业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陈伟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贺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一、课题背景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老茶叶热揉的茶叶揉捻机。在对茶叶加工中,先对茶叶进行杀青后,需要对茶叶进行揉捻,揉捻能使茶叶形成卷紧弯曲的外形,使茶叶的体积缩小,便于后续炒干等加工步骤,且揉捻能适当的破坏茶叶细胞,增加茶叶的香味,而人工揉捻茶叶费时费力,且需要对工人进行相关培训,增加了茶叶的生产成本,且不利于制茶企业对茶叶的批量生产,于是便需要用茶叶揉捻机代替传统人工揉茶,增加生产效率。传统茶叶揉捻分为冷揉和热揉两种,冷揉指茶叶杀青后,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揉捻,便于较嫰茶叶的揉捻成条,而热揉则是针对老叶揉捻,由于老叶中的淀粉和糖含量较多,趁热揉捻有利于增加叶表物质的粘稠度以及使老叶纤维素软化,便于成条,而传统茶叶揉捻机仅仅能对茶叶进行冷揉,影响老叶的成型效果,以及泡茶的口感。二、技术原理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老茶叶热揉的茶叶揉捻机,具备便于老叶揉捻,增温热揉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老茶叶热揉的茶叶揉捻机,包括机盘,所述机盘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从动脚,所述机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动脚,所述机盘下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机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揉叶盘,所述机盘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不锈钢揉桶,所述不锈钢揉桶的内腔活动套接有压茶盖,所述压茶盖的上表面设置有热风腔,所述热风腔的下表面开设有出风口,所述热风腔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热丝,所述热风腔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吹风电机,所述不锈钢揉桶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三脚架,所述三脚架与主动脚和从动脚通过曲柄活动连接,所述三脚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与压茶盖通过横臂活动连接。精选的,所述热风腔的形状呈圆柱形。精选的,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六个,且所述出风口在每两个电热丝中间均有一个。精选的,所述电热丝的数量为六个,且所述电热丝在热风腔内呈横向等角度排列。精选的,所述吹风电机的吹风方向为对着热风腔的腔壁吹风。三、创造性: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设不锈钢揉桶增温结构,使得机械在对老叶进行揉捻时,可以同时对茶叶进行升温,保障茶叶被揉捻时的温度,避免了在对老叶进行揉捻时,只能进行冷揉,使老叶加工后的香味无法达到最佳,影响茶叶的口感。 2、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设螺旋吹风机构,使得吹风电机吹出的风力在热风腔呈螺旋形向下吹风,并被电热丝加热后,使得从出风口吹向不锈钢揉桶桶底的风为热风,达到持续增温的效果,避免了底层茶叶在揉捻的过程中,无法达到热揉的温度,导致上层茶叶为热揉,底层为冷揉的情况发生。
- 一种具有温控和通气功能的茶叶发酵设备
登记号:202127368 分类号: S;S35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昭平县鹊鸣春茶业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诸勇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贺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一、课题背景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发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温控和通气功能的茶叶发酵设备。茶叶发酵是指茶叶进行酶性氧化,形成茶黄素、茶红素等深色物质的过程,发酵茶在发酵的过程中,茶叶中的内含化学物质发生了不少转化,茶性也渐渐变得较为温和,减少了对人体肠胃的刺激性。在茶叶发酵过程中,影响发酵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温度、湿度和叶片的含水量,存在许多可人为降低的影响因素。因此,我们需要提供一种具有温控和通气功能的茶叶发酵设备。二、技术原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温控和通气功能的茶叶发酵设备,通过透明玻璃观察窗查看茶叶发酵情况,使用气泵调节发酵室内的通气量来充分供氧,并利用温度传感器感应发酵时段的温度,使用温控器控制发酵室内的电加热管发热来调整温度的高低,以改善茶叶不同时段需要的发酵温度,整体结构的设计提高了茶叶发酵的品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温控和通气功能的茶叶发酵设备,包括有由发酵室和控制室组成的发酵车,所述发酵室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发酵板,所述发酵室的内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灯盘,所述灯盘内通过灯座插接安装有电加热管,所述灯盘的一端通过导线与温控器电性连接,所述温控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控制室的内侧,且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探头穿过隔板与发酵室的内部连通,所述隔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矩形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插接有气泵,所述气泵通过气管分别接通有通气罩和中空带孔的换气板,所述换气板设于发酵室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发酵车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设置为四组。优选的,所述发酵室的外部铰接有第一箱门,所述第一箱门的板面上设有透明玻璃观察窗。优选的,所述控制室的外部铰接有第二箱门,所述第二箱门的板面上设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板面上设有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的一端通过导线与气泵电性连接,且所述气泵设置为F35-PD高正压无刷微型气泵,且所述操作面板的板面上还设有温控器。优选的,所述发酵室的内底部滑动连接有上端开口设置的收纳盒,且所述发酵室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条状的滑座,所述滑座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发酵板的一端与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发酵室的内侧固定连接中空的线盘,所述线盘的一侧与两组垂直设置的灯盘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灯盘的导线通过线盘与温控器电性连接。三、创造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透明玻璃观察窗查看茶叶发酵情况,使用气泵调节发酵室内的通气量来充分供氧,并利用温度传感器感应发酵时段的温度,使用温控器控制发酵室内的电加热管发热来调整温度的高低,以改善茶叶不同时段需要的发酵温度,整体结构的设计提高了茶叶发酵的品质。
- 一种可充分烘干的茶叶加工用干燥装置
登记号:202127369 分类号: S;S35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昭平县鹊鸣春茶业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朱雅风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贺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一、课题背景本实用新型属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充分烘干的茶叶加工用干燥装置。茶叶从采摘到制成茶叶成品中间需要很多步骤,其中干燥就是制茶中必不可少的一步,目前茶叶在进行烘干操作时,都是工作人员手动摆放茶叶,容易导致茶叶摆放的不够均匀,造成干燥程度有所差异,影响了茶叶的烘干质量,同时影响整体加工的效果。二、技术原理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充分烘干的茶叶加工用干燥装置,解决了烘干时,手动摆放茶叶导致茶叶摆放不均匀,造成茶叶干燥的程度有差异,影响茶叶的烘干质量,同时影响整体加工效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充分烘干的茶叶加工用干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左侧两个所述支撑腿和右侧两个支撑腿的相对面均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设置有滚轮,两个所述滚轮的表面套接有同一个传送带,左侧两个所述支撑腿的顶端与两个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的相对面分别与漏斗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下表面与轮子的下表面搭接,所述轮子的上表面与放置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左侧面与两个承载框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框的左侧面与两个支撑架的右端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架的相对面分别与电机的上下两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旋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旋轴的表面套接有轴承,所述螺旋轴的表面设置有螺旋叶。所述烘干箱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烘干箱的左侧面与清理刷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烘干箱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电热板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漏斗位于传送带的上方,所述清理刷位于传送带的上方,所述传送带位于两个通孔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放置框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搭接,所述放置框位于两个承载框的下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轴承设置在承载框的左侧面,所述承载框位于传送带下方,所述承载框的下表面开设有开口,所述放置框位于开口的正下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清理刷为V型设置,所述清理刷的下表面为钉齿设置。三、创造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可充分烘干的茶叶加工用干燥装置,通过设置漏斗、传送带、清理刷、承载框、放置框、电机、螺旋轴、螺旋叶、烘干箱和电热板,当需要对茶叶进行烘干时,首先从漏斗放入茶叶至传送带上表面,同时传送带带动茶叶向右移动经过清理刷,清理刷对茶叶进行梳理均匀,同时多余的茶叶通过清理刷清理至传送带两侧下方的承载框内,然后再通过螺旋轴和螺旋叶转动,将茶叶通过开口集中到放置框内,同时传送带表面梳理后的茶叶输送至烘干箱,茶叶通过电热板加热烘干,即完成对茶叶的烘干,本装置可以实现对茶叶的均匀摆放,避免了对茶叶烘干时干燥程度有差异,同时能够保证茶叶的烘干质量。 2、该可充分烘干的茶叶加工用干燥装置,通过设置清理刷,便于对传送带表面的茶叶进行梳理,能够使传送带表面的茶叶分布更加均匀,同时能够清理出多余的茶叶,通过设置电机、螺旋轴和螺旋叶,便于对承载框内的茶叶进行移动。 3、该可充分烘干的茶叶加工用干燥装置,通过设置清理刷为V型,能够在对茶叶梳理的同时,能够把多出的茶叶导至传送带的两侧,通过设置凹槽,对轮子起导向作用,防止放置框左右晃动,同时保证放置框前后移动更加流畅,通过设置轮子,便于放置框前后移动,同时便于取出茶叶。
- 加工黄金的磨刀机设备控制软件V1.0
登记号:202127370 分类号: TP;TP3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东荣黄金珠宝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郑万高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贺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一、课题背景 加工黄金的磨刀机设备控制软件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为控制核心器件,辅以触摸屏、变频器、步进电机驱动器及气压传动等现代控制设备,以提高磨刀机的自动化程度和控制精度,系统稳定,安全可靠,充分发挥机床效能,扩展和延续机床的使用寿命,从而使机床达到稳定,正常使用和满足实际加工的要求。二、技术原理主要功能:操作界面、程序设计、首饰建模、设备操作、图纸改造、性能分析。在桌面上双击系统的图标就会弹出用户登录的界面,从这个界面中可以到有用户名和密码需要输入,输入完成之后点击登入按钮。而且必须在用户名与密码同时输入正确的情况下才能通过认证登录成功,账号和密码必须有正确才可以登录该软件进行使用操作,如果不能正确登录该软件,将无法正常使用该软件。点击“登录”按钮。系统验证通过后,进入系统主页。进入系统后,会看到系统的主页面,包括操作界面、程序设计、首饰建模、设备操作、图纸改造、性能分析,该界面是软件系统的主要的操作界面,根据界面的展示,使用者可以更好的操作软件系统。功能按钮区:使用者可以在该区域进行软件的操作与使用;系统提示区域:对系统的操作进行提示的区域。 操作界面功能就是加工黄金的磨刀机设备控制软件中操作界面进行查看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看到操作界面信息,根据显示可以看到界面内容,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操作界面功能的操作界面。程序设计功能就是对加工黄金的磨刀机设备控制软件中程序进行设计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看到程序设计情况,根据显示可以看到设计信息,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程序设计功能的操作界面。首饰建模功能是对加工黄金的磨刀机设备控制软件中首饰建模进行预览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看到首饰建模信息,根据显示可以看到信息详情,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首饰建模功能的操作界面。设备操作功能就是对加工黄金的磨刀机设备控制软件中设备操作进行查看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看到设备操作界面,根据显示可以看到操作详情,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设备操作功能的操作界面。图纸改造功能就是对加工黄金的磨刀机设备控制软件中磨刀机图纸进行改造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看到图纸改造状况,根据显示可以看到改造的信息内容,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图纸改造功能的操作界面。性能分析功能就是对加工黄金的磨刀机设备控制软件中磨刀机性能进行分析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看到性能分析情况,根据显示可以看到分析的数据信息,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性能分析功能的操作界面。系统设置模块主要是对系统的主要操作进行设置的管理模块。点击退出系统按钮,就给出相应提示,是否确定要退出系统,确定退出,直接点击退出系统按钮,则系统就会关闭,如需再次使用系统,则会回到我们的第一步操作,就是点击桌面的图标即可。三、创造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软件基于slb的负载均衡,弹性扩容的服务器,定制化的Ali-Tomcat集成应用,采用java技术开发、restfulApi、webservice技术进行通信。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该软件,用户可以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为控制核心器件,辅以触摸屏、变频器、步进电机驱动器及气压传动等现代控制设备,以提高磨刀机的自动化程度和控制精度。 2、通过该软件,充分发挥机床效能,扩展和延续机床的使用寿命,从而使机床达到稳定,正常使用和满足实际加工的要求,提高工作效率。
- 加工黄金的铣床控制软件V1.0
登记号:202127371 分类号: TP;TP3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东荣黄金珠宝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郑万高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贺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一、课题背景 加工黄金的铣床控制软件支持导入dxf、nc、plt等格式的文件进行编辑,同时还可以与主流的cad文件系统兼容,同时具有u盘、usb、手持盒、附加面板操作功能应用更灵活,表格式教导编程以及强大的宏功能,编程更方便。 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易于操作使用,可用于机床上快速加工孔或者平面。二、技术原理主要功能::程序编辑、加工模型、环境配置、轮廓铣削、图形设计、铣床界面。在桌面上双击系统的图标就会弹出用户登录的界面,从这个界面中可以到有用户名和密码需要输入,输入完成之后点击登入按钮。而且必须在用户名与密码同时输入正确的情况下才能通过认证登录成功,账号和密码必须有正确才可以登录该软件进行使用操作,如果不能正确登录该软件,将无法正常使用该软件。点击“登录”按钮。系统验证通过后,进入系统主页。进入系统后,会看到系统的主页面,包括:程序编辑、加工模型、环境配置、轮廓铣削、图形设计、铣床界面,该界面是软件系统的主要的操作界面,根据界面的展示,使用者可以更好的操作软件系统。功能按钮区:使用者可以在该区域进行软件的操作与使用;系统提示区域:对系统的操作进行提示的区域。 程序编辑功能就是对加工黄金的铣床控制软件中程序进行编辑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编辑程序设置,根据显示可以知道程序编辑内容,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程序编辑功能的操作界面。加工模型功能就是对加工黄金的铣床控制软件中加工模型进行查看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看到加工模型界面,根据显示可以看到模型内容,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加工模型功能的操作界面。环境配置功能就是对加工黄金的铣床控制软件中环境进行配置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配置环境内容,根据显示可以知道环境加工信息,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环境配置功能的操作界面。轮廓铣削功能就是对加工黄金的铣床控制软件中轮廓进行铣削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铣削铝合金的轮廓,根据显示可以知道轮廓范围,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轮廓铣削功能的操作界面。图形设计功能就是对加工黄金的铣床控制软件中图形进行设计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设计图形大小,根据显示可以知道设计内容,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图形设计功能的操作界面。铣床界面功能就是对加工黄金的铣床控制软件中铣床界面进行查看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看到界面的信息内容,根据显示可以知道铣床当前状态,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铣床界面功能的操作界面。系统设置模块主要是对系统的主要操作进行设置的管理模块。点击退出系统按钮,就给出相应提示,是否确定要退出系统,确定退出,直接点击退出系统按钮,则系统就会关闭,如需再次使用系统,则会回到我们的第一步操作,就是点击桌面的图标即可。三、创造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软件采用J2EE+WEBLogic+?SQLServer模式编写。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该软件,用户可以导入dxf、nc、plt等格式的文件进行编辑,同时还可以与主流的cad文件系统兼容,同时具有u盘、usb、手持盒、附加面板操作功能应用更灵活,表格式教导编程以及强大的宏功能,编程更方便。 2、通过该软件,用户易于操作使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用于机床上快速加工孔或者平面。
- 用于黄金加工的钻床控制软件V1.0
登记号:202127372 分类号: TP;TP31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东荣黄金珠宝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郑万高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贺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一、课题背景 用于黄金加工的钻床控制软件是一款为黄金加工而设计的低成本钻床控制软件,采用固高运动控制卡的应用程序和硬件驱动程序进行控制,设计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运行稳定,有效地解决了打磨机在磨削时黄金碎屑及粉尘四溅,大大影响了加工产品的品质的问题,延长了打磨机的使用寿命,消除了安全隐患。二、技术原理主要功能:参数设置、激光定位、温度监控、平面制图、视觉定位、钻床加工、扫描控制。在桌面上双击系统的图标就会弹出用户登录的界面,从这个界面中可以到有用户名和密码需要输入,输入完成之后点击登入按钮。而且必须在用户名与密码同时输入正确的情况下才能通过认证登录成功,账号和密码必须有正确才可以登录该软件进行使用操作,如果不能正确登录该软件,将无法正常使用该软件。点击“登录”按钮。系统验证通过后,进入系统主页。进入系统后,会看到系统的主页面,包括参数设置、激光定位、温度监控、平面制图、视觉定位、钻床加工、扫描控制,该界面是软件系统的主要的操作界面,根据界面的展示,使用者可以更好的操作软件系统。功能按钮区:使用者可以在该区域进行软件的操作与使用;系统提示区域:对系统的操作进行提示的区域。 参数设置功能就是对用于黄金加工的钻床控制软件中机床进行参数设置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更改机器人的操作程序,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参数设置功能的操作界面。激光定位功能就是对用于黄金加工的钻床控制软件中激光信息进行定位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看到激光定位情况,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激光定位功能的操作界面。温度监控功能就是对用于黄金加工的钻床控制软件中温度进行监控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看到温度监控信息,根据显示可以看到温度大小,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温度监控功能的操作界面。平面制图功能就是对用于黄金加工的钻床控制软件中激光扫描进行平面制图显示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直观的看到扫描情况,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平面制图功能的操作界面。视觉定位功能就是对用于黄金加工的钻床控制软件中所传达的视觉效果进行定位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清晰的了解到激光扫描的位置,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视觉定位功能的操作界面。钻床加工功能就是对用于黄金加工的钻床控制软件中钻床进行加工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看到钻床加工界面,根据显示可以看到加工内容,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钻床加工功能的操作界面。扫描控制功能就是对用于黄金加工的钻床控制软件中激光扫描进行控制的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看到扫描控制信息,根据显示可以看到控制内容,点击功能按钮就会出现扫描控制功能的操作界面。系统设置模块主要是对系统的主要操作进行设置的管理模块。点击退出系统按钮,就给出相应提示,是否确定要退出系统,确定退出,直接点击退出系统按钮,则系统就会关闭,如需再次使用系统,则会回到我们的第一步操作,就是点击桌面的图标即可。三、创造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软件采用CS(设计器)+BS(系统运行平台)的混合分离模式,使得设计与系统运行有机的分离。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该软件,用户可以采用固高运动控制卡的应用程序和硬件驱动程序进行控制,设计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运行稳定。 2、通过该软件,有效地解决了打磨机在磨削时黄金碎屑及粉尘四溅,大大影响了加工产品的品质的问题,延长了打磨机的使用寿命,消除了安全隐患。
- 木片筛分系统
登记号:202127373 分类号: [S784];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丰林木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林国利、徐桂超、吴治超、莫伟利、黄海波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人造板是以木材或其他非木材植物为原料,经一定机械加工分离成各种单元材料后,施加或不施加胶粘剂和其他添加剂胶合而成的板材或模压制品。在人造板的生产过程中,首先要对木料进行削片,刨片或打碎使用;不同种类的人造板所使用到的刨片的大小不同,并且,如果只使用同一种刀片的刨片机对所有尺寸的木片进行刨片,即不好掌控刨片后的木片大小,对于刀片的使用寿命也会有很大的影响。现有的木片筛分机,只是一次性将木片进行各个尺寸的筛分,但是因为大的木片中往往会粘夹小的木片,因此会造成木片筛分得不够精细;在筛分过程中,木料中会掺杂一些细小的木糠木屑无法筛出,不仅影响上级尺寸的刨片质量,而且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由于摇筛的摇摆构件消耗很大,因此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会经常发生故障,现有的设备没有应急方法使摇筛发生故障后仍然继续维持原有的作业不被中断。 本成果开发了一种新型木片筛分系统,能克服现有的木片筛分机筛分木片不够精细,无法排除和利用细小木糠木屑,并且无法在停机过程中产生不影响正常生产的应急方法的缺陷。本系统包括了:多个传料带、摇筛、筛篮、回送管路、大片管路、万向节、分料斗等装置。本系统在运行生产时:木片原料经过传料带进入分料斗,然后进入第一摇筛中进行摇晃筛选,通过筛选后,第一次筛出的过大片和大合格片再进入到回送管路中,被运送至第二传料带中,然后再通过分料斗的分料口进入到第二摇筛中进行筛选;第二次筛选后的过大片通管路被运送至削片机中进行重新削片,筛选的大合格片经过管路进入到超强刨片机中进行刨片;第一次筛选后的小合格片和第二次筛选后的小合格片通过管路进入到普通刨片机中进行刨片;两次筛选后的细料通过管路被运送至燃料存储仓中进行堆放备用。当摇筛出现故障时,相应分料口打开,不同传料带上的原料会直接通过管路进入到普通刨片机内或超强刨片机内,使两台刨片机同时工作进行刨片,形成应急方案。 本成果通过两个不同摇筛对过大片和大合格片进行二次筛选,从而提升了筛分的精细程度;通过分料斗设置旁通路径,使摇筛在出现故障时,原料能够直接进入到刨片机中进行刨片,确保生产正常进行;通过细滤网能够把原料中的细小的木糠杂质筛分出来回收利用,即提升了产品质量也杜绝了原材料的浪费,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 木糠风选系统
登记号:202127374 分类号: [S784];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丰林木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林国利、周任相、吴治超、陈进坚、黎耀健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在木质人造板的生产过程中,首先要对木料进行打碎,使其变成木糠,然后再进行筛选,将木糠中的砂石筛出,然后再将筛好木糠进行漂洗、烘干、施胶、压合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最终制成人造板。由于筛选木糠的筛网网孔过大,因此在筛选完木糠后,在木糠中仍然会存留有一些细小的砂石,如果直接进行压合,会对人造板的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目前通常做法是通过风选机将砂石从木糠中进行分离,但是此方法容易造成风量的流失,能量消耗过大,并且分离过后会使一些木糠跟随排出的空气二次流失,不仅使现场的粉尘过大,污染环境,而且还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本成果开发了一种更适合人造板生产的木糠风选系统,能克服现有方法在进行筛砂时能量消耗过大、粉尘过大、浪费资源等缺陷。本系统包括了:螺旋上料机、螺旋传送杆、吊筛、三通阀、风选机、风机、旋风分离器、除尘器、木糠仓等装置。本系统正常工作时,由螺旋上料机进行上料,通过吊筛把尺寸较大的木饼等杂物分离出来,杂物从废料口中排出,分离好的木糠经过三通阀的第一出口进入至风选机中,必要时,也可以直接通过第二出口进入到干燥机中进行烘干。然后,木糠经过风选机的风选,其中的砂石能够被滤除,并且从排渣口中排出,风机、风管、风选机以及旋风分离器一起构成了一个循环风路,并且能够使木糠从旋风分离器中排出。最后,在风管的侧面与外排风机与除尘器又分出另一条支路,将循环风路中的循环风进行部分引流,从而进一步将循环气流中的细小的木糠滤出并利用。 本成果通过风机、风选机和旋风分离器组成了一个循环风系统,节省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并且还通过外排风机和除尘器将一部分循环风进行分流,对气流中的细小木糠再次滤除回收,从而不仅降低了工作环境中的粉尘含量,还能够有效地减少原材料的浪费,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 燃料旁通上料系统
登记号:202127375 分类号: [S784];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丰林木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林国利、蔡登科、周任相、莫伟利、黎耀健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在木质人造板生产过程中,首先要对木料进行削片、刨片或打碎使用,在削片和刨片之前,通常会先将木料进行筛选,其中对于一些树皮和碎屑等杂质可以进行回收存储,用做生产过程中产生热量所需要的燃料原料。现有的燃料原料取料上料方式为直接通过转板或推板将燃料存储仓中的燃料原料取出,然后置于传送带上,传送至燃烧室中进行燃烧,但是由于燃烧原料经常混有坚硬或者易缠绕的杂质,仅仅通过推板直接出料的方式会造成上料系统堵塞,当出料设备堵塞时,就会使生产被迫中断;并且根据不同的炉温,也需要能够改变燃料的配比和精确地控制上料量,现有的上料方法难以实现。 本成果开发了一种更适合人造板生产中燃料上料的系统装置,有效地防止了设备排料时易堵塞的问题,并且还能够按照燃烧需求量精确控制上料量。本系统包括了燃料仓、上料装置、伸入到燃料仓内部的多个推拉滑架、驱动推拉滑架的液压系统以及组成液压系统的多个液压站、上料机架、上料皮带、旁通上料装置等。本系统正常工作时,各液压缸分别独立驱动各自的滑动框在推拉滑架上进行移动,滑动框上的推板能够将燃烧原料从燃料仓下料口中刮出,使原料掉落至上料传送带上,下料口处的旋滚刀能够不断进行旋转,以防止原料堵塞,由于每个推拉滑架的滑动框滑动的路径和时长各不相同,因此也能够起到防止堵塞的作用,各液压站也能够确保滑动框移动时的动力;各液压站单独控制每个滑动框的行程,还能更加准确的控制上料量,从而调节炉温。当推拉滑架故障维修或者其他原因上料不足时,可以将燃料置于旁通上料装置中,旁通上料装置能够将原料直接排至上料传送带上,从而可以确保燃烧炉中的燃料充足,保证正常生产,并且如果需要改变燃料的配比时,也可以通过旁通上料装置往上料传送带上传送不同的燃烧原料,以改变燃烧原料的配比。 本成果中通过多组液压站分别驱动多组推拉滑架,有效地防止了设备排料时易堵塞的问题,降低故障率,并且还能够按照燃烧需求量灵活地调节各滑架的行程时间,精确控制上料量,调节炉温;通过旁通上料装置的设计,使推拉滑架故障或者其他原因上料不足时能够继续补充上料,保证正常生产,也为燃料不同种类的配比提供了多种方式,提高了人造板生产效率。
- 全电视胸腔镜单项式肺叶切除在治疗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应用
登记号:202127376 分类号: R655.3;
主要完成单位: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陈波、甘耐炎、陈军、黄华珍、李燕奎、韩胜富、宁宇、梁祥森
任务来源:玉林市科学技术局
推荐部门:玉林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9日
20世纪90年代,电视成像和冷光源技术的发展以及内镜切割缝合器的出现促成了这一技术革命性的发展。时至今日,几乎所有的开胸手术都能够在胸腔镜下完成,胸腔镜手术适应证甚至较传统胸外科有所扩大;胸腔镜在极大地减小手术创伤的同时,保证了胸外科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效果。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广西与国内发达地区差距较大,急需奋起直追。单向式肺叶切除较常规的解剖性肺叶切除优化了手术流程,简化了手术难度,操作容易进行,使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更加安全及快捷,可缩短胸外科医师的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同时可受大多数肺疾病患者的欢迎。我院2014年8月-2016年4月行收治需行肺叶切除患者6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30例。入组标准: (1) 术前拟诊为Ⅰ~Ⅱ期肺癌; (2) 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讨论批准开展此项研究; (3) 均无手术禁忌证。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胸手术肺叶切除术。观察组给予全电视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 取术侧三孔法。手术均采用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式, 即肺叶的血管、支气管游离主要在肺根部的软组织内, 不进入肺实质组织。每一个肺叶的切除过程均为单方向性, 上叶、中叶从前向后, 下叶从下向上, 最后处理肺裂。切除的肺叶置入乳胶手套自腋前线主操作孔取出, 防止切口污染。术毕于胸腔镜孔留置下胸管。观察指标:观察和记录两组手术情况及预后情况, 分别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切口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胸腔引流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切口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顺利完成合同规定的研究内容,撰写并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①全电视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在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应用》,在《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第31期发表。②《全电视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的围术期护理体会》在《医药卫生》2018年第3期发表,顺利通过玉林市科技局的科研验收。全电视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手术属于微创手术, 与传统手术相比, 具有诸多优点, 具体如下: 全电视胸腔镜下单向式肺叶切除较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手术时间、胸腔引流时间少,切口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少,在肺部疾病行肺叶切除的临床应用中效果确切。。随着胸腔镜外科手术技术快速进步,目前已出现单操作孔、全单孔胸腔镜手术,单向式肺叶切除与此类技术的结合及融合需要进一步研究。
- 一种防水抗菌刨花板
登记号:202127379 分类号: TS6;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横县新威林板业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陈正照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2日
1.刨花板,为由木材或其他木质纤维素材料制成的碎料,施加胶粘剂后在热力和压力作用下胶合成的人造板,又称碎料板。主要用于家具制造和建筑工业及火车、汽车车厢制造。因为刨花板结构比较均匀,加工性能好,可以根据需要加工成大幅面的板材,是制作不同规格、样式的家具较好的原材料。制成品刨花板不需要再次干燥,可以直接使用,吸音和隔音性能也很好。但它也有其固有的缺点,因为边缘粗糙,容易吸湿,从而使刨花板容易与霉腐真菌接触,发生霉变,与水分接触发生腐蚀,损坏刨花板,影响刨花板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抗菌刨花板包括刨花板本体、抗菌层及防水层,抗菌层设置在刨花板本体的上表面,防水层包括第一防水层及第二防水层,第一防水层设置在抗菌层的上表面,第二防水层设置在刨花板本体的下表面,第一防水层的上表面设有耐磨涂漆层,第二防水层的下表面设有环保强力胶层,刨花板本体及抗菌层的四周还设有第三防水层。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抗菌刨花板通过防水层的设置,使其外部和内部均有防水效果,特别是刨花板本体的四周边缘防水层及防水罩的设置,使得刨花板的整体耐水性大大提高,使刨花板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受潮变形,而且同时还具有防霉抗菌的效果,使得刨花板不易潮湿和发霉,大大延长了刨花板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抗菌刨花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刨花板本体、抗菌层及防水层,所述抗菌层设置在刨花板本体的上表面,所述防水层包括第一防水层及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设置在抗菌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防水层设置在刨花板本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一防水层的上表面设有耐磨涂漆层,所述第二防水层的下表面设有环保强力胶层,所述刨花板本体及抗菌层的四周还设有第三防水层。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毒环保、防水抗菌性能优良的防水抗菌刨花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抗菌刨花板通过防水层的设置,使其外部和内部均有防水效果,特别是刨花板本体的四周边缘防水层及防水罩的设置使其防水性能优异,使得刨花板的整体耐水性大大提高,防水层为三聚氰胺树脂涂层或酚醛树脂涂层具有较好的防水、防火性能,使刨花板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受潮变形,而且同时还具有防霉抗菌的效果,使得刨花板不易潮湿和发霉,大大延长了刨花板的使用寿命。 4.运用此项专利技术生产的板材达到防水抗菌的效果,克服了传统刨花板易霉变等缺陷,目前客户评价良好,没有不良反馈。 5.本项成果系我司近年研发成果,2019年4月刚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专利技术转化时间尚短,暂无获奖情况。
- 全桉木边角料生产耐候性定向刨花板的方法
登记号:202127380 分类号: TS6;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横县新威林板业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陈正照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2日
1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桉木边角料生产耐候性定向刨花板的方法,包括备料,干燥、去皮除杂、分选储存、表芯层分别涂胶、分级铺装、预热压成型、砂光饰面等工序,其中表层涂覆的是异氰酸酯木糠粉末复合胶黏剂,芯层涂覆的是耐候性复合脲醛树脂胶黏剂,芯层刨花分为3层结构,包括芯层中间层、芯层上表层和芯层下表层,芯层中间层为纵向铺装,芯层上表层和芯层下表层及表层为横向铺装。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定向刨花板,平行方向的静曲强度为31~40MPa,平行弹性模量为4580~4760MPa;垂直弹性模量为1510~1790MPa,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为11%~16%,垂直握钉力高达87800N,尺寸稳定性及可靠性好。并且,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定向刨花板还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能。 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1)采用旋切桉木板制多层桉木板的过程中不能利用的废料—即桉木的边角料热压生产定向刨花板,由于桉木生产为多层板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碎料只能作为燃料烧掉,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本发明有效利用桉木材加工过程中的废料,形成木材废弃物的零排放,原料成本降低 55% 左右,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是一种效益很高的资源综合利用方法,且加工工序简单、合理,加工成本低,能耗降低至少15%,人工成本降低至少10%,加工质量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2)对于桉树树皮问题,我们采用风选机去除树皮,提高产品性能。(3)本发明为了节约成本(异氰酸酯是无醛胶黏剂,成本极高),采用表层添加异氰酸酯木糠粉末胶黏剂,芯层采用阻燃复合脲醛树脂胶黏剂的方法。(4)在本发明中,将异氰酸酯胶黏剂分散在木糠粉末中,利用木糠粉末表面的多孔结构,将异氰酸脂胶黏剂吸附到细小的木糠粉末中,形成均匀的异氰酸酯木糠粉末复合胶黏剂,降低了异氰酸酯胶黏剂的渗透性。(5)在本发明中,根据定向刨花板的原料为桉木的边角料生产的特性采用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作为胶黏剂主料,具有工艺简单,原料廉价,粘接强度高,无色透明等优点,而且低甲醛气体释放,是一种绿色环保型树脂,可提高脲醛树脂的耐水性,和防止胶层收缩减少内应力,提高耐老化性能,增大胶固含量、粘度和初粘性,延长适用期。(6)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定向刨花板,甲醛残余量低,耐候性能好,强度/硬度是传统板材的3-5倍,适用于木结构房、装饰装修、家具地板、承重结构用材汽车、集装箱地板等等。(7)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耐候性定向刨花板,以产品规格2440×1220×15(mm),承载板材,干燥状态条件下测定,其甲醛释放量为0.112~0.115 mg/ m3,平行方向的静曲强度为 31~40 MPa,平行弹性模量为4580~4760 MPa;垂直弹性模量为1510~1790MPa,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为11%~16%,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能,垂直握钉力高达87800N,尺寸稳定性及可靠性好,由上述数据可知各项其力学性能和膨胀性能以及甲醛释放量均优于标准。并且,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定向刨花板还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能,较强的忍受环境破坏能力。(8)本发明的耐候性复合脲醛树脂胶黏剂主料为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且通过合理添加抗氧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成分及比例,使得本发明的胶黏剂有着出色的耐候性能,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酚化木质素、桥联剂和其他助剂及有效配合抗氧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在充分发挥胶黏剂性能的基础上,耐候性能更强,适合于耐候性定向刨花板的制备。 3.通过本发明的方法生产耐候性定向刨花板的过程中,本发明的耐候性复合脲醛树脂和异氰酸酯木糠粉末复合胶黏剂生产定向刨花板相对于普通脲醛树脂胶黏剂和异氰酸酯木糠粉末复合胶黏剂制备的定向刨花板具有突出的优点,主要表现在:本发明的方法生产的耐候性定向刨花板具有结构稳定,不易变形,耐水性能优异,稳定性和可靠性好的特点;还有优良的耐候性能,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目前客户评价良好,没有不良反馈。 4.本项成果系我司近年研发成果,2018年12月刚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专利技术转化时间尚短,暂无获奖情况。
- 采用防潮复合脲醛树脂生产刨花板的方法
登记号:202127381 分类号: TS6;
主要完成单位: 广西横县新威林板业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陈正照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2日
1.刨花板是人造板中一个重要板种,与其他板种相比,它的生产投资相对较少、能耗小、成本低,对原料质量的要求也不高,三剩物、速生材、回收废旧木材和一些非木质材料都可以作为刨花板的原料,因此在木材资源匮乏的中国发展刨花板产业有其独特的优势。刨花板内部为交叉错落结构的颗粒状,各部方向的性能基本相同,横向承重力好;刨花板表面平整,纹理逼真,容重均匀,厚度误差小,耐污染,耐老化,美观,可进行各种贴面;刨花板在生产过程中,用胶量较小,环保系数较高。由于刨花板容积较大,用它制作家居,相对于其他板材来说,也比较重。因刨花板有如此多的优点,故其广泛应用于家具制造、建筑、包装、车辆和船舶的内部装修以及家用电器壳体制作等,经二次加工还可制作饰面刨花板。但是由于刨花板是一种木质材料,耐水性差,吸湿后因产生膨胀力差异而使板材翘曲变形。因此,提高脲醛树脂的耐水性,降低甲醛残留量,成为刨花板行业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采用防潮复合脲醛树脂生产刨花板的方法,通过本发明方法生产得到的刨花板甲醛含量低,而且板的质量稳定,不容易损坏,耐水、防潮性好。本发明的生产方法的关键是采用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为胶黏剂主料,添加氧化淀粉为粘性复合剂,聚乙烯醇为增韧剂;氢化镁为抗老化剂;六亚甲基四胺和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为固化剂;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桥联剂;酚化木质素为甲醛捕捉剂和再添加防潮制备而成的防潮复合脲醛树脂,该复合脲醛树脂具有甲醛残余量低,耐水、防潮性能好的优点,从而使生产得到的刨花板中甲醛残余量低,吸水后不容易膨胀,不容易拱起变形,耐磨层不容易受到破坏。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保证生产的刨花板的质量。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1)本发明采用旋切桉木板后制多层桉木板的过程中不能利用的桉木边角料热压生产刨花板,由于桉木是一种速生材,砍伐后旋切成板片,干燥后再用胶黏剂将板片粘合成这种多层板也称实木板,可作为优质的办公用品、木地板、家具和建筑支撑板等多种用途,但是多层板的生产过程产生大量无论是在切断、旋切或粘合过程,都会产生许多碎料,这些多层板生产厂,碎料只能作为燃料烧掉,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本发明将边角料利用起来,是一种充分利用资源、节省木材的方向。(2)通过本发明方法生产得到的刨花板甲醛含量低,具有较好的胶合性能,同时高温、高湿度环境下质量稳定性好,遇水、受潮不易起鼓、变形。(3)本发明生产方法的关键是其中的胶黏剂为防潮复合脲醛树脂,具有工艺简单,原料廉价,粘接强度高,无色透明等优点,而且低甲醛气体释放,是一种绿色环保型树脂,可提高脲醛树脂的耐水性,和防止胶层收缩减少内应力,提高耐老化性能,增大胶固含量、粘度和初粘性,延长适用期。该复合脲醛树脂具有甲醛残余量低,耐水、防潮性好的优点,从而使生产得到的刨花板中甲醛残余量低,吸水后不容易膨胀,不容易拱起变形,耐磨层不容易受到破坏。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严格控制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保证生产的刨花板的质量。 4.运用此项专利技术生产的板材达到防潮的效果,克服了传统刨花板易受潮变形等缺陷,目前客户评价良好,没有不良反馈。 5.本项成果系我司近年研发成果,2018年10月刚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专利技术转化时间尚短,暂无获奖情况。
- 一种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
登记号:202127382 分类号: F763;R197.39
主要完成单位: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戴道辉、唐运宽、林起庆、陆启峰、党曼予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百色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2日
【背景技术】蛇毒是毒蛇从毒腺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液体,其停留在伤口30分钟内将会扩散到人体的血管和肌肉组织中,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而日常生活中,人们总喜欢去野外郊游或者露营,尤其是温度高的夏季,野外的蛇活动十分频繁,因此,被毒蛇咬伤的几率十分高,通常出现被蛇咬伤的情况时,无法及时送医进行治疗时,人们应对蛇伤通常选择的应急处理方式为: (1)捆扎伤部:使用绳状或带状物体将伤口的近心端捆扎住,降低血液中的蛇毒向全身扩散的速度,并间隔30min放松5-10min,以减少毒素吸收; (2)挤压伤口或用嘴吸伤口:通过挤压或者吸取的方式来将蛇伤伤口的蛇毒毒液挤出或吸出。但通过上述方式排出的毒液量非常有限,排毒效果差,而且用嘴引吸伤口的风险较大,安全性低。而目前医院的医护人员将毒液从蛇伤伤口排出所使用的装置为:将注射器连接针头的一端切掉,然后将其罩在切开的伤口上,开始抽取毒液。该装置存在注射器与人体伤口接触的气密性不好、舒适度差、操作性差的问题,抽取毒液的效果也较差。因此,我们需要一种便于携带、毒液吸取效果好、易于操作的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来提高在野外受毒蛇咬伤的人们或进行蛇伤处理的医护人员进行蛇伤伤口毒液吸取排出的效果,大大提高毒液的排出量,进而保证了被毒蛇咬伤的人的生命安全。【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该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成本低廉、易于操作,可有效的提高蛇伤伤口毒液的吸取排出效果,且舒适性好,利于保证被毒蛇咬伤的伤者的生命安全,实用性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包括针筒、与所述针筒一体连通的针座,所述针筒内设有活塞和活塞连杆;所述针筒侧壁上设有与之连通的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上设有开关;还包括与所述针座连通的吸罩,所述吸罩的自由端设有气囊,所述气囊环绕所述自由端的端口,其侧面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连接所述充气管。进一步的,所述针座侧壁上设有固定手柄,所述固定手柄对称设于所述针座的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气囊的外表面设有防滑层。进一步的,所述充气管设于所述针筒靠近所述针座的一端的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吸罩呈漏斗形,所述漏斗的小端与所述针座连通,其大端设有气囊。进一步的,所述针筒、所述针座和所述吸罩均呈透明。由于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通过采用针筒、设置于针筒内的活塞和活塞连杆以及吸罩组成了伤口毒液吸取的基本结构,不仅结构简单、便于携带,而且相较于用嘴吸取操作,其便利性和安全性有了提高;进一步的,在吸罩的自由端端口设置气囊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吸罩与人体接触的紧密性和舒适性,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在吸取毒液时的气密性,进而提高了伤口中毒液吸取的效果和效率,同时,通过充气管将针筒和气囊连通的设置,利于气囊的充放气,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使用的便利性;此外,还通过设置固定手柄来提高使用者的操作便利性。因此,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蛇伤伤口毒液吸出器不仅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和操作,而且吸取蛇伤伤口毒液的效果好、效率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 一种可滑动输液架和救护车
登记号:202127383 分类号: F763;R197.39
主要完成单位: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戴道辉、梁义振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百色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2日
背景技术输液架是用于吊挂输液瓶或袋配套用品,是医护必备设备。特别的,输液架还用于救护车上,以当抢救过程中,悬挂输液瓶以对患者进行输液。但是,现有的输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滑动输液架,旨在解决现有输液架以固定形式使用,而不方便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滑动输液架,包括:滑动机体,所述滑动机体包括两横截面为匚形的凹槽条,两所述凹槽条的槽口相对,以配合形成以滑槽,两所述凹槽条相隔;滑块,可滑动地容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沿上下方向贯设有一螺纹孔;螺纹杆,螺纹连接地穿过所述螺纹孔,并且,通过所述螺纹孔可上下移动;抵接块,固定在所述螺纹杆上,并且,位于所述滑动机体的下方;所述抵接块具有当所述螺纹杆上移抵接所述滑动机体而将所述滑块固定的第一状态,以及具有当所述螺纹杆下移远离所述滑动机体而允许所述滑块自由滑动的第二状态;挂钩,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下端。优选地,所述挂钩与所述螺纹杆之间通过柔性件或弹性件连接。优选地,所述可滑动输液架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螺纹杆的上端,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大于所述螺纹孔的直径。优选地,所述可滑动输液架还包括手持块,所述手持块呈柱状;并且,所述手持块的表面凹陷有多个指部容置槽。优选地,所述可滑动输液架还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挂钩,另一端分叉设置,并且分叉的端部通过魔术贴或子母扣可接合。一种救护车,包括上述的可滑动输液架,所述可滑动输液架安装在所述救护车的内部车顶;所述可滑动输液架,包括:滑动机体,所述滑动机体包括两横街面为匚形的凹槽条,两所述凹槽条的槽口相对,以配合形成以滑槽,两所述凹槽条相隔;滑块,可滑动地容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沿上下方向贯设有一螺纹孔;螺纹杆,螺纹连接地穿过所述螺纹孔,并且,通过所述螺纹孔可上下移动;抵接块,固定在所述螺纹杆上,并且,位于所述滑动机体的下方;所述抵接块具有当所述螺纹杆上移抵接所述滑动机体而将所述滑块固定的第一状态,以及具有当所述螺纹杆下移远离所述滑动机体而允许所述滑动块自由滑动的第二状态;挂钩,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下端。液架是固定在救护车内的,不可以移动。所以,当患者被送上车后,如果插管处离输液架较远时,不方便医生或护士进行输液操作。
- 一种多功能男性尿液收集器
登记号:202127384 分类号: R197.39;
主要完成单位: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戴道辉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百色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2日
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对于清醒而且能自己排尿的病人,为了避免尿路感染,长期留置导尿管导尿会有以下风险:1、由护理不当引起的尿路感染;2、长期留置导尿易引起膀胱排尿絮乱;3、病人舒适度差;4、尿管易拉扯,引起尿道损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现有的技术中,通常采用保鲜袋拱住男性尿道进行收集尿液,但是该种方法有以下弊端;1.不好固定,易滑落;2.尿液倒流易引起尿路感染;3.无法计量尿液。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男性尿液收集器,以解决上述问题,其结构简单,具有使用者可自行使用,固定作用较好,能够防止漏液以及尿液倒流的优点,达到了利于患者的恢复,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男性尿液收集器,包括有用于连接在男性外生殖器官周侧的接尿套、连接在接尿套两端的固定件、与接尿套相连的可伸缩的调节件以及用于收集尿液的集尿袋,所述调节件端部连接有尿液引流管,所述尿液引流管的管口通过防倒流接头可拆卸式的插接在所述集尿袋的袋口上。作为优选,所述接尿套下端部一体连接有延伸套,所述延伸套能够包覆在男性睾丸部的周侧,所述延伸套上设有透气孔,所述延伸套采用柔软的橡胶材质制成。作为优选,所述接尿套与延伸套的边缘均设有水胶体敷贴,用以将所述接尿套和延伸套粘贴在男性外生殖器的外周侧。作为优选,所述接尿套外缘设有呈相对设置在扣耳,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连接在扣耳内,其另一端通过调节式卡扣与另一固定件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调节件采用伸缩式的波纹管结构。作为优选,所述集尿袋与其袋口相对的底部设有排液开关,用以排出集尿袋内的尿液。作为优选,所述集尿袋上设有刻度。作为优选,所述防倒流接头包括有与集尿袋袋口内壁抵接的凸起结构以及连接在其管口周侧的环形片。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接尿套、固定件以及调节件、集尿袋的设置,利用接尿套上的水胶体敷贴将接尿套固定在男性泌尿器官的外周侧,并能够通过固定件实现固定连接,避免患者排尿时接尿套在尿液重力作用下脱开的情况发生,避免出现易滑落的情况;男性的阴茎能够伸入调节件内部,根据阴茎的长度拉伸调节件,以使调节件与男性的阴茎长度相适配,利于尿液顺利进入集尿袋,调节件内的尿液在尿液引流管的引流下流入集尿袋,在防倒流接头的作用下能够尿液倒流;整体上,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者可自行使用,其固定作用较好,能够防止漏液以及尿液倒流,利于患者的恢复,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2、通过延伸套以及透气孔的设置,提高使用者穿戴的舒适度,也能提高使用者穿戴的稳定性,透气孔能够增加延伸套和接尿套的透气性。 3、通过扣耳、固定带、固定卡扣、波纹管结构的设置,扣耳、固定带、固定卡扣三者与接尿袋的配合,能够提高较好的固定作用,使尿液收集器能够稳定的连接在患身上,且利用固定带、固定卡扣、波纹管结构的配合能够根据患者的情况做适应性的调整,能够满足大多患者的泌尿需求。 4、通过排液开关、刻度的设置,利于护理人员处理集尿袋中的尿液以及便于测出排尿量。
- 一种用于大便失禁患者的肛塞包
登记号:202127385 分类号: F763;R197.39
主要完成单位: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雷丽芳、覃花杏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百色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2日
背景技术对于大便失禁的患者,大便稀溏、不定时排泄,护理非常麻烦,而且肛周皮肤容易溃烂。而对于急性腹泻,由于起病急骤,每天排便可达10次以上,粪便量多而稀薄,个人很难自我控制,也尚无可以迅速起效的控制方法。目前对大便失禁的病人护理时,会用到肛塞包,但是一般的肛塞包使用的过程中容易脱落,从而导致床铺被污染,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而且目前的肛塞包为吸湿性棉质材料,患者的粪液容易渗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大便失禁患者的肛塞包,能够防止使用的过程中塞体的脱落,能够避免粪液的渗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大便失禁患者的肛塞包,包括塞体、底座及充气装置,所述塞体为管体结构并包括依次连接的放置部及插入部,所述放置部为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内设有吸湿棉芯,所述插入部包括若干个第二气囊及若干个连接件,若干所述第二气囊与若干所述连接件环绕所述第一气囊相间设置,每一所述第二气囊两侧分别与两所述连接件的一侧固定连接,若干所述第二气囊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气囊导通连接,若干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囊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设有贯穿的连通孔,所述第一气囊远离所述插入部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连通孔导通;所述第一气囊远离所述插入部的内壁上设有透气防水膜;所述第一气囊的一侧设有气管,所述气管位于所述底座背向插入部的一侧,所述气管一端与所述第一气囊导通连接,另一端设有开关阀;所述开关阀远离所述第一气囊的一端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为软胶材质并内壁设有环槽;所述充气装置包括连接管、连接头及注射器,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所述连接头导通连接,所述连接头为软胶材质并外壁设有与所述环槽契合的卡环;所述连接管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头与所述开关阀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注射器导通连接,所述注射器用于所述第一气囊及所述第二气囊气体的注射入及排出。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气囊充满气体时,所述第二气囊呈梯形结构,并且所述第二气囊远离所述第一气囊一端能够朝远离插入部的中心轴方向张开。进一步地,所述吸湿棉芯设有一凹环,所述第一气囊内壁设有与所述凹环契合的气环,所述气环与所述第一气囊导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囊外壁设有防滑环,所述防滑环与所述第一气囊导通连接,所述防滑环远离所述第一气囊的侧壁设有防滑纹路。进一步地,所述插入部远离所述第一气囊的一端设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为氨纶面料,所述防滑套均套设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第一气囊远离插入部的内壁上设有的透气防水膜,能够保证吸湿棉芯中的粪液不会渗出,确保病床的清洁;在吸湿棉芯的作用下,患者的粪液被吸收,避免肛周皮肤出现溃烂的情况。由于塞体具有气囊结构,对塞体充入一定气体时,能够保证第一气囊及第二气囊具有一定的硬度,并具有较小的半径,便于将塞体塞入患者的肛门,在塞体塞入完毕后,通过充气装置对第一气囊及第二气囊注入气体,第一气囊及第二气囊的硬度增加,而且在气体的缓冲作用下,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感。 2.由于防滑套为氨纶面料,因此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能够配合第二气囊121的膨胀而形变;在第二气囊充满气体时,第二气囊为梯形结构,并远离第一气囊一端能够朝远离插入部中心轴方向张开;当第二气囊没有气体或气压不足时,防滑套能够对第二气囊远离第一气囊的一端进行收紧,并且使得若干连接件122构成锥形结构。 3.由于连接头及连接筒均为橡胶材质,连接头的卡环能够与连接筒的环槽卡合,通过卡环与环槽进行卡合,使得在对第一气囊及第二气囊充气时,医护人员能够单手操作,降低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 一种改进式呼吸机冷凝水收集装置
登记号:202127386 分类号: R197.39;
主要完成单位: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雷丽芳、陆英金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百色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2日
背景技术在医院中,呼吸机作为重症科室常用的医疗器械,它是提供病人氧气的一种机器。呼吸机长期使用时,会持续产生一些冷凝水,在病房中,而现有的呼吸机上是在输水管尾部设有小型收集杯,容量很小,所以不能长时间收集冷凝水,需要医务人员频繁卸下收集杯拿水去倒,浪费时间。因此,在卸下收集杯后空气会与输水管接触,在重症病房内,这样容易引起一些其他感染症状。另外,呼吸机旁边经常放置一个水桶,将收集杯的水倒进水桶内,不经常清理水桶会导致重症病房内有污染源,极大影响病人的恢复。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改进式呼吸机冷凝水收集装置,用以解决医用呼吸机收集冷凝水不方便的问题,收集装置结构简单,可旋转可折叠,且能灵活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式呼吸机冷凝水收集装置,包括支撑杆、套筒、连接杆、支杆、加固片、套环、接头和收集杯,所述收集杯顶部设有盖子,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在呼吸机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所述套筒,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套筒外的中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支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延伸至所述支杆底部的加固片;所述套环外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杆远离所述加固片的一端,所述套环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凹口;所述接头的一端螺纹连接接管的一端,所述接管的另一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支管的一端,所述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总管,所述总管的一端贯穿所述盖子延伸到所述收集杯内,所述收集杯上部外侧均匀间隔设有若干个卡条,所述卡条卡在所述凹口内。优选的,所述支管为两根或两根以上,所述支管均在所述总管的一端处合并且连接进所述总管。优选的,所述卡条的数量为3-5条,所述凹口的数量为4-6个,所述凹口的数量大于所述卡条的数量。优选的,所述收集杯的开口边缘处均匀间隔设有水平向外的扣条,所述扣条的数量为5-8 条。优选的,所述扣条的长为2-3cm,所述扣条的宽为0.5-1.0cm。优选的,所述接管与所述总管的管上均设有开关。优选的,所述收集杯为圆形态,所述收集杯的开口处设有提手,所述盖子的直径大于所述收集杯的直径。优选的,所述盖子内边缘处设有能与所述卡条相对应扣合的扣槽。优选的,所述凹口的开口大于所述卡条的宽度。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L型,所述支撑杆的竖直部为圆柱体。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作为收集呼吸机冷凝水的装置,本装置设有套筒,使得整个装置可旋转,在搬移呼吸机或者医务人员操作呼吸机时可随时旋转装置,减少空间,方便操作。同时,本装置的连接杆与支杆采用铰接方式,且连接杆末端底部还设有加固片,使得支杆只能往上折叠,不能往下折叠,以免装置掉落,符合支撑逻辑,不使用呼吸机时,就可将收集装置往上折叠,减少收集装置的占用空间;另外,本装置收集呼吸机冷凝水方便,收集杯采用透明的塑料材质制成,在收集杯将要满后可关闭总管上的开关,及时倒水。由于所述支管为两根或两根以上,所述支管均在所述总管的一端处合并且连接进所述总管,根据医用呼吸机输出冷凝水不同的水管条数,使得所有输出水管均能统一流进收集杯。由于所述卡条的数量为3-5条,所述凹口的数量为4-6个,所述凹口的数量大于所述卡条的数量,挂住收集杯时,卡条插在凹口内,设置多条卡条,使得收集杯稳定。由于所述收集杯的开口边缘处均匀间隔设有水平向外的扣条,所述扣条的数量为5-8条,所述盖子内边缘处设有能与所述卡条相对应扣合的扣槽,盖子与收集杯采用简单的扣合结构,轻轻的旋转盖子就可以将盖子扣住或打开,类似与普通高压锅的锅盖与锅的结构关系。由于所述接管与所述总管的管上均设有开关,更换收集杯时,关闭开关,防止冷凝水从总管内流出。由于所述收集杯为圆形态,所述收集杯的开口处设有提手,所述盖子的直径大于所述收集杯的直径,便于盖子完全盖住、盖紧收集杯。
- 一种头部亚低温治疗仪用头部保护帽
登记号:202127387 分类号: R197.39;
主要完成单位: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韦春丽、周家恩、农照美、韦凤霞、李肖吉、廖碧林、黄柳慧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百色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2日
背景技术 临床上,对脑部和神经系统损伤,及中枢性高热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配合使用亚低温治疗法,在使用头部亚低温治疗仪行头部降温时,冰帽表面极易形成冷凝水,使患者头部及床上物品渗湿,影响了患者的舒适感,而且贴近头部皮肤及耳廓,容易造成冻伤。目前临床上使用一张普通毛巾包住患者头部,观察毛巾潮湿后重新更换一张干毛巾;毛巾吸水极易湿透,若未及时更换,则会渗透患者头发及头皮,头部经常处于潮湿状态,未能及时清洗,容易产生异味,滋养细菌,影响患者的舒适感;毛巾常常包不住患者耳廓,容易造成耳朵冻伤;需要经常更换毛巾,增加护理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头部亚低温治疗仪用头部保护帽,解决在使用头部亚低温治疗仪行头部降温时,冰帽表面极易形成冷凝水,使患者头部及床上物品渗湿,影响了患者的舒适感,而且贴近头部皮肤及耳廓,容易造成冻伤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多通道定时提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帽体,其呈包括外层和内层构成的双层结构,其外层为防水织物材料,帽体内层为适合接触皮肤的布料或绒料;其后部设置有能罩住患者颈部的颈沿;帽体两侧设置有耳洞,使用时患者耳朵分别位于所述耳洞内;帽体两侧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下吊部,使用时患者下吊部紧贴患者脸部; 耳帽,数量为二,其分别设置在所述耳洞外侧,其上部与所述帽体连接,其自然下垂并将所述耳洞盖住。 基于上述结构,在用头部亚低温治疗仪时,先给患者带上本防水帽,把患者头颈部及耳廓保护好,再包住冰帽。可防止患者头部渗湿,影响了患者的舒适感,又可防止患者头部皮肤及耳廓冻伤。 进一步的,所述耳帽下部通过钮扣或魔术贴与所述帽体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效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在钮扣或魔术贴连接,可防止耳帽被掀开,影响亚低温治疗帽的治疗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颈沿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下吊部外侧连接,其连接方式为钮扣连接或魔术贴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效效果在于,通过钮扣连接或魔术贴连接,可以使下吊部紧贴患者颈部,防止患者颈部被冻伤。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下吊部下端设置有帽绳和绳扣,所述帽绳伸入所述绳扣内,所述帽绳通过所述绳扣收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效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有帽绳和绳扣可将帽体整个戴稳在患者头部,不会脱落,保证治疗效果,保证患者舒适度和安全。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下吊部下端设置魔术贴,两个所述下吊部通过魔术贴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效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有帽绳和绳扣可将帽体整个戴稳在患者头部,不会脱落,保证治疗效果,保证患者舒适度和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帽体前部设置有温变色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效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有温变色贴,医护人员可根据温变色贴的颜色,快速判断亚低温帽温度是否出现异常。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解决现采用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水的、使患者头发不被渗湿,保护患者头部皮肤及耳廓不冻伤,增加舒适感,又不影响降温效果的防水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钮扣或者魔术贴的连接,可将帽体、颈沿和下吊部等戴稳在患者头部,不会脱落,保证治疗效果,保证患者舒适度和安全。 3.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变色贴,医护人员可根据温变色贴的颜色,快速判断亚低温帽温度是否出现异常。
- 一种多功能启瓶器
登记号:202127388 分类号: R197.39;
主要完成单位: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黄青秀、黄丽芳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百色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2日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使用的各种输液瓶或粉针剂瓶的瓶口密封均采用橡胶塞外包封铝盖或铝塑组合盖。临床使用时,根据需要有时要在铝盖中心划孔,有时要把整个铝盖揭去,有时就剥去铝盖上面的塑料盖,玻璃安瓿瓶则需将密封的瓶嘴去掉。传统的铝盖或铝塑组合盖的开启方式有剪刀剜、钉子戳、镊子或弯钩撬等,现有的安瓿瓶的割瓶工具是用砂轮片在安瓿瓶的瓶颈处划出痕迹,然后用手折断或用硬物敲击。上述方法既费力又易划破手指,增加了护士职业损伤的危险性,还容易造成瓶口污染。目前的启瓶器适用于开启金属瓶盖,而开启塑料瓶盖的输液瓶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启瓶器,该启瓶器可以开启塑料瓶盖和安瓿,而且安全性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启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其下端设有收容槽; 横臂,其一端与手柄铰接; 若干硅胶套,其设于所述横臂下端并靠近所述手柄; 启瓶钩,其设于横臂的末端底部; 砂轮,其设于横臂下端且位于硅胶套和启瓶钩之间,所述横臂、若干硅胶套、启瓶钩和砂轮均能够收纳至所述收容槽内;以及 锁紧装置,其能够将所述横臂锁紧于所述手柄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两根定位销,两根定位销均贯穿于所述手柄的两侧壁,两根定位销分别位于横臂铰接端的上方和下方,用以固定所述横臂。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穿设于所述手柄的侧壁,通过拧紧所述锁紧螺栓,能够锁定所述横臂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硅胶套包括2个不同尺寸规格的硅胶套。 进一步的,所述横臂下端为直线状,上端为弧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横臂的材料为不锈钢。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轻巧耐用、安全可靠、方便消毒,能够开启塑料瓶盖和安瓿,实现一器多用;启瓶钩相对于现有技术更适用于开启塑料瓶盖的输液瓶,而硅胶套能够防止在掰断安瓿时受伤,本实用新型还能够对横臂进行收纳,从而避免启瓶钩对医护人员造成伤害,也可以对启瓶钩、硅胶套和砂轮进行保护。 2.本实用新型采用销轴或锁紧螺栓对横臂进行固定,有利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更加稳固。
- 一种小型自动磨药器
登记号:202127389 分类号: R197.39;
主要完成单位: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黄秋华、黄曲云、李毅谦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百色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2日
背景技术 西药房的药剂师在给病人取药时,有时需要根据药方,把药片研磨成粉末状,以供病人服用,可现在的研磨方式一般都是将药片放在一张纸上,人工用一个研磨棒对药片慢慢的研磨,这种研磨方式,再研磨的过程中,药片很容易向四周溅出,造成药片的浪费,且不能对大量的药片同时进行研磨,研磨效率低,研磨后研碎的药片粉末不均匀,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自动磨药器,该自动磨药器能够对西药进行研磨,且研磨效率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型自动磨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研磨筒,其竖直设置且固定于支架上,所述研磨筒为圆柱形,且其上端设有进料口,下端设有出料口; 研磨装置,其包括两根研磨辊和电机,所述两根研磨辊并排设置于研磨筒内,每根研磨辊均转动安装于研磨筒内,两根所述研磨辊的相同一端均固定设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电机安装于研磨筒外壁,所述电机与其中一个齿轮连接,用以驱动研磨辊转动;以及接料杯,其设于支架上并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呈L形。 进一步的,所述研磨筒采用塑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 进一步的,还包括光电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光电传感器设于所述研磨筒靠近进料口的内壁上,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研磨筒的外壁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光电传感器和所述步进电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底部设有防滑垫。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外侧设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内设有电热丝,所述进料口上方设有喷头,所述喷头通过带水泵的水管与蓄水箱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接料杯采用透明材质制成,所述接料杯上设有刻度。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为漏斗状。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轻巧耐用、安全可靠、方便消毒方便携带,能够将西药片进行研磨给病人进行冲服,而且研磨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光电传感器和控制器,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药片进入进料口时,控制器接收光电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并控制步进电机工作,从而能够使本装置检测到药物投入后就能自动启动。 3.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底部设有防滑垫,从而能够防止本装置滑落。 4.本实用新型的进料口上方设有喷头,从而能够对研磨筒的残药进行清洗,避免浪费。
- 一种吞咽障碍患者饮水定量可调的吊瓶
登记号:202127390 分类号: R197.39;
主要完成单位: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黄曲云、覃凤飞、黄丽芳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百色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2日
【背景技术】 吞咽障碍就是由于食物或饮品,运送到胃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或者是口腔或者是咽喉部的,肌肉的控制出现了异常,而导致我们不能进行正常的吞咽运动,引起的误吸、营养不良、脱水这个过程,我们就称之为一个吞咽障碍。吞咽障碍它会引起患者出现误吸,导致吸入性的肺炎,另外还会由于液体和水,更容易引起患者误吸,长时间异常就会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和脱水,严重的吞咽障碍患者由于疼痛甚至无法自主吸入液体和水,这些都是它常见的一个并发症。 吞咽障碍患者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吞咽障碍患者每次摄入的水量需要定量来帮助康复,根据洼田饮水实验分级,在2-5级患者,一次的饮水量不能超过10ml,以免被呛住或者误吸,导致吸入性的肺炎,临床护理中,医护人员时常用到的杯子或者勺子并不能精确的量取患者所需的饮水摄入量,并且对于严重的、不能自主吸入饮水的吞咽障碍患者,需要慢慢的摄入饮水,医护人员可能用到的杯子或勺子因为不能控制饮水摄入量大小,并不能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较好的康复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吞咽障碍患者饮水定量可调的吊瓶,该吊瓶结构简单,容易操作,能够精确地量取患者所需的饮水摄入量,并且对于严重的、不能自主吸入饮水的吞咽障碍患者,医护人员能够较好的控制饮水摄入量,有效避免吞咽障碍患者被呛住或者误吸,导致吸入性的肺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吞咽障碍患者饮水定量可调的吊瓶,包括瓶体、第一吸管和第二吸管,所述瓶体的上端和下端均封闭,所述瓶体内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由竖向设置在所述瓶体内的隔板间隔形成,所述第一空腔顶部设有第一送水口,在所述第一送水口上设有第一帽盖,所述第二空腔顶部设有第二送水口,在所述第二送水口上设有第二帽盖,在所述第一空腔的左端和第二空腔的右端均设有刻度线, 在所述第一空腔的底部设有第一吸管接口,所述第一吸管上端与所述第一吸管接口连接,在所述第一吸管上设有第一流量调节器,在所述第一吸管的下端设有吸嘴, 在所述第二空腔的底部设有第二吸管接口,所述第二吸管上端与所述第二吸管接口连接,在所述第二吸管上设有第二流量调节器,在所述第二吸管的下端设有压缩送水器,所述压缩送水器为柱形腔体结构且表面呈波纹状,所述压缩送水器下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压缩送水器内部设有海绵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管和所述吸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吸管和所述压缩送水器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瓶体上部设有挂耳。 由于使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吞咽障碍患者饮水定量可调的吊瓶,吊瓶既可以适用于能够自主吸入饮水的吞咽障碍患者,也能适用于不能够自主吸入饮水的吞咽障碍患者,为患者们精确地量取所需的饮水摄入量,有效防止出现误吸,导致吸入性的肺炎,不利于患者们的康复治疗。 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吸管和吸嘴可拆卸连接,第二吸管和压缩送水器可拆卸连接,从卫生考虑出发,可以通过更换吸嘴及压缩送水器来避免病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率。 3、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挂耳,由于病患者吸入饮水较困难,所以可能摄入的过程中比较缓慢,可以通过挂耳把吊瓶挂于床头或者支架上,避免人工拿取,费时费力,提高工作效率。 4、本实用新型中在瓶体上设置两个卡扣件,可以分别将吸嘴及压缩送水器固定于瓶体上,方便拿取和转移,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由橡胶制成的卡扣件可以利用橡胶良好的形变很好的固定吸嘴和压缩送水器,防止脱落。 5、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一吸管上和第二吸管上设有若干个管夹,把第一吸管上和第二吸管夹持在一起,集中固定,防止吸管乱放置散落凌乱,进而有可能印象到病患者的康复治疗。 6、本实用新型中瓶体由透明玻璃制成,可以很好的观察瓶体内水量情况,保证能够精确地量取患者所需的饮水摄入量。
- 一种用于头部烧伤手术的头托
登记号:202127391 分类号: R197.39;
主要完成单位: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唐强、唐乾利、黄志群、陆钢、谷世行、廖秋姣、滕景存、卢柳、梁飞腾、李树霄、韦达隆、吴寅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百色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2日
【背景技术】 在烧伤病人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头部烧伤的患者,而在目前的临床头部植皮手术中,无论是无论头部术前的消毒,还是术中的植皮,均还没有专门托住头部的头托,因此,在对头部烧伤患者进行术前消毒时,只好一人托住患者的头部,另一个人用消毒液对头部进行消毒;在进行头部植皮时也同样需要一人托住患者的头部、一人进行植皮。上述方法存在占用人力多、浪费劳力、劳动强度大并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头部烧伤手术的头托,该头托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可有效托住患者烧伤的头部,不仅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消毒,而且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植皮,有效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手术强度,提高了头部植皮手术的效率和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头部烧伤手术的头托,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螺杆、颈托和头托本体,所述颈托呈中空的半圆柱体,所述头托呈中空的半球体,所述连接螺杆的头端与病床端部的螺孔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螺杆的尾端与所述颈托的头端连接且所述颈托可相对所述连接螺杆左右转动;所述颈托的开口顶面和所述头托本体的开口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颈托和所述头托本体上均均匀开设有贯穿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为圆形,且所述通孔的直径为1cm,所述通孔之间的间距为1cm。 进一步的,所述颈托和所述头托本体的内侧表面贴设有软包层,所述软包层包括防水层和套设于所述防水层内的海绵层,所述通孔贯穿所述软包层。 进一步的,所述颈托的头端设有插孔,所述连接螺杆套接于所述插孔内且可相对所述插孔活动,所述颈托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插孔连通的定位螺孔,所述定位螺孔与定位螺钉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头托本体的开口顶面设有第一约束带,所述颈托的开口顶面设有第二约束带。 进一步的,所述颈托和所述头托本体均由不锈钢制成。 由于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头托通过连接螺杆与手术床床头的螺孔螺纹连接从而将该头托固定于手术床上,此时,颈托相应支撑患者的颈部,头托本体相应支撑患者的头部,进而可 在手术时代替人手托住患者的头部,便于对患者烧伤的头部进行消毒和植皮,从而有效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颈托和头托本体上均匀开设的通孔,一方面用于排出对患者头部进行消毒的消毒水,另一方面用于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植皮,即医护人员通过通孔将移植皮贴合至通孔对应的头皮处。而颈托可相对连接螺杆左右转动便于医护人员根据手术需要将患者的脑袋向左偏或向右偏,进而可利于提升植皮的效率。
- 金属垫盘结构
登记号:202127393 分类号: U46;U467.3
主要完成单位: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庞崇剑、梁静强、常光宝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柳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2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汽车平顺性试验方法(GB/T4970—2009)规定汽车在脉冲输入形式和随机输入行驶工况下平顺性试验方法,其中人—椅系统座椅垫处安装传感器用的垫盘结构起到了保护加速度传感器和采集的数据正确性,但其金属垫盘结构设计还存在不合理的之处,存在损害加速度传感器、传感器数据线的风险,导致测试数据失真。本方案针对此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新的结构设计,对上述问题有很大的改善。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如下图1所示(方案结构仰视图),设计为碗状。碗里上覆盖加速度传感器,碗面采用金属片半封装,保住加速度传感器有足够的空间,而在测试时不被干扰,进而保住测试数据的准确性;侧边开槽,槽内做导角处理,用于布置传感器数据线连接;碗四周设计大范围的翻边结构,增加与座椅蒙皮的接触面积外,还能保证加速度传感器与座椅不发生Y向和Z向相对位移。 图1:本案金属垫盘结构仰视图三、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 1. 该金属垫盘结构能在减少加速度传感器接触座椅蒙皮,金属盘外侧边与弹性材接触面,金属垫盘结构与座椅蒙皮接触面三个方面保证采集数据的准确性。 2. 在金属盘设计中,采用顶部拐角采用倒角结构、2/3高度U型槽及光滑处理、侧边均匀厚度和外侧边粗糙度最低设计,解决金属盘本体结构设计缺陷。 3. 螺栓连接装拆卸方便,连接可靠实用,反复使用,成本低,精度高。四、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该专利结构设计已经在汽车平顺性试验中广泛应用,测试数据反馈与专家主观评价一致。五、历年获奖情况: 无六、成果简介该专利结构技术采用半封装碗状包围加速度传感器,保证加速度传感器周围无杂物碰撞干扰,进而提高测试数据的准确度。同时,碗四周有大范围的翻边结构,再与覆盖座椅的弹性材料相配合,保证金属盘与座椅无相对位移。金属盘侧边开光滑处理的U型槽,保证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能顺利采集,也能防止金属盘刮伤数据线。采用金属片对碗口封口,金属片安装拆卸方便,连接可靠实用,反复使用,成本低,精度高。
- 汽车白车身及汽车
登记号:202127394 分类号: U46;U463.82
主要完成单位: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魏敏、黄炎、罗慧娟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柳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2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车身后轮罩加强板可以提升整车扭转刚度和减震器安装点处的动刚度,从而提升整车耐久和NVH性能。目前汽车的后轮罩加强板一般设计为结构简单的冲压件。此类后轮罩加强板结构重量过大,结构简单,对于白车身刚度性能的贡献量不高。如何在提升整车扭转刚度的同时,又能使加强板的质量较轻,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专利根据整体拓扑优化分析,解析和优化后轮罩加强板的重要传力路径。专利结构采用“八”字形冲压槽结构来增强加强板的局部刚度,与后轮罩外加强板焊接形成腔体,同时通过开孔等特征优化设计进行减重。后轮罩加强板结构的合理设计,直接影响到重量、成本以及对于整车刚度性能和减震器安装点的动刚度性能,从而影响白车身轻量化、NVH和疲劳耐久的表现,对产品的竞争力很重要。三、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 1、后轮罩加强板“八”字形冲压槽拓扑结构设计,优化传力路径; 2、与后轮罩外板及后轮罩外加强板焊接,形成腔体提高减震器Y向动刚度; 3、与撑脚相连,撑脚与后地板搭接,构建了C柱到后轮罩减震器、再到后地板的减震器环路设计,提升整车扭转刚度; 4、通过优化后轮罩加强板结构,进行减重开孔设计,降低结构重量。 5、后轮罩加强板进行了形貌优化,采用了了双冲压槽特征设计,提升零件的局部刚度;四、技术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专利技术成熟,适用于开发汽车白车身后侧围设计,经过多次试验检验,安全可靠。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专利结构已应用于公司多款车型上,通过此结构在白车身C环路有效构建了后轮罩外板和后地板横梁的内外两条传力路径,提升了整体刚性和后减震器安装点刚度,可以有效减小减少了车内轰鸣、胎噪、振动等问题,提高了乘车舒适性和耐久性。但此专利用于不同车型上,仍需要进行微调,以适应各车型不同的结构尺寸和特点。六、历年获奖情况 无七、成果简介专利为一种后轮罩加强板结构,属于汽车结构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专利建立了“八”字形拓扑结构后轮罩加强板,并与C柱加强板、侧围内板、轮罩外板、撑脚、后地板及后地板横梁形成了框架式传力路径。合理传递和分解整车扭转、后减震器动刚度等工况载荷,提升了整体扭转刚度和后减震器安装点刚度,可以有效减小减少了车内轰鸣、胎噪、振动等问题,提高了乘车舒适性和耐久性。同时进行了轻量化设计,优化后轮罩加强板结构,实现了减重。
- 汽车前挡横梁及汽车
登记号:202127395 分类号: U46;U467.3
主要完成单位: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刘昌业、韦勇、林智桂、莫易敏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柳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2日
课题来源与背景目前,国内车身被动安全方面的研究主要依据正碰及侧碰法规进行,针对翻滚工况的车体加强保护研究基本属于空白阶段。同时,国内MPV、SUV车型保有量迅速攀升,汽车翻滚事故发生概率成增长趋势;同时市场上大部分车型都是前置前驱或者前置后驱,小部分车型是中置车型,发动机前置或中置,导致整车前车部分占比重较大,整车质心靠前,因此在翻滚过程中,汽车两侧受到碰撞挤压,前挡风横梁产生折弯变形,导致顶盖前部分变形较大,乘员生存空间受侵犯。现有的汽车顶盖横梁由于其结构的不合理,存在许多的缺点和不足,具体表现在 : 1)汽车横梁形式简单,造成顶盖刚度不足; 2)有些汽车横梁虽能刚度不足缺点,但因为结构复杂,成本居高不下; 3)前挡横梁加强筋不合理布置等; 4)大多数车型的前挡风横梁缺少相应加强板,胶粘槽不合理,导致横梁刚度不足。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在原有的前挡横梁的基础上进行加强板以及横梁主体设计,通过设计筋条以及在前挡横梁中部增加“几”字形加强板,通过前挡横梁、 “几”字形加强板、顶盖,前挡风玻璃形成多腔体结构,增加缓冲吸能空间,增强顶盖强度,降低翻滚中顶盖的侵入量。通过增强前挡横梁抗弯强度,提高前挡横梁比吸能,有效防止在翻滚过程中前挡横梁产生折弯变形;同时提高车型顶盖强度,避免在翻滚工况中因前挡横梁折弯变形导致乘员生存空间受侵犯。 三、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 1)可以增强前置或中置车型顶盖强度,提高前挡横梁抗弯强度,降低在翻滚过程顶盖变形量; 2)可以提高前挡横梁比吸能,增强前挡横梁抗弯强度,有效防止在翻滚过程中前挡横梁产生折弯变形,新结构的应用可在原有基础上吸能增加53%; 3)新结构前挡横梁结构简单、制造简便、安装方便快捷。四、技术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专利技术成熟,适用于开发车型前挡横梁设计,经过多次试验检验,安全可靠。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该新型前挡横梁结构已通过工艺试制并加工成样件,通过CAE仿真分析和三点弯曲试验的验证,新结构的应用可在原有基础上吸能增加53%。新结构前挡横梁结构简单、制造简便、安装方便快捷。 已应用于新开发的车型上,节省了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提升了自主开发能力,增强前置或中置车型顶盖强度,提高前挡横梁抗弯强度,降低在翻滚过程顶盖变形量。
- 汽车前轮罩焊合件及汽车
登记号:202127396 分类号: U46;
主要完成单位: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罗慧娟、邓文字、曾勇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柳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2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现有汽车前轮罩焊合件的主体部分通常由前减振支柱上定位板与前轮罩板焊接而成,通常以打补丁方式提升其力学性能,致汽车前轮罩焊合件的重量较高,轻量化难度大,结构刚度和耐久性能较差,为从根本解决前轮罩焊合件设计中的轻量化与性能匹配问题,开展了研究课题,方式自选。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汽车前轮罩焊合件包括前轮罩板以及与前轮罩板焊接的前减震支柱上定位板,二者均为一体成型件,前轮罩板的拐角处设计有缺口,前减震器支柱上定位板设计有与上述缺口匹配并用于封堵缺口的延伸部,二者可根据不同车型性能定位差异设计不同厚度,前轮罩板厚度为0.8mm-1.6mm,前减震器支柱上定位板厚度为2.0-2.5mm,通过激光拼焊连接成一体。通过CAE分析对比,汽车前轮罩焊合件的结构刚度、耐久性能与常规设计对比均有一定提升,避免了极限工况下出现的焊点高应力以及疲劳耐久工况下出现的焊点失效,且减重明显。三、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 1、汽车前轮罩焊合件采用不同材料、不同厚度设计; 2、汽车前轮罩焊合件采用激光进行焊接; 3、将原有结构进行一体化设计;专利突破了现有设计思路,设计出一种性能好、重量轻的汽车前轮罩焊合件结构,局部性能的提升也改善了汽车驾乘体验。四、技术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专利技术成熟,适用于公司所有车型,经过数个开发车型实验验证,安全可靠。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专利已应用于CN300M概念车型上,并逐步推进应用于公司其他车型。该专利提升了自主开发能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六、历年获奖情况无七、成果简介相比传统结构,专利方案所设计的减震器支架结构通过将原有的加强板结构与支架本体结构一体化设计,同时将支架结构局部加厚,整体利用激光焊进行焊接,可以更有效的减重降成本,实现加强板的轻量化设计,同时提高前减震器的刚度,突破了现有技术瓶颈。成果已应用与CN300M概念车型上,降低了开发成本,保护了公司知识产权,有效提升了自主开发能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汽车中通道结构以及汽车
登记号:202127397 分类号: U46;
主要完成单位: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武敬伟、张光亚、黄炎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柳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2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传统中通道设计由于受空间布置影响,其Z向(垂向)尺寸和纵向(X向)尺寸大小受限较大,如何在满足空间布置限制的前提下去提升整体和局部弯曲刚度,尽可能增重较少,课题基于上述难题开展了研究。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专利根据白车身刚度和碰撞工况的传力路径的拓扑优化结果进行解析,将传统完整覆盖中通道的贯穿式加强板截断,保留前段对局部刚度强度敏感性高的部分,后段加强板设计成两条覆盖中通道的贴片结构,该结构与中通道拐角处形成腔体。专利提高了结构刚性,满足了空间要求,又可以减薄板厚,在提升整体和局部刚性的前提下,实现了结构轻量化设计。三、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 1)解决了中通道垂向空间布置的限制、无法通过提高垂向尺寸来提升整体弯曲的问题; 2)将原有的一整块结构拆分为前段和后段左右两条贴片结构,有针对性的提升结构刚性和模态; 3)中通道加强板贴片成左右两条,减少了钣金用料,简化了工艺,减重效果明显; 4)两条加强板贴片前端的起始位置可以根据具体性能的裕度进行合理调整,加强板及贴片料厚和用材均也可以优化,从而实现最大程度的轻量化; 5)通过分出两条加强板,让地板部分的传力路径更加清晰,从中通道两侧向后传递,直接有效; 6)专利结构单位重量对整体弯曲刚度贡献较大,在结构刚性和模态提升的前提下实现了轻量化设计。 专利在在满足车辆空间要求、提升整体和局部刚性的前提下,实现了结构轻量化设计,单车减重1.2Kg,整车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四、技术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专利技术成熟,适用于公司开发的多款车型。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目前专利已应用于公司开发的多款车型,节省了开发周期,满足了车辆空间要求,在提升整体和局部刚性的前提下,实现了结构轻量化设计,单车减重约1.2Kg,提高了产品竞争力,提升了整车轻量化自主开发能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后续将对专利相关试验装置进行完善,申请相关专利,进一步扩大专利保护范围。六、历年获奖情况 无七、成果简介为了解决传统中通道设计受空间布置限制的难题,开展了研究。专利根据车身刚度和碰撞工况的传力路径的拓扑优化结果进行解析,将覆盖中通道的贯穿式加强板截断,保留前段对局部刚度强度敏感性高的部分,后段加强板设计成两条覆盖中通道的贴片结构,该结构与中通道拐角处形成腔体。专利解决了中通道设计受空间布置限制的难题,满足了空间布置要求,在提升整体和局部刚性的前提下,实现了结构轻量化设计,整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 汽车阻尼板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登记号:202127398 分类号: U46;
主要完成单位: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武敬伟、胡朝辉、何智成、郝耀东、罗慧娟、丁晓明、付广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柳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2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针对传统阻尼板主要依赖设计人员的经验进行设计的局限性,开展了研究,方式为自选。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专利首先计算地板、顶盖、前隔板等考察区域的模态应变能贡献量分布,根据模态应变能叠加云图和钣金声功率损失结构,通过基于成本的轻量化选择,初步确定阻尼材料的结构形状、厚度和布置,然后对钣金和阻尼板进行整体形貌优化设计并经NVH仿真校核验证,解决了阻尼板设计主要依靠设计人员经验的局限性问题以及阻尼板材料、厚度设计问题。三、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 1. 优化技术采用并联耦合模式设计流程: 阻尼板材料和厚度设计采用了并联耦合,即同时考虑了模态应变能叠加结果和钣金声功率损失,前者缩小了材料和厚度的设计范围,后者进一步细化了材料和厚度的设计,可实现初步确定阻尼板的材料和厚度; 2. 阻尼板设计进行了基于性能、成本和工艺的轻量化选择:通过轻量化选择确定了阻尼板的材料和厚度,综合考虑了阻尼板材料、厚度、性能参数、成本和工艺影响因素,并优先基于整车NVH定位和成本因素选择; 3. 优化技术进行了整体形貌优化,实现了轻量化设计:以NVH性能为约束函数,以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对钣金和阻尼板进行了整体形貌优化设计,通过整体形貌优化设计提升了整车NVH性能,实现了轻量化设计; 4. 优化技术采用了中低频的振动与隔声性能混合控制方法,为车身阻尼板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评价方法:优化技术采用了中低频的振动与隔声性能混合控制方法,实现了阻尼板的结构优化,通过阻尼板材料优化前后的对比,在保证NVH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阻尼成本,为车身阻尼板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评价方法。专利采用并联耦合模式设计流程和中低频的振动与隔声性能混合控制方法,进行了基于性能、成本和工艺的轻量化选择,实现了阻尼板的结构优化和轻量化设计,在保证NVH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阻尼成本,为车身阻尼板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评价方法,摆脱了传统阻尼板主要依赖设计人员的经验进行设计的局限性,减少了设计反复,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四、技术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专利技术成熟,适用于所有开发车型。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目前专利已应用于公司开发的所有车型上,摆脱了传统阻尼板主要依赖设计人员的经验进行设计的局限性,减少了设计反复,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实施三年来降成本超过1千万,提高了产品竞争力,提升了整车NVH自主开发能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六、历年获奖情况 无七、成果简介为了解决传统阻尼板主要依赖设计人员的经验进行设计的局限性问题,开展了研究。专利采用并联耦合模式设计流程和中低频的振动与隔声性能混合控制方法,进行了基于性能、成本和工艺的轻量化选择,实现了阻尼板的结构优化和轻量化设计,降低了阻尼成本,为车身阻尼板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评价方法,摆脱了传统阻尼板主要依赖设计人员的经验进行设计的局限性,减少了设计反复,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 踏板限位装置及车辆
登记号:202127399 分类号: U46;U467.3
主要完成单位: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丁晓明、满兴家、高勇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柳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2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目前已有结构虽能够实现固定加速踏板和行程可调。但有如下缺陷: 1、固定夹是固定开口大小的,非可调,可能会出现较大的踏板放不进和较小的踏板固定不牢的问题。 2、固定夹为了起到固定作用要做到很厚,重量大,会影响踏板的初始位移。 3、为了增加踏板的可调范围,螺栓要做的很长,重量增加,通过螺栓底部与地板接触限位,接触面积小、受力大,易造成地板变形,影响行程测量。测量还必须拆掉地毯。工序复杂。脚踩踏板不方便。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此结构包括踏板固定组件、推杆组件、立柱组件、立柱座组件,通过锁止件和关节轴承的作用限制推杆的位移,立柱座组件可以连续调节立柱的高度,与立柱上的卡孔配合实现在整个角度区间内连续可调。三、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 1、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通用性好。 2、踏板固定组件质量轻、通用性好,适用于各种车型加速踏板。 3、在推杆上和踏板固定夹板上采用关节轴承进行导向和铰接,灵活度高,间隙小,位置精度更高。 4、立柱可以在立柱座中上下移动,调节不同的高度,与立柱上的定位孔配合可实现推杆角度连续变化。 5、安装板通过座椅的安装点固定,对地板没有破坏性,两个螺栓孔开长槽,适合不同的安装点距离。 6、安装板分成两部分通过合页连接,适用于安装点和地板不同的角度。通用性好。四、技术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专利技术成熟,适用于公司所有车型,经过多年多个开发车型的试验检验,安全可靠。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专利已应用于公司开发的所有车型上,提升了测量精度和安装效率。后续将对发明专利相关试验装置进行研究完善,并申请相关专利,进一步扩大专利保护范围,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六、历年获奖情况 无七、成果简介此装置在某一款对标车的测试中应用,精度高,安装方便,调节容易。加速踏板能迅速达到预先设定位置,波动很小。在维持固定位置时间段内,曲线波动很小、平直,并且三次测量的数据在一条平直的直线上,说明装置固定可靠,一致性高。
- 一种复现汽车侧面碰撞的台车装置
登记号:202127400 分类号: U46;U467.3
主要完成单位: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王峰、林智桂、吕俊成、廖鸿胡、罗覃月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柳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2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目前,侧面碰撞台车试验主要是双速度平台侧碰撞台车试验方法,也就是将车门内板速度曲线通过分析拟合处理转化成双平台特征的曲线定义为双速度平台曲线,然后将该曲线运用到车试验装置。现有的台车试验装置模型都很难检验某一优化结构对侧碰性能的影响以及不能研究某一侧围结构对耐撞性能的影响。整车试验费用昂贵、样车造价高、设备复杂。新型台车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并且能够模拟实车碰撞侵入位移曲线等特点,可替代现有整车试验。在此背景下,就急需寻找一种新型台车试验方法开展了课题研究,方式自选。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现汽车侧面碰撞的台车试验方法,包括壁障系统、台车系统以及缓冲系统,相对于现有台车试验方法,新型台车试验的数据获取与目标车型的整车各曲线拟合程度较高,对前期车型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靠性较高;同时,由于试验样车准备时间短、结构简单,相较于整车等试验方法其工艺可靠性也较高。三、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现汽车侧面碰撞的台车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并且能够模拟实车碰撞侵入位移曲线等特点,可替代现有整车前期结构验证碰撞试验,并解决了整车试验费用昂贵、样车造价高、设备复杂等问题;相较于整车等试验方法其工艺可靠性较高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专利已应用于开发的所有车型上,节省了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提升了自主开发能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后续将对专利相关试验装置进行完善,申请相关专利,进一步扩大专利保护范围。 六、历年获奖情况 无七、成果简介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复现汽车侧面碰撞的台车装置,包括壁障系统、缓冲系统和台车系统,所述台车系统包括侧围,所述侧围左端与所述壁障系统右端可解除式相抵,所述缓冲系统左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壁障系统右端上,所述缓冲系统右端与所述台车系统左端可解除式相抵。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现汽车侧面碰撞的台车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并且能够模拟实车碰撞侵入位移曲线等特点,可替代现有整车前期结构验证碰撞试验,并解决了整车试验费用昂贵、样车造价高、设备复杂等问题;相较于整车等试验方法其工艺可靠性较高。
- 一种井字形车体翻滚保护装置
登记号:202127401 分类号: TB;
主要完成单位: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韦勇、刘昌业、林智桂、孙海超、易超、吕俊成、覃振尧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柳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2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汽车翻滚事故是交通事故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类型,它的发生率并不高,但是却有着很高的事故致死率,在汽车典型的翻滚事故中,对于典型的发动机前置车型,A柱、顶盖横梁是抵抗翻滚变形的重要部件。针对此开展了课题研究,方式自选。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该车体保护结构主要针对翻滚事故,该结构把内高压成型工艺的主体结构连接组合,通过加强A柱及顶盖区域结构,改善翻滚事故中乘员生存空间。具体通过CAE仿真模拟车辆翻滚事故,对比优化前后车辆变形,车体侵入,整车加速度曲线等数据对比,锁定初版井字形车体翻滚保护装置结构设计,并通过实车摸底试验验证。经多轮仿真、优化及试验形成该专利。三、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 1. 该车体保护结构主要针对翻滚事故造成的车辆顶部和两侧的倾入量过大问题,解决交通事故中影响较大而不被重视的一大事故类型。 2. 该车体保护结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专门解决车辆翻滚过程中典型的A柱及顶盖变形过大问题。该问题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并且未被重视和解决。 3. 该结构把内高压成型工艺的主体结构连接组合而成,为车身加强结构的设计提供了突破性的方案。 4. 该结构在对车辆翻滚保护的同时,对常规的汽车正碰、侧碰的工况也有辅助加强作用。四、技术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专利技术成熟,适用于所有开发车型,经过若干车型检验,安全可靠。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专利已应用于开发的所有车型上,节省了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提升了自主开发能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后续将对专利相关结构进行完善,申请相关专利,进一步扩大专利保护。六、历年获奖情况暂无七、成果简介课题基于行业难题开展了研究,方式自选。该专利主要针对车辆的翻滚事故,能有效提高车辆A柱及顶盖的强度,减小翻滚过程中A柱及车顶的压溃变形,从而有效的保证生存空间,减小由于翻滚事故造成的乘员伤害。同时,该结构对改善车辆的正碰和侧碰侵入量也可以提供辅助作用。突破了现有技术瓶颈,解决了行业的重大难题,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成果已应用于公司开发的所有车型,有效提升了自主开发能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一种模拟汽车侧面碰撞的台车装置
登记号:202127402 分类号: U46;U467.3
主要完成单位: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韦勇、王峰、林智桂、廖鸿胡、吕俊成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柳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2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目前,侧面碰撞台车试验主要是双速度平台侧碰撞台车试验方法,也就是将车门内板速度曲线通过分析拟合处理转化成双平台特征的曲线定义为双速度平台曲线,然后将该曲线运用到车试验装置。现有的台车试验装置模型都很难检验某一优化结构对侧碰性能的影响以及不能研究某一侧围结构对耐撞性能的影响。整车试验费用昂贵、样车造价高、设备复杂。新型台车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并且能够模拟实车碰撞侵入位移曲线等特点,可替代现有整车试验。在此背景下,就急需寻找一种新型台车试验方法开展了课题研究,方式自选。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拟汽车侧面碰撞的台车试验方法,包括壁障系统、台车系统以及缓冲系统,相对于现有台车试验方法,新型台车试验的数据获取与目标车型的整车各曲线拟合程度较高,对前期车型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靠性较高;同时,由于试验样车准备时间短、结构简单,相较于整车等试验方法其工艺可靠性也较高。三、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拟汽车侧面碰撞的台车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并且能够模拟实车碰撞侵入位移曲线等特点,可替代现有整车前期结构验证碰撞试验,并解决了整车试验费用昂贵、样车造价高、设备复杂等问题;相较于整车等试验方法其工艺可靠性较高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专利已应用于开发的所有车型上,节省了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提升了自主开发能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后续将对专利相关试验装置进行完善,申请相关专利,进一步扩大专利保护范围。 六、历年获奖情况 无七、成果简介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模拟汽车侧面碰撞的台车装置,包括台车系统、等效车身系统和缓冲系统,所述缓冲系统左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等效车身系统右端上,所述缓冲系统右端与所述台车系统左端可解除式相抵,所述等效车身系统包括侧围,所述侧围右端与所述台车系统可解除式相抵。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拟汽车侧面碰撞的台车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并且能够模拟实车碰撞侵入位移曲线等特点,可替代现有整车前期结构验证碰撞试验,并解决了整车试验费用昂贵、样车造价高、设备复杂等问题;相较于整车等试验方法其工艺可靠性较高。
- 车身柔性生产关键技术海外专利布局试点示范
登记号:202127403 分类号: D920.4;
主要完成单位: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曙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凌秋妮、练朝春、李淑英、代巍、王浩楠、杨旭磊、董学羽、蓝艳裕、吴方圆、吴子良、赖立强、陈周生、刘国斌、冯志鹏、洪俊、彭羿、张云、刘浩、龚晶晶、潘杰花、梁培良、陈红冰、郑周、陈力捷、张涛
任务来源:柳州市科学技术局
推荐部门:柳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2日
一、任务来源本项目“车身柔性生产关键技术海外专利布局试点示范” 为柳州市科学技术局下达的2018年柳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由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曙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原广西曙光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承担,合同编号:2018CK20501。二、考核指标及完成情况经过项目组人员的共同努力,已完成任务书约定的各项考核指标,具体如下:合同考核指标 完成内容 完成情况 1.按照《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实施导则(暂行)》的要求,完成1份重点分析海外专利布局的报告; 1.按照《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实施导则(暂行)》的要求,开展关键技术的专利分析,进行海外专利布局策划,完成海外专利布局报告1份。 完成 2.建立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维权工作机制; 2.编制形成了涉外知识产权维权工作办法。 完成 3.企业通过PCT途径申请专利2件以上。 3.已经完成海外专利申请策划布局方案,并选择基础核心技术2项提交了PCT专利申请2件。 完成 三、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形成专利挖掘布局三步法核心技术的新模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顶层设计,围绕上汽通用五菱产品创新全流程,形成了基于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大数据分析应用+项目实施的深度融合协同开发模式,采用“专利挖掘布局三步法”精准识别创新高度,从系统性整体性保护出发开展车身柔性生产关键技术海外专利布局。四、技术的成熟程度,实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项目以专利信息导航引导技术创新的模式,协同开展系统的专利挖掘布局工作,研究成果可复制推广到我公司其他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技术研发上,具体推广应用方式如下:(1)我公司将推广“专利挖掘布局三步法”的协同工作模式,加强和专业服务机构的协同开发合作,打造以知识产权引领技术创新的创新发展思路。(2)我公司将根据整个产品平台研发重点有序的开展专利挖掘布局工作,让专利“基因”进项目、进平台。(3)将持续加大关键创新技术方案新颖性创造性评价力度,从专利保护角度,捕捉和明确重大创新点的保护边界和范围,做好专利的技术布局和地域布局设计。本项目的实施表明,以专利信息的综合运用为桥梁,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系统的规划形成核心技术的专利布局,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系列工作是有效可行的。本项目的工作模式不仅可以在我市轻工业、汽车、机械等产业领域的企业中有效实施,也对我市其它创新型行业及外向型企业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 一种汽车车身区域灵敏度优化设计方法
登记号:202127404 分类号: U46;
主要完成单位: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武敬伟、胡朝辉、吕俊成、郭涛、陈少伟、曾士伟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柳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2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传统灵敏度分析基于车身零件板厚,局限于板件厚度的减薄与加厚,不涉及车身关键区域的优化,优化对象单一,受限多,效率低,很难找到使车身轻量化最大化及性能最优的平衡点,无法实现车身轻量化最优设计。针对上述难点和瓶颈进行攻关,开展了研究,方式自选。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专利的关键技术是建立区域灵敏度数学模型,通过建立白车身有限元分分析模型,提取车身任意指定功能区域参数;定义区域灵敏度变量,建立区域灵敏度分析模型;进行区域灵敏度分析,对灵敏度进行排序;基于区域灵敏度排序结果进行优化;再通过白试验和仿真验证,如不满足设计要求,还需要进一步的区域结构优化。三、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 1. 传统灵敏度优化对象仅限于板厚;专利优化对象是区域,其大小和范围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增减。 2. 专利可以优化任意指定功能区域的不明确零件板厚,种类更多,优化范围更广; 3. 专利简化减少了分析变量,为车身轻量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4. 专利可以进行传递路径优化,优化空间和思路拓展更大; 5. 专利优化方向明确,效率更高,实现最大程度的轻量化设计。 6. 专利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并给出明确和量化的优化建议,性价比更高,轻量化程度更高。专利突破了传统灵敏度技术的瓶颈,摆脱了优化对象和优化空间的限制,优化范围更广,实现了传递路径、承载和环状路径的优化设计,使车身承载结构更加合理,车身环状路径更合理,优化思路拓展更大,更有针对性,实现最大程度的轻量化设计,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四、技术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专利技术成熟,适用于所有开发车型。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目前专利已应用于公司开发的所有车型上,节省了开发周期,实施三年来降成本超过3千万,提高了产品竞争力,提升了整车轻量化自主开发能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后续将对专利相关试验装置进行完善,申请相关专利,进一步扩大专利保护范围。六、历年获奖情况 无七、成果简介为了解决传统灵敏度技术的难点和瓶颈开展了研究,方式自选。专利突破了传统灵敏度技术的瓶颈,摆脱了优化对象和优化空间的限制,优化范围更广,实现了传递路径、承载和环状路径的优化设计,优化思路拓展更大,更有针对性,实现最大程度的轻量化设计,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专利已应用于公司开发的所有车型,节省了开发周期,提高了产品竞争力,提升了整车轻量化自主开发能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一种汽车悬置断裂失效试验固件、系统及方法
登记号:202127405 分类号: U46;U467.3
主要完成单位: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刘胜文、韦江宁、林智桂、赖玉龙、贾丽刚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柳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2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在50km/h正碰及64km/h偏置碰撞中,铸铝悬置通常会发生断裂失效,在CAE整车碰撞仿中需要将准确的悬置断裂失效特性曲线作为输入。目前对于碰撞试验中,悬置断裂失效的特性尚无明确的测试方法,在仿真中通常使用悬置橡胶的特性曲线来替代悬置断裂失效特性曲线,再通过设置时间失效的方式对其进行模拟,如图1所示为悬置橡胶的特性曲线,该模拟方法存与实际情况不一定相符,仿真精度不高。在此背景下,就急需寻找一种悬置碰撞断裂特性等效试验方法开展了课题研究,方式自选。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利等效试验方法通过将悬置按照其在整车中的装配方式,安装到试验装置上,利用材料试验机分别对悬置三个方向进行加载至悬置发生断裂失效,以等效地模拟悬置在碰撞过程中断裂失效的情况,最后通过传感器测量得到悬置受力与变形直至断裂的特性曲线,解决使用悬置橡胶的特性曲线无法替代悬置断裂失效的问题,从而提高整车碰撞仿真精度。三、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 1、专利等效试验方法中的悬置固定装置与加载连接装置结构和制造工艺简单,设计制造成本低,并可重复使用; 2、悬置断裂特性等效试验方法对试验设备要求低,试验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试验时间短; 3、应用专利等效试验方法测得悬置失效的特性数据准确,可靠性高,可以有效地模拟悬置在整车碰撞中失效时的情况,提高仿真结果的准确度,提高设计质量,减少整车试验次数,降低试验成本。 4、通过调整螺栓孔位置和数量,可以实现多个车型悬置的固定和试验,通用性强。四、技术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专利技术成熟,适用于所有开发车型,经过多年多个车型试验检验,安全可靠。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专利已应用于开发的所有车型上,节省了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提升了自主开发能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后续将对专利相关试验装置进行完善,申请相关专利,进一步扩大专利保护范围。 六、历年获奖情况 无七、成果简介专利利等效试验方法通过将悬置按照其在整车中的装配方式,安装到试验装置上,利用材料试验机分别对悬置三个方向进行加载至悬置发生断裂失效,以等效地模拟悬置在碰撞过程中断裂失效的情况,最后通过传感器测量得到悬置受力与变形直至断裂的特性曲线,解决使用悬置橡胶的特性曲线无法替代悬置断裂失效的问题,从而提高整车碰撞仿真精度。
- 一种用于车辆翻滚的安全保护气囊装置
登记号:202127406 分类号: TB;
主要完成单位: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刘昌业、韦勇、林智桂、张埔、易超、吕俊成、罗覃月
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
推荐部门:柳州市科学技术局
登记日期:2021年4月12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